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妇身心健康的临床作用。方法随机选取400例在我院自然分娩的健康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予产后康复按摩。产后第6天,对比两组产妇的康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子宫收缩良好、一般、差者分别为196、4、0例,对照组则分别为160、35、5例;观察组产妇泌乳量多、中、少者为144、49、7例,对照组则分别为99、56、45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产妇产后乳汁淤积、乳房硬结、乳房变小、宫缩乏力、腰酸背痛、会阴坠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或0.05)。结论产后康复按摩能促进产妇子宫复旧,乳汁分泌,能有效降低产后乳房、子宫复旧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早期护理干预方法在产后催乳及产后康复中的效果,以期帮助产妇恢复良好的身心状态,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择正常阴道分娩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采用HBC-2000综合治疗仪于产后早期进行催乳及产后康复干预护理,对照组延用我科传统产后护理方法,观察两组产妇产后乳汁分泌时间和量、产后子宫复旧情况、尿潴留发生情况、会阴切口疼痛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项护理指标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产后早期对产妇进行催乳及产后康复方面的干预护理,有助于产妇泌乳提前、泌乳量增加,早日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并能有效预防尿潴留,促进子宫收缩和复旧,减轻产后会阴切口疼痛,促进产妇体力的恢复,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清宫药对正常怀孕、雌激素预处理及产后小鼠子宫平滑肌收缩力的影响。方法:给怀孕小鼠、雌激素预处理小鼠及产后小鼠分别在实验(记录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情况)前1h灌服清宫药,并设未服药组,采用BL-420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变化情况。结果:怀孕组和雌激素预处理组(模拟发情期)的小鼠离体子宫收缩力增强(P<0.05);产后7h组的小鼠离体子宫收缩力显著增强(P<0.01)。结论:清宫药对雌激素预处理组小鼠离体子宫的药理作用不能完全代表清宫药对正常怀孕及产后小鼠离体子宫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孕晚期乳房护理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孕产妇136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孕产妇在产后进行乳房护理,实验组孕产妇在孕晚期进行乳房护理。对比分析两组孕产妇喂养方式和对护理工作满意率的差异。结果: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孕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率更高,同时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同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晚期实施乳房护理有助于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率,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3例瘢痕子宫终止中期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术前均经超声诊断排除瘢痕处妊娠及胎盘植入。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经羊膜腔内注射引产,对照组单用依沙吖啶,观察2组引产时间、组织残留、产后出血及宫颈裂伤情况。结果观察组引产时间、组织残留、产后出血及宫颈裂伤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用于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减少了单用依沙吖啶引起的不协调及强直性子宫收缩而致宫颈裂伤及子宫破裂的风险,同时缩短了产程,减少了组织残留及清宫率,提高了引产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LNG-IUS(左炔诺孕酮缓释系统,曼月乐)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80例A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LNG-IUS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患者仅行曼月乐宫腔放置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月经期及PBA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CA12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组间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痛经程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LNG-IUS联合米非司酮治疗AM对患者性激素无明显影响,并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抚触子宫促使胎盘剥离对减少剖宫手术中出血的效果。方法:132例(观察组)接受剖宫产的孕妇在胎儿取出后采用抚触子宫的方法促胎盘剥离,另120例(对照组)剖宫产孕妇无接受抚触子宫处理,测定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子宫大小及硬度、第二产程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19.0±42.0)mL及(352.0±92.0)mL;术后24h血红蛋白质量浓度减少量分别为(1.1±0.6)g/L及(2.3±0.9)g/L;子宫大小(宫底至耻骨联合上缘距离)分别为(17.2±1.2)cm及(18.9±4.3)cm;第二产程分别为(0.4±0.2)min及(3.1±0.9)min。两组的各项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抚触子宫促使胎盘剥离可减少割宫产术中出血,该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氨甲喋呤(MTX)在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术前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6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于术前在超声引导下瘤内注射MTX 60 mg,于第1次注药后的第1个月及第2个月再分别给予一次注射,3个月时行宫腔镜经宫颈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术。