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黄色诱虫板对茶小绿叶蝉的诱捕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姚雍静  王家伦  何莲  郭灿  段学艺 《茶叶》2010,36(2):90-92
试验结果表明,茶蓬面插黄色诱虫板能有效控制茶小绿叶蝉的发生,其控制效果30×40 cm2达90.02%、30×20 cm2达87.30%。经调查统计,两种规格的黄色诱虫板正反两面60天诱集到的茶小绿叶蝉成虫数分别为2035.7头、859.3头,亦即141.5头/(m2.天)、119.5头/(m2.天)。从经济角度考虑,茶园宜使用规格为30×40 cm2黄色诱虫板防治茶小绿叶蝉,每年1 hm2可节约投资840~2700元,与药剂防治相比,既省钱、省力,又安全、无污染。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两种规格黄色防虫板对茶园黑刺粉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两种规格防虫板对茶树黑刺粉虱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控制效果30×40cm~2达88.3%,30×20cm~2达72.3%;两种规格防虫板60天诱捕到的茶树黑刺粉虱分别为1784.2头、923.5头,即123.6头/m~2·天、87.3头/m~2·天,从田间防治效果和诱虫效果上看出,30×40cm~2防虫板更适合北方茶园黑刺粉虱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颜色防虫板对北方茶园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各种颜色防虫板对茶小绿叶蝉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田间防效大小依次为:黄板、绿板、蓝板;其累积诱虫效果大小依次为:黄板、绿板。黄板田间防治效果和粘虫效果最好,田间防效最高达92.1%,粘虫效果为148.4头/m~2·天,最适宜北方茶园茶小绿叶蝉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三种黄板对茶园害虫诱捕试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色板诱捕小型害虫是利用害虫对颜色的趋性而开发的一种防虫手段。色板颜色对诱捕效果影响很大,而黄板是目前茶叶生产上使用最广泛的色板类型。姚元涛等试验表明在黄、绿、蓝3种颜色色板中,黄板对茶蚜的田间防治效果最好;赵冬香等采用6种颜色色板对茶园假眼小绿叶蝉进行了室内和田间诱捕试验,结果表明假眼小绿叶蝉最偏嗜黄色;王蓉通过试验也证明黄板对假眼小绿叶蝉的诱捕效果要优于蓝板。应用黄板诱捕茶园害虫,是实施茶园虫害绿色防控  相似文献   

5.
茶小绿叶蝉(Empoasca pirisuga Matumura)是茶园中,特别是绿色食品茶园及有机茶园中危害较重且难以防控的害虫。为了筛选出绿色食品茶园及有机茶园中适合防治茶小绿叶蝉的生物农药,笔者选择了30%茶皂素AS、0.5%苦参碱AS、0.5%印楝素EC(力胜)、400亿个孢子/g茶将军WP(球孢白僵菌)四种生物农药进行单剂或复混剂共五个处理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均较好,最佳防效达100%,A与C及C与D药后21 d在P0.05的显著水平上均存在差异显著性。  相似文献   

6.
生态诱虫板对茶假眼小绿叶蝉和黑刺粉虱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茶假眼小绿叶蝉和黑刺粉虱成虫高峰期,挂放生态诱虫板有较好的控制效果。茶假眼小绿叶蝉在挂板后15天每板平均虫口量为109.6头,挂板后3天黑刺粉虱成虫平均每板达到276.3头,挂板后15天达到658.8头。挂板后5~8天,田间黑刺粉虱卵量减少64.31%~71.36%。挂板防治后25天,茶假眼小绿叶蝉虫口密度下降67.89%,黑刺粉虱若虫虫口密度下降68.73%。在福建省4个茶区示范推广,结果表明对茶假眼小绿叶蝉和黑刺粉虱成虫诱杀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茶园开展不同色板对茶小绿叶蝉和天敌诱捕数量的田间试验,比较天敌友好型色板是否比传统单色色板防治效果有提高。试验结果表明:天敌友好型色板比传统单色色板诱捕茶小绿叶蝉效果没有显著提升,但显著减少了误杀天敌的数量。  相似文献   

