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0 毫秒
1.
通过研究腐植酸增效剂对尿素在土壤中的转化特征及其氨挥发特性的影响,探明腐植酸增效剂对氮肥增效的作用机理,为开发腐植酸肥料、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土壤氮损失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室内培养法,分别在北方典型潮土和南方典型红壤上,以不施肥为对照,设普通尿素、尿素+氮素1%活化腐植酸、尿素+氮素2%活化腐植酸和尿素+氮素4%活化腐植酸共5个处理,探究不同浓度腐植酸增效剂对不同类型土壤的氮素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尿素施入初期腐植酸可抑制红壤和潮土中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减少硝态氮的转化量,促进中后期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并降低氨挥发累积量。本试验条件下潮土和红壤施用尿素的最佳腐植酸增效剂添加量分别为2%和1%。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微生物能有效提高风化煤类物质的转化效率。由于地理环境和形成年代及条件的差异,使得风化煤理化性质差异较大,直接影响了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所以明确微生物菌株对不同风化煤的降解特性能有效提高其转化效率。【方法】本研究以3个不同来源的风化煤样为研究材料,筛选了具有降解作用的微生物菌株F75并进行鉴定。【结果】在固体和液体培养条件下,从风化煤样的各腐植酸含量及结构的变化上分析菌株对其的降解特性。菌株F75对3个风化煤样均有降解作用,经鉴定为黑曲霉。液体培养条件下,风化煤YF01和YF09在190~280 nm的吸收曲线较对照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风化煤YF06则呈现较对照一直增加的趋势,且3个风化煤样均在小于205 nm时有明显的加强。红外光谱分析显示菌株F75对风化煤YF01的作用集中在碳链的缩短上,表现为失重率较高;对风化煤YF06和YF09的作用集中在羧基官能团上,表现为水溶性腐植酸和黄腐酸含量的增加。固体培养条件下,菌株F75对风化煤YF06的游离腐植酸含量提高明显;菌株F75对3个风化煤样的水溶性腐植酸含量和黄腐酸含量均有明显提高,其中对风化煤YF09中水溶性腐植酸含量的增加呈主导作用,而对风化煤YF06中黄腐酸的含量有一定的消耗作用。【结论】菌株降解风化煤的作用在失重率和腐植酸类物质含量上因不同的风化煤样而存在不同的主导作用,可以指导风化煤进一步的转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以山西省4个不同来源不同特性风化煤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功率、固液比、活化温度进行超声活化试验,测定其活化前后风化煤中游离腐植酸含量及活性官能团含量。结果表明,超声波能提高风化煤中游离腐植酸含量,且不同来源不同特性风化煤所适用的最佳超声工艺参数不同,游离腐植酸含量占总腐植酸含量较少的风化煤(1、5号风化煤)需要较大功率(160 W)条件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但对超声时加水量需求较少(固液比1∶4);游离腐植酸含量占总腐植酸含量较多的风化煤(7、10号风化煤)在较小功率(120 W)条件下就能达到最佳效果,但对超声时加水量需求较多(固液比1∶8);超声温度对不同风化煤活化效果影响均较小。超声波活化可显著提高风化煤中活性基团含量,改变风化煤表面结构。  相似文献   

