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继云南6种阔叶材的识别与利用研究之后,又就1989年从西双版纳普文林区采集到的窄序崖豆树、亮叶围诞树、假樱叶杜英、鹅掌柴、幌伞枫、镰尖蕈树、滇西蒲桃和簇花蒲桃的木材标本,对滇产的这8种树种的木才识别特征及利用途径进行了研究。依据研究结果,对这些树种的木材宏观构造、微观构造及物理力学性质作了报道,提出了它们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红木识别     
文章介绍了17种红木(Rosewoods)家具用材树种的木材宏观构造识别特征,并注明了树种的隶属科、属、种的中文名、拉丁学名、商品材名和主产地。  相似文献   

3.
交趾黄檀属于红木树种,木材材质优异,市场价值高,在市场上常有其他木材冒充交趾黄檀,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为了识别交趾黄檀及其相似树种,通过木材解剖和显微摄影技术,对交趾黄檀及其相似树种木材宏观构造和木材显微构造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交趾黄檀的木材底色比其他相似树种深,木材新切面呈紫红色或暗红褐,久置后为深红色或暗红色;交趾黄檀木材常具黑色条纹,且黑色条纹比其他树种粗;交趾黄檀木材具有酸辛味,而其他树种木材气味微弱或无。交趾黄檀轴向薄壁组织为带状和翼状,与射线局部交叉为网格状;交趾黄檀单列木射线较多,多列木射线宽2~3个细胞,高6~14个细胞,与其他树种有明显差异。交趾黄檀及其相似树种木材可通过木材颜色、纹理、气味等宏观特征以及轴向薄壁组织、木射线等显微构造特征来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全球林产品生产、贸易和消费第一大国,因此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木材和木制品贸易流通环节经常出现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现象,为国际履约执法和林产品产业监管带来严峻挑战。基于木材解剖的传统木材树种识别方法,一般只能识别木材到"属"或"类"。近年来发展的DNA条形码、近红外光谱等木材树种识别新技术虽然可以实现木材"种"的识别,但难以在口岸、现场等多场景下对大批量样本进行自动精准识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可以从不同类别图像中提取关键特征,从而对图像进行分类,为木材树种分类带来新的途径。笔者首先介绍了基于图像采集、特征提取和树种分类的传统木材树种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研究概况,然后从图像数据集构建、模型构建训练与测试以及系统开发等应用等方面介绍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木材树种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研究应用现状,并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对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在木材树种识别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和提出建议,以期为木材树种自动精准识别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红椿(Toona ciliata)与思茅红椿(Toona ciliata var.henryi)同属于香椿属植物,思茅红椿为红椿的一种变种。红椿为国家II级保护植物,而思茅红椿为非保护树种,在识别与鉴定两种木材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植物学分类提供一定依据。两者具亲缘关系,在木材解剖构造上具一定相似性和差异性,通过两者差异性可区分两种木材,由此可对两种树种作出区别。在宏观上两者差异体现在材色、年轮宽度、薄壁组织类型不一;微观构造上,两者的轴向薄壁组织类型、晶簇及晶体个数及木射线高度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1989年就西双版纳普文林区采集到的槭果黄杞、思茅栲、多穗石栎、柴桂、披针叶楠、勐海山胡椒6个材种的木材标本,对滇产这些树种木材的宏观构造、微观构造、物理力学性质和利用进行了研究。其结果供开发利用云南的阔叶材作依据。  相似文献   

7.
1989年就西双版纳普文林区采集到的槭果黄杞、思茅栲、多穗石栎、柴桂、披针叶楠、勐海山胡椒6个材种的木材标本,对滇产这些树种木材的宏观构造、微观构造、物理力学性质和利用进行了研究。其结果供开发利用云南的阔叶材作依据。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市场上关于鸡翅木的树种名称较为混乱,真伪难辨,扰乱了市场秩序。为规范市场和帮助读者正确认识和辨析真假鸡翅木,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对市场上常见6种假鸡翅木的木材名称、木材构造特征、材性、用途进行了分析描述,为广大消费者提供识别依据。  相似文献   

