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晋唐时期,以伤寒研究为中心,以疫病、天行、时行、时气、温病等研究为翼助,疫病的辨证体系得到了较大丰富,且众多医家从不同角度探讨疫病:认为伤寒有新感而成、两感而成、直中三阴而成;提出伏邪温病、新感温病 等概念,指出温病由“伏邪”、“病气”(“乖决之气”)等导致,温病初起应使用寒凉药;《诸病源候论》则对疫病的传染性进行了探究〔疫病辨治思路有时气病六经口期辨治、时气病表里口期辨治、天行病口期辨治和疫病病脏腑辨治等,但大都体现了时间辨治思想、晋唐医家对疫病证候的认识、辨治思路及疫病流行性、传染性的辨识等,对后世疫病学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兽医临床中西医结合的重要途径之一。举例阐述了辨病和辨证相结合诊治马属动物肺炎,以期为马属动物肺炎的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法的探讨,意在希望能给医家以启示,为拓宽视 野,提高疗效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慢性胃炎从“脏腑”论治@温佰胜$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第二人民医院!惠州516005慢性胃炎;;中医药疗法;;脏腑;;辨治1 董可宝,项华美,王丽云,等.论理肺以  相似文献   

4.
辨证论证是中兽医理论的核心,也是中兽医理、法、方、药的关键和依据,而八纲、脏腑、六经、三焦、卫气营血、病因等几种主要的辨证方法,是中兽医临证的重要原则。然而周家畜种类不同而生存习惯和生理构造差别很大,在辨证论证时是否也应该区别对待?选择辨证方法时是否也有所偏重?在多种辨证方法中如何针对不同种类家畜选择一两种最能阐明病机发展变化的辨证方法呢?有关论述及报导较少。借此将本人多年临床体会,提出点滴管见。  相似文献   

5.
理论上同证存在层次、程度、阶段不同亚证型;临床上同一治法存在程度、作用方式的差异;治疗同证的不同方药的取效机制存在差异性。开展证的生物学基础、方证相关以及症-证计量研究,进一步诠释同证异治的实质,为证客观化、微观化与量化研究奠定基础,可丰富临床辨治思维,提高处方用药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家禽慢性胃炎病程长,按其临床表现,一般均有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本虚为脾胃气虚,或胃阴亏虚,有的二者兼俱,标实为胃中气滞或兼肝气郁滞。因此,治疗家禽慢性胃炎重在辩证,据证用药,如果认为“炎”即热证,概用清热药,那就是极大的错误,势必贻误治疗。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人体阴阳本体结构为主线,辅以八纲辨证与标本两端,从《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入手,对六经的时相变化以及六经病提纲证与代表方作出了诠释,从而使六经的实质得以阐明,即六经乃是人体一阴一阳在内阳外阴本体结构范围内的不同时区的六种不同的气化形式或气化单元,亦称“六经时相”。并认为六经实质能如此直接认定,不需它求,根本在于《伤寒论》六经的提出与人体内阳外阴本体结构遵循着中医理论共同的基本原理,即阴阳运动的一致性与交感性;还在于张仲景将六经阴阳的气化交感运动与阴阳四时的生长收藏变化直接对应起来,而人体阴阳本体结构正是作为如实反映阴阳的四时消息变化的一个定式而提出的,故能两两相契。  相似文献   

8.
国医大师路志正精通中医典籍,熟悉各家学说,擅长治疗中医内科疑难杂症。本文从运用经典理论、经方、各家学说、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民间单验方,整体辨证观和调理脾胃等方面阐述了路志正治疗疑难杂症的思路和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9.
唐代通常被认为是经学不振的朝代,却不知唐是科举策经的时代,科考要考策问,而策问的内容就是经义和时务。考诸权德舆、韩愈、柳宗元、吕温、刘禹锡、皇甫、李翱、欧阳詹诸家文集,可以勾勒出唐代中叶配合科举考试缺席和太学教学体制形成的一种“文儒”形态。唐朝中叶的文人说经,具有以下倾向与特点:重义理、尊六经、言圣道、辟异端、辨疑伪、说性命、申礼学。唐代经学是经学史上的一抹异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六经辨证分型与临床相关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184例,非糖尿病住院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六经辨证分型、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C-P),并分析不同证型之间指标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分型以少阴证最多见(52.17%),且年龄最大,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阴证病程较长,与阳明证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阴证、少阳证、阳明证HDL-C均低于对照组,LDL-C均高于对照组,所有证型组TG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少阴证、少阳证HDL-C高于阳明证,少阴证TG高于少阳证,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年长及病程较久患者,治疗上应注重温阳散寒;不同证型的HDL-C、TG水平不同,对糖尿病六经辨证治疗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少阴证、少阳证、阳明证型患者在治疗上应注重调脂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聚类分析统计方法,分析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黄政德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黄政德教授门诊治疗慢性胃炎显效病例,采用Excel统计软件对患者中药处方进行频数统计,并对高频中药功效进行拆分合并,采用SPSS 21.0分析软件,对高频中药基于功效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共收集了127例慢性胃炎患者,总计190次门诊病历,共运用中药95味,其中高频中药46味,使用频次排名前十的中药为甘草、白芍、木香、茯苓、法半夏、陈皮、柴胡、川芎、延胡索、白术。获得4个聚类方,C1方能理气活血、健脾祛湿、消痞止痛,由柴胡疏肝散与六君子汤加减化裁而来;C2方能通调三焦、健脾祛湿消痞、疏肝解郁,由三仁汤化裁而来;C3方能养阴清胃、健脾活血止痛、疏肝解郁,由一贯煎化裁而来;C4方能清肝泻火、降逆止呕、寒热平调,由左金丸化裁而来。结论 黄政德教授治疗慢性胃炎强调辨病辨证、重调气血、兼顾情志,治疗慢性胃炎善于理气活血、健脾祛湿、疏肝和胃、寒热平调。  相似文献   

