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功能对等理论(Functional Equivalence)是由美国语言学家尤金·奈达(Eugene Nida)提出的,即译者用形象的词语翻译原文中非形象化的词语,从而获得译文与原文最贴近的自然动态对等的效果。本文以尤金·奈达(Eugene Nida)功能对等理论为出发点,通过分析朱自清《匆匆》的英译,有助于发现更完善的文学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2.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产生于奈达对《圣经》的长期研究中,是其翻译理论体系的精髓。"功能对等",即在译制的过程中杜绝源语与目的语文字表达层面的机械对应,而要实现两种语言在意义上的功能对等。本文以一部儿童剧的英译本为材料,分析功能对等在实际译制中的应用,这或为该理论提供更多的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西方研究中译语的转向打破了传统翻译文本的中心论,使译者更多的关注译文和读者,更多的关注译文的社会效应和交际功能。德国功能派便是其中一支,它摆脱了对等理论的束缚,明确提出仅靠语言学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观点。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即把源文本一一对等翻译的观念中解放出来,根据不同文本的不同功能采取翻译策略,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笔者通过在文章中选取例子,通过词汇,语言以及语篇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概念隐喻能力是语言理解、推理和运用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活跃的创新思维以及跨文化意识的综合体,是人类语言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当中,英美文学作品中蕴含大员的隐喻,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了解和培养大学生的隐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论文基于概念隐喻的基本理论从词汇、翻译、篇章和语法等方面阐述了概念隐喻理论对大学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翻译理论基础和研究框架,来整体探究中式菜名英译的研究和分析。功能对等理论是翻译学研究分析的主要研究方法,是翻译理论中一种极为常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本文拟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认真分析和研究中式菜名英译的基础上,尝试通过翻译理论来具体对该文进行全面分析,试图说明该理论对中式菜名英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翻译批评与赏析’与‘翻译批评’实乃统一概念,两个皆属于翻译界的学术语言,涵盖意义实则一样。翻译批评是指针对相关译作所体现的某种翻译现象进行分析比较,从中做出评论性总结,最后上升为翻译指导的翻译理论性内容。而对于经典文学来说,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作品是否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本文针对英美经典文学中的译文进行研究,参照不同翻译样本查询翻译现象,进而从译文批评和赏析方法两方面对经典英美文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英汉和汉英翻译中的具体实例,试图说明由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文化冲突对文学翻译的影响,并指出要想在两种语言之间达到“功能对等”,积淀在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而,在文学翻译中,神似是最重要的,应该力求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读者相同或相近的感受和体验。  相似文献   

8.
在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如何更好地破除文化背景的障碍、有效地传达原文的意义,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著名语言学家尤金·A·奈达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理论,它对深入理解并解决翻译中的意义对等问题有很大的启示,对翻译的实践也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醉翁亭记》以其清丽的格调、诗情画意的意境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散文作品之一。文章借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从词语对等和句子结构对等的角度比较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和翟里斯的英文译本,从而验证这个理论在古典散文翻译这种特殊文体上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已势在必行。在建构主义学习论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英美文学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并提出了利用网络教学的自主性,交互性和个性化的特点来深化网络教学,实现师生互动式的"教""学"结合;在具体的网络教授英美文学课程时,可以利用网络创建情景式教学、增强教与学的交互性、激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等方式。  相似文献   

11.
12.
基于GIS技术的农用地定级研究——以仙桃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GIS技术及模糊物元分析模型的支持下,对农用地定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区的农用地被划分为6级,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4.62%、28.52%、21.66%、22.80%、14.12%、8.28%。  相似文献   

13.
樱桃李属坏死环斑病毒病综合控制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药剂试验,筛选出防治樱桃李属坏死环斑病毒病较好的药剂和药剂使用方法,20%盐酸吗啉双{胍*胶}铜可湿性粉剂、3.85%三氯唑核苷*铜*锌水乳剂、含氨基酸叶面肥巨创、18%丙多*吗啉胍可湿性粉剂对樱桃李属坏死环斑病毒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喷雾处理20%盐酸吗啉双胍*胶铜可湿性粉剂、3.85%三氯唑核苷*铜*锌水乳剂、含氨基酸叶面肥巨创、18%丙多*吗啉胍可湿性粉剂平均防效分别是56.42%、{54.15%}、52.11%、52.62%.1 a内随着防治次数的增加,防治效果也随着增加,结合该病发生规律,提出樱桃李属坏死环斑病毒病综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春油菜菌核病田间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北安农场管理局菌核病病菌子囊盘于6月中旬始见,子囊盘数量与3日内大气平均相对湿度呈正相关(R=0.657),与3日内平均气温呈负相关(R=-0.604)。大气中病菌孢子于6月中旬始见,7月中下旬出现高峰期。花朵于6月下旬开始发病,7月上旬出现发病高峰期。花朵带病率与3日内的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显著相关(R1=0.95;R2=-0.857)。叶片于7月初开始发病,7月中旬达到高峰期,以后逐渐下降。茎秆于7月上旬开始发病,为土表菌核直接侵染造成,发病率低,增长慢,7月下旬快速增长(为病叶再侵染造成)直至收获。  相似文献   

15.
普洱茶多糖抗疲劳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普洱茶多糖的抗疲劳作用。[方法]健康昆明种小鼠30只,随机分成3组(10只/组,雌雄各半):对照组(Ⅰ组)、普洱茶多糖水溶液处理组(Ⅱ组)、普洱茶水浸液处理组(Ⅲ组),连续饲喂14 d,检测其运动耐力和血清尿素氮含量。[结果]Ⅰ、Ⅱ、Ⅲ组小鼠运动耐力分别为(187.2±4.7)、(438.5±20.3)、(270.3±7.8)min,血清尿素氮值分别为(8.168 7±0.194 4)、(1.680 6±0.156 8)、(4.231 0±0.349 2)mmol/L。可见给小鼠饲喂普洱茶多糖和普洱茶水浸液都能显著降低其血清尿素氮形成,同时也能显著提高小鼠的运动耐力,延长其游泳时间,且茶多糖效果比茶水浸液效果好。[结论]茶叶多糖具有一定的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用中林46号杨树枝条做接穗嫁接在北京杨品种上进行生长及投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杨树伐根嫁接苗比苗圃育苗和苗圃平茬苗的高生长及粗生长均高,而且比更新植苗造林节省投资。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和语义分析法,在总结相关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定及其变化、司法审判实践情况以及理论界有关该问题的争议的基础上,分析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特征及其与鉴定行为的区别,得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应是公安机关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具体行政行为,应该纳入行政诉讼范围的结论。从立法、司法、理论方面全面研究该问题,意在充实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并希望通过本文论述推动有关立法,实现行政实务和法律规定的衔接,制约公安交警部门的行政权力,促使交通事故当事人权益得到充分维护,实现真正的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无线网络的概述出发,阐述了无线网络的优势、传输方式、组成、拓朴结构、标准、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无线网络将是今后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0.3 g/L低聚壳聚糖水剂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在水稻苗期和秧田期使用该水剂,探讨其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3 g/L低聚壳聚糖水剂可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和分蘖;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对恶苗病防效达48%。其较佳使用方法为苗期浇灌,移栽返青后茎叶喷雾。  相似文献   

20.
基于消费心理学的企业营销策略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春阳  葛新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716-8717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若想在竞争中取胜,先得征服消费者;欲要征服消费者,先得征服消费者的心。因此,研究消费者心理对企业的营销决策乃至生存和发展都至关重要。在综合国内外这一领域发展里程和现有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心理学在营销活动中的表现,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和建议,以期对企业经营决策和良性循环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