9.
进口热带木材的识别,材性和用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语文介绍了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执行的ITTO项目“中国进口热带木材的识别、材性和用途”的背影目的、意义、执行情况。东南亚、非洲和拉丁美洲热带木材3本丰共记载600余种的热带木材的名称;树木性状及分布,木材构造;性质;主要用途及构造显微照片,为正确识别木材提供依据。中、英文两种版本的热带木材数据库,可从本材构造特征检索木 树种;按用途检索适合的木材树种检索产地、性质和用途;按国别检索木材的中、  相似文献   

10.
2021年2月9日,木工所正式发布了最新科技成果iWood■-木材智能识别系统。该系统由木材构造图像采集装置和木材树种识别软件构成,依托我国馆藏量最大的木材标本馆-中国林科院木材标本馆,通过构建木材构造图像特征数据库及内嵌深度学习图像识别模型,成功实现木材"种"水平的快速自动鉴别。同时,iWood■能够实时采集高分辨率木材构造图像(最大为4000像素×3000像素),并进行自动批量化标注与数据集管理,适用于木材标本数字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根据秃杉有关的研究文献,对秃杉物种的确立,天然林的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动态和更新演替等种群特征,原生地保护与迁地保护,引种地气候和立地的适应性,速生性,抗寒、耐高温干旱、耐萌、抗风和抗病虫害能力等抗逆性,种源的遗传多样性,种源地理变异和生态适应性,种子、苗期及林木生长的变异,不同年龄林木生长性状的相关性,优良种源选择和种源区划等的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2.
2001年3月至2003年10月,在元江县林木种苗管理工作站进行了6种森林蔬菜的育苗及修剪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生长调节剂处理插穗后,可提高臭菜、树头菜、越南甜菜和刺五加扦插生根率,在大棚中最佳扦插时间生根率分别达80%、60%、80%、60%,吲哚丁酸好于ABTI*生根粉,大棚中扦插优于露天;其中刺五加最佳扦插时间为10月,其他3种为3月.南山藤和长蕊甜菜的种子育苗,出苗率分别为100%和92%;南山藤和长蕊甜菜最佳育苗时间分别为3月和8月.臭菜、南山藤、刺五加、树头菜和越南甜菜的最佳修剪高度分别为50 cm、50 cm、40 cm、60 cm和50 cm,与未修剪相比,分别提高了191.43%、415.63%、214.29%、336.94%和531.39%,修剪能大幅度提高森林蔬菜产量.  相似文献   