4.
风化煤是矿源腐植酸的主要来源之一,其提取工艺会直接影响其提取效果。为了提高矿源腐植酸的提取率,研究采用超声波的预处理方法,与KOH溶液共同提取风化煤中的腐植酸,探讨KOH溶液浓度、水煤质量比、超声波功率、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风化煤中游离腐植酸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对提取物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提取腐植酸的最佳工艺参数为:KOH溶液浓度2%,固液比1∶8,超声波功率150 W,提取时间30 min,温度45℃,该条件下,水溶性腐植酸的含量为22.81%,提取率达到65.32%。研究结果可为矿源腐植酸的提取及工业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生物活化条件对风化煤腐植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山西灵石风化煤煤样为研究对象,研究生物活化条件对风化煤腐植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培养试验和容量分析方法研究了菌剂用量、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和碳源对风化煤腐植酸降解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培养时间由3天延长到6天、9天,无菌剂添加处理,不同活性组分腐植酸含量无明显变化;随菌剂用量的增加,不同活性组分腐植酸含量均呈增加,且水溶性腐植酸增加最多,其次是游离腐植酸,焦磷酸钠提取的腐植酸增加最少;不同培养时间,培养6天时各组分腐植酸含量达到最高;相同菌剂用量下,培养温度影响了风化煤腐植酸的降解,其中30℃培养下不同活性组分腐植酸含量高于25℃和35℃;增加麸皮和秸秆粉配比中秸秆粉的比例明显地提高了水溶性腐植酸的含量。[结论]在特定条件下生物活化能够提高风化煤腐植酸的降解率,为风化煤腐植酸肥料的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高放 《饲料博览》1989,(4):39-40
腐植酸是植物残体腐解后形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它包括三种酸:胡敏酸、富里沃酸和草木樨酸。腐植酸的分子量在800~1500之间。它的基本成份是碳、氢、氧、氮、硫等元素,含有不同缩合程度的芳香环、脂肪环和氮杂环,带有羧基、羟基、醌基、甲氧基等活性基团。腐植酸呈暗褐色,性稳定,可溶于一价阳离子的碱性溶液而不溶于水。泥煤(亦称草炭、泥炭)、褐煤、风化煤和煤矸石中都含有腐植酸,但由于成煤年代、风化程度的不同,其中腐植酸的含量有很大差别。一般说来风化煤中腐植酸含量最高。最近几年来,国外除了研究泥煤、褐煤和风化  相似文献   

7.
<正>氮肥因其活性强,损失途径多,加之未被利用的氮肥又不易在土壤中存留而被下一季作物接着利用,所以,氮肥的利用率比较低,我国大田作物的氮肥利用率大约只有30%左右。因此,氮肥的改性增效将成为我国新型肥料研究的重要方向。在我国的氮肥品种中,尿素是最主要的类型,占到单质氮肥的90%。因此,尿素改性增效应是氮肥改性增效的重点。增效尿素是在基本不改变当前尿素生产工艺的基础上,通过添加简单设备,向尿液中直接添加增效剂,生产增效尿素产品。增效剂种类很多,如腐植酸、氨基酸以及其它有机或无机酸、海藻素、多肽等,添加量较低,多在0.5‰~5‰之间,基本不影响尿素养分含量(含氮46%)。增效剂为天然物质、提  相似文献   

8.
超声波活化风化煤腐植酸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腐植酸是一种大分子有机物质,在工业、农业、医药、环保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煤质腐植酸在我国是一种潜在的有机资源,储量丰富,但其活性较低,需经活化提纯后才能用于腐植酸产品的制备。该实验利用超声波活化风化煤腐植酸,对比了不同水煤比、超声波功率、超声时间对风化煤中游离腐植酸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风化煤腐植酸的最佳活化条件为水煤比8:1、超声波功率200W、时间25min。  相似文献   