8.
新农药凯恩、帕力特茶园田间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茶园中开展150g/L凯恩EC、24%帕力特SC防治茶小绿叶蝉、茶橙瘿螨、茶小卷叶蛾要小试验.结果表明:150g/L凯恩EC对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在药后3天最高,达到91.70%,药后21天的防效为71.55%; 24%帕力特SC在药后第3天的防效为89.46%,药后第21天的防效达71.62%; 150g/L凯恩EC对茶小卷叶蛾在药后第3天至第21天的防效达到86.55%-86.98%; 24%帕力特SC对茶橙瘿螨的防治效果在药后7天达到87.19%,药后21天为76.52%.150g/L凯恩EC对小绿叶蝉、茶小卷叶蛾有良好防效,24%帕力特SC对茶小绿叶蝉、茶橙瘿螨也有良好防效.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天敌友好型色板与普通黄板对六堡茶有机茶园茶小绿叶蝉的诱捕效果,以及对天敌蜘蛛的影响,通过开展对比试验,调查不同时期、不同悬挂高度的两种粘虫板对茶小绿叶蝉和天敌蜘蛛的影响.结果显示,天敌友好型色板诱捕茶小绿叶蝉的效果较好,对天敌蜘蛛的影响较小.不同悬挂高度实验结果显示:6月份和8月份,天敌友好型粘虫板悬挂高于茶蓬面...  相似文献   

10.
茶小绿叶蝉是茶园的主要虫害之一。为更好防治茶小绿叶蝉,本研究开展了不同茶树品种间茶小绿叶蝉的抗性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茶树自身对于茶小绿叶蝉的抗性存在着明显差异。使用生物农药茶皂素对茶小绿叶蝉进行防治,将其防治效果与印楝素和化学农药帕立特的防治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与化学农药帕立特相比,生物农药茶皂素和印楝素具有低毒性、速效性较强且药效持久,对茶小绿叶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茶园间作对茶园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Matsuda)的生态调控作用,本研究开展樱花(Cerasus sp.)、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油菜(Brassica napus L.)间作茶园中小贯小绿叶蝉种群时序动态,及其天敌功能团组成结构、种群数量时序变化调查,分析间作茶园中小贯小绿叶蝉天敌功能团群落多样性和益害比。结果显示:樱花-茶、圆叶决明-茶和油菜-茶中小贯小绿叶蝉的时间动态变化趋势与常规茶园无显著差异,但发生量较同期常规茶园显著下降(P=0.034<0.05),全年分别下降25%~225%、20%~82.6%和20%~100%;经调查、鉴定得出,同期茶园小贯小绿叶蝉天敌功能团隶属于蜘蛛目、脉翅目和膜翅目,共计9个科、12个种,均为肉食性节肢动物;不同间作茶园中小贯小绿叶蝉天敌功能团种群的优势种、从属种和偶见种存在差异;与常规茶园相比,樱花-茶、圆叶决明-茶可显著提高蜘蛛、捕食性昆虫和寄生性昆虫的种群数量(P<0.05),油菜-茶可显著提高茶园中捕食性昆虫和寄生性昆虫的发生量,但对蜘蛛的发生量无显著影响;樱花-茶的小贯小绿叶蝉与天敌功能团益害比显著高于油菜-茶和圆叶决明-茶;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樱花-茶、圆叶决明-茶、油菜-茶的小贯小绿叶蝉天敌功能团群落多样性与常规茶园存在显著差异,且通过聚类分析得出,当兰氏距离为4.79时,茶树间作模式分为2类,一类为常规茶园,一类为樱花-茶、油菜-茶和圆叶决明-茶。研究结果表明,间作樱花、圆叶决明、油菜能有效降低茶园中小贯小绿叶蝉的发生量,提高天敌功能团的种群数量和益害比,对小贯小绿叶蝉的发生起到明显的生态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浙江上虞地区天香茶园设置吸入式太阳能杀虫灯和黄色诱虫板开展茶园绿色防控工作,并以当地无特殊管理措施的金家茶园作为自然条件下茶树虫害发生模式参照,调查2018年6月-2020年8月期间两处茶园的茶小绿叶蝉、螨类、茶尺蠖、蓟马、蚜虫的发生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天香茶园和金家茶园茶小绿叶蝉、螨类、蓟马和蚜虫的虫口高峰期均出现...  相似文献   

