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采用品种间杂交和复交的方法,经过田间农艺性状的选择和实验室品质分析,育成产量高、菜油和菜籽饼粕品质优、熟期适中和抗(耐)病性较好的甘蓝型低芥酸、低硫甙(简称双低,下同)油菜新品种”沪油12”。该品种菜油中芥酸含量0.21%,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亚油酸含量2442%,油酸含量58.99%,它是一种比传统菜油营养价值更高的新型菜油。该品种菜籽饼粕中硫甙含量25.99μmol/g,能直接作蛋白饲料喂养畜禽。该品种的培育成功对改善食用菜油的品质和提高菜籽饼粕的经济价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上海地区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质育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品种间杂交、回交和复交方法,经过田间农艺性状的选择和实验室品质分析,有效地协调了油菜品质育种过程中高产和优质、抗病性和优质的矛盾,育成高产、熟期适宜和较抗(耐)油菜菌核病和芜菁花叶病毒(TuMV)病的低芥酸含量分别为0.20%和0.21%;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亚油酸含量分别为25.96%和24.42%;油酸含量分别为56.96%和58.99%。其菜籽油的营养价值较常规品种高。“沪油12”菜籽饼粕中  相似文献   

3.
优质双低油菜,是指品种的芥酸含量低于1%,硫甙含量低于30μmol/g,且产量和抗性等性状都是较优秀的一类油菜品种.由于优质双低油菜加工而成的菜油是优质菜油,优质菜油的芥酸含量低,且易于为人体所吸收,是一种很好的营养保健油.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2001,(8)
双低油菜是指商品菜籽中芥酸含量在5%以下,菜饼中的硫苷含量低于30微摩尔/克的油菜品种。发展双低油菜前景广阔。1.发展双低油菜可提高菜油的营养价值,改善人民生活,提高健康水平。传统菜油的显著特点是芥酸含量很高,一般为45%~50%。芥酸沸点高,凝固点也高,在人体内的消化率低,降低芥酸含量可以提高菜油的营养价值。另一方面,菜油中各种脂肪酸的比例具有相互消长的关系。油中芥酸含量降低以后,油酸和亚油酸含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白菜型春油菜的主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白菜型油菜属春油菜类型,全省均有种植,生育期因品种不同变化范围在91天-109天,千粒重平均2.9g,具天然黄籽,耐低温,耐瘠等优点,种子含油量平均40.02%;脂肪酸组成平均含量:棕榈酸3.11%,油酸19.53%,亚油酸18.55%,亚麻酸10.40%,茶生烯酸11.29%,芥酸36.96%,我省品种具高油酸,高亚油酸,低芥酸的特点,硫代葡萄糖甙平均含量94.84μmol/g。  相似文献   

6.
双低油菜是指菜油中芥酸含量低于5%、菜籽饼粕中硫甙含量低于。30μmol/g的油菜新品种,与普通油菜相比,芥酸含量降低90%以上,硫甙含量降低70%左右。双高是指高产、高含油率。“沪油15”是上海市农科院育成,其芥酸和硫甙含量分别为0.28%和19.01μmol/g,含油率达41~42%。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总水田面积27.5437万亩,是一个以粮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是世界上主要油菜生产国之一。种植面积约340万公顷,单产为每公顷1.1—1.3吨(折合每亩150—180斤)。甘蓝型和白菜型油菜各占50%,均属春性类型,全生育期为90—105天。 加拿大于1943年开始种植油菜,主要供工业用,五十年代才开始榨油食用。随着油菜生产和加工工业的发展,菜油和菜籽饼的品质问题愈来愈令人关注,其原因是常规油菜品种的菜油芥酸含量高。科学实验证明,高芥酸影响雄性小白鼠的心肌功能,并导致  相似文献   

8.
优质双低油菜,是指品种的芥酸含量低于1%,硫甙含量低于30微摩尔/克,且产量和抗性等性状都是较优秀的一类油菜品种。由优质双低油菜加工而成的菜油是优质菜油,优质菜油的芥酸含量低,且人体易于吸收,是一种很好的营养保健油。双低油菜的用途很多,除了用作优质植物油的加工,其饼粕  相似文献   

