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脂肪水平对早期断奶犊牛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期断奶犊牛饲喂不同脂肪含量代乳品,研究脂肪水平对犊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饲料进食量的影响,为犊牛生长规律和脂肪需要提供科学依据,为实际生产中犊牛早期断奶和培育提供技术指导。试验选取12头新生荷斯坦公犊牛,分为EE9、EE13、EE17 3组,每组4头,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相同、脂肪含量为9%、13%及17%的3种代乳品。每日记录犊牛开食料的采食情况,并于犊牛10、20、30、40、50、60日龄清晨空腹测定犊牛体重及体尺指标,同时采集犊牛的血液样本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组犊牛哺乳期的饲料日进食量分别为706.9、666.9、569.3 g;10~60日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498、544、488 g,EE13组犊牛日增重高于EE9、EE17组的犊牛;犊牛60日龄时,EE13组犊牛的体高、体斜长及管围均高于其它2组。血清尿素氮、血糖、甘油三酯的水平不受代乳品脂肪含量的影响,但日龄对哺乳期犊牛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随日龄的增加,犊牛的生长速度和饲料的进食量逐渐增加,低脂肪的代乳品(EE9)不能满足犊牛的能量需要,高脂肪的代乳品(EE17)抑制了犊牛对开食料的采食量,饲喂脂肪含量13%的代乳品(EE13)对犊牛生长发育优于其它2组。脂肪含量对犊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能量、蛋白质水平的代乳品对南方地区哺乳期肉用犊牛营养物质消化和血清指标的影响,进而确立代乳品能量和蛋白质参数,为南方地区肉犊牛的饲料配制提供数据支持。采用2×2因子设计,犊牛代乳品的能量水平为16、14 MJ/kg,粗蛋白水平为25%、22%,共计4种。选取新生犊牛40头,21日龄断母乳并根据日龄和体重一致原则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10头犊牛,分别饲喂上述4种代乳品,于77~85日龄进行消化试验并静脉采集血液。结果显示相同能量水平,犊牛对代乳品中粗脂肪和钙的表观消化率随粗蛋白水平的升高而提高(P0.05);较低粗蛋白水平代乳品,随其能量水平的升高,粗蛋白消化率显著提升(P0.05);低能低蛋白组(DE:14 MJ/kg,CP:22%)营养物质消化率略小于其它各组。饲喂低能量水平代乳品时,随其粗蛋白水平的升高,犊牛血清中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饲喂高能量水平代乳品时,随其粗蛋白水平的升高,犊牛血清谷草转氨酶含量显著提高(P0.05);代乳品能量和粗蛋白水平对犊牛其它血清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高能量水平(DE:16 MJ/kg)有助于犊牛粗蛋白质消化吸收,高蛋白水平(CP:25%)有助于犊牛对粗脂肪和钙的利用,低能低蛋白水平(DE:14 MJ/kg,CP:22%)日粮不利于犊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筛选夏南牛与德国黄牛杂交肉犊牛适宜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代乳品。选取夏南牛与德国黄牛杂交新生犊牛40头,按日龄和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犊牛,21日龄断母乳并饲喂4种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代乳品,分别为高能量高蛋白质组(HEHP组,消化能16 MJ/kg,粗蛋白质25%)、高能量低蛋白质组(HELP组,消化能16 MJ/kg,粗蛋白质22%)、低能量高蛋白质组(LEHP组,消化能14 MJ/kg,粗蛋白质25%)、低能量低蛋白质组(LELP组,消化能14 MJ/kg,粗蛋白质22%)。90日龄断代乳品,试验结束。结果发现:1)代乳品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犊牛(21~90日龄)的日增重有显著影响(P0.05),HEHP组(524.12 g)显著高于LELP组(432.48 g)(P0.05);2)代乳品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体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胸围的发育,77和90日龄LELP组胸围显著小于HEHP组(P0.05);3)各组瘤胃液p H,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含量和乙酸/丙酸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氨态氮浓度LEHP组显著高于LELP组和HELP组(P0.05),HELP组和LEHP组异丁酸含量显著高于LELP组(P0.05),LELP组异戊酸含量显著小于其他各组(P0.05)。