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1987年1月7日,华亭县畜牧中心举办兽医学习班,解剖一头本地14岁母驴,从胆管中检出肝片吸虫26条。肝片吸虫多寄生于反刍动物肝脏胆管中,其它动物也可感染,但较少见。此次从驴体胆管检出肝片吸虫,说明肝片吸虫在我县不仅严重危害牛、羊,而且也危害马类动物。因此,在肝片吸虫感染严重的地区,应对马类动物使用广谱驱虫新药如丙硫苯咪唑等进行驱虫。  相似文献   

2.
长期在肝片形吸虫疫区饲养的牛羊群中,用硫双二氯酚100mg/kg(羊)、60mg/kg(牛)口服 左旋咪唑10mg/kg口服驱虫两次后,蠕虫剖检法查牛羊共10头,在肝脏胆管内查出肝片形吸虫146条;第3次驱虫后,剖检羊5头,找到虫体42条,驱虫效果不理想;从外引进的12头牛羊感染肝片形吸虫后药物驱虫敏感,效果明显,经过3次驱虫后,肝片形吸虫病基本转阴。  相似文献   

3.
<正> 鹿的片形吸虫病,由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lica)和大片吸虫(Faseiola gigantiea)所引起。成虫寄生于鹿的胆管内,导致患鹿慢性胆管炎,间质  相似文献   

4.
作者应用4组不同药物对放牧的浏阳黑山羊进行了驱虫试验,结果表明:应用硝碘酚腈 左旋味唑组(Ⅰ组),以及硫双二氯酚 左旋咪唑组(Ⅱ组)肝片吸虫和线虫减卵率均为100%,剖检查虫肝片吸虫和线虫均为阴性。应用硝氯酚 驱虫精组(Ⅲ组)肝片吸虫和线虫减卵率分别为90.5%和81.0%,剖检查虫肝片吸虫为阴性,线虫18条。应用肝蛭净 驱虫精组(Ⅳ组)肝片吸虫和线虫减卵率分别为59.1%和91.6%,剖检查虫肝片吸虫和线虫分别为12条和6条。因而认为Ⅰ组与Ⅱ组的药物组合对驱除山羊肝片吸虫及消化道线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定西市羊肝片吸虫的发生。方法选用三氯苯唑利用不同剂量和不同时间进行羊肝片吸虫驱治效果及最佳驱治时间的试验,并以硝氯酚驱虫作为对照。结果选用不同剂量的三氯苯唑对各个阶段羊肝片吸虫驱治率均可达到99.8%-100%;三氯苯唑驱虫组分别在10月、11月、12月对肝片吸虫进行驱治,来年4月份肝片吸虫驱净率分别为10%、60%和100%;硝氯酚驱虫组为30%。结论利用三氯苯唑在每年12月份驱治羊肝片吸虫,可达到春季羊体内无肝片吸虫的最佳效果,能彻底控制和消灭羊肝片吸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以国产三氯苯咪唑对自然感染肝片形吸虫的山羊进行了驱虫试验,并以硝氯酚为药物对照。结果表明,三氯本咪唑5mg/kg体重的剂量对肝片形吸虫成虫和童虫的驱虫率分别为99.3%和92.9%,驱净率为75%;三氯苯咪唑10mg/kg体重的剂量对肝片形吸虫成虫和童虫的驱虫率均为100%,驱净率为100%;硝氯酚5mg/kg体重剂量对肝片形吸虫成虫驱虫率为100%,但对童虫的仅为74.3%,而驱净率仅为60%。在整个试验期间试验羊均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于牛、羊等动物的肝脏和胆管的一种寄生虫病,也是反刍动物的主要寄生虫病,严重时导致羊只死亡。临床上检出虫体即可诊断,使用氯氰碘柳胺钠等药能收到较好的疗效,驱虫时采用肌肉注射或灌服给药的方式以保证药量。防控该病在于定期驱虫、消灭螺蛳、避免羊群接触肝片吸虫的囊蚴和粪便的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8.
硝氯酚(国产“拜尔9015”)是具有毒性小、用量少、疗效高等优点的特效驱肝片吸虫药。根据有关资料报导,其驱虫剂量羊为4毫克/公斤体重,牛为3毫克/公斤体重,都有很高的疗效。按8毫克/公斤体重对羊肝片吸虫的童虫也能取得很好的驱虫效果。呼兰县对青山镇奶牛场,位于哈尔滨市北部三十公里,滨州铁路沿线东侧,草原地势低洼,饲养管理粗放,每年4月15日至11月15放牧,冬天进行舍饲。1985年,由于雨水大,草原被水复盖,牛羊肝片吸虫病发生比较严重。东北农学院于1964年11月在该镇粪检18只羊,其中阳性羊10只,感染率为55.5%,说明有肝片吸虫流行史。该场1985年末奶牛发生肝片吸虫病。当时兽医应用四氯化碳驱虫,但由于中毒死亡2头奶牛,在其肝脏的胆管和胆囊中分别找到1763和375条肝片吸虫。全场饲养136头奶牛,绝大多数体质消瘦,  相似文献   

