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连云港市宋庄镇有机海水养殖基地的海水围塘南美白对虾—缢蛏—梭鱼混养系统和南美白对虾单养系统的能量收支与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机水产养殖方式下,混养系统中能量输入、输出分别为10.54和8.37MJ/m2,单养系统能量输出、输入分别为13.45和10.72MJ/m2。混养系统的光能利用率、光合能转换效率、生物能转换效率、总能转化率和底泥沉积率分别为0.18%、34.51%、48.11%、16.89%和62.41%,单养系统相对应的数据分别为0.19%、24.95%、24.04%、11.17%和68.54%。混养系统除光能利用率外,其他指标均优于单养系统,底泥沉积率亦小于单养系统。从综合生态经济指标来看,混养系统也优于单养系统,但2者综合生态经济指标(EY)均小于1,混养和单养系统都具有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渔业现代化》2013,(3):71-74
使用土工织物袋系统及絮凝助剂对固体废物截留效果的评估评价了作为循环水养殖系统废水流中生物固体的截留和脱水工具的两个不同的土工织物袋系统。每个织物袋系统都使用高分子量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聚合物作为絮凝助剂。两个系统分别运行在淡水和微咸水条件下。结果表明,对于两种养殖系统,每个织物袋系统的性能相同,TSS,  相似文献   

3.
飞船返回舱高海况打捞设备电液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船返回舱高海况打捞设备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海上应急救生的重要设备,是解决恶劣海况条件下飞船返回舱的打捞方法和系统装备协调控制问题。通过系统研究与试验,完善了打捞方法与系统装备。系统采用现代液压传动与计算机PLVC编程控制,设计系统报警与故障诊断功能,通过集中监控系统,解决了复杂系统内各种设备的协调操作与自动控制问题;通过电气、液压与CAN-Bus通讯技术的集成,满足了恶劣海况条件下打捞返回舱的各系统设备安全运行和高可靠性的要求。系统设备经过了多次模拟返回舱打捞试验,验证了该项目打捞方法合理可行,系统设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曾国锋 《渔业现代化》2007,34(5):15-17,19
介绍了水产养殖系统中的养殖系统和水质处理系统;利用质量平衡原理论述了养殖池容许生物放养量;通过测定鳗鱼粪便颗粒沉降速率,得到沉淀池的溢流率;溶解性物质可以微生物进行转换,介绍去除氨氮的3种生物处理法;结合实践介绍了鳗鱼养殖系统和石斑鱼苗的培育系统。  相似文献   

