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启利 《茶业通报》1996,18(4):45-45
名茶“石台银剑”张启利(池州行署农业局247100)“石台银剑”是池州行署农业局和石台县农业局在石台县茶叶实验场共同研制的名茶,1995年获得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1996年在石台县全县范围内批量生产。一、品质特点:该茶形状扁直如“剑”,干看色泽...  相似文献   

2.
徐善真  方惠 《茶业通报》1995,17(4):33-33
新名茶“旌德魁针”徐善真,方惠,郭晓宁(旌德县茶叶公司)“旌德魁针”茶产于安徽省南部山区旌德县境内,是近年创制的名茶新秀。在1995年6月“安徽省第四届名茶评比会”上“旌德魁针”茶以其独特的外形风格、优异的品质特征被评为安徽省级名茶。并获第二届中国农...  相似文献   

3.
六大茶类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差异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类不同色香味也不同,这取决于各类茶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的高低。而茶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组成及其含量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如:①茶树品种;②自然条件;③采摘标准;④制茶方法;⑤制茶技术等。在六大茶类中选取六个有代表性的茶样——屯绿、君山银针、普洱茶、白牡丹、铁观  相似文献   

4.
在多年的名茶研制开发实践中 ,我们认识到名茶品质的形成与茶园生态环境、茶树品种、栽培管理和采制技术密切相关。优质鲜叶原料是形成名茶品质的基础 ,精湛的制茶技术是形成名茶品质的关键。本文以“天山真香”等名茶为例 ,就制茶技术与形成名茶品质的相关性进行探讨。1 制茶技术与名茶外形各种名茶都有其独特美观的外形。如天山真香茶外形挺直略扁 ,旌德魁针茶紧秀似针 ,旌德亳芽茶扁平似雀舌等 ,虽然外形各不相同 ,但都有共同的品质要求 ,即外形要求“三个一致” :形状一致、大小一致、色泽一致。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1 采摘优质的鲜…  相似文献   

5.
清明前夕,太湖之滨的洞庭山上,晨曦朦胧中正是名茶碧螺春采摘的大好时光,上山采制之余,查阅了有关史藉,考证了苏州茶叶生产的演变,希望承继其精粹,有助于今后的发展。一、从“以茶代酒”说起,茶叶工作者大多知道“以茶代酒”的故事,这原是出于<三国志·吴书>韦矅传:“孙皓每飨宴坐席无不率以七升为限,虽不尽入口,皆灌浇取尽,矅饮酒不过二升,皓初礼异密,赐茶荈以代酒。”吴国孙皓能“以茶代酒”说明  相似文献   

6.
黄山茗菊     
“黄山茗菊”茶产于黄山市徽州区名茶主产地的富溪乡。系1991年春由区名茶研制组会同富溪制茶名农,选用黄山大叶种茶树早春萌发的茁壮芽叶与蜚声中外的贡菊花进行精心制作而成。在北京市试销时,获北京茶叶总公司的好评。该茶品质特征为:形美如花、芯白叶绿、白毫显露、茗菊香高、汤色清绿、滋味鲜甜,冲泡后似朵真菊盛开。饮用之功能:不仅生津止渴、心旷神怡,而且降压清心。疏风散热、养肝明目、清凉解毒。该茶的采制工艺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君山天下秀,银针天下茶。"被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称为"白银盘里一青螺"的湖南洞庭湖君山不仅以湖光山色的秀丽而闻名于世,更以君山茶之奇珍举世闻名。大凡到君山旅游的人,无不会要一杯正宗君山银针,慢慢地啜饮品尝。君山银针茶,是君山的特产,形似一个个银针,紧结而挺直,长短大小均匀,金黄色的茶芽上披满了银毫,  相似文献   