综合得出,高能量水平(消化能16 MJ/kg)代乳品有助于肉用犊牛生长性能发挥和瘤胃发酵,高蛋白质水平(粗蛋白质25%)代乳品能为犊牛提供充足蛋白质供其吸收利用,低能量低蛋白质水平(粗蛋白质22%,消化能14 M J/kg)的代乳品不利于犊牛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犊牛是奶业发展的基础,采用营养全面的代乳品饲喂犊牛,有效促进犊牛消化系统发育,是获得高产稳产奶牛群的有效措施。中国农科院反刍动物饲料创新团队根据近年来在犊牛日粮中蛋白质和能量的相关研究,针对犊牛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研发了犊牛两阶段代乳品,将哺乳期分为30日龄前和30日龄后2个阶段,前期代乳品粗蛋白质水平在22%左右,能量来源以乳糖或葡萄糖为主,后期代乳品粗蛋白质水平在20%左右,并使用淀粉替代乳糖或葡萄糖。文章将中国农科院反刍动物饲料创新团队在犊牛代乳品中蛋白、能量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和犊牛两阶段代乳品的技术特点及推广应用效果进行报道,以期为犊牛培育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不同蛋白质来源代乳品对早期断奶犊牛生长发育、常规营养物质消化率及部分血清代谢指标的影响.选取15头新生健康荷斯坦犊牛分为3组,分别饲喂乳蛋白和植物性蛋白质比例为80:20、50:50及20:80的代乳品,记为S20、S50及S80组.结果表明,S80组犊牛的总增重、平均日增重均低于其余2组,但统计上差异不显著(P>0.05);3组犊牛全程平均日增重分别为465、436和331 g/d.不同蛋白质来源对日粮常规营养素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S80组略低.犊牛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P)含量在整个试验期内保持平稳,试验结束时S50组血清TP含量略高于其余2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3组犊牛血清尿素氮(serum u-rea nitrogen,SUN)含量随日粮植物性蛋白质含量的升高而上升,试验结束时S80组显著高于S20组(P<0.05).结果提示,利用植物性蛋白质代乳品饲喂早期断奶犊牛未对其增重产生不利影响,初生2~3周龄后的犊牛可以有效利用代乳品中的植物性蛋白质.  相似文献   

6.
代乳粉用于早期断奶犊牛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犊牛使用代乳品可以节省鲜奶,降低饲养成本,控制疾病的发生,促进消化系统的发育。试验用24头犊牛做试验,60日龄断奶。结果表明,代乳品组犊牛增重47.55千克;对照组增重41.72千克;吃代乳品的犊牛在30-60日龄的日增重达到1026克,高于对照组103克。吃代乳品的犊牛每增重1千克的直接饲料成本为15.13元,比鲜奶组犊牛低2.14元/千克。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蛋白水平代乳品对哺乳期犊牛生长发育、常规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及氨基酸消化的影响。选15头新生健康荷斯坦犊牛分为3组,分别饲喂蛋白含量为18%、22%及26%的代乳品,记为LP、MP及HP组。结果发现,MP组犊牛体增重高于其余2组(P〈O.05),3组犊牛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598.10、829.52及628.57g/d。3组犊牛对日粮DM、EE及Ash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MP组犊牛对日粮CP的消化率较高(P〈0.05)。摄入N和粪N随日粮蛋白含量增加而增多(P〈0.05),而尿N不受日粮蛋白水平的影响(P〉0.05)。MP组犊牛对钙、磷的存留量和存留率均高于其余2组(P〈0.05)。3种代乳品的总氨基酸消化率分别为82.73%、83.41%及79.45%,蛋白水平对3组犊牛氨基酸(除丙氨酸外)消化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蛋白含量为22%的代乳品对犊牛的增重效果和营养物质利用率优于其余2组。  相似文献   

8.
