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合水油田长8储层敏感性及酸化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低渗储层酸化技术的配方体系存在针对性强的特点,具有对储层造成二次伤害的风险性。在分析合水油田长8储层矿物成分的基础上,开展了储层的敏感性评价试验,研究了盐酸、土酸和CQC-8、CQF-8缓速酸对合水油田长8储层的酸化适应性。溶失率试验结果表明,盐酸的溶失能力较弱,土酸和CQC-8、CQF-8缓速酸的溶失性能可以满足现场要求;岩心酸化试验结果表明,注入缓速酸后,合水油田长8储层岩心渗透率大幅度提高,CQC-8和CQF-8缓速酸的深部酸化改造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T油田属于低渗裂缝-孔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主要采用水平井大规模多级交替酸压技术进行改造、建产,但酸压改造有效率较低,建产不明显。为提高水平井酸压工艺改造效果,快速找出影响水平井产能的主控因素,采用信息量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2种方法对T油田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计算与对比分析,确定了各个影响因素对产能影响程度的大小。结果表明,水平井酸压工艺、储层反射类型、储层有效厚度和酸压施工段数是影响T油田水平井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四川盆地龙女寺龙王庙储层沥青充填较为普遍,储层的渗流能力与品质相当但沥青质充填程度相对较低的储层相比,该类储层测试产量明显偏低.常规碳酸盐岩储层的酸化改造一般以胶凝酸酸液体系为主,然而室内试验表明,常规酸液对沥青质溶解分散性差,酸化解堵效果不理想.基于相似相溶原理以及表面活性剂增溶原理,优选设计了一种以醚为主体,辅以溶剂油、两性表面活性剂和稳定剂的沥青溶解分散剂,并以胶凝酸为基础,结合储层特点优化配方,开发了一种适用于含沥青质储层的解堵液体系.该体系在高温下性能稳定,150℃下剪切100min后黏度超过15mPa·s,150℃动态腐蚀速率小于70g/ (m2·h),耐温耐剪切性能好,达到了含沥青质储层的酸压施工工艺要求.含沥青质储层岩心流动试验结果表明,该体系对岩心渗透率改善倍数达到4~6倍,相比常规胶凝酸,对含沥青质储层岩心渗透率改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珠江口盆地珠江组发育了一套特低渗透碳酸盐岩储层,若不进行储层改造就无法获得产能。在充分了解储层特征的基础上,制定了泡沫酸压的储层工艺改造方案。现场实施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案能有效改善储层物性,大幅度提高原油产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丰502井储层岩心的敏感性试验,研究了该储层的水流速敏、水敏、酸敏、碱敏和应力敏。结果表明,速敏指数为0.50,临界流速0.75ml/min,表现为中等偏强速敏;水敏损害指数为0.002,储层无水敏;酸敏指数均为-33.3,注酸后岩心渗透率有所增加,储层对盐酸无酸敏性损害;碱敏指数为0,该油田储层不会因碱敏造成储层损害;储层属无应力敏地层。  相似文献   