9.
寄生虫病是由寄生虫侵入动物体内的不同部位,造成损害引起的疾病。寄生虫病在鹿群中普遍存在,多以慢性消耗过程为主。1肝片吸虫肝片吸虫又叫肝蛭病,是多种动物容易感染的一种蠕虫病,多寄生在鹿的肝脏胆管中,引起鹿的慢性间质性肝炎、胆管炎,并伴有全身中毒与营养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1.1症状寄生数量少时,一般无明显症状,大量寄生  相似文献   

10.
分别应用硝氯粉、肝蛭净两种药物,采取口服投药方式,以不同剂量做绵羊肝片吸虫驱虫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硝氯粉按5mg/kg体重驱虫,肝片吸虫虫卵减少率96.85%;肝蛭净按12mg/kg体重驱虫,虫卵减少率96.74%。虽二者的驱虫效果差异不大,但在实际操作中,硝氯粉剂量稍大会出现中毒反应;剂量过小则效果不佳,硝氯粉剂量较难控制。建议养畜户在绵羊肝片吸虫驱虫时最好用肝蛭净。  相似文献   

11.
应用三氯苯咪唑混悬剂,选择自然感染肝片吸虫的牦牛60头进行了驱虫试验。结果表明:①三氯苯咪唑混悬剂5mg/kg体重剂量对肝片吸虫的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分别为83.3%、90.0%,对成虫的驱净率和驱虫率分别为91.7%、93.8%,对童虫的驱净率和驱虫率分别为83.3%、90.1%;10、15mg/kg剂量对肝片吸虫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及成虫、童虫的驱净率和驱虫率均达100%;②三氯苯咪唑混悬剂10mg/kg剂量与同剂量三氯苯咪唑片剂的驱虫效果无明显差异;③三氯苯咪唑混悬剂3个剂量组试验牛未见异常反应。试验证明三氯苯咪唑混悬剂10、15mg/kg剂量驱除牦牛肝片吸虫高效安全,临床使用以10mg/kg剂量为宜。  相似文献   

12.
肝片吸虫、前后盘吸虫是牛、羊常见的两种寄生虫,分布广泛,危害严重。据我县1977年初在全县抽查结果,肝片吸虫感染率达41%,有些生产队高达90%左右;鹿前后盘吸虫的感染率也达30%以上。由于这两  相似文献   

13.
为掌握甘肃省临洮县及其周边县区绵羊肝片吸虫感染情况,2016—2020年采用局部蠕虫剖检术检查屠宰绵羊18 373只,发现绵羊肝片吸虫平均感染率为43.1%,平均感染强度为39.3条。荷虫量1~50条的占感染羊的90.6%,51~100条的占9.3%,101条以上的占0.1%;2018年感染率最高(53.3%),平均感染强度最大(46.5条),与其他年份有统计学差异(P 0.05);2019年、2020年感染率仍均维持在47%以上,平均感染强度在42条以上。渭源县平均感染率最高(51.2%),感染强度最大(43.0条);安定区平均感染率最低(8.8%),感染强度最小(13条);临洮县感染范围最大,为8~138条。结果表明,该区域成年绵羊肝片吸虫感染较为普遍,感染率较高,整体呈加重趋势,且存在一定的区域分布特征。这应引起动物疫病防控机构的高度重视,加强肝片吸虫危害性宣传和防治技术培训,提高群众认知水平,指导养殖户合理放牧、定期驱虫,以降低肝片吸虫对当地绵羊产业发展的危害。本次调查为5县区绵羊肝片吸虫病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硝氯酚和福诺得驱除绵羊肝片吸虫效果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硝氯酚和福诺得在绵羊中进行了驱除肝片吸虫效果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硝氯酚按5mg/kg体重驱虫,虫卵减少率96.17%;福诺得按13mg/kg体重驱虫,虫卵减少率96.34%,两者的驱虫效果相似,但在应用时硝氯酚剂量稍大会出现中毒反应,剂量过小则效果不佳.建议驱除绵羊肝片吸虫时尽量应用福诺得.  相似文献   

