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多元联系数集对分析模型在土壤肥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利用多元联系数集对分析方法进行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的新模型,并通过实例研究了评价效果,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与属性识别评价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比,该评价模型严谨,评价结果合理、精细、分辨率高,可为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提供一种简单而适用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从土壤肥力整体状况出发,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耕地土壤肥力损害程度分级方法,综合考虑了土壤肥力指标对耕地土壤损害程度的影响,可以对耕地土壤的损害破坏程度进行量化。同时通过案例对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较为全面,评价结果清晰、直观。  相似文献   

3.
土壤肥力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概述了土壤肥力的概念及影响土壤肥力的因素,提出了保持与提高土壤肥力的措施,介绍了国外土壤肥力评价的研究历史及发展方向,世界农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研究概况,以及我国土壤学家何同康对土壤资源评价总结出的适合我国实际的直接评价法和间接评价法。针对我国在土壤肥力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基于改进灰色关联模型的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PS技术,在安阳县进行定点采样,测定耕地各样点土样的全氮、碱解氮、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选择隶属函数进行指标初值化,选择相关系数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采用改进灰色关联模型对安阳县农田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并绘制土壤肥力等级分布图。结果表明,安阳县土壤肥力在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特点,总体呈自东部区域向西部区域递减的趋势。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结果与实地调查分析结果相符。表明了改进灰色关联模型分析方法对土壤肥力评价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以贵州省典型的喀斯特地区———毕节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地统计学和GIS相结合的方法,对烟田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在确定评价因子隶属函数和权重的基础上,建立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标(IFI)。通过对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标进行半方差函数分析和普通克里格法(Kriging)最优内插,绘制了毕节地区烟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标的空间分布图。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毕节地区烟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标值为0.35~0.92,变异系数为14.25%。半方差函数分析表明,毕节地区烟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数的最适模型是指数模型;块基比为30%,表明具有中度空间相关性;烟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数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从内到外递减的趋势,其中以0.63~0.72和0.72~0.92范围内的面积较大,分别占到总面积的68.20%和20.63%。由此表明,该研究区域大部分土壤肥力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6.
土镶养分肥力是土壤特性的综合反映,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评价指标数据集较大,属于高维数据,因此对其进行客观的综合评价非常困难.集对分析作为一种新的处理模糊和不确定问题的系统理论方法,运用同、异、反表达式可解决各种模糊不确定问题,五元联系数又是集对分析理论的拓展.针对当前众多土壤肥力评价方法过程复杂繁琐的问题,提出利用基于五元联系数对土壤肥力进行等级评价,建立了土壤肥力评价的五元联系数新方法,详细论述了模型的建模过程.该模型能够科学、合理地确定样本指标的联系度,给出样本的评价等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较高.对4个采样点进行了土壤肥力评价,与其他方法比较,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土壤肥力评价的应用表明:该模型计算过程简洁,结果可靠,在土壤肥力评价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方法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提出了模糊数学方法与半定量评价法相结合的农田土壤综合评价方法,利用ArcView GIS 3.1地理信息系统和Visual Basic软件,实现了对试验田内土壤肥力水平的综合评价,生成了土壤单项养分空间分布图和土壤综合肥力空间分布图。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的评价结果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8.
土壤空间数据库支持的陕西土壤肥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改进传统的土壤肥力评价方法。【方法】在陕西土壤空间数据库的支持下,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基于GIS环境对全省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并编制了土壤肥力评价等级图。【结果】陕西省土壤肥力质量较差,以3~6级肥力为主,占总面积的74.5%,其次为2、7级肥力土壤,1、8级肥力土壤所占比例很小,不足5%;陕西省北部土壤肥力偏低,大多在4级以下,关中地区以3、4、5级土壤居多,南部山区以2、3、4级肥力土壤为主。【结论】基于土壤空间数据库的肥力评价,实现了土壤肥力的分级评价自动化,提高了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利用熵权系数法建立土壤肥力的评价模型;综合考虑土壤肥力中各因素提供的信息,通过熵的理论,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值,得到肥力评价的综合指标值;将得到的综合指标值进行对比排序,不仅得到土壤肥力的等级,也可以看出与标准等级的接近程度大小;在同等条件下与其他土壤肥力评价方法相比较,用98个地块土样测试数据进行验证,其中94个地块的肥力评定是一致的,可以看出熵权系数法的评定结果准确度较高,由于引入了熵,可以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实例分析表明,该评价方法简单易行,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
长期施肥下土壤肥力变化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26  
