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开发利用武夷山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对武夷山的过山龙、玉蟾、正玉兰、紫竹桃4个单枞进行植物学性状观察和主要生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过山龙等4个武夷单枞均为灌木型、半披张,叶形均为小叶型、椭圆形;正玉兰叶片着生角度呈水平,其他三个均呈上斜;过山龙、紫竹桃叶质较脆,玉蟾、正玉兰叶质较厚软。水浸出物含量最高的是正玉兰第一叶含量达到47.66%,而最低的则是紫竹桃的茎含量只有20.22%;茶多酚含量最高为紫竹桃第一叶29.07%,最低的为玉蟾茎7.10%;4个单枞的咖啡碱含量均是从第一叶至茎呈递减趋势,咖啡碱含量最高的是正玉兰第一叶达到5.13%,最低为紫竹桃茎O.39%;氨基酸含量最高的是过山龙第二叶达到3.02%,最低是紫竹桃第三叶含量为1.01%。  相似文献   

2.
四川黑茶品质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四川黑茶原料、渥堆叶、康砖成品茶的氨基酸、儿茶素组成含量及咖啡碱、茶多酚、水浸出物的含量。四川黑茶原料氨基酸含量为1424.00βmg/100g,必需氨基酸含量为547.00βmg/100g,茶氨酸含量为87.15βmg/100g,儿茶素含量为27.63βmg/g,咖啡碱、茶多酚、水浸出物含量分别为1.30%、8.18%、26.94%;渥堆叶氨基酸含量为1590.00βmg/100g,必需氨基酸含量为668.00βmg/100g,茶氨酸含量为67.62βmg/100g,儿茶素含量为27.52βmg/g,咖啡碱、茶多酚、水浸出物含量分别为1.24%、7.90%、24.53%;康砖成品茶氨基酸含量为1420.00βmg/100g,必需氨基酸含量为529.00βmg/100g,茶氨酸含量为66.88βmg/100g,儿茶素含量为13.65βmg/g,咖啡碱、茶多酚、水浸出物含量分别为1.27%、5.99%、23.92%。  相似文献   

3.
为服务武夷山茶产业的品种结构调整,对种植在武夷山的铁观音、黄旦、梅占、台茶12号4个品种进行植物学性状观察和生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铁观音和台茶12号树型为灌木型,黄旦和梅占的树型为小乔木型:铁观音、梅占的叶形为长椭圆形,黄豆和台茶12号的叶形为椭圆形:铁观音幼嫩芽叶为紫红色,成熟叶片为深绿色,梅占叶色为深绿色,黄羹和台茶12号叶色为黄绿色:台茶12号的茸亳较其他3个品种多:4个品种的咖啡碱含量从芽至第五叶呈递减趋势,到薹又升高:除黄旦小其他3个品种第一叶的茶多酚含量最高,芽次之,并从第一叶至第五叶、茎递减:不同部位水浸出物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有差异,且没有规律性:4个品种的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含量丰富,铁观音和台茶12号咖啡碱含量很高。  相似文献   

4.
14个黄化、白化变异茶树品种(系)综合性状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2020,(2)
对14个白化、黄化变异茶树品种(系)生长势、芽叶特性、物候期进行调查,并对叶绿素SPAD、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和儿茶素等进行检测分析及感官审评。结果表明:‘御金香’和‘水晶白’生长势较好,‘黄金叶’一芽三叶最长,叶面积大小表现为‘梯田1号’‘水晶白’‘梯田2号’,‘黄金芽’和‘黄金叶’的一芽一叶期与对照相当;黄化品种的明亮度L、测色值a和测色值b均高于白化品种;白化品种叶绿素SPAD比黄化品种高;水浸出物仅‘黄金叶’和‘景白2号’≤45%,其他品种(系)水浸出物含量均≥45%;‘梯田1号’和‘梯田2号’茶多酚含量≥20%,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对照,且均≥5%,‘梯田1号’、‘水晶白’和‘御金香’的咖啡碱含量均较高,儿茶素总量变幅为7.2%~15.6%,‘梯田1号’和‘中黄3号’的没食子酸含量均最高,‘梯田2号’、‘黄金芽’、‘中黄3号’和‘御金香’的EGCG均≥8%;‘景白2号’、‘中黄2号’和‘中黄3号’感官审评总体得分均最高。  相似文献   

