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筛选适应酉阳县种植的礼品瓜,引进先甜童、金蜜童、8424、早春红玉等18个礼品西瓜品种。通过试验初步表现出:早春红玉、蜜童、新金凉、黄晶一号可食率高,蜜童、8424、先甜童、金兰黄瓤、新金凉口味和口感极好;墨童、蜜童、美仙子果皮韧性好,便于运输。筛选出金冠黄瓤、金冠一号、美仙子、先甜童、金蜜童、墨童、8424、超越梦想等优秀品种。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出适合开平地区种植的水稻新品种,2014年,广东省开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了8个水稻新品种,采取大区对比法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分别对各品种的生育期、分蘖动态和成穗率、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等指标进行了考察。试验结果表明,黄软秀占、新丝占、广丰香8号、固丰占、五山秀占、广源占12号这6个水稻新品种表现出生育期短,成穗率高,农艺性状突出,产量较高,在通过品种审定后,适宜在开平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合福建省种植的高产优质鲜食甜玉米,以粤甜16为对照,于2021年春季对10个鲜食甜玉米进行引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甜玉米新品种的产量、品质和综合抗性差异较大,其中金冠218和广良甜27综合性状表现优良,株型为紧凑型或半紧凑型,果穗为筒型,籽粒排列整齐,蒸煮后食味优,抗逆性强;产量分别为20 331.25、20 037.50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粤甜16增产8.0%、6.4%,可作为鲜食甜玉米优良品种在福建省推广种植。鄂甜玉3号和珍珠牛奶的早熟、珍珠牛奶的低穗位等特性可以作为优质资源供育种利用。  相似文献   

4.
应用SSR分子标记鉴定甜瓜杂交种纯度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以甜瓜(Cucumis meio L.)杂交一代品种东方蜜1号、东方蜜2号及其亲本和7个同母异父的杂交组合为实验材料,利用SSR标记对甜瓜杂交种纯度进行了快速鉴定.结果表明,应用筛选得到的12对东方蜜1号SSR特异性引物及3对东方蜜2号SSR特异性引物可快速准确地鉴定出杂交种中混杂的母本自交系种子,且鉴定结果与大田鉴定结果基本一致.利用SSR引物组合MS48 MS60和MS4 MS20分别可以把东方蜜1号、东方蜜2号与其各自亲本及同母异父的7个杂交组合完全区分开.应用SSR引物组合的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检测出混杂在杂交种中的母本自交系种子,也能检测出其它不明来源花粉所导致的生物性混杂,提高了甜瓜杂交种纯度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合陇东旱塬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玉米品种,于2019年在甘肃庆阳对12个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和抗逆性(倒伏率、对茎腐病的抗性)等进行了田间比较。结果表明,供试12个玉米品种在当地均可正常成熟,生育期为128~143 d。产量以先玉1321最高,为15 400.5 kg/hm2;新玉108次之,为14 785.5 kg/hm2;兴贮88居第3位,为14 448.0 kg/hm2。在抗逆性方面,九圣禾2468、新玉108、陕单650、迪卡519、松科106、兴贮88倒伏率均为0,表现出良好的抗倒伏性;九圣禾2468、新玉108和陇单9号对茎腐病表现出良好的抗性。从农艺性状和抗性等综合考虑,新玉108、九圣禾2468和兴贮88表现最佳,适宜在陇东旱塬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目前玉米生产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玉米籽粒机收将是大势所趋,因此人们对玉米品种的选择也趋向于耐密植、抗倒伏和籽粒脱水快等优良性状。