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探求滇池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与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协调关系。【方法】选取水资源、社会经济、环境相关指标,构建滇池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分析流域2011—2015年的压力指数、承载力指数、协调指数、水资源承载力指数的变化趋势,并用因子分析法进一步对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利用提取出的主要因子构建水资源承载力驱动力模型,识别出影响滇池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驱动力。【结果】滇池流域2011—2015年水资源承载力指数呈上升趋势;滇池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驱动力有人类活动因素和自然因素,包括城镇化率、经济发展因素以及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人均GDP和年降水量属于正向驱动因子,城镇化率和年均气温是负向驱动力。【结论】基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系统协调发展,应加大外流域向滇池流域调水工程的建设,形成多水源联合调水的格局,同时在保证大力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控制人口数量,建立健全流域水资源系统多水源供水的水资源高效配置与统一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2.
利用昆明站1953-2000年的逐日气象数据、滇池1961-2004年月平均水位流量、海口和蔡家村水文站1953-2005年逐月径流量及2000水平年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采用Mann-Kendall方法分析了滇池流域近50年来的气候环境和农业用水变化趋势,Granger因果分析方法检验流域降水与径流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滇池流域内气温升高,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降低,降水量略微增加;年均ET0显著降低,在1990年前后发生由减少到增加的转折变化;干湿指数为雨季增加、枯季显著降低;水稻灌溉定额和农业综合灌溉定额都呈减少趋势。②在1-3、8、9月份出现"蒸发悖论"现象,蒸发量与降水量之间的变化趋势存在"逆向关系"的时段为1-3、9、10、12等月份。③昆明站年降水与蔡家村站年径流无因果关系,但与海口站年径流在10%的检验水平上存在因果关系;在年度、枯季及汛期,海口站年径流与下游的蔡家村站年径流都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④滇池出湖径流变化与流域内降水的不一致性,反映出全球气候变化已对滇池流域的水资源利用产生了影响,但滇池水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仍须立足于全社会节约用水、城市截污和污水资源化、水源地保护、外流域引水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滇池环境需水量及牛栏江引水效果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污染源治理、生态修复和外流域调水是当前滇池水污染治理的三大重要举措。滇池流域综合治理从入湖污染物治理、生态修复和重建、外流域调水3方面,构建了以环湖截污、外流域调水、入湖河道治理、农业农村非点源治理、流域生态修复及生态清淤等六大重点工程体系为核心内容的滇池水环境综合治理对策,以实现流域综合治理目标及任务。以总体方案研究成果为基础,综合分析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改善效果,模拟分析规划水平2020年滇池水质满足规划水质保护目标的环境需水量,并结合牛栏江调水工程规划,预测牛栏江补水的水质达标效果及其环境补水水质要求,为滇池外流域调水工程规模与引水水质的合理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海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水资源最为紧缺、水质污染尤为突出的地区。【目的】明确该流域近年来水资源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统计1998—2017年海河流域水资源数据,分析了水资源量、供用水量和水质的变化趋势。【结果】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人均的1/10,水资源极度匮乏且年际波动较大;在供水量方面,近年来地下水供给占比呈下降趋势,域外调水和其他水源供给占比呈增加趋势;在用水量方面,农业和工业用水量呈降低趋势,生活用水量不断提高,生态用水量快速增长;河流水质有所改善,但仍处于较差水平;大中型水库水质达标率较低,近况堪忧。【结论】海河流域水资源量与质的问题依然十分严峻,更加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措施有待执行。  相似文献   

5.
生态补水是改善湖泊水环境的有效措施之一,在对滇池水环境改善需水要求、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可供水量、补水效果、调水影响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的基础上,从多方面综合分析论证了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的设计调水规模。设计调水量在保证牛栏江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基本满足了滇池水环境改善的补水要求,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滇池控制运行水位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到滇池水污染的治理效果,设计入湖洪水过程是滇池汛限水位和20年一遇防洪高水位制定的重要边界条件。随着昆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般认为滇池的入湖洪水会明显增加。就此问题进行了基础资料的调查、收集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研究发现昆明城市化进程对滇池入湖洪水的影响有限,在设计洪水过程分析中可不予考虑,原因是在滇池入湖洪水中湖面雨洪已占30%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在滇池流域中所占比重不足10%,加上城区排水管网设计标准低,河道比降小,行洪能力低,减缓了城市硬化地面洪水汇流入湖的速度。  相似文献   

