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试验抽取杂交鲟鱼(西伯利亚鲟♂×史氏鲟♀)的外周血样,提取外周血白细胞,用浓度0.5 g/m L的苦参、茵陈、杜仲、霪羊藿、茯苓、紫草、甘草、生地8种中草药水提液与外周血白细胞共同孵育后,分别采用抗超氧阴离子试剂盒、金黄色葡萄球菌法测定外周血白细胞的氧呼吸爆发活性及吞噬活性。结果:各处理组外周血白细胞氧呼吸爆发活性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苦参、茵陈、杜仲、霪羊藿、茯苓、紫草、甘草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生地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茵陈、杜仲组外周血白细胞吞噬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苦参、生地组外周血白细胞吞噬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各评价指标,生地更适合作为杂交鲟鱼的候选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发酵豆渣对建鲤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FSR_0,作为对照)、6%(FSR6)、12%(FSR_(12))、18%(FSR_(18))和24%(FSR_(24))发酵豆渣替代豆粕,配制5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8.49 g的建鲤9周。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30尾。结果显示:FSR_(12)组建鲤的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且其摄食率(FI)和饲料系数(FCR)最低。随着饲料中发酵豆渣添加水平的增加,建鲤脏体比(VSI)显著降低(P<0.05),而肝体比(HSI)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各组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葡萄糖(Glu)和甘油三酯(TG)含量以及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值无显著差异(P>0.05)。FSR_(12)组血浆总蛋白(T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FSR_6组和FSR_(24)组(P<0.05),而与FSR_(18)组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血浆总胆固醇(TC)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各试验组(P<0.05),而血浆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低于各试验组(P<0.05)。以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建鲤饲料中发酵豆渣的适宜添加水平为10.2%,添加水平过高会抑制建鲤的生长,但可以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试验对幼建鲤泛酸(pantothenic acid,PA)缺乏症以及泛酸缺乏对幼建鲤肠道酶活力和免疫应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选择450尾健康幼建鲤,初重为(12.95±0.03)g,分别饲喂泛酸含量为4、25.56mg/kg和65.85mg/kg的半纯合饵料。结果表明:4mg PA/kg组幼建鲤出现厌食、生长缓慢、眼球突出、游动缓慢、体表和鳍条出血等症状。同时,泛酸缺乏显著降低幼建鲤体增重和内脏器官重量(P0.05),并且肠道胰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和Na+,K+-ATP酶活力显著降低(P0.05),同时泛酸缺乏引起肠组织结构受损。泛酸缺乏导致幼建鲤攻毒后成活率降低。4mg PA/kg组幼建鲤红细胞(RBC)、白细胞(WBC)数量显著低于25.56mg PA/kg和65.85mg PA/kg组(P0.05),且25.56mg PA/kg和65.85mg PA/kg组差异不显著(P0.05);25.56mg PA/kg组幼建鲤白细胞吞噬率(LPA)、血清凝集素凝集效价(log2HA)、溶菌酶活力和IgM含量显著低于65.85mg PA/kg组(P0.05)。本试验结果证明,泛酸缺乏引起幼建鲤生长受阻,肠道酶活力和免疫力降低。  相似文献   

4.