对照组则直接行宫腔镜经宫颈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术。观察实验组MTX治疗后1、2、3个月时肌瘤大小、血流变化情况以及用药后的副反应,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结果实验组于瘤体内注射MTX 1个月后的肌瘤体积为(48.65±25.76)cm3,与治疗前的(58.21±21.68)cm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3个月肌瘤的体积分别为(40.53±27.29)(、30.24±19.68)cm3,均比治疗前明显缩小(P<0.0l或0.05),且治疗后3个月的肌瘤体积比治疗后1个月更为缩小(P<0.05)。实验组治疗前0级3例,Ⅰ级5例,Ⅱ~Ⅲ级22例;治疗2个月后,0级10例,Ⅰ级12例,Ⅱ~Ⅲ级8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4.12±21.36)min(、12.31±3.72)m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MTX在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术前应用可有效地缩小子宫肌瘤,并减少肌瘤内的血流及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钙剂联合卡前列甲酯栓对产妇缩宫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以期为下一步对产妇缩宫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在2008年4月~2012年6月入住妇产科的具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钙剂预防治疗,实验组应用钙剂联合卡前列甲酯栓预防治疗.观察患者在产后30min、2h、24h的出血量.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结果 出血量<900ml者,实验组有46例,对照组有2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出血量在900~1 500ml之间者,实验组25例,对照组31例;出血量1 500~2 000ml者,实验组23例,对照组33例;出血量2 000~2 500ml者,实验组2例,对照组6例.两组出血量构成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3.10,P=0.05).治疗30min后,实验组出血量(861.6±241.3)ml,对照组出血量(760.3±213.2)ml;治疗2h后,实验组出血量(149.3±111.1)ml,对照组出血量(449.2±231.3) ml;治疗24h后,实验组出血量(49.5±10.2)ml,对照组出血量(245.1±43.2)ml.实验组出血量随时间减少的幅度大干对照组.结论 应用钙剂联合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有减少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作用,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将24头产后7 d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高、中、低剂量免疫组(记为T1、T2、T3)分别注射1010、109、108 CFU/mL无抗性基因的抑制素真核表达质粒基因疫苗(重组菌C500(pXAIS))各3 mL,对照组(CK)注射10%生理盐水3 mL。初次免疫28 d后进行加强免疫。用B超诊断仪检测产后奶牛子宫恢复情况。结果表明:加强免疫能提高抗抑制素抗体P/N值,各免疫组P/N值均高于对照组,其中T1和T2组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加强免疫7 d,后T1组抗体阳性率最高,达83.33%;抑制素基因疫苗免疫30 d内,前21 d子宫颈和子宫孕角恢复较快,后7 d恢复较慢,各免疫组奶牛产后子宫颈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免疫组产后子宫孕角恢复时间比对照组短,且T1组的恢复时间(28.75±1.92)d)与对照组((33.75±1.09)d)差异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非抗性筛选的抑制素真核表达质粒基因疫苗免疫产后奶牛,加强免疫后能引起较好的免疫应答,且能促进奶牛产后子宫复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妊娠后再次剖宫产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2月至2014年9月间医院70例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的围手术期不同结局及护理过程,分析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70例产妇中均再次剖宫产,正常结局47%,产后出血27%,子宫切除发生率为4%,胎盘植入发生率2%;1例延迟哺乳,6例出院纯母乳未达标,61例在出院时纯母乳喂养率100%。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者应在术前给予充分评估,术中充分准备,以降低不良结果发生率。护理对策应加强孕期保健知识教育,落实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落实早吸吮促进母乳喂养达标,才能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消异方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子宫腺肌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生活指导及桂枝茯苓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消异方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VAS疼痛评分及子宫内膜胞饮突发育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胞饮突成熟度及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异方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可有效缓解子宫腺肌症患者痛经症状,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中药理囊散对产后奶牛生殖激素的影响,使20头荷斯坦奶牛于产后0、15 d口服中药理囊散,统计受胎率,通过酶联免疫法(ELISA)分析理囊散对产后奶牛血清中促黄体素(LH)、促卵泡素(FSH)、孕酮(P4)、雌二醇(E2)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组(A组)45 d内的受胎率为70%,显著高于对照组(B组)。血清中FSH含量于产后15、30 d达到最大值,LH含量于产后20 d达到最大值,E2含量于产后20、30 d达到最大值,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期FSH、LH、E2的含量(P0.01)。