6.
水平井分段酸压是低渗、致密碳酸盐岩储层改造的有效措施,尚无有效的监测方法验证压裂改造后各压裂段对产油产水的贡献。笔者用新型化学材料做示踪剂,该示踪剂无毒无放射性,与地层吸附率极低,试剂检测灵敏度达到10~(-3) mg/L,水剂只与水亲和,油剂只与油亲和,可以对油、水两相单独测试并分别评价产出剖面。该示踪剂适用于高温酸性环境,与酸压工作液配伍性良好,油剂可良好分散在胶凝酸体系中。该研究可解决致密油气田水平井分段酸压改造产能监测困难的问题,为该类区块水平井分段酸压效果评价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大庆西部外围地区齐家北油田特低渗透扶余油层具有埋藏深、厚度薄、砂体零散的特点,针对首次注水开发的油田注水井吸水能力低的情况,在了解储层微观次生孔隙发育特征的基础上,提取了反应储层物性的测井参数,并根据同位素资料确定注水井单层吸水能力,建立了单层吸水能力的物性参数界限标准,同时,提出了表征连通状况模糊综合判断因子,综合考虑储层物性和连通状况,对欠注井吸水能力进行了判别和分类。为确保特低渗透储层"注够水、注好水",以建立有效驱替系统为根本,根据欠注井成因,有针对性研究了治理污染储层的高压酸化措施、治理物性差储层的水力深穿透与压裂结合的措施以及提压注水等改造措施。现场应用表明,周围油井见效明显,实现了特低渗透储层有效驱替,可以为同类油田的欠注井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较低,且裂缝发育具有强非均质性的特点,钻完井往往需要进行酸压改造储层以期沟通井周缝洞体。根据该区块酸压施工曲线的形态,并结合地质和生产资料,将酸压施工曲线分为:未沟通缝洞体、沟通一定规模裂缝系统、沟通较大规模裂缝系统、沟通天然裂缝4类,以此判断酸压施工对储层的沟通改造效果。在实际酸压施工进行储层改造时,可根据压力曲线的变化形态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和施工参数,以达到有效沟通储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根据XJ23—1油田韩江组岩性、物性资料等的综合分析,对XJ23-1油田韩江组储层主要损害因素进行了初步的评价和诊断,并按照标准SY/T53582002《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评价方法》中所述方法评价了XJ23—1油田韩江组岩心的速度敏感性、水敏性、酸敏性、碱敏性和应力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储层段表现为非流速敏感性、中等偏强的水敏性、中等偏弱的盐酸敏感性、中等偏强的土酸敏感性、较弱碱敏感性、较弱的应力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WZ12-2流二段储层岩心的敏感性条件,为油气田开发和储层保护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在对WZ12-2流二段储层岩心储层特性(储层岩石特征、储层物性、孔隙结构特征、地层水性质、温度和压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对WZ12-2油田流二段储层岩心敏感性(水速敏感性、水敏感性、盐度敏感性、碱敏感性、应力敏感性)的室内试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流二段储层存在中等偏弱水速敏,临界流速3.99ml/min;强水敏感性,临界矿化度4350~12229.5mg/L;强盐敏感性;中等偏弱酸敏;中等偏弱碱敏,临界pH值为7~8;强应力敏感性,临界应力为5.0MPa。  相似文献   

11.
在对最新的钻井、岩心及薄片等大量地质解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川东云安厂地区黄龙组储层特征及孔隙类型.在储集空间类型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时间序列及成岩作用改造因素,对储层成因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黄龙组储层岩石类型以各类颗粒白云岩、粉晶细晶白云岩及云质岩溶角砾岩为主;孔隙以晶间孔、晶间溶孔、粒内溶孔、粒间溶孔、角砾间溶孔等次生孔隙为主;按储层成因类型来看,可分为保持型储层、溶蚀型储层、云化型储层3大类,且识别出若干储层所组成的复合型储层;按照时间序列及成岩作用改造因素,进一步将溶蚀型储层划分为准同生期选择性溶蚀储层、表生期岩溶储层及埋藏期溶蚀储层.保持型储层与高能颗粒滩相息息相关,主要表现为颗粒间孔隙得以保存,未经大规模破坏及充填后期成岩矿物;溶蚀型储层表现为在经历多期次溶蚀作用改造后,以各类溶蚀孔隙为主要储集空间的碳酸盐岩储层;而云化型储层则为经过白云岩化作用改造后,以晶间孔为主要储集空间的碳酸盐岩储层;黄龙组优势储层的形成,往往表现为在"相控型"储层的基础上,在成岩阶段经过多期成岩流体的的叠加改造,从而形成有效的次生孔隙富集带.  相似文献   

12.
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压汞分析等方法对EP23-1油田珠江组储层特性和储层敏感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珠江组属于中孔、中-特高渗储集层,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孔隙连通性普遍较好;黏土矿物主要为高岭石,其次为伊利石、伊-蒙混层,同时见少量绿泥石;储层存在强速敏、中等偏弱水敏、无-中等偏弱酸敏、中等偏弱碱敏、弱应力敏感性,岩心临界流速为0.1mL/min,临界矿化度为34511.26-43139.08mg/l,临界pH值为12.3。  相似文献   