8.
胡新光 《茶业通报》1993,15(2):10-12
杭州是我省外销眉茶和名优茶主产地区之一。茶园面积61.1万亩,其中采摘茶园56.5万亩。1988年产量3.09万吨,产值约2亿元;“七五”期间,茶叶总产量比“六五”增加13998吨,名茶发展进入黄金时代,期间恢复和创新市级以上名茶品目有10余只,总产量超过3000吨。“七五”期间我市广大茶叶科技工作者和茶农,以优质丰产低成本高效益为生产指导思想。开展名茶的开发研究、制茶节能降耗技术的研究推广、茶叶综合配套农艺新技术的研究推广,经过数年的努力工作,这些实用新技术,已为茶区广大茶农所接受,并在生产中程度不同地得到推广、普及和应用,受益于茶农,发挥了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陈以义 《茶业通报》1989,11(1):23-25
近年来在国际茶叶市场上掀起了“乌龙茶热”,对乌龙茶的历史作一番研究,还是有意义的。乌龙作为一种茶名包含三种茶类——绿茶、红茶、青茶,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研究它,对茶业发展史是个补充。乌龙作茶最早出现在北宋十一世纪,刘弇写的《龙云集》中有这么一段话,“今日第茶者,取郝源为止。至如日注、实峰、闵坑、双港、乌龙、雁荡、顾渚、双井、鸦山、(?)麓、天柱之产。虽雀舌枪旗号品中胜绝,殆不得与郝源方驾而驰也”。这里乌龙指的是产茶山名,因为古代名茶都是以产茶地名命名的。这里所列十一种名茶的名称都是地名。查《中  相似文献   

10.
《贵州茶叶》2007,35(4):21-21
①通知并推荐我省茶叶企业参加第七届“中茶杯”茶叶评比活动,其中取得了2只特等奖、13只一等奖的优越成绩;②经学会研究推荐贵州省湄潭县、贵州省都匀市为“中国名茶之乡”评选单位;③作为承办单位参加了“第十一次全国有机茶、无公害茶培训会”,其中我会会员易勇、田永辉分别作了专题交流:  相似文献   

11.
刘立华 《茶业通报》2001,23(4):42-42
太湖县茶园面积 3333hm2 ,其中可采园 2 333hm2 ,年产干茶 85 0t,其中名优茶 1 74t,年总产值 1 91 7万元 ,名优茶 85 7万元。 1 986年以前本县只生产单一的炒青 ,茶叶生产没有走出计划经济的模式 ,人们基本上没有“市场”、“商品”的概念。 1 986年创制的“天华谷尖”被评为省、部优名茶 ,2 0 0 1年产量已发展到 36t。从此 ,“天华”系列优质茶不断问世。 1 993年太湖县茶叶开发公司成立 ,其在发展我县名优茶生产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保护“天华”的声誉 ,公司制定了“天华谷尖”茶叶产品标准 ,实行“天华谷尖”生产许可证制…  相似文献   

12.
张高泉  曹晨 《茶业通报》2005,27(4):166-167
箬阳乡位于金华市婺城区最南端,属高山地带,群山环绕,平均海拔在750m左右,素有“金华小西藏”之称;土壤为红、黄壤,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温低,年平均气温16.3℃,无霜期大约在248d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890m m,很适宜茶树生长和发展名优茶生产。箬阳乡种茶历史悠久,早在五、六百年前就有植茶、制茶等以茶谋生的历史。箬阳乡还是金华历史名茶“婺州举岩”和“双龙银针”的原料产地之一。1箬阳乡名优茶生产现状全乡茶园面积280hm2,均分布在丛林毛竹之中,常年云雾缭绕,方圆百余公里无任何污染,生态条件极为优越,所产茶叶内含成分丰富…  相似文献   

13.
镇巴县位于陕西省南部的大巴山腹地,是陕南的重点产茶县,产茶历史悠久,所产茶叶品质优异,久负盛名。尽管民间流传着“雌鸡岭上茶,白河井中水”的佳话,历史上镇巴县并无名茶,与紫阳县并称“中原茶区”,以紫阳毛尖为历史名茶。1984年陕西省首只名茶“秦巴雾毫”研制出来通过鉴定,随后一时间市场名茶林立,品质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14.
张联辉  黄玲 《茶业通报》2003,25(1):35-35
为期一周的国际名茶大会于十月上旬在韩国召开,中国茶叶代表团一行11人参会。因创新制作工艺使黄山名茶大展风采的黄山芳生茶业有限公司,日前在第四届国际名茶大会上双喜临门:该公司不仅送展的“孔雀开屏”一举夺得世界名茶银奖,其“锦上添花”、“双龙夺宝”、“茗壶茶”等30多个品种的康艺名茶以冲泡时的浓雾清香、梦幻奇景倾醉各国宾客,被纷纷抢购一空;而且受邀参会的该公司茶艺专家汪芳生也成为当地茶业界争先邀请传技授艺的走红人物。年近古稀的汪芳生从事茶业科研40多a,他用高山有机茶的嫩芽为原料,以黄山的花果为核,…  相似文献   

