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区域规模、品种特点、科学技术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对当前庆元县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以期推动庆元县高山蔬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
松花菜特征特性及其在庆元高山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花菜是十字花科蔬菜—花椰菜(Brassiea olerace aar. botrytis DC)中的一个品系,是当前闽、浙两省高山花菜的主栽类型。庆元县于2001年从福建省寿宁县引进松花菜品种,首先在江根乡示范试种,后逐步扩大到其它高山乡镇。2007年该县生产面积已达1067hm^2,成为浙江省最大的高山花菜产地。在需求推动下,  相似文献   

3.
张君媚 《浙江农业科学》2014,1(10):1534-1536
庆元县山地资源丰富,近年来高山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当地重要产业之一。蔬菜地土壤质量直接影响蔬菜产品产量与质量。本文对庆元县高山蔬菜发展现状进行评述,重点评价庆元县高山蔬菜耕地地力,并据此提出酸土改良、测土控氮、增施钾肥、注重微量元素施用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文成县位于浙西南山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生态环境良好,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农业区域特色优势明显。近年来蔬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高山蔬菜已成为文成县农民增产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中茄子的栽培面积逐年上升,已成为文成县蔬菜产业中最主要的品种。为促进文成县高山茄子产业的发展,向市场推出更好的茄子品种,我们于2006年在文成县南田镇蔬菜园区进行了茄子引种试验。  相似文献   

5.
景宁县地处浙西南山区,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工业基础差、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县。境内山地资源丰富,气候垂直分布明显,气候和地理条件均十分有利发展高山蔬菜生产。从1985年开始,景宁县就着手高山蔬菜开发,由于交通、信息、市场、加工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高山蔬菜发展相当缓慢。近几年来,通过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高山蔬菜得到了较快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建设了一定规模的高山蔬菜生产基地5000余亩。为充分利用景宁县山区优势,加快高山蔬菜开发,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更快发展,笔者就景宁县发展高山蔬菜的优势、存在问题及所需采取的对策措施谈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建德高山农民2007年开始在海拔500m以上的高山上试种高山蔬菜,并当年获得成功,后来高山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已经发展到1000多亩。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好,高山农民种植高山蔬菜的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文章总结了建德市高山茄子种植的主要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庆元县高山苦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瓜以其清热消暑,味微苦而凉爽等特点日渐成为人们喜爱的夏季瓜类蔬菜。在栽培上,苦瓜具有较耐热、产量高、病害少、效益好等优点。庆元县地处浙西南山区,山间盆地相对海拨600-800m之间,夏季凉爽,很适宜发展高山苦瓜。近年来我县高山苦瓜种植发展较快,现有种植面积200多亩,单产2500kg左右,亩产值达6000元,已成为山区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现将高山苦瓜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高山小尖椒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山区气候资源优势,发展高山蔬菜产业,已成为加快山区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2003年笔者在庆元县荷地镇黄沙、洋边等村(海拔1040米)实施小尖椒种植项目,共计种植面积30.4hm2,平均亩产1530.5kg,收购价1.2元/kg,产值达1836.6元,最高亩产2610.2kg,产值达3132.2元,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总结了一套适宜高山区的栽培技术,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邹志荣 《农友》2001,(10):9-10
蔬菜生产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菜田面积,还是蔬菜产值,在农业生产中都占有较大的比重。据统计.1999年底,我国蔬菜播种面积已达到2亿多亩,约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8%,总产量达3.6亿吨。在我国农业种植业中,蔬菜产值仅次于粮食,居第二位。从人均占有量上,已增长到年消费量330公斤,超过世界人均消费量。特别是近几年设施蔬菜发展较快,全国设施蔬菜面积已超过2000万亩,预计2010年将达到2500万亩,已成为全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  相似文献   

10.
1 山区发展都市型农业的途径 1 1 利用生态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县域内农业生态类型多样,在农业生产中与周边地区相比有独特的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利用各种农业生态类型发展都市型农业生产,事半功倍,见效明显.如我县的白马和石林镇等海拔高度相对较高的乡镇,夏天气候较为凉爽,此时,正是都市市场蔬菜淡季,可利用这特殊的气候条件,大面积发展高山蔬菜. 2001年,全县高山蔬菜种植面积已达 4 600亩,总产量达 5 370余吨,产值达 483.3万元.  相似文献   

11.
90年代初,台商开始在漳平市永福镇投资果树、花卉、蔬菜等生产。1996年台商谢东庆先生在吕坊、后盂两村建立了千亩高山茶场.该茶场的成功为永福高山茶的发展垫定了基础。之后,掀起了台商到漳平市永福镇投资的热潮,目前,落户漳平市台资企业共有36家(其中永福镇有29家),种植面积3.5万亩,名优花卉1.5万亩,短低温水果0.2万亩,反季节蔬菜3.2万亩,涉及投资台商个体300多人。永福镇成了台商投资农业的聚集地。台资除在永福投资农业外,也开始向其它乡镇(街道)辐射,投资方向也从农业向其它行业拓展。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金寨县高山蔬菜从1996年开始起步,去年种植规模达3.5万亩(1亩=1/15公顷),年产鲜菜3万吨,创产值3600万元,亩均纯收入1000~1200元,是常规农业的2~3倍。几年的工作实践说明,发展高山蔬菜应遵循以下五项原则。  相似文献   

