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树是阜新地区主要造林树种,针对阜新地区栽种的现有杨树品种生长适应性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杨树生长主要因子与本身的生物特性的关系进行评价。37个杨树品系生长适应性差异显,乡土树种小美旱、彰武小钻杨表现为最佳,生产中应大力推广,其他表现较好的树种应继续观察。该对阜新地区杨树的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利用在省内外推广应用的14个杨树种(品种)建立采穗圃,经过品种对比试验,初步筛选出生长较好的10个种(品种)进行直接扦插造林试验。通过对扦插造林成活率和树高、胸径生长量的统计分析,表明吉林杨、白林2~#杨、中荷64~#杨表现出优良的生长特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杨树是阜新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对阜新地区栽种的现有杨树品种生长适应性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就影响树生长的主要因子和本身的生物特性进行评价。37个杨树品系生长适应性差异显著,乡土树种小美旱、彰武小杨表现为最佳,生产中应大力推广,其它表现较好的树种应继续观察,总结出规律性东西。对阜新地区杨树发展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青山杨与小黑杨造林收益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黑龙江省西部地区,通过对青山杨与小黑杨的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青山杨具有明显的造林优势,生长快、耐寒、适应性强,造林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是该地区较理想的杨树速生丰产林树种。  相似文献   

5.
造林树种生态适应性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树种选择和立地类型研究这两个造林的必备条件,综述了单一树种、同类树种、多类树种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态适应性评价方法。旨在通过对不同立地条件下树木生长表现出的差异性进行生态适应性评价,确定不同立地类型适宜的造林树种,为选择造林树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各地在速生树种引进方面有些盲目追新,导致有些树种生长慢,抗逆性差。为全面考察这些新引进树种的速生性和抗病虫能力,我们对常德市杨树、桤木不同品种造林生长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从近2~3年全市引进造林的16个杨树品种和 2个桤木品种中筛选出了前期生长表现比较优良的几个品种。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在不同立地条件类型下造林,杨树平均胸径生长速度较快的前12个杨树品种依次为中林2025杨、鲁山杨、圣山杨、中潜3号杨、中汉系列杨、中林108杨、2001杨、转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厦门城市生态风景林景观改造树种效果的调查,结果表明:香樟与海南蒲桃带状混交造林胸径与树高的生长方面存在显著性的差异,香樟生长适应性强、长势好,海南蒲桃表现一般。块状混交造林树种生长适应性从强到弱依次为南洋楹香樟刺桐高山榕木棉。从整体分析及样地调查来看,南洋楹、香樟混交造林长势较好,可以推广应用,刺桐表现一般,高山榕和木棉表现较差。3种造林方式中树高不存在显著差异性,带状混交造林方式与带状纯林、块状混交在胸径生长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利用引进的13个杨树品种进行造林试验,通过造林成活率和高、径生长分析,结果表明,在造林后早期,银中杨、黑林2号杨、黑林3号杨和吉林杨表现出优良的生长特性和适应性,初步确定为我区今后应大量引进和栽培的品种。  相似文献   

9.
<正>河北杨适应性广,生长快,抗病虫能力强,是北方造林绿化优良树种,但该树种属白杨派难生根树种,育苗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导致育苗成本高、成活率低,影响了群众育苗的积极性。为此,巴彦淖尔市沙漠综合治理中心从2017年开始,对河北杨圃地硬枝扦插育苗、带根移植育苗和造林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旨在总结出一套适宜当地的河北杨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应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0.
杨树是我国华北、东北、西北造林主要速生树种之一。在吉林省则以小美杨中的白城杨和双阳快杨为杨树主要造林树种。它们都具有生长快和适应性强等特点,因此为广大群众所喜爱。但是,杨树破腹病(又称日灼伤)严重地影响了树木生长和材质。致使有些地区还不敢冒然造杨树林,有些地方的杨树林由于破腹病而引起杨树烂皮病和天牛等病虫害发生,大大降  相似文献   

