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恒玉 《饲料研究》2022,(18):156-159
玉米蛋白粉是玉米加工的副产物,具有价格低廉和蛋白含量高的特点,是一种潜在的家禽蛋白饲料资源。玉米蛋白粉的加工方式可直接影响其营养价值,进而影响家禽的生产性能。文章对玉米蛋白粉的营养价值、加工工艺及其在家禽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家禽养殖中低成本蛋白饲料资源的利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正>玉米是家禽饲料最普遍的能量饲料,被大部分饲料配方师和营养学家公认为营养价值最稳定的饲料原料。然而研究发现,玉米中的水分,油脂,纤维素,蛋白质以及氨基酸组成都因品种、产地、收获期和后处理而异,不同批次玉米基础日粮的饲料营养成分差异很大,这会直接影响家禽的生长、饲料转化率及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饲料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可以有效降低玉米营养价值的差异,改善家禽的生产性能,提高鸡群均匀度和有助于家禽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3.
日粮中添加外源性酶在促进家禽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方面的价值已得到业界一致认可。近年黄玉米价格高涨,部分饲料生产商选用小黑麦、小麦、大麦或高粱等营养价值较低的其他原料来替代黄玉米。这些作物富含非淀粉多糖(non-starchpolysaccharides,NSPs),而饲料中NSPs的含量与其营养价值呈反比。日粮中添加酶可以提高富含可溶性NSPs作物的营养价值。大量研究表明,在小麦、大麦、高粱或小黑麦型日粮中添加外源性酶,家禽可以获得与采食玉米-大豆型日粮相当的生产性能。家禽的胃肠道可以分泌酶来帮助营养物质消化,但其分泌的酶由于数量有限还不足以完全消化纤维,需要在日粮中额外添加一些商用外源性酶来提高消化能力。在家禽饲料中使用商用酶的优点包括提高家禽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通过减少粪便中的养分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本文综述了酶的用途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此外,本文证明外源性酶是研究代谢和生理机制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因素。这些数据将提高我们对商用酶在家禽饲料中作用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日粮中添加外源性酶在促进家禽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方面的价值已得到业界一致认可。近年黄玉米价格高涨,部分饲料生产商选用小黑麦、小麦、大麦或高粱等营养价值较低的其他原料来替代黄玉米。这些作物富含非淀粉多糖(non-starchpolysaccharides,NSP),而饲料中NSP的含量与其营养价值呈反比。日粮中添加酶可以提高富含可溶性NSP作物的营养价值。大量研究表明,在小麦、大麦、高粱或小黑麦型日粮中添加外源性酶,家禽可以获得与采食玉米-大豆型日粮相当的生产性能。家禽的胃肠道可以分泌酶来帮助消化营养物质,但其分泌的酶由于数量有限还不足以完全消化纤维,需要在日粮中额外添加一些商用外源性酶来提高消化能力。在家禽饲料中使用商用酶的优点包括提高家禽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通过减少粪便中的养分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本文综述了酶的用途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此外,本文证明外源性酶是研究代谢和生理机制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因素。这些数据将提高我们对商用酶在家禽饲料中作用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稻谷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稻谷加工副产品产量巨大,大量的研究表明,其可以作为能量原料替代玉米在畜禽饲料中适量使用。文章主要总结了稻谷及其加工副产品的营养价值、与玉米的营养价值对比、稻谷中的生物活性因子及其在家禽饲粮中使用的研究进展,为科学利用稻谷及其加工副产品作为饲料原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用玉米作为家禽配合饲料的能量原料是我国使用的典型配方。玉米的短缺和高价,对生产者来说就意味着饲料成本的提高。生产者应考虑应用价格较为低廉的谷物来抵消玉米价格的升高。近些年来,随着小麦产量的不断提高,价格走低,小麦在家禽饲料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小麦的代谢能是玉米的90%。用肉仔鸡、产蛋鸡和火鸡做的试验表明,小麦可以作为家禽的主要能量饲料。但小麦有其特殊性,在家禽配合饲料中应注意其合理使用。一、小麦的特点小麦蛋白质高于玉米,赖氨酸含量较高,而苏氨酸的含量与玉米相当。用小麦替代玉米作能量饲料时,配合饲…  相似文献   

7.
张兴会 《饲料工业》2012,(24):25-27
玉米是家禽饲料中最主要的能量原料,大部分养殖者和营养学家都认为其营养价值稳定。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玉米中的水分、淀粉、油脂、纤维素、蛋白质以及氨基酸组成都因品种、产地、收获期以及收获后的干燥处理工艺而异。因而不同批次玉米基础日粮的营养成分差异很大,饲料成本也因之产生高达  相似文献   

8.
配合家禽饲料的关键是既要实现饲料成本最佳化,又要确保饲料营养价值或消化率不会降低。近年来饲用酶如β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已能使家禽饲料配合时可混入高达50或60%的大麦或小麦。如不添加这些酶,饲料中如此高水平的这些饲料成分,必然会引起“粪便粘滞”或生产性能降低。在小麦或大麦生产量较大、价格较低时,或其他富含能量的饲料成份,如玉米  相似文献   

9.
稻谷是我国乃至亚洲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大量的研究表明,其可作为能量原料在家禽饲料中使用。主要综述国内外关于稻谷在家禽饲料中营养价值评估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酒槽育肥是我国育肥肉牛的一种传统方法。酒糟是酿酒工业的副产品,富含酵母、甘油丙氨酸、纤维素、灰分和B族维生素等是一种较好的肉牛饲料。1酒糟的质量要求酒糟的营养价值,因原料的种类不同而异。现在使用的酒糟主要原料是玉米、高粱、水稻。酒糟加工过程中的松散料是稻壳占总料量的50%左右,肉牛对稻壳的利用率只有8%左右。喂牛的酒糟一定要新鲜,有霉烂的凝结块要及时捡出,石块、煤渣等杂物要清理干净。首先从颜色、味道上分辨。  相似文献   