5.
分隔池塘养殖系统是绿色高效池塘养殖设施研究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提出了分隔池塘养殖系统的定义,阐述了系统设计的原理和国内外发展历程,归纳了标准分隔池塘、简易分隔池塘和流水槽池塘3种国外发展的主要系统模式类型,通过文献收集和实地调研对3种系统模式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比较了国内外发展模式的养殖品种、水循环方式、研究概况和产业应用情况,通过进一步讨论分级序批养殖池塘、跑道池养殖池塘2种在国内具备良好发展前景系统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为分隔池塘养殖系统的结构优化和技术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陈丽蓉 《畜禽业》2024,(3):35-37
目的 分析不同通风模式对猪舍空气质量及猪只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择3种不同的通风模式对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某规模化养猪场的猪舍进行研究,分析3种通风模式下猪舍内的有害气体浓度、粉尘微粒浓度、病原微生物种类及动物血清AST活性。结果 应用新风系统的猪舍内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和甲烷等气体的浓度均显著低于纵向通风系统和无动力通风系统(p<0.05);应用新风系统的猪舍内可吸入颗粒物PM1.0、PM2.5、PM10浓度及总悬浮颗粒TSP等浓度均显著低于纵向通风系统和无动力通风系统(p<0.05);新风系统猪舍内猪仅检测出猪链球菌,其余各种病原体均为阴性,其病原微生物检测种类数少于纵向通风系统和无动力通风系统;应用新风系统的猪舍内猪血清AST活性显著低于纵向通风系统和无动力通风系统(p<0.05)。结论 新风过滤系统可显著提高猪舍空气质量及猪只健康,为后期规模化养猪场进行健康养殖管理及畜牧养殖场舍内的空气净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物联网和GIS的水产养殖测控系统平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产养殖水质多参数监测的需求和现有水质环境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水产养殖测控系统。通过整体性能的研究分析,设计了测控系统平台的3层体系架构(传感控制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提出了自顶向下、逐步求精以及模块化、结构化的设计方法;根据采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稳定性等要求,提出WiFi网状组网的配置方法,设计了系统硬件的供电模块;研究了本地服务器、中心服务器和控制模块软件系统;通过网络丢包率测试和水质溶氧量分析,验证了系统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并在溶氧超出范围后自动控制增氧机,有效地调节池塘溶氧量。相比于传统的水产养殖远程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物联网和GIS技术的融合,实现了水质环境的远程无线测控和区域化水产养殖管理,因此能够大大推进水产养殖智能化、自动化系统建设的发展,适应水产养殖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面向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洋渔业服务模型库系统对海洋渔业领域的模型进行分类和维护,支持模型的生成、存储、查询、运行和分析应用,完成海渔况速预报、渔业资源量的评估与预报以及渔政管理等功能.作为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技术与示范试验818-07海洋渔业遥感信息服务系统专题研究成果的一部分,本文对模型库系统的概念、组成与基本功能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提出了海洋渔业服务模型库系统的总体框架和软件实现,探讨了系统在海洋渔业生产和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装运、称重是水产品交易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设计了活鱼近距离转运称重计量系统,分析和叙述了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该系统由电动提升装置、气动装卸装置和自动称重计量装置、控制装置组成。控制部分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为核心,驱动电动卷扬机和气缸分别进行活鱼提升和装卸,并依靠鱼体自重沿倾斜主滑槽输送至岸上运输车,转运至目的地。软件部分基于LabVIEW可视化平台设计了转运系统显示界面,界面具有系统通讯和数据存储操作等功能。系统应用效果表明,活鱼近距离转运称重计量系统单次传输量300kg,转运量2t/h ,提高了活鱼转运效率,减少了大量人力,降低了活鱼的机械损伤率,提升了渔业生产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工厂化养殖自动投饵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厂化养殖是当前集约化水产养殖主要的生产模式,可以实现精准投饵的自动投饵系统不仅能降低饵料浪费和劳动强度,还能减少环境污染,是集约化工厂化水产养殖模式最重要的配套装备之一。本文介绍了自动投饵系统的结构组成,从上料输送系统和下料抛撒系统两个方面分析了自动投饵系统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气力远程输送与轨道式行走输送这两类应用最多的集中式自动投饵系统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研究认为这一集水质监测、自动投饵装置和投喂决策系统于一体的闭环远程管理控制系统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针对人工湿地内部溶解氧浓度不足的问题,利用页岩空心砖构建自动增氧型湿地系统,研究构建系统对氮的净化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构建自动增氧型湿地系统各基质层污水溶解氧浓度均在 0.5 mg/L以上,泥土、粉煤灰和砾石三层基质对 TN 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38.9%、33.2%和22.9%,构建的自动增氧型湿地系统净化效果略好于人工强化供氧湿地系统。故可利用页岩空心砖构建自动增氧型湿地系统,以增强湿地系统内部供氧能力,提高湿地系统的除氮能力  相似文献   

12.
档案管理是兽医系统实验室质量和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目前,四川省各级兽医系统实验室发展相对落后,实验室档案管理较为混乱。依据质量管理和生物安全管理的要求,就兽医系统实验室如何进行档案管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船舶共直流母线混合电力推进系统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升船舶交流配电电力推进系统的技术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以及系统优化需求,提出了以变速永磁发电为供电电源的船舶共直流母线混合电力推进系统设计方案,并对方案的系统配置、硬件构成、网络构架进行介绍,形成系统设计的总体技术框架。研究分析了直流配电混合电力推进系统的直流母线电压控制和系统选择性保护关键技术,确定了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功率点计算与功率分配控制策略,以及基于差动保护的选择性保护方法,最后给出了直流母线电压下垂控制方法以及不同供电单元组合下的系统网压控制方式,以满足直流配电系统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动态响应以及系统稳定性、经济性要求。研究结果可作为国内船舶直流配电电力推进系统开发设计的有益借鉴,并可应用于渔船及高端船舶的直流配电电力推进系统开发。  相似文献   

