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宫腔镜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宫腔镜检查异常子宫出血患者75例.并将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敏感度为94.1%.特异度为75.0%,阴性预测值为85.7%,阳性预测值为88.9%。结论:宫腔镜检查异常子宫出血.可提高对子宫内膜萎缩、慢性炎症、子宫粘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率。尽管对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与单纯诊刮相似.但可观察到更详细的形态学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血清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在诊断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 本院肝病门诊和消化内科有慢性肝炎病史、临床拟诊肝纤维化的患者100例,进行血清TMP-1检测,同时作病理活检,计算TIMP-1的敏感度、特异度等.结果 血清TIMP-1检测诊断肝纤维化的敏感度为76.5%,特异度为73.7%,假阳性率(误诊率)为26.3%,假阴性率(漏诊率)为23.5%,阳性预测值为81.6%,阴性预测值为20.8%,准确度为76.0%.结论 TIMP-1是一项能较好反映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阴道B超(TVS)及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宫腔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6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先进行TVS检查,测量其子宫内膜厚度,随后行宫腔镜检查,记录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行病理组织检查,将TVS和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VS显示子宫内膜厚度〈5mm者20例,≥5mm者106例。宫腔镜诊断内膜正常50例,异常76例。宫腔镜下病检结果示:子宫内膜癌26例,萎缩性子宫内膜23例,子宫内膜息肉22例,子宫粘膜下肌瘤18例,子宫内膜单纯增生6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4例,子宫内膜炎2例,组织取样不足4例,正常子宫内膜21例。TVS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敏感性为98.72%,特异性为39.58%,阳性预测值为72.64%,阴性预测值为95.00%;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敏感性为94.87%,特异性为95.83%,阳性预测值为97.39%,阴性预测值为92.00%。结论TVS和宫腔镜检查的有机结合,可大大提高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病因的诊断准确性,TVS可作为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常规检查方法,当子宫内膜厚度达5mm以时应行宫腔镜检查联合定位活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超声与核磁共振(MRI)在诊断乳腺良性和恶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超声及MRI检查68例患者的73个乳腺肿块,并与术后病理活检结果相比较.结果 68例经病理活检诊断:恶性病灶30个,良性病灶43个.其中恶性病灶与良性病灶的MRI曲线类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病理活检诊断结果比较,超声诊断的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86.0%,准确度为84.9%;MRI诊断的敏感度为93.3%(28/30),特异度为93.0%(40/43),准确度为93.2%(68/73).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具有简便、直观、价廉的优点,而MRI增强扫描比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更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可降低误诊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超声联合钼靶X线检查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168个乳腺肿瘤术前均行超声及钼靶X线检查,评估两种诊断方法及联合应用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168个乳腺肿瘤中,良性113个,恶性55个。除钼靶对恶性肿瘤钙化的显示率高于超声之外(P〈0.01),两者在其余指标的检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符合率均优于单用超声、钼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超声和钼靶X线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乳腺肿瘤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液基细胞学(TCT)检查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妇科门诊患者1026例,同时行TCT及HR-HPV检测,任一项异常则在阴道镜下取活检,以TCT≥ASCUS/AGUS为异常,HPV-DNA≥1.0ng/L为阳性,并以宫颈活检病理为金标准。结果TCT、HR-HPV检查的敏感度分别为64.8%、95.0%,特异度分别为18.8%、37.3%,两者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6.1%、60.5%,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1.3%、95.4%;HR-HPV检测方法与TCT比较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P〈0.05),但阳性预测值低。结论HR-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都很高,有助于提高TCT筛查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四联超声检查技术对子宫内膜早期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因阴道不规则出血就诊并行超声检查的2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行四联超声(腹部二、三维,阴道二、三维,高精细血流成像,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检查;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将检查结果与"金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判定为恶性病变140例,均为子宫内膜癌;良性病变112例,其中子宫内膜增生76例,子宫内膜息肉36例。四联超声诊断恶性病变124例,误诊8例,漏诊16例,诊断灵敏度为88.6%,特异性为92.9%,Youden指数为0.815。结论四联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早期病变诊断具有较高准确性,可作为子宫内膜病变鉴别诊断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持续压痛对判断右下腹腹膜刺激的意义。方法:前瞻性分析80例有右下腹压痛的患者,用指尖轻压右下腹麦氏点1 min,仍有压痛者为持续压痛阳性,压痛在1 min内消失者为阴性。通过相关检查及手术后病理检查明确疾病诊断,分析持续压痛的意义。结果:80例患者中持续压痛征阳性者58例,有腹膜刺激存在者54例。“持续压痛”征对腹膜刺激判断的阳性预测值为91%,阴性预测值为95%,灵敏度为98%,特异度为81%。结论:持续压痛是发现右下腹腹膜是否受刺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检查方法,有利于右下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羊水指数 (AFI)和羊水指数平均值 (AFI)对羊水过少的诊断效能。方法 :以羊水实际测量值 <30 0mL为诊断金标准 ,比较AFI≤ 5 .0cm和AFI≤ 5 .0cm为诊断标准的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等诊断试验指标。结果 :AFI≤ 5 .0cm的敏感度为 90 .0 %、特异度为 94 .3%、符合率为 92 .7% ,阳性似然比为 15 .75 ;而AFI≤ 5 .0cm的敏感度为6 3.0 %、特异度为 88.0 %、符合率为 79.0 % ,阳性似然比为 5 .15。结论 :AFI≤ 5 .0cm为诊断标准诊断羊水过少更具有诊断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孕激素受体(PR)及抑癌基因PTE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子宫内膜样腺癌96例患者组织切片中PR与PTE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在PR阴性子宫内膜样腺癌中PTEN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R阳性表达缺失率随组织病理分级越高表达缺失水平越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其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无相关性(P0.05);PTEN阳性表达缺失与组织病理分级及手术病理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TEN阳性表达缺失率在肿瘤发展早期高于晚期;PR阴性时PTEN的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结论:PR的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PR与PTEN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判断孕激素治疗效果;PTEN可能参与PR阴性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治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995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3例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依据病史、临床表现结合腹部检查13例均能做出正确的诊断,手术后确诊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观察1年无复发。