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两年来在临床实践中,遇见两三个兔场初生仔兔吃乳后死亡的病例,暂定名为初生仔兔乳汁中毒症.该病症状是仔兔出生后,吃上3~4次乳后突然死亡,不吃乳的或吃乳少的仔兔不死,而吃乳多的、肚子大、吃得饱的兔死亡快.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来在临床实践中,遇见了3个兔场初生仔兔吃乳后而死亡的病例,暂定为初生仔兔乳汁中毒症。该病是仔兔出生后,吃上3~4次乳后突然死亡,不吃乳的或吃乳少的仔兔不死,而吃乳多的、肚子大的、吃得饱的兔,死亡快。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仔兔常不见什么症状,吃饱后突然死亡。剖检死亡兔,胃内有较多的未消化的乳汁,有时乳汁较浓稠,含有较多的凝乳块;有时乳汁稀薄,凝乳块稀少,液体较多。诊断可根据仔兔刚出生不久不明原因的死亡,吃奶多的死亡快,死后剖检胃中含有较多的未消化的乳汁以及调查母兔所吃的饲料综合做出诊断。病因分析1母兔乳房炎母兔乳…  相似文献   

3.
肉兔乳房炎是产仔母兔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常发生于产后1周左右的哺乳期。轻者影响仔兔吃乳,重者造成母兔乳房坏死或因败血症而死亡。该病常因母兔怀孕期饲喂营养过盛、产后乳汁过稠、乳房及产房不清洁、哺乳仔兔少、缺乏饮水或乳房外伤而引起细菌感染后发生。  相似文献   

4.
家兔的几种异常现象姜允奎(安徽省颍上县谢桥镇郑庄村,236221)1哺乳仔兔暴发性死亡1周龄左右的仔兔在吃足乳后约2小时,出现暴发性全窝死亡或相继死亡(无黄尿现象)。造成这种死亡的原因主要与母乳有关,人们习惯上称这种母乳为“药乳”也不无道理,笔者称这...  相似文献   

5.
仔兔在10日龄以前很容易感染葡萄球菌病,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患病仔兔死亡率高达90%以上。一、仔兔感染葡萄球菌病的两种情形1.仔兔黄尿病:该病是由于仔兔吃了患有乳房炎母兔的奶造成的,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所产生的一种肠毒引起的急性肠炎,仔兔一般全窝发病,肛门及后肢被黄色的液体污染,腥臭。仔兔发软,停止吸乳。2.仔兔的脓毒败血症:其是由于仔兔皮肤受损伤后,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皮肤所致。在损伤处出现炎症,而后可见很小的脓疱,病兔很快死亡。二、如何搞好仔兔葡萄球菌病的防治1.采取让仔兔把奶吃完,把奶挤完等…  相似文献   

6.
仔兔开眼期又叫追乳期。这个时期的仔兔要经历由吃母乳转变到吃植物性饲料的变化过程。由于仔兔消化系统发育不全,如转变太突然,容易造成仔兔死亡。笔者认为,在给仔兔补料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养兔生产过程中,仔兔生产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提高仔兔成活率,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兔效益的关键。现笔者就如何提高仔免成活率谈点粗浅的看法。让仔免及时吃足母乳据统计了解,仔免出生后1周内死亡率最高,可占到12周龄内死亡总数的70%以上。虽引起死亡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由于不能及时哺乳或哺乳不足而饿死、冻死。所以仔免出生后应及时吃足吃饱母乳,一般仔兔出生后应在6h内吃上母乳。加强管理,保温防寒刚出生的仔兔全身无毛,双眼紧闭似题,体温调节能力差,抵抗力弱,稍有疏忽就可冻死、热死。所以应加强其管理,以防死亡或鼠…  相似文献   