通过犊牛代乳品饲喂试验结果证明犊牛代乳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完全代替母乳同时其可以提高犊牛的精粗料采食量试验组犊牛比对照组平均日增重高17g节约饲养成本224元因此犊牛代乳品的应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9.
用50头荷斯坦公犊以测定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12%,25%)对公犊的生长及与血清胆固醇有特殊关系的血清代谢产物的影响。所有的日粮都是由玉米青贮料、苜蓿干草和混合籽实饲料组成。日粮中耐酸性去污剂纤维的含量为19%。用高蛋白质日粮喂饲的犊牛,血清胆固醇的总平均水平(58.8毫升/10升)比用低蛋白日粮喂饲的对照犊牛(69.9毫升/10升)低(P=0.001)。用高蛋白日粮喂饲的犊牛其血清游离胆固醇的含量低(P=0.002),但高浓度的脂蛋白胆固醇随总胆固醇百分含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通过以椰子油和棕榈油替代代乳品中的乳脂,研究对哺乳期犊牛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试验选取60头初生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成5组,分别饲喂等氮等能但脂肪源不同的5种代乳品:1)代乳品中脂肪全部来自于乳脂;2)代乳品中脂肪中50%来自于椰子油,50%来自于乳脂;3)代乳品中脂肪中100%来自于椰子油;4)代乳品中脂肪中50%来自于棕榈油,50%来自于乳脂;5)代乳品中脂肪中100%来自于棕榈油。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1)椰子油或棕榈油50%和100%替代乳脂对14~56日龄犊牛平均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和腹泻率的没有显著影响(P0.05);2)椰子油或棕榈油50%和100%替代乳脂对哺乳期犊牛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3)椰子油或棕榈油50%和100%替代乳脂对哺乳期犊牛干物质、有机物、粗脂肪、钙、磷表观消化率和能量利用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椰子油和棕榈油替代乳脂改变了代乳品中的脂肪酸组成,但不同脂肪酸组成的代乳品对哺乳期犊牛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代谢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犊牛日粮中生长调节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犊牛健康生长是高产稳产泌乳牛的基础,关系到成年牛的健康和泌乳性能,进食抗生素奶和抗生素日粮都对犊牛的健康产生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试验研究表明,在犊牛代乳品和开食料中使用生长调节剂可以有效调节犊牛的生长发育,促进犊牛增重、调节胃肠道环境、提高免疫机能等作用。文章就微生态制剂、酶制剂、酸度调节剂、寡糖和多糖、天然物饲料添加剂对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犊牛营养生理研究与定向培育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犊牛及后备牛是成年牛的基础,这个生理阶段的消化系统发育和体驱的增长对奶牛的一生都至关重要。文章采用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方法,就犊牛出生后日粮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其消化系统的发育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得出了试验结果:8周龄犊牛胃肠道和消化腺体组织占机体活重的比重比较稳定,4个胃室差异不显著,瘤胃占体重的范围在0.89%~1.22%,皱胃的范围变异甚微,近0.47%~0.50%;肝、胰和脾脏很稳定,小肠的3部分有差异。8周龄犊牛瘤胃单位面积乳头数和乳头宽度与高度均处于一个比较恒定的范围内。8周龄犊牛小肠结构形态,包括小肠绒毛的高度和宽度以及隐窝深度和肠壁厚度变异范围比较大。血清学测定结果表明,犊牛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加,血液生化指标中的蛋白类指标趋于下降,脂类指标趋于上升。蛋白质水平和来源的试验结果为,代乳品中蛋白质水平为22%时犊牛的血清GLU和总蛋白含量高于其余两组,CP消化率最高;蛋白质水平影响犊牛的肠绒毛形态,高蛋白水平会降低肠道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22%的CP水平有利于犊牛瘤胃乳头的发育,及瘤胃内挥发性脂肪酸的产生。代乳品中的蛋白质来源(乳蛋白、植物性蛋白)对2~8周龄犊牛生长性能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但会影响犊牛胃肠道粘膜形态,添加植物性蛋白质可促进犊牛瘤网胃的发育。