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特征,提高剖宫产手术质量,是预防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ST段水平延长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T段水平延长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狭窄〉150%的冠心病患者和34例冠状动脉管腔直径狭窄〈50%非冠心病者的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当ST段水平延长≥0.128,两组间冠心病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ST段水平延长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91.2%,准确度为91.0%,阳性预测值为93.0%,阴性预测值为88.6%.阳性似然比为10.33.阴性似然比为0.10。结论:ST段水平延长≥0.12s对冠心病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常规心电图无ST段偏移的冠心病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AFS各期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腹腔液CA125和抗子宫内膜抗体检测结果。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6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内膜异位症组)血清、腹腔液的CA125和EMAb.同时检测12例正常女性(对照组)的血清CA125和EMAb并作比较。结果:内膜异位症组血清中的CA125水平、EMAb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相同AFS分期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的CA125水平或EMAb阳性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Ⅰ期(或Ⅱ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血清及腹腔液CA125水平与Ⅲ期(或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血清及腹腔液CA125水平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Ⅰ期和Ⅱ期(或Ⅲ期和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血清及腹腔液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Ⅰ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血清及腹腔液EMAb阳性情况与Ⅲ期(或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血清及腹腔液EMAb阳性情况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检测血清及腹腔液中CA125和EMAb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38例临床怀疑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为59.4%,特异度为81.1%,假阴性率为40.6%,假阳性率为18.9%。子宫内膜癌具有一定的超声特征图像。结论:超声诊断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不算高,但只要熟练掌握超声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技巧和图像特点,超声对诊断子宫内膜癌还是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超微血管成像(SMI)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对乳腺实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81例患者102个乳腺实性结节行SMI及CDFI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用Adler标准进行评级.结果 SMI分级与CDFI分级诊断乳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1.19%vs 60.66%、88.57% vs80.49%、70.59% vs 68.63%、91.11% vs 82.22%、54.39% vs 57.89%.SMI分级与CDFI分级曲线下面积、标准误、95%可信区间分别为0.807 vs 0.763、0.041 vs 0.047、0.717 ~ 0.879 vs 0.669 ~ 0.8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MI分级诊断对乳腺实性结节的诊断效能高于CDFI.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阴道超声检查与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EP)的准确性,评价阴道超声检查诊断EP的优势及价值。方法对211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均行阴道超声检查和宫腔镜检查诊断,同时行宫腔镜下息肉摘除和相应治疗,并行病理活检。结果211例病理检查结果为:EP 54例,子宫粘膜下肌瘤4例,内膜增殖症2例,其余无异常发现。211例中,阴道B超诊断EP 43例,病理确诊39例,阴道B超诊断EP的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准确性分别为72.2%、97.5%、91.0%。宫腔镜诊断EP 60例,病理确诊54例,宫腔镜诊断EP的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准确性分别为100.0%、96.2%、97.2%。宫腔镜诊断EP的灵敏度和预测准确性明显高于阴道B超(χ^2=17.42和7.186,P〈0.01),而两法的特异度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3,P〉0.05)。结论阴道超声检查的灵敏度和预测准确性比宫腔镜检查低,但其特异度与宫腔镜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阴道超声检查方便、快速、无创且可重复,可作为诊断EP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心电图(ECG)Soko low-lyon指数和C ornell指数对诊断左心室肥厚(LV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评价其在LVH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7例高血压或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均进行ECG及超声心动图(UCG)检查,以UCG作为LVH诊断标准,计算其ECG的Soko low-lyon指数和C ornell指数,比较其诊断LV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Soko low-lyon指数诊断LVH敏感度为26.9%,特异度为92.0%;C ornell指数诊断LVH敏感度为41.3%,特异度为94.6%;两者联用的敏感度为52.9%,特异度为97.3%。结论:ECG诊断左心室的特异性高,敏感性稍差;C ornell指数敏感性高于Soko low-lyon指数,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提高LVH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粘膜下肌瘤的经阴道超声声像图特征和鉴别诊断,以期达到早期确诊并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对24例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应用经阴道超声的方法,发现病灶后观察其位置、大小、形态、内部回声、边界、结节表面及基底与子宫内膜的关系,子宫内膜轮廓的完整性及病灶的血流情况。结果:本组24例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为子宫粘膜下肌瘤20倒,准确率为83.3%,2例误诊为宫颈肌瘤,1例误诊为子宫内膜患内,1例假阳性。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粘膜下肌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MRI表现及诊断意义。回顾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MRI表现,MRI检查用Vectra0.5T超导成像系统,行横断及矢状面T1,T2加权成像。MRI能很好地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陈旧性出血及周围组织粘连这两个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CA125检测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对照分析的办法对4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血清CA125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其血清CA125水平变化。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1),子宫内膜异位症组治疗后1个月血清CA125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III、IV期组明显高于I期、Ⅱ期组(P〈0.05),术后6个月复发者血清CA125水平较术后1个月增高。结论血清CA125水平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病情评估、疗效和复发监测均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