【目的】确定长期施肥下土壤肥力变化的适宜评价方法。【方法】以湖南望城和江西进贤的长期试验数据为基础,比较和分析因子分析法、相关系数法、内梅罗指数法3种评价方法对土壤肥力的综合评价结果,探明适宜土壤肥力变化的综合评价方法。【结果】20多年长期施肥下,3种评价方法所得综合土壤肥力指数(IFI)的变化趋势和差异性不同:因子分析法和相关系数法评价结果相似,而内梅罗指数法与二者存在一定差异,评价结果灵敏度较高。经验证,3种评价方法的IFI与作物产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内梅罗指数法相关性更高。内梅罗指数法评价结果:低产的不施肥(CK)、偏施肥(NK)处理IFI随时间呈下降趋势;高产的均衡施肥(NPK、2NPK、NPKCa、NPKS、NPKM)处理IFI随时间趋稳,且均值显著高于不施肥和偏施肥的处理。【结论】因子分析法、相关系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均适用于长期施肥下土壤肥力的综合评价,但应首选内梅罗指数法,最后选相关系数法。  相似文献   

11.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县级土壤基本肥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殷本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389-6391
[目的]为县级土壤肥力评价及其空间变异研究提供技术方案。[方法]以安徽宣城市宣州区为例,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肥力评价模型,运用因子分析法确定模糊评分方程,进行县级土壤基本肥力的综合评价。[结果]宣州区土壤基本肥力综合指数为0.4~0.8,其肥力可分为7级。各肥力等级间差异明显,沿圩区、沿湖阶地、沿河流域、丘陵山区、山区土壤肥力水平依次降低。肥力最好的土壤主要分布在水阳镇,面积约6 700 hm2。[结论]利用该方法进行县级土壤肥力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广西蔗区土壤肥力特征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评价广西甘蔗种植区的土壤肥力状况,为甘蔗科学合理种植及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并进一步完善广西蔗地土壤肥力评价体系.[方法]对采自广西甘蔗种植区3 006个样点的耕层土壤样品进行养分测定,并采用改进的Nemerow肥力综合指数法评价该基地土壤的肥力特征.[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广西蔗区土壤质地粘重,绝大多数土壤偏酸性,平均值为4.94;土壤有效硼缺乏,平均含量为0.24 mg/kg;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偏低,平均值为62.34 mg/kg;有机质含量一般,碱解N、速效P、速效K、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锰、有效钙含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但呈现养分区域不平衡现象与高产土壤条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改进的Nemerow肥力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蔗地土壤肥力为Ⅲ级,即低肥力水平,综合肥力指数为0.56.单项肥力指数有效铜,有效锌,交换性镁,速效,有效锰,碱解氮处于贫瘠水平,其他指标处于一般肥力水平或较高肥力水平.[结论]广西甘蔗种植区土壤肥力总体属于较低水平;采用上述综合评价方法,可提高土壤肥力评价的定量化水平和科学性,从而可减少评价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给用户提供准确、科学的施肥指导。在建立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以黑龙江850农场为研究区域的土壤肥力评价的空间信息平台,实现地块肥力等级在线评价及等级空间分布。因BP神经网络方法不需要人为干预,更具有客观评判性,与相关方法进行比较,该评价方法能更有效地对该农场的土壤肥力进行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目的]借用机器学习算法——判别分析算法来简化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探索区域尺度上机器学习方法在地力评价应用的新途径。[方法]基于辉县市测土配方施肥财政补贴项目耕地地力评价工作获取的基础数据,依据我国农业部标准《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NY/T 1634—2008)和该市耕地地力评价实践经验,选取研究区表层土壤质地、土壤剖面特征、地表砾石度、速效钾、有效磷、有机质含量、灌溉保证率、排涝能力、地貌类型、坡度等10个土壤和立地条件因素作为耕地地力水平的判别变量,构建Fisher典则判别函数模型,对5 922个评价单元的耕地地力状况进行判断分析和归类分级。[结果]经对判别结果进行统计验证和回代验证,显示预测判别正确率高达91.4%。[结论]在耕地地力评价与分级标准确定的前提下,判别分析算法在区域尺度上对分析耕地地力状况、预测耕地地力等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5.
利用GIS技术建立耕地地力评价信息系统,选取立地条件、理化性状、养分状况、土壤管理和剖面性状等5大地力要素,12个评价指标,建立耕地地力评价体系及其模型。以始兴县为研究区域,运用空间分析、层次分析、模糊数学和综合指数等方法,对耕地地力进行综合评价,获取了耕地地力等级面积及其分布信息,经实地调查分析符合当地实际,表明该评价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6.
黄淮海平原农区县域土壤养分平衡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人为因素控制下的农业土壤养分循环是建立可持续农业的物质基础,研究土地利用系统养分平衡可以达到两个目标:一是判断土壤肥力的变化趋势与速率;二是判断农业对环境的影响。通过两种方法,即土壤养分平衡宏观统计方法和GIS支持的土壤养分时空变化一体化评价方法,对曲周县近20年的土壤氮、磷、钾变化趋势和时空分布进行了评价。两种方法都表明,曲周县农业土壤氮、磷平衡有余,而钾含量逐步减少。并对比该县地下水硝态氮的含量,分析施肥对环境的影响,发现土壤全氮的含量的增加与地下水硝态氮和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王雅君  冯文兰  泰鱼生  张正健  余春雪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469-13472,13480
利用地统计学和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物元可拓模型对四川省雁江区土壤养分进行综合评价。选择土壤pH、有机质、全氮、速效磷、有效钾5项作为土壤养分的评价指标。应用物元可拓理论构建区域土壤养分评价模型,对雁江区土壤养分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物元模型可以消除评价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评价精度,是进行土壤养分评价的理想方法。以此方法进行土壤养分的等级分析,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确定土壤肥力水平的高低,可宏观上把握一定范围内土壤肥力水平的施肥原则,为实现增产、稳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一种基于决策树算法的耕地地力等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吉林省德惠市的图斑数据作为实验数据,选择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4个方面作为耕地地力等级的评价指标,利用数据挖掘中的决策树分类技术建立耕地地力等级评价模型.通过实验分析,得到的分级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表明该方法对耕地地力等级评价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