7.
根据云南滇池地区周边地区水资源系统及规划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特点,采用大系统分解协调的原理,分层次建立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结合流域分区及各区运行调度规则,采用DP-DP分解协调技术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出不同方案下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成果,并分析了解决滇池地区周边地区缺水问题所需要的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合理规模。  相似文献   

8.
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是反映森林植被变化的重要参数,分析滇池流域NDVI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对准确评估该流域近年来植被覆盖及变化情况,分析气候驱动力因素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两种数据集: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地理空间数据云平台2000—2015年的全国合成产品;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2020—2021年的MOD13A2产品。使用趋势分析法分析滇池流域NDVI的年际和年内变化。在中国气象数据网下载1999—2015年滇池流域降水和平均气温的数据,结合NDVI数据,分别分析NDVI与降水、温度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间滇池流域年际和年内的春季、秋季及冬季NDVI均呈增长趋势,而年内夏季NDVI呈下降趋势。但2020年滇池流域NDVI较小,且在年内呈季节性变化趋势。滇池流域不同区域植被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整体上呈现由南向北,由西向东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NDVI较高的地区集中在流域上游,而水体及其周围地区植被覆盖较低,且水体及其周围的NDVI呈减小的趋势。滇池流域的降水量和平均温度均呈波动性变化,且2000—2015年的降水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通过相应的偏相关分析发现,降水量和平均气温对NDVI均表现出正相关关系,并且相关性最强的是前期(气象因素相比于NDVI提前一个季度的时间)情况的平均气温和NDVI。总体上,2000—2015年滇池流域的NDVI在时空上呈增长趋势,但2020年滇池流域的NDVI较小;在气候响应方面,3个月前的平均气温变化对NDVI的变化起主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淮河流域水资源变化的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淮河流域月平均气温和月总降水量资料,计算出该流域的逐年水资源量。采用周期均值叠加法和逐步回归周期分析法对淮河流域水资源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周期叠加法和逐步回归周期法两种预报模型,经比较分析,周期均值叠加模型的拟合及试预报效果都较好,因此运用该模型预报淮河流域2007~2008年的水资源量。结果发现,2008年淮河流域的水资源量较多年平均值偏多,这对该流域2008年水资源的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入湖实施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入湖实施方案研究从滇池水动力及水环境数学模型、入湖通道、运行调度、出湖通道和监测体系5个方面开展研究,最大程度发挥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的效益,使滇池水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可为外流域调水工程治理湖泊水污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王业明 《排灌机械》2007,25(6):13-16
讨论了断面流场三维可视化的内容,以及实现网格图形的显示方式和实现的过程;讨论了流道出口断面的等速线表达及色彩表达问题。流道出口断面主要为轴向流速,可简化为二维标量场的问题。二维标量场的可视化实现常用等速线来处理,即用等值线的抽取算法来实现;编制了流道出口断面等速线图的处理程序。在AutoCAD环境下,利用ObjectARX开发平台较好地实现了流道三断面流场分布的三维显示;同时用等速线及OpenGL色彩处理功能展示了流道出口断面流场的特性。  相似文献   

12.
2009年,是国庆60周年,是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第一年,对中国沼气学会来说也是工作任务较为繁重的一年。一年来,在农业部有关司局和中心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在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和广大会员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下,在秘书处全体同仁的努力下,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循环经济、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等中心工作和沼气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认真为政府服务、为企业服务、为行业服务、为会员服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积极进展和较好成效。现将学会2009年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了农业装备物流体系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存在的数学模型不能完全体现和描述农业装备物流体系的特点;建立了基于面向环境时延着色Petri网(EOCTPN)的农业装备物流体系数学模型;研究了不同类型农业装备物流体系对库存总成本和长鞭效应的影响程度;解决了目前存在的无法将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有机结合在一起的问题;有效克服了基础Petri网描述此类问题出现的"节点爆炸"现象.在仿真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如何构建农业装备物流体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叶轮轴向力计算方法有多种,且不同经验公式计算的轴向力相差很大的情况,通过对海水淡化多级泵的单级模型泵进行轴向力试验,找出泵腔压力分别与泵流量、扬程以及泵腔径向尺寸的关系,并对传统轴向力理论计算公式进行修正.通过分析可知,轴向力传统理论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与轴向力试验数据有一定的差距,这主要是由于传统理论计算是在泵腔内液体以叶轮旋转角速度之半(ω/2)旋转的假设条件下得到的;但两者轴向力的变化趋势相同,均在关死点处达到最大值.用修正的理论公式得到的值与试验值在各流量点、各半径处均能较好的符合.  相似文献   