3~5月龄中国荷斯坦犊牛的试验表明,在消化能2.6 Mcal/kg前提下,CP水平为14.30%、14.88%、15.77%(蛋白能量比分别为56.3 1、57.2 1、60.9 1)的日粮,饲料转化率、乳头长都没有显著影响,犊牛血清的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生长激素、IGF-1等相关指标没有产生明显变化。新型添加剂试验表明,早期断奶犊牛日粮中添加75 mg/kg的酵母β-葡聚糖可显著提高犊牛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犊牛免疫能力[11];可提高早期断奶犊牛的小肠绒毛高度,增加小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13],优化肠道微生物结构。蜂花粉及其多糖对14~70日龄犊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有显著的影响。在犊牛代乳粉中添加甲酸或盐酸,可改善犊牛生长情况,降低腹泻率。总之,通过日粮因素可以对犊牛的消化系统和胃肠道结构以及生产性能进行定向调控,使之健康生长,合理发育。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代乳粉(主要含乳类制品)液态饲喂和代乳料(主要含植物类饲料等)干喂对荷斯坦奶公犊生产犊牛白肉的影响,试验选用20头健康无病、体重和出生日期相近的荷斯坦奶公犊,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进行了120 d的生长育肥试验。Ⅰ组饲喂市售的代乳粉(粗蛋白质22%,粗脂肪16%);Ⅱ组饲喂配制的代乳料(粗蛋白质22%,消化能16 MJ/kg)。结果表明:①Ⅱ组犊牛0~90 d平均日增重高于Ⅰ组犊牛,91~120 d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Ⅰ组犊牛(P< 0.05),但两组犊牛0~120 d平均日增重和试验末重均无显著差异(P> 0.05)。②不同代乳品及饲喂方式对奶公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 0.05)。③Ⅰ组犊牛的胴体重、屠宰率和眼肌面积均显著高于Ⅱ组犊牛(P< 0.05),分别比Ⅱ组高11.88%、11.04%和8.12%,但两组间的胴体产肉率无显著差异(P> 0.05);两组犊牛背最长肌的pH、剪切力、蒸煮损失和肉色均无显著差异(P> 0.05),但Ⅰ组犊牛的失水率比Ⅱ组犊牛高20.83%(P< 0.01);Ⅰ组犊牛背最长肌中粗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Ⅱ组犊牛(P< 0.01),但两组犊牛背最长肌中水分、粗蛋白质、粗灰分、钙、磷和铁的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 0.05)。④Ⅱ组犊牛的饲养成本比Ⅰ组降低45.38%。综上所述,饲喂代乳料的犊牛可获得与饲喂代乳粉犊牛相似的生长性能和肉品质,显著降低饲养成本。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代乳品中不同蛋白质源组合对哺乳期犊牛生长性能和能氮代谢的影响。选取64头初生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成4组(每组16头),分别饲喂4种代乳品,代乳品中的总蛋白质由乳源蛋白(MP)和植物蛋白按照3∶7的比例提供,植物蛋白分别为大豆分离蛋白(SP)、小麦水解蛋白(WP)和大米分离蛋白(RP)。各组代乳品中蛋白质源组成如下:A组,30%MP+70%SP;B组,30%MP+40%SP+10%WP+20%RP;C组,30%MP+10%SP+40%WP+20%RP;D组,30%MP+10%SP+20%WP+40%RP。试验期63 d。结果显示:1)14~63日龄,B组犊牛体重、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A组(P0.05),各组之间开食料采食量、干物质采食量及饲料转化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2) 14~63日龄,各组犊牛的腰角宽、胸围和体斜长差异不显著(P0.05),但B组犊牛的体高、十字部高显著高于A组(P0.05)。3)28日龄时,C组犊牛的总能消化率、总能代谢率和消化能代谢率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各组之间粪氮和氮消化率差异显著(P0.05),但是氮沉积率差异不显著(P0.05)。56日龄时,各组之间在能氮代谢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4)28~56日龄,B组、C组和D组犊牛血清中生长激素(GH)水平均高于A组,其中D组与A组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B组、C组和D组犊牛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P0.05)。