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养结合模式是推动畜牧业结构性改革、构建生态循环的绿色发展模式的关键所在。响应国家号召,推行种养结合模式,实现种草养禽、种草养畜、以畜养草等有机种养结合发展模式。既解决了养殖中的粪便处理问题,又良好地完成了营养在动植物间的有效循环,能够推动畜牧业绿色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化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近两年,小龙虾一度成为大众消费的"网红"产品,也大大促进了各地小龙虾稻田综合种养的发展。然而2019年因多种因素导致小龙虾市场行情走低,造成大部分首次开展稻虾综合种养,特别是放苗较早、苗价高、又赶上5—6月虾价低谷时低价销售商品虾的新农户效益不理想,甚至亏损。该案例中的农户亦为2019年首次开展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的新手,流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21,(6)
散养鸡模式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为我国家禽生产提供了很好的方向,其具有环保、无公害生产、福利养殖、节省资源等优点,符合丘陵区域养殖业的发展需求。由于养殖户的养护管理技术不配套,养殖密度过大,鸡疫病频频发生;林地过度承载,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这些因素极大地限制了从业人员的经济收入和积极性,制约着放养鸡产业的发展。介绍了放养鸡鸡场布局建造、林鸡养护技术以及疫病防控技术,以期能够帮助更多养鸡场户解决养护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湖北荆州市和潜江市稻虾综合种养情况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作为传统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是中国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之一。这种立体式种养结合的模式已经延续千年,在此种养模式下既能稳定稻田生态、保持较好的经济效益,又有利于"三产"融合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有效地促进了粮食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2018年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了3000万亩以上,现已发展为稻田养虾、养蟹、养鱼、养鳖等17种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其中小龙虾养殖已被推至水产行业的最高点。湖北省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水土资源优越、气候适宜,特别是江汉平原,土壤肥沃,具有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和发展优势,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水稻是湖北的主要作物,面积和总产量均排在全国前列;湖北又是水产大省,淡水水产品产量连年位居全国第一。为促进稻田种养产业迈上新台阶,实现可持续发展,扩大并充分释放潜在效益,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双水双绿"理念,作为产业发展升级的模式和目标。华中农大成立了"双水双绿"研究院,建立"双水双绿"示范基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研究、示范与推广。为了更详细地了解稻虾综合种养的养殖模式,湖北省便是调研首选之地。近期科学养鱼杂志社调研了湖北省荆州市和潜江市的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为养殖户提供最真实的一线养殖方法和养殖效益数据,从而更好地促进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的推广,为养殖户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可靠思路。  相似文献   

5.
正稻蟹综合种养是天津地区主推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占全市稻渔综合种养总面积的90%以上。近年来,为了缓解扣蟹苗种对本地区稻田综合种养的制约,同时增加经济效益和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天津市尝试了"稻田-扣蟹""稻田-成蟹"综合种养模式,通过稻田蟹池工程改造、水稻种植管理、成蟹养殖管理、蟹种培育管理等综合种养技术的应用,获得本地区稻蟹综合种养的基础养殖数据,为天津市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稻虾综合种养发展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近年来以"稻虾连作""稻虾共作"为代表的稻田综合种养在各地兴起,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模式探索。湖北省已将稻田综合种养打造成为地方特色主导产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作者总结了湖北省稻虾综合种养的主要成效,分析当前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湖北省是较早开展稻虾综合种养的省份,2001年在全国率先探索出"稻虾连作"综合种养模式。经过多年发展,已由单一的"小龙虾野生寄养"生产模式逐  相似文献   

7.
基于“稻虾共作”模式的SWOT分析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稻虾共作"种养模式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法对该模式的自身内部优势、劣势以及外部机遇和挑战进行了系统地分析,构建了"稻虾共作"种养模式的SWOT分析矩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建立了符合"稻虾共作"的实际情况发展机制,旨在为该模式的养殖产业战略决策、产业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4,(12)
<正>近年来,随着我县养禽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流通活跃,由于部分养鸡户的防疫观念落后,生物安全防范管理措施不到位,禽病严重影响着笼养鸡生产的健康发展。为此,我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开展了县域内鸡的流行病学调查,积极寻找病因,科学制定方案,大力推广笼养鸡程序化免疫技术,通过五年来综合防控技术推广,有效提高了全县养鸡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6,(10)
正中国畜牧兽医报报道:四川遂宁市不断创新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大英县贫困户生猪"二次寄养"模式、射洪县放养鸡"滚动发展"模式等一批产业扶贫新模式。生猪"二次寄养"模式是利用项目补助和温氏公司补贴给贫困户集中修建圈舍,并交给有能力的业主饲养温氏生猪,出栏后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五水共治"等工作的深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本试验开展区域——杭州市余杭区运河街道原以中华鳖、乌鳢池塘精养为主,"高投入、高产出"的传统养殖模式导致养殖废水大量排放,对周边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养殖产业面临关停的困境。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结合区域产业、市场发展现状,本试验利用原有养殖池塘开展了莲藕、中华鳖综合种养,以期为区域养殖业转型升级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为产业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一、材料与方法1.种养材料本试验种植对象为莲藕,以采  相似文献   