11.
<正>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我国玉米产量迅速增加,使用玉米生产的乙醇质量好,促进了以玉米为原料生产乙醇厂家的迅速发展。近几年,我国工业用燃料乙醇生产量大幅度增加,来自玉米乙醇生产的DDGS饲料量也在扩大。在国外玉米DDGS饲料基本上来自于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工厂。在美国,大量来自玉米干粉酿酒的酒糟成为饲料配方的焦点。随着玉米大量应用到工业酒精生产,DDGS产量也随之巨增,其主要原因在于饲料和家畜业需求量也在不断扩大。大量试验证实DDGS的营养价值完全可以应用于奶牛、肉牛、猪、家禽等多种饲料配方当中。  相似文献   

12.
饲料成本仍然占据着家禽生产成本的最大比例。为了控制饲料成本,家禽营养学家一直在寻找可替代的饲料资源。传统上,当出现一种饲料原料(如玉米)供应量减少或价格上升时,营养学家会寻求能量和营养的替代原料。  相似文献   

13.
小麦替代玉米在家禽饲料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和比较小麦和玉米的饲料成分和营养价值,列出小麦和玉米作为家禽饲料的优缺点,总结小麦中非粉淀多糖的种类、含量及抗营养作用,提出小麦作为家禽饲料的几点对策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正1动物因素动物因素主要包括家禽的品种、性别、日龄。对于一种饲料原料,由于鸡与水禽的生活习性和消化特点有些不同,其代谢能值有较大差别;对于同一品种的家禽,不同日龄的家禽由于发育阶段、消化能力不同,代谢能值也有一定的差别。2饲料因素饲料因素主要包括饲料组成、饲料形态、营养物质平衡等。饲料原料由于产地、收获时间、储存条件不同,代谢能值有一定的差异;由于饲料原料中存在抗营养因子及加工调制工艺不同,对饲料的营养价值也会产生较大影响。所以,不同批次的原料采用同样的营养成分表来配制饲料,饲料的营养  相似文献   

15.
1病因分析 家禽饲料中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过低。一般家禽平日的饲料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差异很大,比如谷物和糠麸类的饲料中蛋白质少,营养价值低,蛋氨酸和赖氨酸含量较少,但动物性蛋白饲料中就有较高的蛋白质,并且含有种类完善的氨基酸。若家禽采食的饲料较单一或者配比不当,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缺少时间很长,那么家禽的体内就会缺少蛋白质和氨基酸。  相似文献   

16.
几年来,广大奶牛养殖户已基本掌握了制作青旷饲料的制作方法和操作要领,但是,制作出来的青贮饲料仍时常有或多或少的变质和霉烂的现象,造成变质和霉烂的主要原因是:选用制作青贮饲料的材料含可溶性糖分太低。青贮原料要求可溶性糖含量必须在2%以上,这是制好青贮饲料的前提条件。目前奶农习惯采用的青贮原料大多是完熟期玉米秸秆.由于玉米成熟后秸秆本身含水分和糖分就很少,等收获完玉米穗后其营养丧失的更多、糖分就更少了,制作青贮饲料的效果并不十分满意,为此我们介绍两种方法,可使青贮料成功。  相似文献   

17.
饲料是家禽所需能量和蛋白质的物质基础,饲粮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在体内经生物氧化供能,而家禽所需的蛋白质实际上是饲料中的各种氨基酸。准确测定家禽饲料原料有效能和可利用氨基酸是确定家禽营养需要量及优化饲粮配方的关键。在家禽营养研究中,科学合理的评定体系及方法对准确测定饲料原料有效能和可利用氨基酸至关重要。然而,家禽饲料原料营养价值评定受诸多因素影响,如动物因素、评定体系及方法、饲料及原料因素、饲料加工工艺和饲料添加剂等。为此,本文就家禽饲料原料有效能和氨基酸消化率评定体系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且就近3年来本课题组开展的有关肉仔鸡饲料原料营养价值评价工作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为了将蚯蚓用于家禽饲料,日本通过雏鸡采用生物测定法,对蚯蚓的营养价值进行了测定。试验用的原料是在畜牧试验场内繁殖的条纹蚯蚓,并进行了冻结干燥。原料(风干物)的化学成分是:粗蛋白质56.4%、粗脂肪7.8%、可溶性无氮浸出物17.9  相似文献   

19.
1 问题以谷物、大豆、玉米等植物性原料为主的家禽饲料中,大部分磷以植酸磷形式存在,家禽不能充分吸收。植酸(肌醇六磷酸)能在胃中与阳离子(如铁、镁、钙、锌等)、蛋白质及氨基酸形成复合物,使家禽对它们的消化力降低。因此,植酸是一种会降低饲粮利用率的抗营养因子(ANF)。2 原因植物性原料为主的饲料中的磷,2/3是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将磷酸盐从植酸中释放出来的可能性是在家禽中通过特殊的酶的作用即植酸酶(见下图),这些酶在植物性的饲料中会存在,但作用通常很低,猪及家禽事实上没有这种类型的酶。另一方面,各…  相似文献   

20.
豌豆在北美和欧洲是常用的畜禽饲料原料,研究相对较多。国内关于豌豆在家禽饲料中营养价值评估的研究极少。主要对国内外关于豌豆的理化指标及其对家禽的有效能值、氨基酸消化率、抗营养成分及在饲料中适宜添加量等相关的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