9.
甘蓝型低芥酸、低硫甙油菜新品种“沪油15”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品种(系)间的双交方法育成甘蓝型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甙(以下简称硫甙)优质油菜新品种沪油15。该品种种子含油率42.43%,菜油芥酸含量为0.38%,菜籽粕硫甙含量为19.01μmol/g,菜籽产量比非优质对照品种汇油50增产23.9%以上,适合于我国长江下游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甘蓝型油菜是上海郊区唯一的越冬油料作物,随种植业结构调整,上海的油菜种植面积将稳定在100万亩左右。但常规油菜品种的菜油中芥酸含量高达45%左右,亚油酸和油酸含量1低,使菜油营养价值欠佳;饼粒中硫代葡萄糖甙含量高达100μmol/g以上,因对家畜有害不能作蛋白饲料喂养畜禽。为提高油菜产品品质,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自80年代初开始进行甘蓝型油菜品质育种研究工作,在先后育成低芥酸油菜品种“申优青”和“沪秀青”,又低油菜品种“沪油12”和油菜“沪油14”的基础上,又育成高产、适应性广、较抗(耐)油菜菌病和病毒病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沪油15”。  相似文献   

11.
采用品种间杂交和复交的方法,经过田间农艺性状的选择和实验室品质分析,育成产量高,菜油和菜饼粕品质优,熟期适中和抗病性较好的甘蓝型低芥酸,低硫甙油菜新品种“泸油12”。  相似文献   

12.
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产量与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油菜产量对品质性状的影响,以三北98和油研599为材料,采用正交旋转设计研究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产量与品质性状的相关.结果表明:1)三北98和油研599油菜品种产量对品质性状的影响均以芥酸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且2个品种的芥酸含量均低于2%,三北98为0.90,油研599为1.24%;棕榈酸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2)不同产量水平的品质性状,三北98廿碳烯酸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油研599种子蛋白质的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而2个油菜品种各品质组合性状间均无显著差异.3)产量与品质性状间的相关为芥酸、含油率与产量呈负相关,种子蛋白质、亚油酸、亚麻酸含量与产量呈正相关,硫苷、棕榈酸、硬脂酸、廿碳烯酸与产量的相关系数较小;产量与品质组合性状间的相关为饱和脂肪酸、脂蛋总量、不饱和指数、不饱和脂肪酸、18碳脂肪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与芥酸链脂肪酸总量之比、油酸与亚油酸之和与产量呈正相关,芥酸链脂肪酸总量与产量呈负相关.4)同一品种产量大幅度增加时,芥酸、含油量及芥酸链脂肪酸总量呈下降趋势,而种子蛋白质、亚油酸、亚麻酸、饱和脂肪酸、脂蛋总量、不饱和指数、不饱和脂肪酸总量、18碳脂肪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与芥酸链脂肪酸总量之比、油酸与亚油酸之和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酸雨胁迫对双低油菜籽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骏  郑有飞  麦博儒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467-12470
[目的]研究酸雨对双低油菜各项品质指标的作用,为生态环境对农产品品质调控及防治酸雨对农作物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秦优七号双低油菜为供试品种,通过大田模拟酸雨喷淋试验,研究酸雨胁迫后双低油菜籽粒中硫苷和芥酸含量以及各项品质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随着酸雨酸度的增加,双低油菜籽粒中硫苷、芥酸、亚油酸和花生酸含量则相应升高;而双低油菜籽粒蛋白质、氨基酸、粗脂肪、可溶性糖、硬脂酸和油酸等含量则相应降低;双低油菜籽粒还原糖、总酸度和亚麻酸等含量随酸雨pH值降低呈先升后降的变化。酸雨pH值≤3.5,双低油菜硫苷含量≥25.0μmol/g,芥酸含量I〉0.30%,质量变差;酸雨pH值≤1.5,硫苷含量≥30.0μmol/g,芥酸含量≥0.40%,超过国家质量标准要求而不能进入市场。[结论]酸雨对双低油菜籽粒品质下降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普通油菜籽中不易被消化吸收的芥酸含量在46%左右,硫代葡萄糖甙含量高达1郾5%左右。双低油菜的利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郾油脂中芥酸含量低。双低油菜其油脂中的芥酸含量低于3%,低芥酸菜油是一种高营养食用油。普通菜油中脂肪酸含量主要为:油酸16%、亚油酸12%、芥酸47  相似文献   