15.
桐城茶叶以生产桐城小花而闻名,该茶为明清朝代贡品,属历史名茶,据史料云“其质不减于龙井”。一九九五年以来在挖掘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改用全程机械化生产获得成功,机制小花一九八六年获省优质茶称号,一九九一年又获全国星火科技展览会银奖,产品畅销省内外,深受消费者青睐而供不应求。为满足市场需求,使茶叶成为振兴山区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县把建设万亩名优茶基地列为“八五”、“九五”农业开发工程,现已实施三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基地建设的目标任务名优茶基地建设由县科委负责组织,由其下属的名茶科技开发总公司实施。为…  相似文献   

16.
毕节地区种茶历史悠久。据《贵州通志》《大定县志》、《平远州志》等资料记载 ,在清朝时期 ,勤劳的茶农就凭借丰富的制茶经验和智慧 ,创制出了享有声誉的“大方海马宫竹叶青茶”、“金沙清池茶”、“织金平桥茶”、“纳雍姑箐茶”等贡品。 90年代 ,又创制出了“乌蒙毛峰”、“道开佛茶”等名茶产品 ,为茶叶生产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 ,随着中国加入WTO组织步伐的迈进 ,以及种植业结构调整 ,作为毕节地区农业的主要产业———茶业 ,如何在 2 1世纪得到持续发展 ,已成为茶叶工作者研究的重点。1   茶叶生产现状解放前 ,全区仅有茶园…  相似文献   

17.
我国特种名茶究竟有多少?众说纷云。有“十大名茶”之说,亦有“八大名茶”之论。但“六安瓜片”则是公认的一大名茶。鉴评茶叶品质,虽有各种标准和要求,但统而言之,不外乎是以色、香、味、形四字衡之。“六安瓜片”由单片叶制成,不含芽头和茶梗。只此一端,在我国所有茶类中是绝  相似文献   

18.
李锦标 《茶业通报》1993,15(2):40-41
皖东地区虽然不是我省主要茶区,但茶叶生产历史源源流长,宋朝我区曾产名茶“南谯茶”明朝陈继儒的《眉公笔记》中记载:“云桑茶、琅琊山出,茶类桑叶而小,山僧焙而藏之,其味甚青”今年我区的“西涧春雪”和“西涧雪芽”又被评为省级名茶,这证明皖东茶叶品质不亚于皖南和皖西茶区,但皖东茶叶的销售包装较差,它已严重影响其品质和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茶叶是泰顺县的一项主要经济作物也是发展效益农业的支柱产业。1茶叶生产的现状泰顺是全国生态示范县,产茶条件得天独厚,历史悠久,是“温绿”的主产区;1978年列为全国重点产茶县,1996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茶叶之乡”。全县现有茶园面积4333hm2,其中良种茶园1400hm2,占总面积的32.3%,无性良种与有性良种面积比例3:2;2001年全县茶叶总产量1500t产值3200万元,其中名茶产量150t,产值1500万元,分别占总产,总值的10.4%和47%;优质茶产量250t,产值800万元。2存在的…  相似文献   

20.
金山时雨     
“金山时雨”属炒青绿茶之条形茶,是徽州地区茶叶珍品之一。解放前,主销上海市,声誉很高,甚受赞赏。据传,“金山时雨”已有一百多年的生产历史。起先,并未有此名茶。当时由于茶商觉得金山茶品质特佳,便运至上海茶行单独经营试销,标号为“金山时雨。”由于金山茶的品质在一般的绿茶中独具一格,因此当时很快抢购一空,自此“金山时雨”步入名茶行列。嗣后,对“金山时雨”的采摘、加工技术更为精细考究,更充分发挥了该茶的品质特点,而成为我县的地方名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