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回顾分析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宫颈段顽固性出血的适宜止血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施行宫颈段剖开浆肌层和肌层"十"字交叉重叠缝合止血.结果20例均于术后出血停止,无中转行子宫切除术和发生晚期产后出血,术后恢复良好,3~6月左右月经复潮.结论本法对于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宫颈段顽固性出血止血效果良好,既能挽救生命,又能保留子宫.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子宫捆绑术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2007年4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行剖宫产并出现产后出血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按是否采取子宫捆绑术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两组不同术式产妇在手术时间、催产素用量、产后血性恶露干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手术费用的指标的差异和子宫捆绑术组产妇在手术前后的单位时间出血量、生命征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虽然患者的手术时间延长,但其保宫率达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6%(P〈0.05)。两组的催产素用量、产后血性恶露干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手术费用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治疗组患者术后出血明显改善(P〈0.01)且心率下降(P〈0.05),但收缩压和舒张压无明显改变。结论子宫捆绑术是处理剖宫产术中因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安列克防治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临床效果。方法 6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2组产妇在胎儿娩、胎盘剥离后均给予缩宫素联合宫腔填纱预防产后出血,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加用安列克多点注射治疗,对比2组产妇术中、产后2、24h出血量及生命体征变化。结果观察组产妇术中、产后2、24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产前、产后2h血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应用安列克多点注射可迅速控制产后出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动脉(子宫动脉、髂内动脉)结扎术处理剖宫产时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4年6月在我院剖宫产大出血患者11例,剖宫产时出血量均在600~2500 mL,术中均行子宫动脉结扎术(2例仍有出血者再行髂内动脉结扎术)抢救剖宫产时大出血。结果11例均取得快速、彻底的止血效果,完全可代替子宫切除处理剖宫产时大出血,并且保留了患者的生育功能。结论动脉(子宫动脉、髂内动脉)结扎术是抢救产时、产后出血的理想手段。  相似文献   

5.
管艳 《长江大学学报》2009,6(3):131-132,160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足月、未临产行剖宫产产妇180例进行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观察组,n=94例)和单纯催产素组(对照组,n=86例),观察组术前应用肛塞米索前列醇,胎儿娩出后含服米索前列醇,对照组常规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催产素,对比两组术中、术后出血情况、给药前后产妇循环系统变化及新生儿阿氏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出血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在循环系统状态、新生儿阿氏评分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塞肛联合术中含服对预防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具有明显效果,能促进产妇产后恢复。  相似文献   

6.
刘晓  管艳 《长江大学学报》2009,6(3):136-137
目的:分析剖宫产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探讨其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产后出血发生时间最短为术后21d,最长80d,平均为57d;B超示子宫切口处不规则液性暗区1例,切口处子宫肌层回声不均匀2例;经输血、抗感染及宫缩剂等保守治疗,2例出血停止,行次全子宫切除术3例,子宫切口修补术1例,手术4例病检示切口出血、变性、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或炎性肉牙组织;6例均痊愈出院,随诊情况良好。结论:提高术者的剖宫产技能,严格控制感染是减少、预防晚期产后出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产妇共89例,其中行B-Lynch缝合的34例设为A组;未行B—Lynch缝合、用其他传统方法治疗者的55例设为B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二次手术和DIC发生率及子宫切除率。结果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分别是(729.7±306.7)mL和(43.6±7.7)min,明显低于B组的(1235.6±637.6)mL和(55.6±17.2)min(P〈0.01);两组二次手术、DIC发生率及子宫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Lynch缝合可有效减少产妇剖宫产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腔球囊压迫止血在绝经过渡期子宫异常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绝经过渡期子宫异常出血诊刮后难以止血患者32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采用诊刮术后联合宫腔球囊压迫止血;对照组采用给予药物止血,比较两组的临床止血相关指标。结果:对于绝经过渡期子宫异常出血,采用诊刮术后出血仍多者,联合宫腔球囊压迫止血(试验组)后,止血效果显著,与给予药物止血治疗组(对照组)相比,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宫腔球囊压迫止血法具有操作简便,控制出血快速,并发症少,成本低等特点,可考虑在绝经过渡期子宫异常出血诊刮术后出血仍多的患者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的术式来进行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妇剖宫产同时切除子宫肌瘤。方法选择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47例(分为A、B两组)和单纯剖宫产26例(C组)。A组25例,剖宫产术均采取腹壁横切口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均在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切口缝合完毕后进行,用1号带针聚酯线无创缝合针外8字褥式连续缝合术或8字缝合术缝合瘤腔及切口。B组22例,剖宫产术均采取腹壁横切口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剔除肌瘤后纱块压迫创面,用1号带针聚酯线无创缝合针连续缝合术或间断缝合术。C组26例,无肌瘤孕妇腹壁横切口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较3组的出血量、血红蛋白下降值、住院天数、术后病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A组的平均出血量和血红蛋白下降值明显低于B组(P〈0.01),与C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平均出血量和血红蛋白下降值则明显高于C组(P〈0.01)。3组的住院时间及术后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妇剖宫产同时切除子宫肌瘤,用1号聚酯线无创缝合针外8字褥式连续缝合术或8字缝合术缝合瘤腔及切口(小肌瘤剔除后)是一种很好的安全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第二产程剖宫产212例(第二产程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头位非第二产程剖宫产9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出血发生率和出血原因。结果第二产程组的出血发生率为15.6%(33/212),术中出血量为(378±252)mL,对照组则分别为5.4%(50/930)和(309±217)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二产程组子宫收缩乏力、子宫切口裂伤的发生率分别为54.5%、30.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0%和12.0%(P〈0.05)。结论第二产程剖宫产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高危因素;子宫收缩乏力、子宫切口裂伤是第二产程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主要原因。加强产程观察和评估、处理好围手术期可减少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妊娠后再次剖宫产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2月至2014年9月间医院70例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的围手术期不同结局及护理过程,分析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70例产妇中均再次剖宫产,正常结局47%,产后出血27%,子宫切除发生率为4%,胎盘植入发生率2%;1例延迟哺乳,6例出院纯母乳未达标,61例在出院时纯母乳喂养率100%。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者应在术前给予充分评估,术中充分准备,以降低不良结果发生率。护理对策应加强孕期保健知识教育,落实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落实早吸吮促进母乳喂养达标,才能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2.