5.
紫芽茶树不同季节主要生化成分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芽茶树武夷奇种C18-1的一芽二叶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分析优化茶树花青素总量的提取方法,并分析其不同季节主要生化成分差异。结果表明:溶剂浓度、浸提时间、浸提温度等因素对茶树花青素总量提取均有影响,本研究获得花青素最佳提取方法为:采用3%的盐酸乙醇溶液,在80℃条件下回流浸提1 h。水浸出物、咖啡碱、茶多酚、花青素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随季节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且季节性差异显著;水浸出物、咖啡碱、游离氨基酸均在春季中含量最高,茶多酚和花青素均在夏季中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对18个紫芽新品系春梢芽叶特性进行调查,并对其花青素、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等生化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8个种质均为灌木型,树姿半开张,叶形椭圆形,芽叶紫红色;花青素含量变幅为3.35~19.65 mg·g-1,高花青素(≥10 mg·g-1)种质有1份;水浸出物含量变幅为42.4%~48.0%,水浸出物较高(≥45.0%)的种质有12份;茶多酚含量变幅为17.5%~21.4%,其中YY-3、YY-4、YY-6、YY-8、YY-10、YY-11、YY-12、YY-18等种质含量较高(≥20.0%);游离氨基酸变幅为3.4%~5.2%,高氨基酸≥5.0%)的种质有3份;咖啡碱变幅为3.17%~4.04%;酚氨比变幅为3.52~5.94,YY-5、YY-7、YY-14、YY-15四个种质酚氨比低于对照.紫芽新品系芽叶中的花青素含量与芽叶紫色色泽深浅程度有密切的关系,与各生化成分之间没有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一路香’茶树新品系的茶类适制性及生化成分,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0—2022年连续3年春季,分别以‘福鼎大白茶’和‘黄棪’为对照,采摘一路香鲜叶,分别按红茶、绿茶、白茶、闽南乌龙茶工艺加工制样,并对其感官品质和生化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品质鉴定结果表明:一路香制红茶汤色红艳明亮,稍带花香,味较醇,3年平均总分比对照福鼎大白茶高1.2分;制绿茶汤色黄绿,有奶香,味较鲜爽,3年平均总分比对照福鼎大白茶高0.45分;制白茶有清香,味清甜,3年平均总分比对照福鼎大白茶高0.53分;制闽南乌龙茶花香浓郁,味醇爽,水中有香,3年平均总分比对照黄棪高1.25分。生化成分检测结果表明:一路香红茶和绿茶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含量均比对照福鼎大白茶高,游离氨基酸与对照相当;一路香白茶茶多酚、水浸出物含量比对照福鼎大白茶高,咖啡碱和游离氨基酸比对照福鼎大白茶低;一路香乌龙茶的茶多酚、咖啡碱、游离氨基酸总量、水浸出物含量均比对照黄棪高。【结论】初步得出‘一路香’是个多茶类兼制的优异茶树新品系,在不同茶类中茶多酚、水浸出物含量均超过对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紫色深浅不一的5个特定紫芽品种茶树春梢芽叶中的花青素、茶多酚、黄酮类、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总量、简单儿茶素总量等生化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紫芽品种茶树芽叶深浅与花青素含量关系密切,与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研究对5个黄金茶品种(品系)的主要植物学特征和经济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5个品种中,保靖黄金茶1号的特征为发芽特早、氨基酸含量高;黄金茶2号的特征为芽叶绿带紫;黄金茶168号的特征为叶片水平着生,叶身内折,芽叶色泽绿;黄金茶8号的特征为大叶种品种,叶片椭圆形;黄金茶18号的特征为大叶种品种,叶片长椭圆形,芽头肥壮,毫多.5个品种发芽最早的为保靖黄金茶1号,其次依次为黄金茶168号、黄金茶2号、黄金茶18号与黄金茶8号.5个品种中,水浸出物含量最高的为黄金茶2号(40.69%),最低的为保靖黄金茶1号(38.14%);茶多酚最高的为黄金茶18号(25.42%),最低的为保靖黄金茶1号(22.28%);氨基酸含量最高的为保靖黄金茶1号(5.46%),最低的为黄金茶8号(3.85%);咖啡碱含量最高的为黄金茶168号(4.24%),最低的为黄金茶2号(3.32%).  相似文献   