15.
应用三氯苯咪唑片剂和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选择6~8月龄自然感染肝片吸虫的绵羊80只进行驱虫试验。结果:(1)三氯苯咪唑片剂5、10、15 mg/kg体重剂量对肝片吸虫的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和成虫的驱虫率均达100.0%,对肝片吸虫幼虫的驱虫率分别为93.9%、100.0%和100.0%;(2)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5、10、15 mg/kg体重剂量对肝片吸虫的虫卵转阴率分别为60.0%、80.0%和100.0%,减少率分别为89.2%、98.2%和100.0%,对成虫驱虫率均分别为97.9%、100.0%和100.0%,幼虫驱虫率分别为90.7%、94.3%和100.0%;(3)三氯苯咪唑片剂10 mg/kg体重剂量与同剂量对照药物三氯苯咪唑混悬剂的驱虫效果无差异;(4)三氯苯咪唑片剂和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3个剂量组试验羊未见异常反应。试验证明,三氯苯咪唑片剂5、10、15 mg/kg体重和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10、15 mg/kg体重剂量驱除绵羊肝片吸虫安全高效。驱除绵羊肝片吸虫两种药物的使用剂量,三氯苯咪唑片剂不低于5 mg/kg,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不低于10 mg/kg体重。  相似文献   

16.
应用硝氯粉和肝蛭净两种药物,采取口服投药方式,分不同剂量,在绵羊肝片吸虫驱虫方面做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硝氯粉按5mg/kg体重驱虫,肝片吸虫虫卵减少率96.85%;肝蛭净按12mg/kg体重驱虫,虫卵减少率96.74%;二者的驱虫效果差异不大,但在实际操作中,硝氯粉剂量稍大会出现中毒反应,剂量过小则效果不佳,硝氯粉剂量较难控制。建议养畜户在绵羊肝片吸虫驱虫时最好用肝蛭净。  相似文献   

17.
正肝片吸虫病能引起牛羊慢性或者急性肝炎、胆管炎和肝硬化等病变,同时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导致病畜消瘦,生产性能下降,特别对幼畜和绵羊危害严重,感染后大批死亡,给牛羊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病原该病原属于片形科片形属肝片吸虫,有两个种,为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肝片吸虫为大型吸虫,成虫雌雄同体,扁平叶片状,新鲜虫体呈棕红色,固定后为灰白色。寄生于羊、羊、象、鹿、猪、马、兔及人的肝脏胆管。虫体大小:20~40mm,宽  相似文献   

18.
《畜牧与兽医》2015,(9):133-134
<正>三氯苯咪唑(triclabendazole)是一种新型苯骈咪唑类衍生物,是目前有效的抗肝片吸虫药,对肝片吸虫成虫和童虫均有驱虫活性,主要用于驱除牛、羊、马等动物各期肝片吸虫、大片吸虫、前后盘吸虫等。为了评价三氯苯咪唑片剂对黄牛肝片吸虫驱虫效果,我们于2013年10~11月进行了本项试验。现整理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药物三氯苯咪唑片剂,商品名肝蛭净,每瓶100片,  相似文献   

19.
三氯苯咪唑(Friclabendazole)系苯并咪唑(Benzimidazole)类化合物,其感对染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大片吸虫(F.gigantiea)的成熟虫体及未成熟虫体的杀灭效果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日本,肝片吸虫的实验感染动物及自然感染牛的驱虫效果已有报导。本试验对自然感染肝片吸虫牛投与本剂后的驱虫效果进行了研究。供试牛52头,系经检查虫卵确认自然感染肝片吸虫的牛。共分为4个组,即12毫克  相似文献   

20.
肝片吸虫病是由双腔吸虫、肝蛭虫寄生于肝和胆管中的寄生虫病。胰管吸虫病又叫胰蛭病,是由双腔阔盘吸虫属的吸虫寄生于胰管内引起的疾病,该虫也偶见于胆管和十二指肠中。肺丝虫病是由丝状网尾线虫寄生在羊支气管内的疾病,可引起支气管炎,甚至堵塞气管,以病羊每天早晨连声干咳和生长缓慢为特征。笔者从病原、生活史、致病作用、虫卵检查、症状和驱虫等方面对以上3类羊体内寄生虫病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