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星火项目—龙游6000多公顷“竹林丰产及综合利用技术开发”通过验收由龙游县林业局和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技术依托)共同承担的国家科委星火项目(1990~1994)“竹林丰产及综合利用技术开发”,经过3a实施,提前1a超额完成了项目合同任务和...  相似文献   

2.
《笋竹两用丰产林培育和加工利用》成果最近通过部级鉴定。由林业部1986年下达的这一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由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和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共同承担,经过4年多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培育了3000亩笋竹两用丰产林,  相似文献   

3.
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笋竹两用丰产林培育和加工利用》,由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和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共同承担,经过四年多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预定任务。3000亩笋竹两用丰产林的培育,亩均竹材产量达1747kg,竹笋产量达185.6kg,分别比预定合同指标增加29.4%和9.2%,超过国内  相似文献   

4.
由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IDRC)提供经费,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试验中心和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共同承担的“毛竹林养分循环与施肥的研究”项目,于1991年12月28日在江西分宜通过了厅(局)级鉴定,该研究运用小流域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1月28日,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对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承担的国家林业局林业专利产业化推进工程项目"木材湿热压缩增强处理技术产业化示范"进行验收,项目成果"低密度木材表层压缩增强实木地板坯料加工技术"通过成果鉴定。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龙三群等出席会议。项目验收会由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主持,中国林科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副所长王忠明研究员担任验收专家  相似文献   

6.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珍贵树种定向培育和增值加工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由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主持,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高校、企业等全国30个单位共同参加,首次由造林与木材利用专家及木业企业联手,根据林业专家多年的珍贵树种人工栽培研究成果及推广情况,开展全产业链合作。中国林科院木材所承担其中“珍贵树种木门增值加工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
正由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主持承担的,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重大项目"实木家具用低质材提质加工技术研究与示范"2017年10月,通过了国家林业局科技司组织的验收。该项目于2014年启动,由中国林科院木材所、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以及宜华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徐州中原木业有限公司共同完成。项目构建了由杨木材质改良、无醛胶接、产品设计等多个工艺环节组成的杨木低质材提质加工制造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承担的"木材工业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2014年8月顺利通过国家林业局科技司组织的验收。该项目由国家发改委于2010年批复,总投资3i151万元,其中国家下拨资金800万元,自筹资金2 351万元,于2013年按期全部完成建设任务。项目建成了木材高附加值加工利用研究与开发、木基复合材料工程化技术和信息化服务共3个工  相似文献   

9.
新的希望     
省委、省政府作出《加速全面绿化建设优质高产高效林业的决定》来,洞口县根据本县具体情况,进行科学规划,总体运筹,采取“蹲点示范,深入发动,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办法,掀起了林业商品基地建设的热潮,把高效林业建设与丘岗开发、与林业内部结构调整很好地结合了起来,现全县速生丰产用材林、笋竹两用林、干鲜林果、“三木”药材、化工原料林五大商品基地已初具规模,总面积达35万亩、15万亩速生丰产林,林相整齐,长势旺盛c10万亩笋竹两用林,经过三、四年的培育,竿竿新竹含青吐翠,立竹度增加了近60%;产笋量翻了近一番。5万亩…  相似文献   

10.
《园林科技》2019,(2):47-47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近日批复认定暖季型草坪草种质创新与利用等1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要求各有关单位加强监督管理,探索“产学研”结合新模式,加强机制创新,发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作用%认定的1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包括,依托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组建“暖季型草坪草种质创新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江苏省林科院组建“柳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江西农业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共同组建“木本香料(华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陕西圣桑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桑树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组建“国外松培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国家林草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组建“仁用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组建“草原修复种质资源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中国农业大学组建“改良草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北京林业大学组建“风景园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林业智能信息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1.
农富 《湖南林业》2008,(12):39-39
据报道.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的“薄壳山核桃新品种和规模化扩繁技术示范”已通过验收。 据介绍,薄壳山核桃,是世界著名的坚果类果材兼用型阔叶树种。我国以往采用实生苗繁殖,品种良莠不齐,树体高大,产量低、品质差,推广工作长期徘徊不前,进展缓慢。  相似文献   

