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引言 曾有公开报道的遗传研究指出,辣椒属植物中的辣味来源于显性单基因,而没有辣昧(甜椒)则由隐性单基因(pun1)控制。(Greenleaf 1986;Daskalov&Poulos 1994)。大约15年以前,曾有科学家提出证  相似文献   

2.
用辣椒品种ECW123R(C.annuum)与CM334(C.annuum)杂交,对其121个F2代单株进行的检测表明,辣椒素合成酶基因(CS)与C位点的共分离控制了辣味的表达.故我们认为CS与C紧密连锁.对四个辣味型品种和四个无辣味型品种的测序分析表明,无辣味型品种在CS的5'上游区有一长度为2529bp的缺失(基因序列)存在.我们已研究出该C位点的分子标记,可在植株苗期检测其辣度.根据该缺失序列,我们开发了5个SCAR标志,其中有两个为共显性.这些SCAR标记对早期检测无辣味型个体既方便又准确.  相似文献   

3.
胡辣椒栽培     
胡辣椒具有胡椒香味,辣椒的辣味,甜椒的甜脆,故称胡辣椒。该椒具有皮薄肉厚,色泽鲜红,果皮有金丝条纹,辣味如朝天椒,含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C等。因目前的辣椒是辣而不甜,甜而不香,因此是稀有品种!该种抗病强、丰产、生长期75天,亩产8000斤左右。  相似文献   

4.
辣椒抗根结线虫相关WRKY基因的分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确定抗性基因Me3介导表达的抗根结线虫相关WRKY基因的种类及其表达特点,以含Me3基因的辣椒HDA149品种为材料,接种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通过同源克隆法获得辣椒4个WRKY新基因片段。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WRKY-aWRKY-bWRKY-cCaWRKY1、WRKY1和CaWRKY2等 6个WRKY基因的全长cDNA。研究表明,WRKY-aCaWRKY2基因是受根结线虫诱导表达的;CaWRKY1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在根、叶中表达,在茎中不表达。聚类分析表明WRKY-aWRKY-cCaWRKY2蛋白属于第Ⅰ组WRKY蛋白,WRKY-b、CaWRKY1属于第Ⅱc亚组,WRKY1属于第Ⅱa亚组。  相似文献   

5.
甜椒的洗根栽培即露根栽培 ,是在尽可能浅栽的基础上 ,待甜椒坐果时冲洗高出地面的甜椒根系 ,使根系的出土部分裸露的一种栽培方式。1 洗根栽培的实践熊本县矢部町在阿苏山外围山的南麓 ,这里是甜椒的主产地 ,栽培面积有 2 5hm2 之多 ,夏秋辣甜椒产量占熊本县第 1位。由于甜  相似文献   

6.
甜椒与普通大椒相比,味道不辣或极微辣,选择外皮紧实、表面有光泽的甜椒为好.甜椒是非常适合生吃的蔬菜,含丰富维他命C和B及胡萝卜素为强抗氧化剂,可抗白内障、心脏病和癌症.越红的甜椒营养越多,所含的维他命C远胜于其他柑橘类水果,所以较适合生吃.甜椒还可以解热、镇痛、防癌、增加食欲,帮且消化、降脂、减肥.  相似文献   

7.
辣(甜)椒 Capsicum annuum L.为茄科辣椒属自花授粉作物,种内常发生自然杂交。Odland and Pooter报告说,自然杂交率可以从7.6%到36.8%,而Murthy报道,在印度杂交率可达60%。甜椒和辣椒杂交,后代便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辣味,并且这辣味很难消除,因为这是由多基因控制遗传的。 较高的自然杂交率可能不仅是由于授粉时昆虫太多,而且是由于雄蕊、雌蕊的生长习性或特点决定的。 控制自然杂交可以通过隔离传粉媒介和隔离其它同类栽培品种或野生品种来实现。隔离距离决定于相隔离的品种自身…  相似文献   

