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已成为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的主渠道。虽然在农业领域尚未出现外国投资者发起的间接征收仲裁案件,但由于中国农业受国家法律高度管控,外商投资极易受到国家法律及政策变化的影响,可以说,日益开放的中国农业必将面临更多的间接征收问题。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ICSID)是依据《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间投资争端公约》而设立,旨在促进投资争端非政治化解决的专门机构。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简称贸发会议,UNCTAD)在2013年发布的国家争端解决机制(ISDS)发展报告,自20世纪至今大部分的投资争议案件选择了ICSID仲裁规则以及ICSID附加便利规则。因此,实际上晚近以投资条约为基础并可以形成体系的间接征收所涉仲裁案件主要集中于ICSID。以ICSID有关间接征收案例体系作为研究对象,探析ICSID在认定间接征收的实践中展现的共同因素,对中国在农业领域防范被诉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法庭之友”是英美法系国家国内法庭的重要参与者,也已引入国际法。但是在投资者—国家仲裁中,法庭之友的参与还是最近几年的事情。根据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NAFTA)、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ICSID)仲裁规则、双边投资条约(BIT)及自由贸易协定(FTA)中及 NAFTA 仲裁庭和 ICSID 仲裁庭的仲裁实践对法庭之友不同程度的授受,以及国际上非政府组织(NGO)的蓬勃发展,可以预期,在投资者—国家间投资争端仲裁中“法庭之友”的参与将成为普遍现象。这有助于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构注意被忽视的东道国公共利益,从而提高其裁决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3.
国际合同是国际交易的主要形式,由于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为与国际接轨,应扩大国际合同的主体范围。当事人共同选择的法律、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和国际统一实体法是解决国际合同争端的主要法律依据。由于先决问题的存在,还会涉及到多个法律的适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摩擦解决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我国农产品遭遇贸易摩擦现状的分析和对解决农产品对外贸易摩擦的和解方法——农业协会、法律方法——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研究,提出了我国农产品贸易摩擦解决方式运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核心是争端解决程序,本文主要阐述了争端解决的程序性规定,在此基础上,归纳了争端解决机制的特征,并指出了WTO争端解决机制已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索分析产生国际间双重课税的原因,并且对于产生的原因及带来的弊端提出解决方法。我们采取了免税法,抵免法,扣除法,减免法。免税法是针对采取居民管辖权或综合所得税制的国家,对本国居民来源于国外的财产与所得免予征税。而抵免法是指行使居民管辖权的国家,对其国内外的全部所得征税时,允许纳税人将其在国外已缴纳的所得税额从应向本国缴纳的税额中抵扣。扣除法是指行使居民管辖权的国家对其居民的外来收入课税时,允许居民将已向外国政府缴纳的所得税额作为费用在应税总得中予以扣除。不同国家对税收管辖权的定义不同,则采取的方法也不一致。但是通过这些方法的研究,使国际双重征税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7.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交流不可避免产生法律冲突,就需要司法权介入。而司法权具有属地性,任何一国的司法机关,其司法权的行使只能限于本国境内,否则就可能侵犯外国主权,因此,只有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司法机关之间的通力合作,相互提供司法协助便利,才能高效快捷地解决国际民事交往中出现的各类案件,从而有效解决争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民事司法协助应当坚持国家主权原则、平等互惠原则、保护合法权益原则和国际合作原则。鉴于我国与东盟国家民事司法协助存在的诸多问题:现存的司法协助条约自身存在不足,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组织形态和法律机制的限制,司法协助途径复杂,应当从域外送达、域外调查取证、外国法院民事判决和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等方面入手,加以规制和解决。  相似文献   

8.
入世后,我市农产品将享受WTO成员国提供的多边、稳定、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可以利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较好地解决国际农产品贸易纠纷;进一步加大我市农业对外开放的力度;有利于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争取国家更多的投资。但入世后,随着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我市的小麦、油料等农产品的生产将受到一定冲击;我市部分具有价格优势的农产品将遭遇技术壁垒的阻碍;农民收入增长更加困难;解决农村经济社会矛盾的难度将加大。  相似文献   

9.
仲裁已成为当今各国民商事解决纠纷所广泛采用的主要手段。为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处理好涉外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仲裁的要件和特点一般认为,仲裁是指争议双方当事人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将彼此之间基于合同而发生的争议,交由他们自己选定的第三人居中作出裁判,并相互约定该裁判的一种解决纠纷的方法。仲裁要件主要有三点。①各方当事人自愿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相互间的争端或争议;②当事人选择解决争端或争议的第三者是非司法机构;③第三者为解决争端或争议所做出的裁决对各方当事人都具有法律上的拘束力。除了上述三个基本…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以下简称《公约》)的生效标志着新的海洋法律秩序的确立,它为人类和平解决海洋争端提供了法律依据.目前,我国与周边国家在海洋权益方面的争执,主要集中在大陆架的划界与南海诸岛及钓鱼岛的归属问题上.在利用《公约》的争端解决机制方面,仍然主要选择政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