12.
《沙棘》1999,(4)
阜新沙棘良种选育研究所是辽宁唯一的一个专门从事沙棘良种选育、以及良种育苗的科研单位.从1988年开始,研究所所长李忠义高级工程师与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树木育种专家黄铨教授合作,于1994年培育出我国的沙棘良种——辽阜1号、辽阜2号.该研究成果荣获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所又从1998年开始,与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合作,执行国家“948”项目——沙棘良种和无废料加工利用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工作.到1999年春共引进沙棘良种和苗木56个品种和类型.建立了鉴定圃和引种园,全面开展沙棘良种选育、试验、推广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试验中心和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共同开展的“杉木优良品系综合选择及其利用”的研究,于1990年10月30~31日通过新余市科委技术鉴定。评审委员会认为本研究目的明确、方法先进、设计合理、资料齐全、数据可靠、结论可信。经十年系统研究,探索了杉木生长、形质和材质等性状在种源、家系不同群体中的遗传变异模式,为今后开展杉木多性状综合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两水平的试验,充  相似文献   

14.
根据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ACIAR)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合作项目“黑荆树栽培及其栲胶利用”的规定,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陈温舒高级工程师和亚热带林业研究所高传壁工程师于1987年1月26日至2月22日赴澳大利亚考察黑荆树种源原产地的自然生态情况及立地条件,同时采集树皮样品以分析测定不同种源树皮的单宁含量,受到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林业研究所、化学与木材工艺研究所,南澳大利亚州南方树木育种委员会,塔斯马尼亚州林业委员会的热情接待。在CSIRO林业研究所本项目负责人的周密安排并派员陪同考察下,先后到达新南威尔、维多利亚、南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四个州的悉尼、堪培拉、墨尔本、霍巴特四  相似文献   

15.
“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湿地松、火炬松建筑、纸浆材良种选育”第二次专题组工作会议于1992年10月25—27日在浙江富阳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和有关省区的科研、管理、生产单位及高等院校代表19人。林业部科技司计划处副处长杨林梅到会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16.
“棕丘”是在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与沙漠林业实验中心的共同协作下,由黄铨研究员主持,通过12年连续选择培育成功的沙棘新品种。该品种属大果、无刺、高产、含油量高,以蒙古沙棘为其基本特征的经济型栽培新品种。它的出现将为我国沙棘开发企业建立人工丰产园提供更为优良的栽培材料,必将为我国人工沙棘园的建设起积极的推动作用。选育“棕丘”的育种原始材料为“丘依斯克”沙棘的自由授粉种子。于1988年在我国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边缘的磴口县育苗,1990年造林。1993年又利用其大量根蘖苗,移栽…  相似文献   

17.
“棕榈藤的研究”是林业部“七五”重点科研项目和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IDRC)与中国林科院合作研究项目,由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承担。该研究历时7a,取得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和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1993年3月26日在广州经林业部组织通过成果鉴定,专家们认为:该成果从总体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壮苗培育配套技术、藤林生物量结构及养分分配和生长动态模式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1)完成了六省区主要藤种资源及其分布范围调查,共采集标本760号,进行分类鉴定,  相似文献   

18.
科技动态     
▲“辽西地区大扁杏早期丰产栽培技术开发研究”产量验收会于1989年7月15日在凌源县由辽宁省林业厅主持召开,并邀请11名同行专家进行产品验收。该课题由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和凌源县林业局共同承担,于1982年在凌源县松岭子乡茶棚村建立200亩大扁杏园,现共有龙王帽幼树9334株。经验收测得:平均单株产果量10.38kg,  相似文献   

19.
唐世叙 《中国林业》2012,(20):36-37
林业产业的希望和潜力在于产业化,“一域一品一产业”是现代林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重庆市南川区以方竹为支撑发展成一大笋竹产业,全区涌现出竹笋加工龙头企业5个、笋竹专业合作社18个,年加工竹笋等产品4万多吨,实现产值4亿多元,出口创汇2000万元,上缴利税3000多万元,创造了独具特色高效的南川现代林业产业。2011年南川区被评为“中国特色竹乡”,在新的时期书写了“一根方竹一产业,特色竹乡耀中华”的林业时代新篇章。  相似文献   

20.
<正> 由第四届全国油桐科研协作组组织的全国油桐主栽品种整理和幼林丰产技术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9月2-8日在浙江省永嘉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14省(区)、市的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的专家、教授和科研工作者,油桐主要产区林业、粮食或土产部门的领导,以及中国林科院情报所等单位的代表共96人。会议由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杨培寿所长主持,会议主要讨论了油桐主栽品种整理、幼林丰产技术措施及1985年第五届协作会议的有关事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