10.
连续3年对筛选的21个优良单株进行主要生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份间生化成分含量茶多酚、咖啡碱、酚氨比存在显著差异,氨基酸、水浸出物差异不显著;酚氨比与氨基酸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3年水浸出物含量与茶多酚相关系数分别为0.564、0.664和0.761,均呈中度正相关,氨基酸、咖啡碱与水浸出物、茶多酚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对21个优良单株5个生化成分进行聚类,可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群为适制红茶资源,第Ⅱ类群适制绿茶资源,第Ⅲ类群为红绿茶兼制资源。并从中筛选出高氨基酸特异资源3份(≥5%),高水浸出物特异资源8份(≥40%),高茶多酚特异资源8份(≥25%)。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化学成分茶树品种选育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四川栽培的十个茶树品种的功能性化学成分含量。这十个茶树品种中,茶多酚含量英红1号最高,达40.57%,福鼎大白茶最低,为15.82%;氨基酸含量蒙山23号最高,达4.63%,黔湄最低,为1.01%;咖啡碱含量槠叶齐最高,达4.62%,英红1号最低,为2.14%。  相似文献   

12.
连续两年对22个茶树品种春梢的一芽二叶制蒸青样,进行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茶多酚含量品种间差异极显著,氨基酸含量年份间差异极显著,咖啡碱含量年份间差异显著、品种间差异极显著,水浸出物含量与茶多酚含量呈正相关。茶树体内生化成分含量因品种不同而不同外,还随气候条件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13.
选用10份茶树品种春茶新梢的1芽2、3叶为试验材料,控温控湿(20~22℃、RH 35%~45%)条件下,探讨不同萎凋程度茶鲜叶的主要品质成分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萎凋程度(鲜叶减重率)的加重,水浸出物、咖啡碱、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呈现升高趋势,茶多酚含量变化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各主要品质成分含量的变化并不是同步的.茶鲜叶萎凋减重15%内以水分散失为主,各主要品质成分的含量(以干物质质量100%计)变化均不显著;萎凋减重至30%~45%,各主要品质成分含量陆续呈现显著变化,可溶性糖与咖啡碱、水浸出物含量先后达到最高值;萎凋减重至60%,只有游离氨基酸含量继续升高;最终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咖啡碱含量变化较大,比茶鲜叶中分别升高了24.6%、13.8%、11.9%.相关分析表明,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水浸出物与咖啡碱含量变化与萎凋失水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13、0.386、0.692、0.479),尤其是游离氨基酸,而茶多酚含量变化与萎凋失水没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氟铝交互处理对茶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以福建水仙茶苗为试验材料,不同浓度下氟铝交互处理水培30 d后,测定茶苗嫩叶和老叶(成熟叶片)中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黄酮和水浸出物含量。结果表明:老叶和嫩叶在氟铝交互处理下,茶多酚、氨基酸、黄酮、咖啡碱、水浸出物等成分含量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在高氟处理(12 mg/L)下,随着铝的加入,老叶茶多酚、老叶咖啡碱含量和嫩叶水浸出物,B4C4D4,逐渐降低;老叶氨基酸和老叶水浸出物含量,B4C4D4,呈上升趋势。在高铝处理(80 mg/L)下,随着氟的加入,嫩叶水浸出物含量,D2D3D4,逐渐降低。黄酮含量的变化则未发现明显的规律。铝和氟的不同交互比例处理产生不同程度的交互效应,氟铝交互处理对茶树叶片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影响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江华苦茶是我省茶树珍贵地方资源,原产于南岭山脉。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课题组通过系统选种程序,从江华苦茶群体资源中选育出优质高咖啡碱红茶新品种——潇湘红21-1。潇湘红21-1为中叶类,中生种,芽叶黄绿,产量高;内含物丰富,春季红、绿茶主要品质成分含量分别为水浸出物38.26%、44.22%,茶多酚19.40%、30.38%,游离氨基酸5.01%、5.04%,咖啡碱5.11%、5.09%;红、绿茶中咖啡碱含量均高达5%以上,属于高咖啡碱优异茶树资源。制红、绿茶品质兼优,尤以红茶品质突出,"冷后浑"明显,乳状络合物呈橙黄色。抗寒、抗旱、抗病虫能力均较强,是一个优质高咖啡碱红茶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凤凰单丛茶具有自然花香最清高、花香类型最多样、滋味醇厚甘爽、韵味特殊等特点,是我国具有保护和研究价值的茶树种质资源,本研究对黄枝香、芝兰香、银花香和杏仁香四种凤凰单丛茶的鲜叶生化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不同香型凤凰单丛茶鲜叶的生化物质差异显著,茶多酚含量在35.76-41.28%之间;氨基酸含量在0.98-1.24%之间;水浸出物含量在46.92-52.83%之间;儿茶素总量在96.66-120.10 mg/g之间,平均含量107.46 mg/g。5类常规生化成分(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和儿茶素)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这表明不同香型凤凰单丛茶树资源具有相近的遗传性状,但其儿茶素组分的丰富多样性,为有针对性地优质茶树种质资源的筛选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黄金茶群体进行单株选拔,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育成茶树新品种保靖黄金茶1号.多年试验结果表明,保靖黄金茶1号为特早生种,春季一芽一叶萌发期比福鼎大白茶(ck)平均早19天;产量高,比对照增产24.45%;内含物丰富,氨基酸含量高.春季一芽一叶水浸出物41.04%,氨基酸7.47%,茶多酚18.40%,咖啡碱4.29%;适制毛尖、高档名优绿茶;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性强.保靖黄金茶1号于2010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18.
不同产地红茶主要品质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收集国内外不同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红茶茶样,对其进行感官审评与理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感官方面,国外红茶样整体水平优于国内红茶样品。内含品质成分方面,云南大叶种红茶水浸出物含量较高;氨基酸含量则均在3%~5%之间,差异并不明显;国外红茶样茶多酚平均含量高出国内红茶样2.66%;咖啡碱含量在2.35%~5.45%之间,其中产于斯里兰卡的两个红茶样高于其他地区红茶;国外红茶样茶黄素含量整体较高,茶红素以肯尼亚红碎茶含量最高,国内红茶样则是茶褐素含量普遍较高。  相似文献   