为了筛选出陇东旱塬区适宜的籽粒机收玉米品种,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引进的17个玉米品种表型性状和籽粒机收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和恒5266产量高,但是机收表现不理想;迪卡159、先丰9号、先玉1483、五谷737和新农育6003等5个品种综合表现良好,可以作为陇东旱塬区籽粒机收玉米品种贮备品种加以推广,尤其是五谷737产量高、抗性好、机收表现好,宜大力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适宜重庆地区全程机械化种植的优质马铃薯品种,以当地主栽品种米拉为对照,引进8个新品种开展比较试验,对各品种的物候期、植株性状、块茎性状及产量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青薯9号、渝昌薯1号、渝薯7号和渝昌薯2号可作为优质中晚熟品种推广;费乌瑞它可作为优质早熟品种推广;红美可作为优质彩色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油菜机播机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机型播种"渝黄4号"油菜籽,根据出苗情况、操作便利等原则,筛选出2BM-2A2型小型油菜直播机作为重庆市丘陵山区主要推荐机型;对不同播种方式的"渝黄4号"油菜品种产量结果进行比较,表明利用2BM-2A2型小型油菜直播机机播与单株育苗移栽,产量差异不显著;对使用2BM-2A2型小型油菜直播机在相同栽培水平下的不同品种进行产量比较,认为渝黄4号、川杂NH352、中双11、中油6303品种高密植条件下可作为机播品种;采用4LZ-1.5油菜联合收割机有一定损失,各品种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甘蓝型油菜EMS诱变后代农艺性状观察及分子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浓度甲基磺酸乙酯(EMS)溶液处理甘蓝型油菜常规品种川油20和渝黄1号选系种子,结果表明:EMS对成苗率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浓度1.0%为半致死量。M1中出现叶片卷曲、皱缩、黄化、双茎、扁茎和植株矮化等变异性状;M2中筛选到双茎、长角、多分枝等变异性状。对M2长角果等产量性状变异株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变异株角果长度(果身和果喙)高于对照,有效分枝数、有效角果、角果粒数和千粒重高于对照,一次分枝高度低于对照。对变异株进行SSR分析表明,变异株与对照在电泳条带上表现出多态性,进一步证明了变异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合广东省清远市种植的高产优质香稻新品种,为水稻新品种审定、推广及品种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2021年开展了10个香稻新品种的区域试验.初步结果表明,又美优219、又美优珍香、众香5号和粤品优珍香4个品种的综合表现优良,建议进一步扩大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1.
苹果品种用于加工鲜榨汁的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科学评价苹果品种的鲜榨汁加工适宜性,以122个单果质量在100 g以上的品种为对象,运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概率分级、层次分析、K-均值聚类、判别分析等方法建立苹果品种鲜榨汁加工适宜性评价技术。结果表明:果实与鲜榨汁间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固酸比和糖酸比5项指标均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67、0.9393、0.8413、0.9036和0.9099。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出汁率、单宁含量等4项指标被确定为苹果品种鲜榨汁加工适宜性评价指标。4项指标均划分为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5级,即极低、低、中、高和极高。根据指标权重和指标分级标准,建立了4项指标的评分标准。建立的苹果品种鲜榨汁加工适宜性判别函数有极高的判别准确性,正确判别率达到94.74%(建模样本)和96.55%(检验样本)。筛选出的58个优良品种中,红富士、乔纳金、津轻等43个品种适于加工鲜榨汁,澳洲青苹、红玉、金冠等15个品种极适于加工鲜榨汁。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天水市种植的籽用大麻品种(系),以当地主栽品种清水大麻为对照,对引进大麻品种(系)的生育期、主要性状、产量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出苗期基本相同。不同品种(系)种子折合产量有较大差异,沁源6号最高,达1 076.82 kg/hm2,比对照品种清水大麻增产41.17%;固原1号次之,为895.40 kg /hm2,比对照品种清水大麻增产17.39%,其余品种(系)均表现为减产。纤维折合产量沁源6号最高,达316.30 kg/ hm2,比对照品种清水大麻增产0.18%,其余品种(系)均低于对照品种清水大麻。原茎折合产量固原1号最高,达1 057.78 kg/hm2,比对照品种清水大麻增产39.39%;其次是沁源6号,为902.22 kg/hm2,比对照品种清水大麻增产18.89%。从主要性状和产量综合分析,沁源6号和固原1号表现较佳,适宜在天水市种植。  相似文献   

13.