8.
“10措施”确保仔兔成活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兔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都较差,如果饲养管理稍有疏忽,就会造成仔兔的死亡,从而降低养兔的经济效益。所以,加强仔兔管理,提高仔兔的成活率是提高饲养效益的必要保证。1让仔兔及时吃足初乳初乳营养丰富,还含有免疫球蛋白。所以应让仔兔在产后4 ̄6h吃足初乳,使其生长发育快,体质健壮。2调整寄养仔兔把同窝多的仔兔和母乳不足的仔兔部分寄养给母乳好、产仔少的母兔。如没有可寄养的母兔,则要淘汰体型小的和部分雄性的仔兔。必要的时候,也可进行人工哺乳。3防止“吊乳”“吊乳”就是母兔喂奶时受到突然惊吓,跳出巢箱,把正在吃奶的仔兔带出箱外。…  相似文献   

9.
仔兔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都较差,饲养管理的任何疏忽,都会造成仔兔的死亡,从而降低养兔的经济效益,所以要加强管理,提高仔兔的成活率。1.及时吃足初乳。初乳营养丰富,还含有免疫球蛋白,应让仔兔在产后4~6小时吃足初乳,使其生长发育快,体质健壮。2.调整寄养仔兔。把同窝多的仔兔和母乳不足的仔兔部分寄养给母乳好、产仔少的母兔。如没有可寄养的母兔,则要淘汰体型小的和部分雄性的仔兔。必要的时候,也可进行人工哺乳。3.防止“吊乳”。“吊乳”就是母兔喂奶时受到突然惊吓,跳出巢箱,把正在吃奶的仔兔带出箱外。因此要保持环境的安静,避免“吊…  相似文献   

10.
哺乳期间仔兔损失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铭 《山东饲料》2007,(2):33-33
无论是规模养兔还是群众性养兔,多有反映仔兔生长期间死亡偏大,特别是20日龄前的仔兔难养的问题。经调查、观察,造成哺乳期间仔兔损失的原因有:母兔分娩时,供水、青嫩草不足,母兔分娩后口渴难耐,而吞噬初生仔兔;母兔泌乳不足或乳汁营养不全以及个别仔兔未能吸上初生乳造成损失;种兔疾病影响仔兔健康,仔兔活力差,多病;意外损失,如鼠害、笼底缝隙过宽,突然应激踩踏、冻死或夏季因蒸窝死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一)仔兔的饲养 1.睡眠期(出生~12日龄)。仔兔生下后就有吃奶的习性,早吃奶,吃足奶对仔兔的健康生长关系很大,特别是吃初乳极为重要。初乳是指母兔产后1~3天内的乳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免疫抗体,能增强仔兔的抗病力,提高成活率。在仔兔出生后6~10小时内,须检查母免哺乳情况,发现没有吃到奶的仔兔,要及时让母免喂奶。  相似文献   

12.
1.保持初生仔兔窝内温度在30~32℃左右。可将产箱堆好,盖上透气的麻布口袋保温。当外界温度低于5℃时,可在产箱内加热水袋提高温度,以后随仔兔体毛的生长,减少热水袋的放置时间。2.初生仔兔鼻孔上的羊水、血污常和灰尘粘结,阻塞呼吸,影响仔兔吸乳,可用氯霉素眼药水涂于仔兔鼻上,浸软痂壳后除去。3.每天给仔兔喂乳1~2次。将产箱取出,扒开窝心毛草,露出仔兔,将母兔水平放入产箱中央站稳,并用手指揉弄母兔腋窝敏感处,使其安静便于仔兔吸乳。4.把过多的仔兔调剂给产期相近而带仔少的母兔喂养。为防母兔“认生”,…  相似文献   

13.
母兔乳房炎即泌乳母兔乳房发炎。母兔乳房炎严重者乳房破溃、组织受损,治疗较难且时间较长,愈后也影响以后的泌乳能力,导致生产性能下降,甚至会使母兔发生败血症而死亡。1乳房炎与积乳相关在泌乳前期,母兔的泌乳量与仔兔的需乳量有矛盾。母兔泌乳量高,仔兔需乳量低,母兔在生产仔兔时,乳房就已经分泌了许多乳汁,也就是初乳。乳房炎多是由于母兔泌乳多,仔兔吃不完而积乳或积乳受感染所致。据介绍,如果母兔一个泌乳  相似文献   