11.
1984年8月,省林业厅对省林科所和秦皇岛市林业局种苗场,关于“山海关杨的研究”项目,组织了技术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山海关杨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抗性强、易繁殖、材质好等优良特性,无论是群众造林,还是建立杨树林基地,都是值得重视的优良树种。近几年来,山海关杨已成为河北省东部地区植树造林的重要树种,在京津周围绿化工程造林中深受欢迎。1989年9月,省林业厅召开了山海关杨推广会议,明确指出,山海关杨向河北省中、南部地区扩展。为了更好地配合山海关杨推广工作,本期发表了主持研究山海关杨的同志的文章,着重介绍此树种的育苗造林技术要点,以此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积累基岩海岸生态恢复经验,改善沿海困难立地的生态环境,对平潭岛临海石质山体造林乔木和灌木树种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其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岩质海岸不同乔木和灌木造林均表现出较高的保存率,其地径和树高生长比初植时均有显著提高,生态恢复成效显著;通过树种的适应性评判,4种乔木树种的适应性排序为木麻黄台湾相思肯氏南洋杉龙柏,4种灌木树种的适应性排序为黄栀子滨柃夹竹桃海桐。  相似文献   

13.
黄河口堤防由于气候和土壤等原因,植树绿化效果极差。采取资料收集分析、面上植物适应性调查和田间定位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比较各植物材料在试验地区的生长表现和造林成活率情况,从中选择造林成活率高、生长表现好的树种作为黄河口堤防适生树种。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杨树,是“三北”地区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在彰武县人工林面积1247km~2中,有各种杨树林1093km~2。以小叶杨、小青杨居多。近年来已开始引进各种杂交杨,截至目前为止造林面积200km~2。从多年的造林实践中观察,各种杨树在彰武县的各类立地条件下虽均能成活、生长,但由于品种的不同,则表现了明显的差异。小叶杨虽然较耐干旱、耐瘠薄,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5.
2001—2003年,在建水县半干旱暖热岩溶区具有代表性的石漠化和非石漠化2种立地类型上,采用云南松、湿地松、加勒比松和马尾松4个针叶树种造林,通过10余年的生长量观On,0,研究其对滇东南岩溶区的生长适应性。结果表明,4个树种对滇东南非石漠化土地和石漠化土地均有较强的适应性,其中以马尾松和湿地松的总体表现较优;云南松前3年生长较慢,其后生长加快,总体表现较好;加勒比松表现最差,不适宜滇东南半干旱暖热岩溶区作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16.
刘广 《防护林科技》2004,(Z1):15-16,18
通过 7年的引种造林试验表明 :辽宁杨在彰武风沙干旱区有较强的适应性 ,表现出很高的抗干旱、防风沙能力 ,速生性较强 ,其树高、胸径、材积分别为乡土优良树种彰武小钻杨 14 4 .7%、133.9%、135 .5 %。  相似文献   

17.
为加快平原水网造林树种的更新换代,促进中山杉的推广与应用,2011~2017年,公安县林业局从江苏省引种中山杉302无性系,与"三杉"(水杉、落羽杉、池杉)一起在公安县的河滩湿地进行了对比造林试验。结果表明:中山杉302综合生长表现最优,总保存率达91.84%、平均高生长8.31m、平均胸径16.61cm、平均立木材积0.08747m3,落羽杉次之,水杉表现中等,池杉表现最差。由此可见,中山杉在公安县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作为一个新型的耐水湿乔木树种可以用于公安县平原水网造林树种的更新换代。  相似文献   

18.
针对淮河流域平原绿化及四旁绿化树种单一、多为杨树的现状,选择在盱眙县马坝镇引进种植5种彩色树种,进行抗寒抗冻、抗病虫等生长适应性试验,从造林成活率、生长表现、秋叶观赏效果方面与乡土树种进行比较分析,以选择出适宜于淮河流域的彩色树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杨树旱地造林丰产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树种为毛白杨、加拿大杨和山海关杨,全部采用2年根1年干无病虫害的壮苗进行造林。采取适当深栽、集水型整地、覆盖地膜、叶面喷肥、覆盖麦糠、间作农作物、适当修枝等抗旱措施。试验结果表明,采取的抗旱措施是可行的,提高了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量;山海关杨、加拿大杨、毛白杨在干旱瘠薄的碱地和沙地上生长正常,可以进行旱地造林,尤其山海关杨是旱地造林的最优树种。  相似文献   

20.
小美旱杨是阜新地区用材林、农田防护林、道路绿化的主要造林树种,具有适应性、抗逆性强的优良特性,在生态建设和城乡绿化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小美旱杨2012年通过了辽宁省林木品种审认定委员会的良种审定,为辽宁省内良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小美旱杨生长是超过本地杨树品种1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