15.
油菜种子油分中芥酸(C22:1)含量的多少决定其食用或工业用途:芥酸含量较低的菜油宜作食用,而芥酸含量较高的菜油宜作工业用。油菜芥酸含量这一品质性状是受胚基因型控制的,不同品种类型由于其芥酸基因的不同或基因型的不同,其芥酸含量也不同。1979年Krzymanski和Downey归纳对欧洲和加拿大各国油菜品种的研究指出,甘蓝型油菜(B.napus)芥酸含量是受两对基因控制的,白菜型油菜(B.campestris)芥酸含量是受一对基因控制的。基因间的作用均表现加性效应。到目前为止,发现甘蓝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至少有五个不同的基因控制着芥酸含量,即e、E~a、E~b、E~c、E~d,它们分别控制0、10%、15%、30%和3.5%的芥酸含量。在甘蓝型油菜中仅有e、E~a和E~d,它们纯合体的基因基分别为eeee、E~aE~aE~aE~a和E~dE~dee,其表现型的芥酸含量分别为0、40%和7%。为了弄清控蓝型油菜属亚洲类型,很多研究指出,它在许多特性上与欧洲类型有差异。为了弄清控  相似文献   

16.
259份粳粘,1份粳糯品质性状测定结果表明:河北地方水(陆)稻品种蕴藏着大量高蛋白质含量资源,蛋白达到部颁优质1-2级米品种数为96.34%,蛋白质含量9%以上品种数为68.1%。品种主要品质性状达标顺序为蛋白质〉直链淀粉≈胶稠度〉精米率〉糊化温度〉出糙率。粳粘品种变异系数以胶稠度最大,其顺序为胶稠度〉直链淀粉〉蛋白质〉赖氨酸〉湖化温度〉支链淀粉〉精米率≈总淀粉≈糙米率。  相似文献   

17.
温州市双低油菜新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市种植的油菜品种大部分还是高芥酸、高硫苷的老品种,双低油菜品种的引试推广工作还相对滞后。高芥酸含量的食用菜油由于有刺激性气味,且食用后对人体的健康不利,已不能适应目前的市场要求。另外,榨油后的菜籽饼中硫苷含量太高,家畜食用后会引起中毒,不能作为饲料用,是很大的浪费。为此,2003年我们从省内外引进多个双低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甘蓝型油菜品种在种植过程中极易造成生物学混杂和机械混杂,种子连续种植三年后,原有典型性状就会部分消失,表现生长不齐、着果少、结实差、抗逆性减弱,严重降低产量和品质。这在低芥酸油菜品种中表现更为突出,特别是芥酸含量明显提高。低芥酸油菜若不抓住良种繁育这一关,即使有了优良品种,也不能为大面积生产所利用。近几年,我们在低芥酸油菜良种繁育工作中围绕芥酸含量变化作了一些探索,成功地繁育了大批量芥酸含量在0.5%以下的油菜种子。  相似文献   

19.
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双低油菜多数为甘蓝型杂交油菜,是常异花授粉作物,自然异交结实率可达10~30%,高的可达40~80%。品种间串花杂交将严重降低品质,据东台福康保健油有限公司分析表明,同样是“宁杂1号”双低油菜种子种植的田块,其商品油菜籽芥酸含量可出现三种情况:一是达到双低标准的双低油菜籽,二是芥酸含量在40%以上  相似文献   

20.
甘蓝型油菜胞质雄性不育三系的双低转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品质双高雄性不育系932197A为母本,以双低品种(系)84001等为父本通过测交,连续回交获得芥酸含量〈1%,硫甙含量〈40μmol/g的双低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96F001A,B,用双高恢复系材料933001,933025与双品种(系)8840894等杂交,自交分离选择获得了95SF035等双低恢复系,研究表明套帐隔离回单株成对交可减少回交世代数,缩短双低转育年限,连续2~3代单株分析筛选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