12.
小儿科疾病多是以他觉症状命名的,而对烦躁症这种以自觉症状为主要辨证依据的病症,多以啼哭辨治.本文试就这一病症进行分型辨治。烦躁症是既有心烦闷乱的自觉症状,又有手足躁扰的他觉症状的病症。烦与躁分别言之.则烦为自觉症状.如“心烦”、“烦闷”等;躁为他觉症状,如“躁动”、“躁扰”等。由于幼小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尚不能表述这种难以名状的症状.而据临床所见.这一个病症是比较常见的.本文常表现的如下几个症型,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13.
六经辨证的方法沿用已久,但它的本质与应用范围尚无定论。六经冠以三阴三阳命名,主要强调经络是阴阳的通路,出是阴阳演化在人体上的线性描述。实际上,它是一个连结上下、表里、脏腑经络气化的系统,本  相似文献   

14.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主要特色,但是由于传统的辨证论治体系中各种辨证方法很难"求同存异",对于"证本质"的研究很难"以偏概全",临床惯用辨病论治替代辨证论治等弊端,限制了中医辨证学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朱文锋教授创造性地提出了证素辨证体系,该体系通过全面收集内、外、妇、儿科等临床常见证候,并使之规范化和数量化,明确了病位证素和病性证素两大基本辨证要素。证素辨证思想体系是发展数字中医药的基础,是沟通中医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键理论。本文结合证素辨证体系思想,提出了构建数字中医药创新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对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六经”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最早源头,也是华夏民族核心价值的集中体现。虽然历史上也曾有外来文化汇入中国文化的情况,但这个最初之“源”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一直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本文之所以采用“传统之源”的题目,意在澄清中国文化之“源”乃是“六经”,诸子百家只是其“流”。我们可以将中国哲学史划分为这样两个阶段:“先秦的元典时代”和“汉以后的经学时代”。这个“元典”既包括“六经”的“元典”,也包括继起的诸子学“元典”。而“六经”又是诸子学之“源”。胡适等人所谓“截断众流”的中国哲学史写作方法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6.
慢性胃炎是内科常见消化系统疾患,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常与其他疾病并存或继发于某些疾病。胃肠钡餐造影(GI)和纤维胃镜(GIF)的广泛开展,使慢性胃炎的检出率大大提高。慢性胃炎一经诊断,极容易忽视其他疾病的诊断,而造成治疗主次不分,耽误病情。近3年来,我区收治慢性胃炎165例,其中22例为误诊,经G110例,经GIF12例。为吸取好验教训。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刘万珍 《新农村》2007,(5):32-32
慢性胃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其症状是上腹疼痛、食欲减退和餐后饱胀,进食不多但觉过饱。症状常因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而引发或加重。所以,慢性胃炎患者必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遵循以下饮食原则。1·饮食宜少而精慢性胃炎不可过饥再吃东西,且吃东西一次不可过饱;  相似文献   

18.
陆九渊提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又说:“学苟知道,六经皆我注脚。”在他看来,六经乃圣人的“写心之书”。圣人之心与我之本心不异,如能照自己的本心天德去做,便是真能发挥六经者。堂堂正正地做人,是人生第一等的学问。因此人应致力于道德实践,成就完美人格。果能如此,六经便成为自己的注脚。陆九渊无一部经学注疏之作,他以生命实践为经典诠释的形式,相比之下,儒者注经成了等而次之的学问了。  相似文献   

19.
鸡呼吸道疾病是秋冬季节鸡的常见病。总结了5种常见的鸡呼吸道疾病症状及相应治疗措施,同时提出了鸡呼吸道疾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朱世楷主任医师从事脾胃病临床工作50余年,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疗效佳,经验独特:慢性糜烂性胃炎临床表现不一,临证需细心分辨;胃镜病理识别、宏观微观结合;兼顾脏腑关系,注重通法运用;常规治法效微,结合体质辨证;辨证辨机论治,对药剂型多样;注意生活调摄,留意饮食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