13.
本文开展了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30%茶皂素、0.6%苦参碱4种生物农药进行单剂或复混剂共6个处理进行防治闽北茶区茶小绿叶蝉的田间试验,探讨不同生物农药单剂或复混剂对闽北茶区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用药后3 d时,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和30%茶皂素混施对茶小绿叶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速效性好;药后7 d和14d时,对照生物农药0.6%苦参碱的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助剂烷基多糖苷(APG0810)在不同施药方法下对虫螨腈的减量增效作用,本研究进行了虫螨腈混用APG0810茶园小区喷雾法与泡沫法用药防治茶小绿叶蝉室内测定试验。结果表明,10%虫螨腈悬浮剂2 500倍液(推荐剂量的67%)添加0.1%APG0810,喷雾防治茶小绿叶蝉药后1 d、3 d、7 d的防治效果分别达83.06%、100.00%、100.00%;10%虫螨腈悬浮剂3 600倍液(推荐剂量的50%)添加0.1%APG0810,喷雾防治茶小绿叶蝉药后1 d、3 d、7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7.52%、86.08%、86.08%;10%虫螨腈悬浮剂2 500倍液与3 600倍液添加0.1%APG0810后,采用泡沫法施药防治茶小绿叶蝉,药后1 d药效即达91.58%、82.96%。因此,添加0.1%APG0810防治茶小绿叶蝉可减少虫螨腈悬浮剂33%~50%的用量,而泡沫法施药能极显著提高低剂量虫螨腈的速效性,从而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果圣防治茶园主要害虫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植物源农药0.5%果圣水剂防治茶小绿叶蝉、跗线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0.5%果圣对茶小绿叶蝉和跗线螨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且对茶叶无药害,对茶园蜘蛛等天敌安全。使用0.5%果圣250倍液防治茶小绿叶蝉和跗线螨,药后7d防效分别达到94.63%、91.95%,接近对照药荆10%吡虫啉2000倍液(97.27%)和30%赛丹1000倍液(93.26%)的防治效果,是当前供茶园选择的一种较理想的替代化学农药防治茶小绿叶蝉和跗线螨的药剂。  相似文献   

16.
试验研究了茶园中利用黄(蓝)色粘虫板对茶园害虫的诱捕效果,通过利用黄(蓝)色粘虫板连续对茶园中的主要害虫种类,发生量,时间动态变化以及不同颜色板的诱捕效果情况的分析,结果表明:黄、蓝色板对茶潜叶蝇、茶细蛾、黑刺粉虱、小绿叶蝉、广翅蜡蝉的诱捕效果明显,黄板对小绿叶蝉的诱捕效果比蓝板更佳。8月下旬至9月中旬期间茶园昆虫种类逐渐发生了变化,其中小绿叶蝉在茶园昆虫中所占比例逐渐变少,而黑小壳虫、黑刺粉虱、茶刺蛾相继出现。实验中出现的蜘蛛、瓢虫、蜗牛,寄生蜂类,以及一些数量很少的其他害虫,很有可能是偶然因素被捕获。  相似文献   

17.
曾驰  彭宇 《福建茶叶》2015,37(2):61
<正>1试验目的:验证30%茶皂素水剂防治茶树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适宜用量及其对茶树的安全性,为该产品推广应用提供依据。2防治对象:茶小绿叶蝉Empoasca pirisuga;供试作物为安吉白茶。3试验地环境或栽培条件:试验地设在浙江安吉溪龙乡坡地,供试茶园土壤类型为粘上,肥力中等,pH值6.0,杂草较少,试验地各小区耕作均一。4试验药剂:30%茶皂素水剂,湖北信风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8.
在福安进行了4种不同类型农药使用效果综合评价茶园小区试验,0.5%藜芦碱粉剂800倍液防治茶小绿叶蝉、茶蚜、茶丽纹象甲效果良好,对茶园蜘蛛有一定的杀伤力,但药后15 d可正常恢复,对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总体上有积极作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5000倍液防治茶小绿叶蝉、茶蚜效果良好,对茶园蜘蛛安全,对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相对较轻;99%矿物油50倍液防治茶小绿叶蝉、螨类的效果较好,对茶园蜘蛛有一定的杀伤力,但药后15 d可正常恢复,对生态系统结构有负面影响趋势;2.5%联苯菊酯乳油1000倍液防治茶蚜、螨类效果较佳,对茶园蜘蛛有较强的杀伤力,对生态系统结构有负面影响趋势。  相似文献   

19.
肖强 《中国茶叶》2019,(5):14-16
茶小绿叶蝉是茶园最主要的害虫之一。长期以来,茶小绿叶蝉种名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介绍了茶小绿叶蝉种名的形成历史过程,明确了茶小绿叶蝉的种名为小贯小绿叶蝉。同时,叙述了茶小绿叶蝉的形态特征和发生特点,提出了茶小绿叶蝉防控技术措施,为茶小绿叶蝉的识别和防控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静电喷雾技术控制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效果.结果表明,应用静电喷雾每亩使用功夫菊酯0.5 g,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达到96%,与每亩氯吡硫磷20 g和吡虫啉5 g常规喷雾效果相当.印楝素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很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