选用体质量为(5.14±0.09)g的建鲤,采用2因子3水平试验设计,在基础饲料中添加3个DHA水平(0%、0.5%和1.5%)和3个维生素E水平(62.5、125、250 mg/kg)配制9种试验饲料,饲养8周后用嗜水气单胞菌进行攻毒试验,探讨DHA和维生素E对高密度养殖建鲤的免疫力及抗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和DHA都可显著提高高密度养殖的建鲤血浆SOD、血浆和脾脏LZM及血浆NO(P<0.05),攻毒存活率亦显著提高(P<0.05)。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可显著降低血浆MDA(P<0.05),维生素E和DHA二者交互作用显著提高脾脏LZM和血浆NO(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DHA和维生素E可提高建鲤的抗氧化、免疫力和抗病力,适宜在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中作为免疫增强剂适量添加。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主要研究了德氏乳酸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对黄河鲤(Cyprinus carpio Huanghe var.)皮肤黏液中免疫和抗氧化指标以及皮肤中抗菌肽基因表达的影响。将初重为(15.0±0.5)g的450尾黄河鲤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5组试验鱼分别投喂含德氏乳酸菌0(对照组)、1×105、1×10~6、1×10~7和1×108CFU/g的饲料,饲养8周后,采集皮肤黏液和皮肤,测定皮肤黏液中免疫和抗氧化指标以及皮肤中抗菌肽基因[肝表达抗菌肽1(Leap-1)和肝表达抗菌肽2(Leap-2)]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1×10~6和1×10~7CFU/g德氏乳酸菌组皮肤黏液中溶菌酶(LYZ)、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补体3(C3)、补体4(C4)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其皮肤黏液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1×105和1×108CFU/g德氏乳酸菌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皮肤黏液中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各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1×10~6CFU/g德氏乳酸菌组皮肤黏液中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105、1×10~6和1×10~7CFU/g德氏乳酸菌组皮肤黏液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皮肤中抗菌肽基因Leap-1和Leap-2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1×10~7CFU/g德氏乳酸菌组最高。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1×10~6~1×10~7CFU/g的德氏乳酸菌能够提高黄河鲤皮肤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并能上调抗菌肽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浓度的苦参添加剂对松浦镜鲤(Songpu mirror carp)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1、5、15、30 g/kg苦参粉,养殖周期为30 d。结果表明:15 g/kg试验组的松浦镜鲤血液中白细胞吞噬指数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第30 d达到最高(P0.01);血液白细胞数目、红细胞数目和溶菌酶活性在5 g/kg试验组中分别在第30 d和第15 d达到最高(P0.01);30 g/kg试验组的增重率在第30 d达到最高(P0.01);各试验组的增长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生长及免疫指标,苦参添加剂对松浦镜鲤的各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具有不同程度的正效应,但在效应时间上呈现出非同步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发酵豆渣对建鲤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FSR_0,作为对照)、6%(FSR6)、12%(FSR_(12))、18%(FSR_(18))和24%(FSR_(24))发酵豆渣替代豆粕,配制5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8.49 g的建鲤9周。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30尾。结果显示:FSR_(12)组建鲤的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且其摄食率(FI)和饲料系数(FCR)最低。随着饲料中发酵豆渣添加水平的增加,建鲤脏体比(VSI)显著降低(P0.05),而肝体比(HSI)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各组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葡萄糖(Glu)和甘油三酯(TG)含量以及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值无显著差异(P0.05)。