赵学宁 《南方农业》2008,2(5):47-47
白黄瓜为黄瓜的一种,包括的品种很多,如肥城白黄瓜、湘园一号、周白2号、吉兴旱白黄瓜等.白黄瓜的品质、产量和抗病性等均优越于一般品种.生长势强,主侧蔓均能结瓜,有光泽,白刺有瘤,腔小肉厚,长20~30 cm,单瓜重300~400 g,口感脆甜,清香,外观佳,品质优,适宜生食和凉拌.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以花生(Arachis hypogage L.)品种花育22号成熟种子胚小叶为诱变材料,培养在添加平阳霉素的体胚诱导培养基中进行诱变处理,将成活的形成体胚的外植体转移到添加NaCl的体胚萌发培养基中进行耐盐定向筛选。对获得的再生植株M2的部分农艺性状进行观察测定,结果显示,花生胚小叶经平阳霉素离体诱变和NaCl定向筛选获得的再生植株后代表现型存在广泛变异,如主茎高、侧枝长、分枝数、单株结果数、荚果形状和大小、种皮颜色等均发生明显的变异。从后代变异规律可以看出,利用高效低毒的平阳霉素作为诱变剂与组织培养结合可作为创造花生新种质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施氮量对甜玉米产量、品质和蔗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以甜玉米扬甜2号和超甜135为材料,设置纯氮N 0、75、225、375 kg/hm2 4个处理,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甜玉米产量、品质和蔗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显著提高甜玉米扬甜2号和超甜135鲜穗产量,两品种均以施N 225 kg/hm2产量最高,比不施氮分别增产65.15%、99.61%.甜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和蔗糖的含量随吐丝时间呈单峰曲线变化,施氮明显提高籽粒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施氮量为N 225 kg/hm2时最高.氮肥对甜玉米质构特性有较大影响,施氮量增多,籽粒的硬度显著增加;脆性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以氮肥用量在N 225 kg/hm2最大.籽粒中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合成方向活性的变化趋势与蔗糖含量变化一致,SS分解方向活性随籽粒灌浆进程逐渐变大.合理施氮可提高甜玉米籽粒中SPS和SS合成方向活性,增加糖分,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6.
樱桃品种果实品质因子主成分分析及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研究不同品种甜樱桃果实品质指标差异,确定代表性品质指标,从而筛选出品质优良的甜樱桃品种。以24种甜樱桃果实为材料,测定其11项品质指标(单果质量、硬度、可食率、出汁率、p H值、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花色苷含量),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模糊评判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甜樱桃品种各项指标存在差异,其中单果质量与维生素C之间,可食率与出汁率、可滴定酸之间,花色苷与p H值、可滴定酸之间,总糖、还原糖、糖酸比与p H值之间均呈及极显著正相关。因子分析提取了甜味、口感、抗氧化、可食、质量5项主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2.948%,包含了大部分指标信息,因此筛选总糖、出汁率、维生素C、可食率、单果质量作为评价甜樱桃的关键指标;利用PAST软件绘制各品种在5个主因子的分布状况,并对品种因子综合得分进行排序,得分排名前10的樱桃品种依次为"Red"(0.70)、"早露"(0.63)、"红蜜"(0.60)、"彩玉"(0.47)、"秦樱一号"(0.44)、"S2S1"(0.38)、"早大果实生"(0.35)、"13-33"(0.28)、"明珠"(0.13)、"秦林"(0.07);对11个分析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判,综合品质表现排名前10的品种分别为"Red"(0.642)、"红蜜"(0.566)、"早露"(0.545)、"明珠"(0.524)、"彩玉"(0.521)、"秦樱一号"(0.512)、"秦林"(0.501)、"美早"(0.491)、"S2S1"(0.482)、"早大果实生"(0.470),以上结果一致表明"Red"、"早露"、"红蜜"、"彩玉"、"秦樱一号"、"S2S1"、"早大果实生"、"明珠"、"秦林"等9种樱桃综合品质较其他15种樱桃更优,其中"Red"樱桃品质最优,可作为樱桃资源开发利用、育种及品质改良的原材料。因子分析与综合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该试验初步确定排名前9位的樱桃优良品种,为樱桃品种选育和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浙薯系列鲜食及食品加工型甘薯品种系谱和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评价不同类型甘薯品种品质育种指标以及提高育种效率,以2005-2016年育成的13个浙薯系列鲜食及食品加工型甘薯品种为材料,分析亲本系谱,统计品种特征特性,并依据品种用途、干率等对其主要品质性状进行分组比较。