14.
基于PLC的深水网箱自动投饵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提高深水网箱养殖投饵的自动化和工业化水平,设计并开发出适合深水网箱养殖投饵管理的自动投饵系统。该系统采用PLC为控制核心,继电接触器控制各个设备的启停,实现精确投饵。文章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框架,阐述了系统控制电路、系统工作流程与PLC硬件结构,设计了系统关键设备控制方案并编写了相关控制程序。检测结果表明,在投饵输送距离为300 m时,投饵量为1 200 kg.h-1,系统风量为5.56 m3.m in-1,系统风压为49 kPa;吨料能耗最大为8.4 kW.h.t-1(平均为5.0 kW.h.t-1),投饵破碎率小于0.7%,喷投距离达11.3 m;系统可实现动态定时、定点和定量投喂饲料,完全满足深水网箱集群养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正>本文根据加州鲈工厂化循环水育苗生产实践,总结加州鲈工厂化循环水育苗技术要点,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相关技术参考。一、工厂化循环水系统组成及操作要点1.循环水系统的组成及运行本循环水育苗系统由中央控制系统、循环系统、养殖池、微滤系统(物理过滤)、蓄水池、生化反应系统、冷热交换系统和增氧系统组成。其中,中央控制系统包括循环系统的电机、微滤系统、生化反应系统和增氧系统,冷热循环系统单独运行。  相似文献   

16.
采用珊瑚骨作为生物膜载体,利用海水素配制人工海水,构建盐度为15‰(海水)和5‰(淡水)的两个凡纳滨对虾内循环养殖系统,通过添加硝化细菌菌剂和氮源,分别用8 d和13 d建立硝化功能。按照500尾/m~3密度投入虾苗后,海水系统和淡水系统分别运行97 d和83 d。在运行期间淡水和海水系统养殖水体氨氮浓度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平均浓度分别为(0.015±0.008) mg/L和(0.014±0.008) mg/L;在海水系统运行前60 d,亚硝氮浓度维持在较低水平,在60~90 d,亚硝氮浓度呈缓慢上升趋势,在90 d后,海水系统亚硝氮浓度开始快速增加,最终达到3.43 mg/L;淡水系统在运行前40 d亚硝氮浓度维持在较低水平,40 d后开始小幅上升,运行至70 d后,亚硝氮浓度开始快速增加,最终达到0.52 mg/L。最终海水系统和淡水系统凡纳滨对虾存活率分别为51.5%和48.5%。  相似文献   

17.
红树林种植 -养殖耦合系统的养殖生态容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养殖容量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根据2008年10月至2009年8月的数据,构建了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系统的生态通道模型(ECOPATH),利用该模型分析了耦合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系统特征,并估算了该系统的养殖生态容量。结果表明,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系统生态通道模型由14个功能群构成,各功能群的营养级范围为1.00~3.05。系统内各营养级间的平均能流效率为6.9%,其中7.2%来自碎屑,6.6%来自于初级生产者,能流转化效率低的原因在于系统大部分能量回流至碎屑,表明系统主要以碎屑食物链为主要能流通道。系统的特征统计学参数: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量(TPP/TR)为8.021,结合较低的系统连接指数(CI=0.243)、Finn'循环指数(FCI=0.26)和能流平均路径(MPL=2.139),综合表明该生态系统尚处于发育初期。滩涂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系统中主要养殖品种为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本研究定义养殖生态容量为不显著改变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或能流通量时的最大现存量。结果表明,系统中尼罗罗非鱼、草鱼、鲢和鳙的养殖生态容量分别为5.82t/hm2、1.81t/hm2、2.62t/hm2和4.76t/hm2。研究还分析了ECOPATH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随着可用水资源的减少,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是现代渔业的发展趋势。为了提高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的自动化程度,以及将其与物联网更好地结合起来,设计了基于易控的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系统采用封闭式循环水养殖工艺,选用微滤机、流化床、低压纯氧混合装置等国内先进的循环水养殖装备构建硬件系统,使用西门子S7-300 PLC和其它智能仪表设备等构建控制系统,通过易控软件作为人机交互平台将各要素进行整合。该系统实现了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养殖过程智能控制、养殖水质精准调控和养殖控制物联网化,具备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扩展性强的优点。该系统易于推广,并为将来的福利养殖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1 文蛤人工育苗的基本设施和要求 1.1 基本设施 文蛤人工育苗的基本设施主要分3个系统,即水电气系统、饵料系统和幼虫幼苗培育系统。  相似文献   

20.
针对冰块降温和自然对流降温等传统降温方法无法满足观赏鱼养殖的特殊要求,设计了包含机械制冷系统、热交换系统、给水系统和自控系统的降温系统,采用混合式直接传热的方法对暂养池池水进行降温。通过热工计算得到降温所需的制冷量、供回水温差和冷媒流量;采用流量控制阀和电动三通阀调节循环水流量、冷媒流量,控制供回水温差达到传热降温的要求;设计给水系统满足供回水要求。实现降温速度1.0~1.5℃/h的目标。实践证明,本方法应用于养殖琉金、红狮、珍珠等观赏鱼,出池存活率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