FSR_(12)组血浆总蛋白(T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FSR_6组和FSR_(24)组(P0.05),而与FSR_(18)组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血浆总胆固醇(TC)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各试验组(P0.05),而血浆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低于各试验组(P0.05)。以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建鲤饲料中发酵豆渣的适宜添加水平为10.2%,添加水平过高会抑制建鲤的生长,但可以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精氨酸在体内和体外试验中对鲤鱼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体外和体内2种方法来研究精氨酸(Arg)对鲤鱼免疫力的影响。体外试验中,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0.5、1.0、1.5和2.0mmol/L的Arg,将肾脏白细胞培养不同的时间段后测定增殖指数、呼吸爆发活力、吞噬活力和杀菌率。体内试验中,将平均体重37g的鲤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条,分别体内注射0、25、50、100和200 mg/kg鱼体重的Arg,商业饲料投喂2周,进行肾脏白细胞增殖指数、呼吸爆发活力和吞噬活力的测定,以及血清和肝胰脏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及血清白蛋白(ALB)含量的测定。体外试验结果表明:添加Arg能够提高肾脏白细胞的增殖指数、呼吸爆发活力、吞噬活力和杀菌率。培养12和24h后,1.0、1.5和2.0mmol/L Arg组肾脏白细胞增殖指数显著高于0mmol/L Arg组(P0.05);培养6、12和24h后,1.0mmol/L Arg组肾脏白细胞呼吸爆发活力显著高于0mmol/L Arg组(P0.05);培养12和24h后,1.0、1.5和2.0mmol/L Arg组肾脏白细胞吞噬活力显著高于0mmol/L Arg组(P0.05);培养18h后,1.0、1.5和2.0 mmol/L Arg组肾脏白细胞杀菌率显著高于0 mmol/L Arg组(P0.05)。体内试验结果表明:50、100和200 mg/kg Arg组肾脏白细胞呼吸爆发活力、吞噬活力和增殖指数显著高于0mg/kg Arg组(P0.05);100和200mg/kg Arg组血清ALB和NO含量显著高于0 mg/kg Arg组(P0.05),50、100和200mg/kg Arg组血清NOS活性显著高于0mg/kg Arg组(P0.05);50、100和200mg/kg Arg组肝胰脏NO含量显著高于0mg/kg Arg组(P0.05),25和50mg/kg Arg组肝胰脏NOS活性显著高于0mg/kg Arg组(P0.05)。由此可见,Arg提高了鲤鱼肾脏白细胞的免疫力,体外试验表明Arg的适宜浓度为1.0mmol/L。正常摄食情况下,Arg在鲤鱼体内注射适宜浓度为50~100mg/kg。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蛋氨酸对幼建鲤疾病抵抗能力及免疫应答的影响.选择体重为(12.34±0.02)g健康建鲤864尾,平均分成6组,每组144尾(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48尾),分别饲喂蛋氨酸水平为0.39%、0.70%、1.00%、1.30%、1.60%和1.90%的饲料,饲养60 d后用嗜水气单胞菌攻毒17 d,考察蛋氨酸对幼建鲤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蛋氨酸水平极显著提高了攻毒前头肾体指数、后肾体指数、脾体指数、血液红、白细胞数量和攻毒后红细胞数量(P<0.01);显著提高了攻毒前白细胞吞噬率和攻毒后成活率、白细胞数量、白细胞吞噬率、血清酸性磷酸酶活力、溶菌酶含量、补体C3含量、凝集素水平和抗嗜水气单胞菌抗体效价(P<0.05).由此得出,蛋氨酸通过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和提高特异性抗体效价从而提高幼建鲤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力,增强疾病抵抗力.  相似文献   

10.
肌醇缺乏对幼建鲤消化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幼建鲤的肌醇缺乏症及其缺乏对幼建鲤消化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为(10.31±0.04)g的健康幼建鲤360尾,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鱼,分别饲喂含肌醇0和450 mg/kg的纯合饵料,试验期80 d.结果表明,肌醇缺乏导致幼建鲤呈现体表出血糜烂、鳍条糜烂等症状;增重和摄饵量极显著降低(P<0.01);饵料系数极显著升高(P<0.01).肌醇缺乏极显著降低了肠道和肝胰脏重量和蛋白质含量(P<0.01);极显著降低了肠道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γ一谷氨酰转移酶、肌酸激酶、碱性磷酸酶和Na+,K+-ATPase活性(P<0.01);极显著降低了攻毒前肾脏和脾脏重量,攻毒后存活率和血清补体C3、C4、类IgM含量、酸性磷酸酶、总铁结合力、凝集素效价和溶菌酶含量(P<0.01).综上所述,肌醇缺乏可导致幼建鲤的消化和免疫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11.