8.
报喜是安徽江淮园艺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带有辣味的甜椒类型品种作母本,以大果泡椒作父本培育的杂交一代辣椒新品种。母本是辣甜椒经多代转育后形成的不育系,代号jhsp-07-03。父本为301辣椒品种中母本突变单株经多代选育后的稳定株系,代号jhhp-05-21。经多代试验表明,报喜适合大棚保护地栽培,平均单果质量53.7g,平均667m2产量为2945kg,极早熟,皮薄,果面较皱,辣味中等。  相似文献   

9.
正甜椒是非常适合生吃的蔬菜,含丰富维他命C和B及胡萝卜素为强抗氧化剂,可抗白内障、心脏病和癌症。越红的甜椒营养越多,所含的维他命C远胜于其他柑橘类水果,所以较适合生吃。甜椒还可以解热、镇痛、防癌、增加食欲、帮且消化、降脂、减肥。甜椒有紫色、白色、黄色、橙色、红色、绿色等多种颜色,与普通大椒相比,味道不辣或极微辣,含有较高的糖和维生素C。主要用于生食、或切丝拌沙拉。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为25℃左右,生育  相似文献   

10.
利用马铃薯抗旱二倍体材料H145和对干旱敏感二倍体材料H214,通过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了干旱胁迫0、7、10、12、14 d时叶片和根系中3-二氢黄酮羟化酶(F3H)基因、黄酮合成酶(FLS)基因和β-胡萝卜素羟化酶1(HYD-1)基因的表达状况。结果表明:干旱胁迫过程中马铃薯品系H145 和H214 叶片和根系中F3H基因、FLS基因、HYD-1基因的表达量在轻度或中度干旱胁迫下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品系H145在干旱的早期叶片中F3H基因表达量比根系里增加快,并且叶片中FLS基因和HYD-1基因受干旱诱导的表达持续时间比根系中长;品系H214叶片中F3H 基因受干旱诱导表达持续的时间比根系中长,在干旱的早期叶片里FLS 基因和HYD-1 基因表达量没有根系里增加快。说明F3HFLSHYD-1基因参与了马铃薯抗旱反应,但不同的品系这些基因起作用的方式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1.
果实是辣椒最主要的经济产出品,因此在长期的栽培选育过程中,较注重对辣椒果实大小、形状、颜色、辛辣味等重要经济性状的选择。通过对有益等位基因及有益突变的利用,可以创新辣椒种质资源,获得综合性状优良的辣椒新品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辣(甜)椒果实质量、形状、颜色、硬度、辛辣性的基因定位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及进展,并对辣椒果实性状基础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为了在茄科植物中寻找新的高赖氨酸蛋白基因,以辣椒栽培种‘江蔬7号'的成熟花粉为材料,根据马铃薯和番茄中高赖氨酸蛋白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技术扩增到一条长390 bp的cDNA片段,继而应用RACE技术克隆了一个辣椒高赖氨酸蛋白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Cflr(GenBank登录号:EU367999)。Cflr基因cDNA全长920 bp,5'端有84 bp的非翻译区,3'端具有完整的polyA尾,包含一个编码223个氨基酸的完整开放阅读框。Cflr基因与马铃薯和番茄高赖氨酸蛋白基因cDNA序列的同源性为50%~60%,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40%~50%。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为21.2%,苏氨酸含量为10.3%,是目前已知赖氨酸含量最高的天然蛋白。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Cflr基因在辣椒未成熟花药、成熟花粉、花瓣、茎、叶片和根中均有表达,在成熟花粉和花瓣中的表达丰度最高,在叶片中表达量明显减少,而在未成熟花药、茎和根中的表达量极少。  相似文献   