13.
对不同林地土壤及其香榧种子矿物元素分析表明:(1)香榧林地土壤中共检测出21种矿物元素,其中作为大量元素的N、P、K较为丰富,但比例失调;有毒重金属元素Cd和Hg没有检出,As、Cr、Cu的变异系数较大,Zn、Pb的变异系数较小;香榧林地土壤其它矿物元素中,se没有检出,Si、Ni等元素变异系数较大,而Fe、B、Mn、Sn、Sr等含量丰富,且变异系数较小。(2)香榧种子中检测出19种矿物元素,其中主要营养元素N、P、K、Ca、Mg含量丰富,且样品间变异系数均在16%以下;重金属元素Cu、Zn、Hg的含量在安全范围以内。Pb、Cr未检出,仅个别样品As超标;其它元素中的Sn、Al、Mn、Sr及Cu、Zn含量极丰富或丰富,样品间变异系数小;而Na、Ni、Fe、B、Se的含量的变异系数在70.32%(Ni)-147.69%(Fe);(3)多数矿物元素在土壤与种子之间没有相关性;土壤有效P、K含量在一定范围内与种子P、K含量似有一定相关性;大量施肥特别是有机肥与化肥混施有提高土壤中Cd、Pb、Na含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三倍体毛白杨新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9年对19个三倍体毛白杨新品种的生长对比试验和各品种的干形、抗风折及抗病虫害能力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L10、L4、L2、L3、L9和L1六个新品种综合性状最优,特别是L10和L4的材积增益大于对照1.4倍~1.9倍,具有干形直、抗风折、病虫害少的优点,应作为重点发展的新品种。L10、L3和L9为雄株,可用于城市绿化和通道工程绿化。目前三倍体毛白杨的病虫害有不断升级之势,天牛、白杨透翅蛾、根瘤病、潜叶蛾的危害较重,应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中国竹产业的特色优势与创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是竹产业发展规模最大和最先进的国家,竹林培育和竹材加工技术取得了显著成就,产业初具规模。但在新形势下,竹产业正面临技术变革,推动竹产业整体转型升级亟需创新技术与模式设计。文章主要以竹材加工产业为重点,从竹材的资源分布、文化属性、经济价值、国际贸易等方面阐述了中国竹产业的特色与优势。进而从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产业结构升级、创新能力培育等方面剖析了当前制约中国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与挑战。在此基础上,重点围绕统筹规划、产业链构建、科技创新、政策扶持、认知提升、标准体系建立、国际市场拓展等方面,提出了中国竹产业创新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竹子是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优良林种,是区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屏障.温度、水分、光照、大气组分等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竹子的生长发育和分布.该文从主要气候因子对竹子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征及其分布和经济产出的影响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今后需要重点开展的相关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7.
深圳湾红树植物木榄种源筛选早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从海南省的三亚、文昌、琼山、广西的防城,广东省的雷州、廉江和深圳采集木榄胚轴,同时种植在深圳湾作种源试验。通过4a的试验表明,7种种源间的成活率、树高、地径和单株生物量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以琼山种源表现最佳,其成活率、树高、地径和生物量分别为90.0%、1.54m、4.97cm、1.358kg,比表现最差的文昌种源分别提高17.8%、17.3%、12.2%、55.9%,比本地的深圳种源分别提高5.5%、18.2%、9.0%、6.1%。根据种源综合评定结果,各种源的优劣排列顺序为:琼山、廉江、深圳、三亚、防城、雷州、文昌。鉴于文昌、雷州种源在深圳湾适应性差,不宜在本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8.
国外产8个竹种种子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外国产3个属8种竹子种子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形态特征指标和种子的千粒重、纯净度、病虫害感染度、含水量、发芽率等质量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带壳颖果形状多为圆锥形、纺锤形,颜色以褐色、黄褐色、灰褐色为主,长度和直径分别为9~11 mm和1~4 mm;去壳颖果长度和直径分别为8~15 mm和1~3 mm;颖果种子的千粒重、纯净度、含水量、病虫害感染程度、实验室发芽率、温室发芽率分别为10~70g、70%~93%、0%~15%、7%~8%、40%~75%、70%~95%。2)带壳坚颖果的形状一般为卵圆形,颜色多以灰褐色为主,长度和直径分别为5~8 mm和2~5 mm;去壳坚颖果长度为4~8 mm,直径为2~4 mm;坚颖果种子的千粒重、纯净度、含水量、病虫害感染程度、实验室发芽率、温室发芽率分别为10~35g、85%~89%、6%~9%、0%、15%~50%,25%~69%。  相似文献   

19.
竹大片刨花板对竹材生物学特性的适应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云南四种典型材用丛生竹(龙竹、甜龙竹、黄竹和油勒竹)宏观构造、组织结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和化学组份等竹材主要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分析结果为依据,提出了竹大片刨花板的结构、制板工艺和设备与原料竹材生物学特性之间应有的适应性关系。继而,通过实验室系列化试验和工厂试生产,确定了竹大片刨花板的应有性能和最佳工艺条件包括竹大片刨花的最佳质量指标及其最佳制备条件。  相似文献   

20.
森林康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文中结合生态学和现代养生学原理提出了“将优质的森林资源与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有机结合,开展森林养生、疗养、康复和休闲等一系列有益人类身心健康的活动”的森林康养概念;阐述了以人为本、以林为基、以养为要、以康为宿的森林康养科学内涵;总结了国内外森林康养建设、认证及科学研究现状;根据我国湖南省的森林康养实践,分别从健康检测、疾病预防、疾病康复、疾病治疗、动静结合5个方面构建了“一个中心、四种途径”的森林康养模式,即以健康管理为中心,以森林养生、疗养、康复和休闲为途径;从森林康养管理、政策、技术、环境、基地、标准、人才和宣传8个方面讨论了森林康养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