蛋氨酸对幼建鲤生长及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体重为(12.34±0.02)g健康建鲤864尾,平均分成6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48尾。6个处理组分别饲喂蛋氨酸水平为0.39%、0.70%、1.00%、1.30%、1.60%和1.90%的饲料,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饲料中蛋氨酸水平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幼建鲤增重、摄食量、饲料系数、蛋白、脂肪和灰分沉积率;饲料蛋氨酸水平对组织谷-草转氨酶活力、血氨浓度也有极显著影响(P<0.01);饲料蛋氨酸水平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幼建鲤肝胰脏重、肝胰脏蛋白含量、肠重、肠长、肠蛋白含量、肠皱襞高度、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活力、脂肪酶活力、肠碱性磷酸酶活力、肠Na+,K+-ATPase活力。试验结果说明,蛋氨酸可促进幼建鲤消化器官生长发育、提高消化酶活性、增强吸收能力、从而提高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生物素缺乏幼建鲤的组织器官病理变化。将 400尾平均体重为(7.72±0.02)g的幼建鲤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鱼),分别饲喂生物素含量为 0.010(缺乏组)和 0.151mg/kg(对照组)的试验饲料 63d。结果表明:生物素缺乏导致幼建鲤的肠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肝细胞变性、肿胀;后肾肾小管细胞变性、肿胀;心脏肌纤维溶解、断裂,肌间间隙变宽;肌肉肌纤维萎缩、断裂,肌横纹模糊不清或消失;鳃小片粘连,严重者坏死、脱落,部分鳃弓处发生充血。由此得出,生物素缺乏会造成幼建鲤组织器官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3.
高水平维生素E对幼建鲤生长性能和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伍曦  罗辉  冯琳  刘扬  姜俊  周小秋 《动物营养学报》2011,(11):1938-194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高水平维生素E对幼建鲤生长性能和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选用l 200尾平均体重(9.46±0.03)g的幼建鲤,随机分为8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50尾鱼,分别饲喂维生素E水平为7、107、757、1 007、l 257、l 507、l 757和2 007 mg/kg的试验饲料,试验期60 d.结果表...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苯丙氨酸缺乏对幼建鲤组织器官病理变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将平均体重为(7.53±0.01)g的幼建鲤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鱼),分别饲喂苯丙氨酸含量为1.9(缺乏组)和10.9 g/kg(对照组)的试验饲料60 d。结果表明:苯丙氨酸缺乏引起幼建鲤尾鳍向上弯曲;肠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肠黏膜固有层水肿;肝细胞空泡变性;胰腺细胞肿胀,胰腺腺泡中酶原颗粒减少;脾脏含铁血红素沉积;肌纤维肌浆凝固,部分肌浆溶解或肌纤维断裂;后肾肾小球充血、肿大,管腔轻度变形;鳃小片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严重者鳃小片溶解、脱落,软骨消失;脂质过氧化和蛋白质氧化增加,血清抗氧化酶活性、谷胱甘肽含量以及自由基清除能力降低。由此得出,苯丙氨酸缺乏会造成幼建鲤组织器官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以及抗氧化能力的降低。  相似文献   

15.
刘扬  池磊  冯琳  姜俊  周小秋 《动物营养学报》2012,24(8):1503-1511
建鲤肠上皮细胞( IEC)在24孔培养板中原代培养72 h并更换无血清DMEM培养液继续培养12 h后,随机分为7组,每组4个重复.除其中1组作为空白对照外,另外6组均加入100 μmol/L的过氧化氢(H2O2)以建立IEC氧化应激模型.相同条件下继续培养16 h后,将培养液分别更换为含0(空白对照组)、0、4、10、16、22和28 mg/L维生素C的无血清DMEM培养液,相同条件下继续培养72 h后取样测定指标,以考察不同维生素C浓度对H2O2诱导的建鲤IEC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1)100 μmol/L H2O2处理导致IEC存活数量减少,仅形成一些小细胞集落,并显著降低IEC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以及谷胱甘肽和蛋白质含量(P<0.05),提高IEC中丙二醛及蛋白质羰基含量以及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P<0.05),使建鲤IEC产生了氧化应激;2)维生素C显著提高IEC的抗羟自由基能力和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P<0.05),缓解由H2O2导致的建鲤IEC氧化损伤.