9.
以3个不同来源的风化煤样为研究材料,筛选了具有降解作用的微生物菌株F36并进行鉴定。在液体培养条件下,从风化煤样的各腐殖酸含量及结构的变化上分析菌株对其的降解特性。菌株F36对3个风化煤样均有降解作用,经鉴定为青霉属。液体培养条件下,菌株F36对3个风化煤样的降解作用是相似的,在190~280 nm的吸光度值较对照则呈现一直增加的趋势,波长越短,增加的幅度越高,其中菌株F36对YF06号风化煤的降解作用较强。红外光谱分析显示,菌株F36对3个风化煤样的作用集中在羧基官能团上,表现为水溶性腐殖酸的增加;对风化煤YF01和YF06的作用集中在碳链的缩短上,表现为失质量率较高。青霉菌株F36具有较强降解风化煤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失质量率和腐殖酸类物质含量上,且因风化煤样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可以指导进一步的转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以内蒙古风化煤为研究对象,以硝酸为活化剂,运用容量分析方法研究了低酸用量(煤酸比为1 g∶1 m L)条件下,硝酸质量分数、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风化煤腐植酸活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酸用量条件下,硝酸质量分数对风化煤腐植酸活化的影响最为明显,活化温度次之,活化时间的影响最小;硝酸活化风化煤腐植酸的最适条件为硝酸质量分数19.5%、活化时间20 min、活化温度60℃;在此条件下,风化煤中水溶性腐植酸含量可由0.5%提高到3.9%,游离腐植酸含量可由14.0%提高到38.7%,相对活化率分别达到680%和176%,说明低用量硝酸处理风化煤提高活性腐植酸含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不同腐殖酸菌肥及其对高粱种子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已筛选的放线菌菌株AG7与风化煤作用,提高风化煤中游离腐殖酸含量,制备一种腐殖酸菌肥.以腐殖酸的提高率确定其最佳培养条件:培养温度为28℃、培养混合液的初始pH值为6、培养转速为160r/min.在最佳培养条件下,风化煤和菌液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初步确定其腐殖酸提高率较高的比例为250g∶500mL(风化煤∶菌液).对初步得到的腐殖酸菌肥、市场上销售的化学法腐殖酸肥和风化煤进行了植物生长的对比试验,研究其对植物生长的刺激作用.考察了不同腐殖酸肥对高粱种子的发芽率、株高及鲜重的影响.初步得到腐殖酸菌肥在适宜浓度下,对高粱种子的发芽及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不同土壤熟化措施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311A最优回归设计,以黄土母质生土为材料,通过盆钵试验,研究了玉米秸、风化煤、尿素3种土壤熟化措施对生土熟化中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熟化的过程中,玉米秸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在3个因子中最大,尿素次之,风化煤最小;玉米秸与风化煤配合,互作效应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3.
有机物料腐植酸和碳氮比对有机肥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对7种不同物料的总氮(N)、有机质(OM)和总腐植酸(HA)测定,计算腐殖化率(HR)和碳氮比(C/N)。结果表明,糠醛渣和风化煤有机质含量较高,分别为78.61%和85.84%,C/N比也高,腐殖化率则较低,而沼渣、污泥、草炭有机质含量在44.63%~55.03%之间,其C/N低,但腐殖化率较高,特别是草炭,腐殖化率在90%左右。  相似文献   

14.
晋陕蒙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团聚体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风化煤和砒砂岩添加对晋陕蒙矿区排土场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在晋陕蒙矿区建立了沙黄土(L)、沙黄土+砒砂岩(LS)、沙黄土+风化煤(LW)和沙黄土+风化煤+砒砂岩(LSW)4种新构土体。4年后通过干筛法和湿筛法测定土壤团聚体组成,分析了新构土壤的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在沙黄土中添加砒砂岩和风化煤能够增加力稳性团聚体中<0.25 mm的含量,提高水稳性团聚体土壤粒径的平均质量直径与几何平均质量直径,减小土壤分形维数,分别达到0.843、0.751 mm和2.803。LSW具有最高的有机质含量(21.45 g·kg^-1)和水稳性团聚体数量(60.41%),团聚体破损率(30.85%)达到最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晋陕蒙矿区排土场沙黄土中添加风化煤与砒砂岩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结构稳定性。而单独添加风化煤后,虽然大团聚体含量显著增加,但是却降低了土壤稳定性。研究阐明了添加风化煤和砒砂岩对矿区新构排土场土壤团聚体的影响,对土壤质地恢复和水土保持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选择GB11957-2001中的容量法和土壤腐殖质组成测定法,比较二者对风化煤、耕层土壤(石灰性褐土)、矿区土壤(栗钙土)腐殖酸含量的测定结果,及其实验过程、样品用量的不同,并对土壤腐殖质组成测定法中重铬酸钾溶液浓度进行比较选择。结果表明,GB11957-2001中的容量法对风化煤、耕层土壤(石灰性褐土)腐殖酸含量测定结果约为土壤腐殖质组成测定法的4倍,但对于腐殖酸含量较低的矿区土壤(栗钙土),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相同。相对而言,GB11957-2001中的容量法在实验过程中更易达到实验要求,具有易操作性。通过实验,提出了风化煤、土壤样品分别在两种实验方法中的合理用量,和土壤腐殖质组成测定法中重铬酸钾的合理浓度为0.4000mol/L。  相似文献   