P4含量从产后15 d开始上升,于产后20 d达到最大值,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于产后30 d下降,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理囊散能刺激卵巢活动,提高产后奶牛血清中FSH、LH、P4、E2分泌水平,提升早期受胎率,缩短产犊间隔,对产后奶牛子宫机能的恢复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双改良式子宫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对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产后行剖宫产且术后出现产后出血23例用双改良式子宫B-lynch缝合术治疗,对手术止血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使用双改良式子宫B-lynch缝合术前的常规止血无效,所有产妇都行双改良式子宫B-lynch缝合术止血,术后23例产妇出血均得到控制,成功保留子宫,并且术后随访所有产妇子宫出血得到控制,术后患者也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情况,应用双改良式子宫B-lynch缝合术具有操作简单、止血效果好同时能够保留产妇子宫等优势。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产后奶牛服用"产复康"对子宫复旧情况及子宫内膜炎发病率的影响,将75头胎衣不下奶牛随机分为5组,即产复康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产后宫康王药物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5头,用药后观察奶牛子宫分泌物、收缩性,子宫复旧情况和子宫内膜炎发病率等指标。结果表明,产复康用药奶牛子宫分泌物、收缩性和子宫复旧效果均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其中药物对照组奶牛与中剂量组效果相近。服用产复康奶牛产后首次发情时间较空白对照组明显提前,85 d配孕率升高,同时降低了子宫内膜炎发病率。说明服用产复康中药组方可提高产后奶牛子宫收缩能力,促进子宫内恶露排除,可加快子宫复旧,有效促进奶牛提前发情,提高配孕率和降低子宫内膜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剖宫产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对产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剖宫产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技术(PCEA)对产妇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PCEA)和对照组(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每组80例,观察两组生命体征、镇痛效果、母乳喂养及副反应。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术后6~12h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48h及72h的泌乳量优于对照组,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PCEA镇痛,效果显著、副反应发生率低,有利于产妇的康复与母乳喂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不同配方药物治疗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试验旨在研究"清宫药"、复方新斯的明等中西药对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选取40头分娩后临床诊断为子宫内膜炎的中国荷斯坦成年奶牛,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10头患牛。处理1、2患牛分别用中药"清宫药"、复方新斯的明进行治疗,处理3用中药"清宫药"及复方新斯的明配合治疗,对照组用氟哌酸和甲硝哒唑联合用药进行子宫内灌注。结果表明:利用中药"清宫药"及复方新斯的明配合治疗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宫腔填塞联合水囊压迫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救治中的止血效果.方法 采用宫腔填塞联合水囊压迫止血的3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为观察组,采取8字缝合加B-Lynch缝合术止血的26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DIC发生率和子宫切除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0.2±15.3)min,产后出血量为(1050±358) mL;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83.5±23.6)min,产后出血量为(2023±527) 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的DIC发生率及子宫切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填塞联合水囊压迫止血可明显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量,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中药新型促孕灌注液(NFPL)防治母畜子宫内膜炎的机理和进一步改进组方,以NFPL为基本方,分别添加清热、活血和补气中药组成3个加味方,用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测定了4个复方及其组分药对家兔在体子宫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NFPL、方1(NFPL+黄芩)和方2(NFPL+丹参)显著促进子宫运动,且以早期和中期作用明显.NFPL和方1既显著增加子宫收缩波幅又增加收缩频率,方2显著增加收缩波幅;而方3(NFPL+黄芪)则显著降低子宫收缩频率.这些与其组分药红花、黄柏、淫羊藿和益母草等对子宫运动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20.
产后出血[1]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可引起大量失血导致失血性休克,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因此,积极预防、有效治疗是提高产妇围生期生活质量的保障.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其中以子宫收缩乏力最常见,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1],子宫收缩乏力影响子宫肌的收缩和缩复功能,导致子宫壁胎盘剥离处血窦不能很好闭合从而引起产后出血.现主要就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产后出血的概念 1.1一般产后出血 国外诊断标准为第三产程后24h内失血量>500ml.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诊断标准为胎儿娩出至产后24h内失血量>500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