13.
靖安油田白于山地区最突出的特点是物性极差,岩性致密,该油田为我国目前发现的较大特低渗透性油田之一。因此研究该地讴的储层特征就显得尤为必要,以岩心测试分析资料、薄片资料为基础,结合岩心观察描述,对储层的宏观和微观特征进行分析,最后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研究区储层具有低孔低渗的特点;主要发育粒间孔隙、溶蚀孔隙和微孔隙3种孔隙;喉道类型包括孔隙缩小形喉道、缩颈型喉道、片状喉道或弯片状喉道和管束状喉道,其中缩颈型喉道是研究区的主要喉道类型;研究区最.有利的储层为长4+52^2小层和长4+52^3小层,这2个小层可作为油田开发的主力油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碳酸盐岩不同储层类型酸压后评价体系的研究,建立了G函数曲线评价、裂缝净压力双对数曲线评价、酸压后不稳定试井曲线评价等3种酸压压降评价方法,分析了3种评价方法对储层特征定性判别的系统评价体系,定性地判断出井周围的缝洞发育情况,有效地指导下一步的酸压设计和施工。以某井区A井酸压施工层段为例,运用3种评价方法对储层特征有较明确的认识,建立了一套酸压压降评价方法对储层特征判别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致密砂岩油藏是塔里木盆地石油增储上产的重要资源基础之一。台盆区志留系柯下段是近几年新发现的一套海相碎屑岩含油气储盖组合,储层为典型致密砂岩。依合2A井是新钻探的一口重要的区域探井,该井在志留系柯下段获良好油气显示,通过该井系统取心、取样分析,使深入研究这套致密储层特征成为可能。通过对岩心样品进行岩石薄片、物性、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和黏土矿物等系统测试分析,详细研究了柯下段致密含油砂岩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研究表明,柯下段致密砂岩储层主要为细粒、细—中粒岩屑砂岩,岩屑含量高,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中等;为特低—超低孔、特低—超低渗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晶间孔、粒内孔等微孔隙,次为粒间孔;孔喉结构为细孔 —微孔微细喉型,根据毛细管压力曲线的特点可分为4类。造成储层致密的主要控制因素是强烈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以及较弱的溶解作用,使得孔隙不发育,同时黏土矿物含量较高,孔隙空间和结构进一步变差,储层渗透性进一步降低,并具较强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运用分形理论定量识别储集层裂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濮城油田东区沙二下亚段是一个裂缝性特低渗的层状砂岩油藏.储层裂缝发育并分布全区,裂缝是油水流动的主要通道.尝试用分形原理及FMI成像测井响应特征对油田储层中的裂缝进行识别分析,结果显示成像测井的分形识别结果与岩心裂缝反映一致.证明分形原理识别裂缝效果较好,从而有助于解决裂缝识别的困难.  相似文献   

17.
储层条件直接影响着注酸速度和注酸强度,而最佳注酸速度和注酸强度又是决定酸化成功与否和酸化施工效果的关键参数。通过地层水和煤油进行室内储层岩心敏感性试验研究分析了储层岩心敏感性(速敏和酸敏)对注酸速度的影响,建立了酸液在基质和天然裂缝中的渗流模型、反应模型和温度场模型,模拟了天然裂缝的分布对注酸强度和注酸速度的影响,并对模拟结果作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储层的敏感性不对注酸速度和注酸强度作限制;随裂缝频度增加,为了增大酸液的有效作用距离,应适当提高注酸强度和注酸速度,天然裂缝愈宽,所需的注酸速度较小,天然裂缝宽度越小,注酸强度应适当增大;一定的注酸速度条件下酸液存在"最佳注酸强度",且不同的酸液类型,其"最佳注酸强度"不同。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浅层超低渗致密砂岩储层应力敏感性,以鄂尔多斯盆地渭北油田延长组储层为研究对象,采用变围压应力敏感性试验,分析长3、长6和长7油层组的应力敏感性程度,并建立相应的应力敏感性定量模型。研究表明,长3油层组应力敏感性为弱-强,波动范围较大;长6油层组应力敏感程度强;长7油层组应力敏感程度中等偏强-强。同一储层初始渗透率越低,应力敏感性越强。储层渗透率对净围压变化普遍比较敏感,渗透率不可恢复率随埋深的增加而减小。当初始渗透率大于0.3mD时,渗透率最大损失率随渗透率的增大而增大;当初始渗透率小于0.3mD时,渗透率最大损失率随渗透率的增大而减小。研究区长3油层组应力敏感性模型以幂函数和指数函数为主。  相似文献   

19.
宝浪油田属于低孔低渗和低孔特低渗碎屑岩油藏,储层整体物性差,三工河组部分储层岩石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出现当含水饱和度大于60%后,随着含水饱和度的增加,水相渗透率降低的异常现象。为了解释这种异常现象,通过室内评价试验以及储层矿物组成分析,认为相对渗透率曲线异常现象是由于储层岩屑和水敏性矿物含量高,水敏现象严重,从而导致相对渗透率曲线异常。  相似文献   

20.
安棚油田深层系为特低孔特低渗油气田,地层弹性驱动能量低,及时注够水、注好水保持地层压力,是安棚油田取得预期开发效果的关键。针对安棚深层系的储层特点,在对安棚深层系注入水水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模拟注水过程的岩心流动试验。试验评价了注水过程中储层水敏、速敏、机杂等对储层造成的伤害因素及伤害程度,重点研究了注入水中机械杂质不同浓度、不同粒径及不同注入PV数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找出了安棚深层系注水造成储层伤害的主要因素是注入水中的机械杂质,提出了防止注水伤害的措施。对低孔低渗及特低渗油气田注水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