15.
畦灌灌水技术要素组合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杨凌区进行的畦灌大田试验为基础,采用WinSRFR软件对各试验点的灌水质量进行了模拟,并分析了畦长、田面坡度、入畦单宽流量和改口成数对灌水效率Ea、灌水均匀度Ed和储水效率Es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均匀试验设计与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构建了包含灌水效率Ea、灌水均匀度Ed和储水效率Es在内的单目标优化模型,以入畦单宽流量和灌水时间为变量,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提出了试验点不同计划灌水深度条件下畦灌灌水技术要素的优化组合,结果表明其可获得高的灌水质量,达到常规畦灌节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Although rainfall in high rainfall regions is sufficient to meet the water demand of crops, its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makes rainfed farming a risky proposition. Water harvesting can reduce the risk substantially by facilitating early planting by taking maximum advantage of the rainfall, thereby insuring the crop against rainfall aberrations. The proper design of a water harvesting system in a high rainfall region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behavior of rainfall, water requirement of the crops, in addition to catchment characteristics. A simulation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to design a system for determining catchment/command area ratio, size of tank, desirable command area of a single tank and the feasibility/economics of lining of tank. The methodology facilitating the design of the system considered the catchment area characteristics, command area, and efficiency of conveyance system. It was found that for a rice-based cropping system in eastern India, a catchment/command ratio of 3.0 and tank size of 1750 m3/ha command area is required, which facilitates desirable moisture regime for rice and two irrigations to succeeding crop. The command area should not be extended beyond a limit to have a conveyance efficiency of 80% or more. Using traditional methodology, i.e. by total irrigation requirement method, the tank capacity requirement will be 4500–6000 m3/ha command area.  相似文献   

17.
二次隔振装置广泛应用于精密仪器设备中,隔振性能依赖于其结构参数。研究了二次隔振系统参数优化设计,将最大熵方法引入到二次隔振系统参数优化设计中,并结合遗传算法,给出了二次隔振系统参数优化设计的一种混合数值方法。最后用此方法对二次隔振系统进行了参数优化设计,优化后的二次隔振系统隔振性能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而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针对目前高职教育顶岗实习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提出提高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大坝温度分布特点是大坝系统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结果,分析具体因素来描述温度变化具有一定局限性。基于HURST指数建立了大坝温度分形模型。以石梁河水库温度监测资料为例,计算了大坝温度场的HURST指数及分维数,结果表明,分形模型能较好反映大坝温度变化。大坝温度的变化规律与空间分布有关,大坝上游温度自相似性较大;大坝中下游坝体自相似性较好,且与气候分形规律相近。  相似文献   

20.
Pan coefficient (K pan) is the important factor for computation of 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 (ET o ) from pan evaporation (E pan). In this paper, the approaches proposed by Cuenca (Irrigation system design: an engineering approach.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1989), Snyder (J Irrig Drain Eng 118(6):977–980, 1992), Orang (Potential accuracy of the popular non-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s for estimating pan coefficient values in the original and FAO-24 tables. Unpublished Report, Calif. Dept. of Water Resources, Sacramento, 1998), Raghuwanshi and Wallender (J Irrig Drain Eng 118 (6):977–980, 1998) and Pereira et al. (Agric Water Manage 76:75–82, 1995) were evaluated for a semi-arid region. By comparing with the FAO 56 Penman-Monteith (F-PM) method the Snyder (J Irrig Drain Eng 118(6):977–980, 1992, 1992) approach was best suited for the semi-arid reg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