16.
复合氮肥增效剂对玉米利用尿素氮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大田小区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复合氮肥增效剂对玉米生长、产量和尿素氮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氮肥增效剂对土壤脲酶活性抑制作用明显,以有机-无机复合剂I抑制率最高,在玉米生长51d和64d迭15.80%和21.34%;4种复合增效剂均增加玉米株高、叶长、叶宽和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玉米果穗长、减少秃尖度,有机-无机复合增效剂还增加玉米百粒重。施用有机-无机复合增效剂较对照增产3.3%-8.2%,以有机-无机复合增效剂Ⅲ增量最大。复合氮肥增效剂明显地提高了玉米茎叶和籽粒氮含量,氮素利用率提高4.4-7.1个百分点,以有机-无机复合增效剂Ⅲ处理为最大。  相似文献   

17.
汪君  周围  燕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5985-5988
在多壁碳纳米管表面接枝碳碳双键,以邻二氯苯为模板、苯乙烯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采用沉淀聚合技术,在碳纳米管表面制备邻二氯苯印迹材料,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透射电镜对材料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碳纳米管表面接枝一层稳定、均匀、30~50 nm厚的印迹材料。用高效液相色谱研究该印迹材料的吸附动力学及吸附容量,结果表明,印迹材料的吸附平衡时间为100 min,通过Scatchard分析,该聚合物与邻二氯苯的结合位点有2个,最大吸附容量为92.732 mol/g,平衡常数为17.986 mol/L,表明能成功将该材料用于检测环境中邻二氯苯的前处理。  相似文献   

18.
Formation of a carbon-carbon triple bond by coupling reactions usually takes place at high temperatures, in anhydrous media and anaerobic conditions. We describe the formation of a carbon-carbon triple bond at room temperature in an aqueous solution exposed to the atmosphere. Two ethylidyne ligands of a trimolybdenum cluster coupled spontaneously to form 2-butyne. This unexpected result demonstrates the plausibility of alkylidyne chain lengthening and metathesis processes under ambient,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增效剂及药剂减施措施对玉米植株沉积分布的影响,为基于增效剂的农药减施防治手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疆T16型无人机在玉米抽穗期进行喷雾施药处理,以34%乙多·甲氧虫悬浮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为试验药剂,添加飞防助剂配合不同增效剂(激健、辉丰、欧克森)及药剂减施梯度处理,分析其对玉米植株在沉积量及沉积利用率的影响。【结果】在药剂减施处理中,减施30%处理在玉米植株上有最大沉积量且沉积利用率可达到45.60%;添加飞防助剂在玉米植株对药剂沉积利用率有显著性提高,并对上层沉积量有明显提高,但对中、下层沉积量无显著影响;添加增效剂处理在玉米植株上相比于对照对沉积量及沉积利用率无显著性影响。【结论】合理添加新型增效剂减施30%对农药利用率无显著性影响;添加无人机飞防助剂可有效提升农药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Bt生物增效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不杀伤天敌,使Bt制剂能在东北及内蒙古大兴安岭高寒地区应用,1995年,利用复配的Bt增效剂对二龄落叶松毛虫幼虫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Bt制剂中加苏云金杆菌液体培养物上清液粉,可明显提高杀虫活性。如果将0.1gBt+0.064g上清液粉与未加上清液粉的Bt制剂均稀释为1000倍液,相比可提高防效13%左右。用Bt制剂与灭幼脲3号混合防治落叶松毛虫二龄幼虫有明显的增效作用。1g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