19.
云抗10号大叶种茶晒青芽叶的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云抗10号大叶种茶为研究对象,分别采摘其芽头、第一叶、第二叶、第三叶、第四叶和茶梗,分析其生化特性。结果表明:芽头的总灰分、可溶性糖、铁、锰和氟元素含量低于叶片中的含量,而水溶性灰分(占总灰分比例)、粗纤维、铜、锌、茶氨酸和咖啡碱的含量高于叶片中的含量,芽头的茶多酚、水浸出物和酯型儿茶素含量低于嫩叶,高于老叶。茶梗的总灰分、水浸出物、茶多酚、铜、氟、咖啡碱、儿茶素总量均低于芽头和叶片,而粗纤维、铁和茶氨酸含量高于芽头和叶片。不同芽叶生化成分变异系数高于15%的有铜、锌、锰、氟、粗纤维、可溶性糖、茶氨酸、咖啡碱、儿茶素及其单体类物质,由此表明不同芽叶的生化成分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0.
品种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基础,目前黑茶缺乏专用品种.本研究对尖波黄13号等8个湖南主栽茶树品种进行了黑茶适制性研究.感官审评结果表明:在5%显著性水平下,桃源大叶和槠叶齐感官审评结果显著优于其它6个茶树品种.不同品种不同季节鲜叶水浸出物、儿茶素、茶氨酸、氨基酸总量、咖啡碱、粗纤维、还原性糖7个指标与相应黑茶感官审评结果相关性分析表明:春季氨基酸总量和粗纤维分别与感官审评呈显著正相关和显著负相关;夏、秋季咖啡碱、水浸出物、还原性糖、粗纤维与感官审评结果的相关性基本一致,都达到了显著相关(粗纤维为显著负相关,其余为显著正相关),儿茶素在夏季表现为显著负相关,其余各指标与感官审评结果相关性较低.考虑到氟对黑茶质量安全的重要性,本研究还对8个品种一芽五叶氟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8个参试品种氟含量都小于300 mg·k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