11.
"水稻+田螺+"综合种养生态系统充分利用水田的立体空间,结合田间浅水面、稻田系统的空间和生态环境,在种植水稻的同时养殖以田螺为主的水产动物,以期实现"水稻+田螺+"综合种养的组合开发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一地多用""一地多收",拓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空间,实现二者优势互补,有效提高农田物质和能量的利用效率及产出效益。文章从"水稻+田螺+"综合种养模式的生态学基本原理,生态学类型,技术要点,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发展前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挑战及今后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与总结,以期为今后推进"水稻+田螺+"综合种养规模化发展提供参考,为促进农民增产和增收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稻(藕)田综合种养通过开发利用"低洼荒地、低产蟹池、低效鱼池",在不占用水稻种植面积和精养池塘的基础上,实现种养结合,产出优质水稻、莲藕、水产品和禽产品,是稳定粮食生产的新抓手、提高农渔业效益的新途径、发展绿色农渔业的新模式.近年来,泰州市大力推进稻(藕)田综合种养发展,主推稻渔、藕虾、稻鸭等生态高效种养模式,取得了较...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我们在无锡市锡山区开展"稻渔"综合种养试验与示范,建立试验示范区320亩,种养模式为水稻—扣蟹共作、水稻—澳洲淡水小龙虾共作。现将2017年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点与种养模式在锡山区鹅湖镇金星家庭农场建立水稻—扣蟹共作模式试验,总面积88亩,沟坑面积23.8亩。在锡山区羊尖镇志宏家庭农场建立水稻—扣蟹共作模式试验,总面积126亩,沟坑面积78.9亩。在锡山区锡北镇泾西水  相似文献   

14.
400亩水面生态渔业高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为深度开发湖区经济,改变传统的单一粗放型养殖模式,提高大水面的渔产量和经济效益,我们于1988~1989年在汉川县汈汊湖养殖场四汊河分场进行了大面积生态渔业高产养殖试验。建立一个以渔为主,鱼、畜、禽、林、果、青种养结合,综合利用,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益的养殖体系。一、基本情况生态渔业基地于1987年冬建立、养殖水面400亩,现有职工15人。其中:7人养猪、养鸭和种树,8人养鱼。1989年春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5.
继风 《中国水产》2012,(2):48-50
近年来,通过各地的实践, 一大批以特种经济品种为主导,以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开发、产业化经营为特征的稻田综合种养新模式不断涌现,并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重视以及种稻农民的积极响应.其中,辽宁省盘山县总结形成的"大垄双行、早放精养、种养结合、稻蟹双赢"的稻蟹综合种养模式,实现了水稻亩产超过1000斤,河蟹产值超过1000元的"双千"目标,成为产业发展的典范.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盘锦围绕着大养蟹、养大蟹、增产增效的发展思路,重点推广"稻田盘山模式、苇田模式、沟渠模式、水库模式和种草养蟹"等五种养蟹模式,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的优势产业。但长期以来的扣蟹养成规格对成蟹养成规格的影响,没有引起重视,多放苗、少投料方式一直在延  相似文献   

17.
正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是推进(农业)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民(渔民)增收,提高水稻和水产品品质种养结合的较好技术模式。作者分析了河南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特点、效益、发展目标,并从政策支持、资金投入、规模化经营等方面为该模式的发展提出保障措施,对推动农渔结合、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在绿色兴农、以渔促稻等方针的引导下,各地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为了创新稻渔综合种养方式,使稻渔综合种养效益进一步提升,笔者于2018—2019年度在安徽省现代农业水产产业技术体系马鞍山综合试验站当涂县苦菜圩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基地,结合现有资源积极探索先进实用的种养模式,进行了“水稻+小龙虾+青虾”养殖技术模式试验。  相似文献   

19.
普宁是一个山区市,有山地144万亩,耕地45万亩,宜林宜果,是全国闻名的“水果之乡”。我市因地制宜推广牧渔果复合生态种养技术,利用山坡、果下、山塘水库饲养家禽,形成了池尾——梅塘——里湖,大坝——洪阳——南溪两条果林养禽带,复合种养技术的推广,使梅塘镇溪桥村的果园养鸡业得到蓬勃发展。由于鸡的肉质好,市场销量很大。去年该村饲养量达到30000只以上,大大丰富了本市人民的“菜蓝子”。村里的养鸡大户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结合实际,综合应用防病措施,取得很好效果。本文根据实践经验,就果园养鸡的防病措施,简要介绍如下: 1 选好鸡苗   果园养鸡以选择本地鸡为主。本地鸡适应性强,抗病力强,耐粗饲,腿粗壮而有力,勤于觅食。饲养外地鸡时,注意不能断喙断趾,以免采食能力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工业化养鸡养猪事业的发展,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愈加严重.工业化养鸡、养猪的日本每年已有几千万吨的禽、畜粪.禽、畜粪是养鱼的好肥料,但对水质有败坏作用,抑制鱼类生长.禽、畜粪中尚残存部份未消化的饲料及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近年来国外对肥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