13.
辣椒素是一种仅在辣椒属植物中合成的十分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其生物合成受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辣椒中辣椒素含量的高低决定辣度的大小。辣椒素类物质是由香草基胺与C9-C11支链脂肪酸合成,前者来源苯丙氨基酸途径,后者来源于缬氨酸或亮氨酸。参与辣椒素合成途径中目前已知的酶有:苯丙氨酸裂解酶(PAL)、肉桂酸水解酶(Ca4H)、对香豆酸水解酶(C3H)、咖啡酸转甲氧基酶(COMT)、氨基转移酶(pAMT)、支链氨基酸转移酶(BCAT)、β-酮脂酰-ACP合酶(KAS)、酰基运载蛋白(ACL)、酰基-ACP-硫酯酶(FAT)、去饱和酶、酰基CoA合成酶(ACS)和辣椒素合成酶(capsaicin synthase,CS)等。目前,参与辣椒素类物质生物合成的PAL、Ca4H、COMT、pAMT、KAS、ACL、FAT、ACS和CS基因已经克隆出来,相应功能也做了初步的研究。综述了辣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和特性研究的最新进展,并探讨了辣椒素基因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8份辣椒果实中的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的含量。研究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的含量,换算出其史高维尔指数,并进行辣度分级。结果表明:参试的38份样品中,鲜果实的辣度级别从1级到8级,脱水果实的辣度级别从1级到10级。该试验中辣椒素类物质主要存在于胎座组织中,种子中含量次之,果皮中含量最少。辣椒老熟果含辣椒素换算出的史高维尔指数是青熟果的5-6倍。  相似文献   

15.
哈密瓜ACC氧化酶cDNA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哈密瓜成熟果实为材料,用改进的异硫氰酸胍一步法提取总RNA,通过RT-PCR方法和DNA序列测定证实获得了甜瓜ACC氧化酶多基因家族中一个与果实后熟有关的基因CM-ACO1的cDNA克隆pCM-AC01,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与国外以罗马甜瓜为材料获得的相同基因的cDNA序列完全相符。推断该基因在甜瓜种内可能是完全或高度保守的,不同类群之间无进化上的分歧。  相似文献   

16.
以辣椒恢复系121C为材料.采用RT—PCR技术从121C花药中克隆得到控制花器官发育B类基因朋丹的部分序列,片段长379bp,阳性对照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基因(phytoenedesaturae,PDS),片段长323bp,然后通过酶切分别连接pTRV2质粒,获得重组载体pTRV2-pPAP3和pTRV2-PDS。利用PCR进行初步鉴定后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辣椒尉丹基因和PDS基因已插入到pTRV2载体上,VIGS载体构建成功。该研究为下一步分析基因沉默和辣椒花器官的发育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7.
重庆辣椒上番茄斑萎病毒的血清学检测及分子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重庆地区辣椒上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的发生情况及其外壳蛋白基因(cp)序列变异特征,采用斑点免疫杂交法(Dot-ELISA)和反转录PCR(RT-PCR)技术对采自重庆的298份辣椒病毒病样品进行了检测和分子鉴定。Dot-ELISA检测结果表明,有40份辣椒样品检测到TSWV,检出率为13.42%。通过电子显微镜在TSWV检测呈阳性的样品中观察到具包膜的球状病毒粒体。设计扩增TSWV cp的引物,选取6个TSWV阳性样品进行RT-PCR扩增,均扩增到大小约750 bp的目的片段。序列分析表明,重庆辣椒分离物TSWV-CQ(KX611497)与已报道的22个TSWV分离物cp基因的核苷酸相似性为96.1%~99.4%,与已报道的TSWV中国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近,表现出明显的地理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19.
用辣椒耐热自交系A11和热敏自交系B22配置杂交组合,通过高温胁迫处理鉴定其F2代分离群体的耐热性。从123对Taq I/Ase I引物组合中筛选出6对多态性好的引物对F2代耐热、热敏植株进行AFLP分析,共扩增出约11 400条清晰条带,其中2条为稳定的差异,初步获得了2个与辣椒耐热性状相关的AFLP分子标记。研究有助于开展辣椒耐热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工作,提高辣椒育种效率和水平,并为分离和克隆辣椒耐热相关功能基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