结果表明,浙薯系列甘薯品种系谱来源主要是胜利百号和南瑞苕衍生品种栗子香血缘。浙薯81及其衍生品种浙薯13在作为骨干亲本时表现出理想的育种效果。从品种的特征特性来看,鲜食型品种(包括迷你型鲜食品种)具有相对较高的干率(>30%)和淀粉率(>20%);不同类型品种生薯、熟薯的糖分(可溶性糖、还原糖)含量因品种而异;不同加工用途品种类型对胡萝卜素含量指标要求不同。不同类型品种的品质育种指标应进行综合评价,鲜食型甘薯主要以食用品质指标为主,干率是重要的品质指标之一;食品加工型甘薯主要以加工适应性目标为主,需注重中高干率、中高胡萝卜素含量、糖化快等材料的筛选与利用。本研究结果为优质鲜食及加工型甘薯新品种选育的种质创新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鉴定筛选出适宜陇中半干旱区种植的高产抗病小豆新品系。以京农6号为对照品种,对引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7个小豆新品系的生育时期、农艺性状、籽粒产量、抗逆性和抗病性等进行试验观察。结果表明,参试品系生长习性均为直立型,生育期122~129 d;均为中晚熟品系;田间抗旱性、抗倒伏性强,高抗白粉病,中抗病毒病和叶斑病。其中ZKS小豆7株高85 cm、主茎分枝数4.6个、主茎节数14.2个、单株荚数61.7个、荚长17.7 cm、荚粒数9.8个、百粒重19.5 g,折合平均产量3 533.33 kg/hm2,较对照品种京农6号增产6.53%,田间抗旱性、抗倒伏性强,高抗白粉病、病毒病、叶斑病、适应性好。ZKS小豆4株高80 cm、主茎分枝数4.4个、主茎节数13.8个、单株荚数58.8个、荚长16.9 cm、荚粒数9.3个、百粒重18.3 g,折合平均产量 3 400.00 kg/ hm2,较对照品种京农6号增产2.51%,抗旱性、抗倒伏性强,高抗白粉病、叶斑病,中抗病毒病,适应性较好。ZKS小豆7和ZKS小豆4可以在陇中半干旱地区进一步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对引进的84份马铃薯种质资源在白银地区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在引进的84份材料中,早熟材料14份,中早熟6份,中熟材料20份,中晚熟材料2份;晚熟材料最多,达42份,占参试材料的50%。中早熟材料抗病性强的有17份,商品率在80%以上的有15份,产量在30 000 kg/hm2以上的材料有18份;晚熟材料抗病性强的有19份,商品率在80%以上的有24份,产量在30 000 kg/hm2以上的有20份。筛选出早熟品种冀张薯12号、FY、龙薯4号、冀张薯8号和晚熟品种陇薯10号、青薯9号、 大同里外黄、晋薯24号等。  相似文献   

20.
黄淮海夏玉米籽粒机收适宜光温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粒收技术是现代玉米生产的关键技术,籽粒机收率低已成为黄淮海夏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籽粒含水量是决定能否机械粒收的关键指标,但直接测定籽粒含水量工作量繁重,取样误差因素多,破坏性大。利用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与光温条件的拟合关系,通过建立不同品种达到机收标准所需光温指标来反推籽粒含水量,间接实现对籽粒含水量的动态监测,指导适时机收,可克服上述缺点,为促进夏玉米机械粒收技术发展,指导农业生产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选择24个鹤壁主要种植玉米品种为供试材料,采取统一授粉,每隔3 d连续测定籽粒含水量变化。利用播种至收获期积温和乳熟至收获期日照时数与不同时期籽粒含水量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各品种拟合方程,以籽粒含水量达到28%为适宜机收的阈值,推算相应的光温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除‘新单38’外,籽粒含水量均表现为果穗上部果穗中部果穗下部,‘先玉335’、‘登海701’、‘德单5号’和‘新单61’果穗上中下各部分的籽粒含水量差别较大。各品种达到适宜机收标准时所需播种到收获期积温在2 941~3 147℃·d范围内变化,所需乳熟至收获期日照时数为179~235 h。将各品种光温指标分别排序,光照和积温确定的品种位次较一致。经检验各品种达到机收标准的光温指标与收获期籽粒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研究建立的光温指标能准确反映各品种籽粒含水量的变化,可用来指导机收。根据各品种光温指标大小,‘新单65’、‘新单68’、‘登海618’、‘新单38’、‘隆平206’、‘登海3号’、‘先玉335’和‘新单80’等品种达到机收标准所需的光温条件较少,更适宜籽粒机收;‘豫禾988’、‘郑单958’、‘登海662’、‘登海518’、‘新单66’、‘登海605’、‘德单5号’和‘益丰29’,成熟后脱水较慢,相对而言较不适宜籽粒机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