综上可见,维生素C可提高建鲤IEC抗氧化能力,有效保护IEC免受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以0.5%的三氧化二铬为指示剂,由70%基础饲料和30%待测原料组成试验饲料研究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对血粉、蚕蛹粉、膨化羽毛粉、酶解羽毛粉、蛋白肽和玉米蛋白粉等6种非常规蛋白质原料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氨基酸、总磷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选用均重为(220.53±4.67)g...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脱脂蚕蛹替代饲料中鱼粉对建鲤生长性能、体成分及健康状况的影响,并对75%替代后添加晶体赖氨酸的效果进行研究.试验配制5种等氮(粗蛋白质36.8%)等能(粗脂肪5.5%)饲料,即含10%鱼粉的基础饲料(DSP0),脱脂蚕蛹分别替代基础饲料中25%、50%和75%鱼粉的3种饲料(DSP25、DSP50和DSP75)以及在75%替代基础上添加0.7%的晶体赖氨酸的饲料(DSP75-Lys).将270尾平均体重为(15.30±2.97)g的建鲤幼鱼随机分为5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8尾鱼.试验期为56 d.结果表明:直接替代组(DSP0、DSP25、DSP50、DSP75组)的末重(FBW)、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摄食量(FI)和蛋白质效率(PER)均随替代水平的升高逐渐下降,其中DSP75组的FBW显著低于DSP0组(P<0.05),WGR、SGR和PER显著低于DSP0和DSP25组(P<0.05);直接替代组的饲料系数(FCR)随替代水平的升高而逐渐升高,且DSP75组显著高于DSP0和DSP25组(P<0.05);直接替代组的肥满度(CF)和腹腔脂肪指数(IFI)均随替代水平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且DSP75组显著高于DSP25组(P<0.05);直接替代组的比肠长(RGL)随替代水平的升高逐渐升高,且DSP75组显著高于DSP0组(P<0.05).直接替代组的全鱼粗蛋白质、水分及肌肉各氨基酸含量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DSP75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DSP0组(P<0.05),全鱼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DSP0组(P<0.05).直接替代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随替代水平的升高逐渐升高,且DSP75组显著高于DSP0、DSP25和DSP50组(P<0.05);直接替代组的血清葡萄糖(GLU)含量随替代水平的升高逐渐降低,且DSP50和DSP75组显著低于DSP0组(P<0.05);直接替代组的肝胰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随替代水平的升高逐渐降低,且DSP75组显著低于DSP0和DSP25组(P<0.05);随替代水平的升高,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胆固醇(CHOL)含量逐渐降低,肝胰脏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升高,但各直接替代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晶体赖氨酸后,试验鱼各指标均有所改善,且鱼体粗蛋白质含量还显著高于DSP0组(P<0.05),但转氨酶活性及抗氧化指标仍与DSP75组无显著差异(P>0.05).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生长性能、体成分及健康状况指标,脱脂蚕蛹可替代建鲤饲料中50%以下的鱼粉,同时添加晶体赖氨酸可提高鱼体的蛋白质沉积水平.  相似文献   

18.
挑选个体大小、体重相近(15g左右)的建鲤50尾,随机分为5组(G1、G2、G3、G4和G5),即基础料组(对照组)、0.1%和胃保肝添加组、0.2%和胃保肝添加组、0.4%和胃保肝添加组和0.8%和胃保肝添加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建鲤。饲喂3周后取建鲤肠道和肝脏制成组织切片,测定肠绒毛高度。结果表明:0.1%、0.2%、0.4%、0.8%和胃保肝不同添加量试验组建鲤的肠绒毛高度都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试验组建鲤肝脏细胞的胞浆密度比对照组的大。在建鲤饲料中添加0.4%和胃保肝,促进建鲤肠绒毛增长和提高肝脏细胞胞浆密度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通过60 d的饲养试验比较饲料中添加晶体苏氨酸和微囊苏氨酸对幼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生长性能和消化吸收能力的影响.选取平均初重为(13.61±0.02)g的健康幼建鲤300尾,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晶体苏氨酸和微囊苏氨酸的试验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