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肌层一层缝合582例临床分析梁少坚(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妇产科,湛江524037)传统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缝合子宫切口肌层为二层缝合,即内层连续或间断全层缝合,外层连续褥式包埋缝合。笔者于1992年3月至1995年3月对582例子宫下段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胎盘植入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两家医院6年间38例胎盘植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引产及4例顺产后胎盘滞留行人工剥离或钳夹困难时,彩超检查诊断为胎盘植入;另剖宫产时发现胎盘植入28例中,产前B超发现前置胎盘20例,B超提示可疑胎盘植入4例。38例中发生产后出血21例,发生率为55.3%;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保守性手术及介入治疗)成功33例,因术中失血性休克行子宫切除术5例。结论对有胎盘植入的诱发因素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提高诊断准确率;胎盘植入的治疗关键在于控制出血,应根据病情,制定不同的处理方式,对要求保留子宫者可行保守治疗,对严重出血危及生命者应采取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快薇乔在瘢痕切口行剖宫产手术皮内连续缝合的效果。方法将腹部有手术瘢痕需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用快薇乔缝线行皮内连续缝合皮肤切口,对照组用1号丝线间断缝合皮肤切口,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切口愈合情况:观察组60例甲级愈合59例、乙级愈合1例,对照组甲级愈合54例、乙级愈合6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χ2=2.427,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及开始哺乳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产后42d,观察组产妇术后腹壁遗留瘢痕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53.288,P<0.01)。结论瘢痕切口行剖宫产手术用快薇乔行皮内缝合,切口愈合好,瘢痕小,产妇恢复快,可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病因、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对1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发病原因、诊断、治疗结果进行总结.结果 10例中有2例患者行子宫切除,8例患者保守治疗成功.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可行保守治疗,对出血多、有生命危险的患者,则应行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米索前列醇与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产后出血产妇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在缩宫素基础上给予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组在缩宫素基础上给予欣母沛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时段出血量与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产时、产后2h及24h各时间段出血量(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04.7±47.8 vs 251.3±60.8,248.9±45.4 vs 283.2±59.7,270.6±52.3 vs 304.4±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与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均可起到有效的止血效果,但欣母沛起效更快,止血效果更为明显,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钙剂联合卡前列甲酯栓对产妇缩宫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以期为下一步对产妇缩宫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在2008年4月~2012年6月入住妇产科的具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钙剂预防治疗,实验组应用钙剂联合卡前列甲酯栓预防治疗.观察患者在产后30min、2h、24h的出血量.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结果 出血量<900ml者,实验组有46例,对照组有2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出血量在900~1 500ml之间者,实验组25例,对照组31例;出血量1 500~2 000ml者,实验组23例,对照组33例;出血量2 000~2 500ml者,实验组2例,对照组6例.两组出血量构成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3.10,P=0.05).治疗30min后,实验组出血量(861.6±241.3)ml,对照组出血量(760.3±213.2)ml;治疗2h后,实验组出血量(149.3±111.1)ml,对照组出血量(449.2±231.3) ml;治疗24h后,实验组出血量(49.5±10.2)ml,对照组出血量(245.1±43.2)ml.实验组出血量随时间减少的幅度大干对照组.结论 应用钙剂联合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有减少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作用,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宫腔填塞联合水囊压迫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救治中的止血效果.方法 采用宫腔填塞联合水囊压迫止血的3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为观察组,采取8字缝合加B-Lynch缝合术止血的26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DIC发生率和子宫切除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0.2±15.3)min,产后出血量为(1050±358) mL;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83.5±23.6)min,产后出血量为(2023±527) 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的DIC发生率及子宫切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填塞联合水囊压迫止血可明显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量,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剖宫产产妇术后的自控镇痛泵对产妇泌乳功能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剖宫产妇26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硬膜外麻醉留置自控镇痛泵)及对照组(肌注盐酸哌替啶),研究自控镇痛对术后产妇泌乳功能及镇痛效果的影响.结果:研究组24 h内哺乳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术后镇痛效果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能促进乳汁分泌,产生良好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剖宫产术后并发症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而不断增加,如子宫异常出血,术中膀胱、输尿管损伤,术后盆腔炎、月经不调、腰痛、异位妊娠比例上升等。有报道剖宫产术后提前拔尿管加开塞露灌肠可减少产妇术后泌尿系统并发症、促进其肠道功能恢复[1],我们应用于基层医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