综上所述,饲喂复合植物蛋白代乳品能够影响哺乳期犊牛的生长性能及能氮代谢,且综合来看B组饲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代乳品中添加不同含量的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对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8头新生荷斯坦犊牛进行8周饲养试验,按照体重和出生时间相近原则分为3组,分别饲喂低、中、高3种不同赖、蛋、苏氨酸水平的代乳品(A、B、C组)。结果表明:(1)代乳品中高赖、蛋、苏含量可以显著降低犊牛饲料转化率(P<0.05),但对全期代乳粉、开食料、羊草的总采食量以及体重和体尺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不同处理组犊牛的血清白蛋白含量为C组最高,A组最低(P<0.05),且白蛋白含量随着日粮中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含量的增加呈现显著上升(P=0.0747)。(3)除白蛋白外,本试验中其他各项血清代谢指标均不受日粮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含量的影响(P>0.05),但受周龄的影响显著。结果提示:高氨基酸含量组更有利于犊牛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蜂花粉及其多糖对犊牛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对14~70日龄犊牛代乳品中添加蜂花粉及其多糖进行饲喂对比试验。试验选用25头新生荷斯坦犊牛,随机分成5组,每组5头牛,分别饲喂蜂花粉0g(C组)、10g(10BP组)、25g(25BP组)、50g(50BP组)和蜂花粉多糖5g(5PS组),试验期56d。结果表明:蜂花粉及其多糖对犊牛的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均有提高作用,25BP组和5PS组作用显著(P0.05);体尺变化方面,犊牛70日龄时10BP和25BP组体高和胸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个试验组的体斜长和管围均略高于对照组;蜂花粉及其多糖可显著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P0.05),对胆固醇和尿素氮有降低趋势,可增加血液中的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综上所述,在犊牛日粮中添加蜂花粉和多糖可提高犊牛的生长性能,能够显著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蜂花粉的添加量以25g/d为宜。  相似文献   

17.
高原犊牛全哺乳培育效果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荣清  付祥超 《四川草原》2004,(11):28-30,32
本试验研究表明,高原犊牛施行全哺乳培育效果好。牦犊牛全哺乳培育平均日增重比半哺乳培育高140 g; 同在全哺乳的情况下,杂犊牛和西黄犊牛平均日增重比牦牛高80 g和230 g。因此,可研究营养丰富、高效、价格适宜的 代乳品、代乳料类用于生产挤奶母牛的犊牛施行哺喂。  相似文献   

18.
代乳品中的蛋白质来源是哺乳期犊牛培育过程中决定培育效果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20世纪60年代至今,哺乳期犊牛代乳品中的蛋白质来源经历了乳蛋白、酪蛋白、乳清蛋白、非乳源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等几个阶段。由于乳源蛋白价格上涨,使得代乳品成本升高,寻求能够提供与乳源蛋白相同饲喂效果但价格低廉的非乳源蛋白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在概述不同蛋白质源营养特性及蛋白质组分功能特性的基础上,针对其在哺乳期犊牛代乳品中的应用进行综述,重点阐述不同蛋白质来源代乳品对哺乳期犊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胃肠道发育、免疫与健康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后续非乳源蛋白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犊牛羔羊早期培育的特种饲料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犊牛、羔羊幼龄阶段的生长发育与成年后的生产性能有直接的关系,幼畜的早期培育是现代养殖业的成功技术对策。该文综述了我国犊牛、羔羊早期断奶所使用的代乳品的研究进展,主要从代乳品原料的特殊加工工艺、代乳品中营养参数的研究、特种饲料应用效果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论述。代乳品可以使羔羊10日龄断奶,犊牛出生后5d断奶。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研究表明,高原犊牛施行全哺乳培育效果好.牦犊牛全哺乳培育平均日增重比半哺乳培育高140 g;同在全哺乳的情况下,杂犊牛和西黄犊牛平均日增重比牦牛高80 g和230 g.因此,可研究营养丰富、高效、价格适宜的代乳品、代乳料类用于生产挤奶母牛的犊牛施行哺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