14.
仔兔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养兔的经济效益,降低死亡率是每个养兔者的共同心愿。下面谈谈引起仔兔死亡原因及防治措施,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1.母兔压死仔兔 仔兔出生后,特别是冬季,仔兔呆笨行动不变,不会吸乳,很容易被母兔压死。因此,仔兔生后1~3小时内最好人工哺乳,并注意观察母仔情况,避免母兔压死仔兔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冬产仔兔如果饲养管理不好,极易造成死亡,而且开眼前(12日龄前)死亡比例最高。实践中应仔细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确保全活全壮。 (一)仔兔吃不到或吃不足初乳 仔兔出生后6~12小时内,检查母兔的哺乳情况,如果母兔乳头为白色,表明未吃;若乳头有红点表明已吃。发现没有吃到初乳的仔兔要即时让母兔喂奶。若发现仔兔安睡不动、腹部圆胀、肤色红润、被毛光亮,则表明已经吃足初乳。 (二)多产母兔因母乳不足,使仔兔营养缺乏,发育迟缓,体质衰弱,衰竭死亡 调整仔兔,可根据母兔的泌乳能力,对同时分娩或分娩时间相差不超过1~2天的仔兔进行…  相似文献   

16.
胃肠道疾病是引起兔死亡的原因之一。在不正确饲养的兔场里经常会发生这种疾病,有时很严重,甚至绝大部分的兔都可得此病。应用化学制剂总是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因此,预防胃肠道疾病,首先要遵守仔兔和泌乳母兔的饲养标准对防治兔胃肠道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仔兔在出生以后的一个半月最容易得胃肠道疾病。这时仔兔的消化器官已形成,并且正处于各种饲养类型发生更换的时期,即由吃乳饲养改换成乳料混合饲养和不吃乳饲养。因此在仔兔断乳以后的最初一  相似文献   

17.
肉兔乳房炎是产仔母兔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常发生于产后1周左右的哺乳期。轻者影响仔兔吃乳,重者造成母兔乳房坏死或败血症而死亡。该病常因母兔怀孕期饲喂时营养过盛、产后乳汁过稠、乳房及产房不清洁、哺乳仔兔少、缺乏饮水或乳房外伤而引起细菌感染后发生。 (一)症状 乳房肿胀发红,拒绝给仔兔哺乳,体温明显升高。该病有轻有重,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也不相同。大致可分为:乳腺炎、败血型乳房炎和普通乳房炎3种类型。(1)乳腺炎:乳腺炎系化脓菌侵入乳腺所致。发病不久,在乳房周围皮肤下可摸到山楂大小的硬块。初期皮肤正常,后期皮肤发黑而形…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养兔业的不断发展,长毛兔患乳房炎病也不断增多。此病不仅危害母兔,而已对仔兔的正常生长发育亦造成不良影响。1病因1.1多在产后5-20天内发生,由于仔兔需乳量日益增加,母兔泌乳量不足哺乳时母兔极度紧张,仔兔强力吃乳,咬伤乳头,加之兔舍潮湿不洁,通风不良,光照不好,病原微生物萄萄球菌乘机侵入而致。1.2在断乳过早或乳汁过剩的情况下,母兔乳房膨大,乳汁积结,乳头管扩张,也常引起发病。外伤也极易引起本病发主。2症状发病初期乳房局部出现数量不等的红色硬肿块,继之肿块呈紫红色或蓝紫色,界限分明,2-3天后,硬块逐渐…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规模养兔还是群众性养兔,多有反映仔兔生长期间死亡偏大,特别是20日龄前的仔兔难养的问题.经调查、观察,造成哺乳期间仔兔损失的原因有:母兔分娩时,供水、青嫩草不足,母兔分娩后口渴难耐,而吞噬初生仔免;母兔泌乳不足或乳汁营养不全以及个别仔兔未能吸上初生乳造成损失;种兔疾病影响仔兔健康,仔兔活力差,多病;意外损失,如鼠害、笼底缝隙过宽,突然应激踩踏、冻死或夏季因蒸窝死亡.  相似文献   

20.
(一)吃足初乳 初乳营养丰富并含有免疫抗体,又具有轻泻作用,有利于促进仔兔生长发育和排除胎粪.初产母兔护仔性不强,产仔后常不给仔兔哺乳,仔兔会因缺乳被饿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