13.
临安县临目乡龙须山村,充分利用海拔九百多米的地理、气候资源的优势,发展种植番茄、包菜、扁豆等高山蔬菜,取得了可喜成效。今年仅番茄一项总产达60多万公斤,总产值达84万元,人均净收入达1990多元。这个村的党支部、村委会从1992年开始,就立足本地资源,把发展高山蔬菜生产作为开发农业的主体,从引种、试验到大面积种植,一年比一年好。1995年全村110户、312个人口,种植面积达150余亩,户均种植达1.36亩。并十分重视科学栽培和管理,县农业部门长期派驻技术人员蹲点指导,针对不同生长期的特点,举办  相似文献   

14.
临安市高山蔬菜生产经20多年的实践,几经起伏,至2004年已发展到17300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销总值达9641.71万元。高山蔬菜生产正在实施由量到质的转变,但却面临着生产成本升高、产值利润下降、生产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5.
座落在“江浙第一高峰”凤阳山山脚的龙南乡,是一个山高寒冷,生产单一、经济落后的典型的贫困山区。长期以来,该乡的农业生产主要以种植单季稻为主,经济效益一直较低,农民的生活长期在温饱线上徘回。2003年开始,龙南乡政府以市场需求为先导,利用高山地区夏季气候凉爽的自然条件,大胆开发反季节高山蔬菜,建立高山蔬菜基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取得可喜的成绩。目前已发展高山蔬菜1500亩,成立专业合作社5个,努力变气候优势为经济优势,为龙南乡发展经济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6.
正祥云泰兴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一户集特色蔬菜种植、包装、销售、生产配套服务、电子商务和庄园经济发展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于2012年2月,注册资本金1100万元,现有管理及生产人员352人,季节性工人1000多人。建成标准化蔬菜种植示范基地3108亩,发展订单基地1万多亩,主要种植黄白、上海青、生菜、松花、西兰花、油麦菜等30多个特色蔬菜品种,年产蔬菜2万多吨。2017年,公司资产5824.8万  相似文献   

17.
几个月来,樟树市农办、蔬菜办,在实施上半年2个品种、近200亩面积的蔬菜订单生产之后,又广泛联系,广集信息,广交朋友,终于又签订了8个品种、21100亩面积的下半年蔬菜生产订单,迈出了樟树市订单农业的第一步。这项订单生产的三个特点一、生产的超前性。农村工作?..  相似文献   

18.
2000年,襄樊市龙头企业与农业部门紧密协作,大力推行并实施订单农业。据统计,全市订单农业面积已达到22.5万hm2,订单金额达到42.6亿元,通过实施订单农业,带动农户45.5万户,25%的农户按订单生产,28%的农产品实现按订单销售,订单面积达80%的乡镇有14个,达50%的乡镇有34个。如市农技推广中心按照订单的方式建立了333hm2的优质油菜制种基地,成为全省最大的杂交优质油菜繁育中心;老河口市农业局按照订单农业的方式,发展菜豌豆3333hm2,使豌豆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订单农业的蓬勃兴起,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目前,襄樊市已初步形成了粮食、油料、瓜菜、果品、畜牧、水产等六大支柱产业,并培植了反季节蔬菜、有机茶、食用菌、中药材等一批新兴产业,有的已形成了较明显的具有区域特色和市场优势农业,以农副产品为主的龙头企业已发展到10多家,初步形成了有一定带动能力的企业群体。  相似文献   

19.
屏南县是宁德市高海拔县市之一,近几年高山反季节蔬菜的发展迅猛,面积不断扩大,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成了山区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也成了山区农村农业结构调整的支柱产业。据统计到2004年全县高山区蔬菜种植面积达2万多hm^2,其中夏大白菜的栽培面积较大,是栽培的主要菜类之一也是取得较大经济效益的主要菜类。笔者根据这几年在生产第一线所掌握的生产实际情况,对高山反季节夏大白菜的生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市场与信息     
《新农村》2007,(11)
武汉新增优势蔬菜品种2007年,湖北省武汉市财政投入280万元,把目前6大蔬菜优势品种扩充到10个,新增的品种有:蔡甸藜蒿、黄陂芦笋、江夏毛豆、洪山萝卜,新增面积2~3万亩。2006年,武汉市通过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从优势品种生产、流通、加工、种植、保鲜、销售等全方位形成强势品牌、强势产业,已形成洪山菜薹、东西湖菜豆、江夏“三白”、新洲豆角、雪里蕻(箭杆白)和蔡甸莲藕等六大优势品种。今年,武汉市将通过培植蔬菜运销协会发展运销大户,做好加工、运销工作,以保证优势品种俏销、价好,充分挖掘优势品种增产、增收的潜力。摘自《农民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