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农村土地抛荒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安徽省泾县桃花潭镇土地抛荒现象为例,指出了我国土地抛荒的现实性,进而从土地承包制度等方面指出了土地抛荒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要从建立土地抛荒责任追究制和督察制度;创新制度,促使土地流转;实行土地承包大稳定、小调整制度;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等方面来解决土地抛荒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舟山市某海岛村为例,通过实地调查,介绍了该村的土地抛荒现状,分析了土地抛荒的成因,并对此提出了具体对策,以期为解决土地抛荒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农村土地抛荒原因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福渡镇土地抛荒情况的调查,剖析农村土地抛荒原因,提出解决土地抛荒问题对策.  相似文献   

4.
缓解土地抛荒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政府出台许多惠农政策,农村土地抛荒呈现蔓延之势。以肇庆市林家村为例,找出土地抛荒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改善生产条件、发展新型农业、转变发展观念、促使劳动力回流和加强村委会建设等建议,缓解土地抛荒现象。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7):188-189
近些年宜都市农业耕地出现新一轮抛荒现象,且出现一些新的特点,是新形势下"三农"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之所以称之为新一轮土地抛荒,原因有:1此次抛荒和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农业税费包袱"沉重而导致的土地抛荒存在差异。2农业生产中社会收益与私人收益不等所产生的,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土地抛荒体现了农民的自主权,对土地资源流转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其消极影响不可忽视,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一、现阶段土地抛荒现象的特点 土地抛荒现象是在"二轮承包"过后逐渐出现的,特别是近年来呈现出迅速发展之势.其特点如下:1.土地抛荒现象普遍存在于全国各地,并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全国范围内不论是生产条件、自然条件好的地区还是差的地区,均有土地抛荒现象存在.如发达的东部地区江、浙等省的一些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和自然条件较适宜种植农作物的地区也有大面积的抛荒.在中西部地区,有一些被抛荒的土地处于省域或县城的郊区,如安徽省蚌埠市的郊区等,这些地区往往被认为是生产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前几年的土地抛荒基本上都处于生产条件比较差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正> 1 土地抛荒的现状、特征 我国耕地资源十分稀缺,“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一直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在土地承包经营的现阶段,却频频出现了土地抛荒的现象,而且由零星到成片,由隐性到显性,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从抛荒土地的  相似文献   

8.
粤北长市村的调查发现,在务工与守土的生计选择中,出现了农地抛荒现象。农民收入结构转变,耕地条件、机械化程度、土地观念等因素导致耕地抛荒。应对抛荒,需要转变土地观念,改善耕地条件,加强村组责任等。  相似文献   

9.
熊祥强  沈燕  廖和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536-2538
鉴于西南山区农村土地抛荒现象日益突现,有必要找到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所在,并结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提出多措并举综合治理。以重庆市忠县三汇镇土地抛荒为例,通过调查,研究整个西南地区土地抛荒情况,归纳总结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希望能引起各界对西南山区农村土地抛荒现象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7):187-188
山区基础设施落后,人口老龄化严重,是农村土地抛荒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因此,山区土地抛荒是一个长期存在并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以海南省五指山市为例,分析山区土地抛荒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