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蔗糖》2014,(4):39-39
正最近,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11项涉糖行业标准。包括:《赤砂糖试验方法》(QB/T 2343.2-2013)、《红糖》(QB/T 4561-2013)、《块糖》(QB/T4562-2013)、《金砂糖》(QB/T 4563-2013)、《精幼砂糖》(QB/T 4564-2013)、《全糖粉》(QB/T 4565-2013)、《黄方糖》(QB/T 4566-2013)、《黑糖》(QB/T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栽培密度对商薯 8 号农艺性状与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T4(60 000 株 /hm2 )处理的薯块干物质分配率最高,与 T1(37 500 株/hm2 )相比,150 d 时 T4 处理薯块干物质分配率显著增加 16.14%。 T4 处理的鲜薯干物率明显高于其他 3 个处理。T1 处理的单株薯重、单株最大薯重、单株蔓重显著高于 T2(45 000 株 /hm2 )、T3(52 500 株/hm2 )和 T4 处理,T2 处理的 T/R 值显著高于 T3、T4 处理。T3 处理的商品薯产量及商品薯率最 高。生产上选择 52 500 株/hm2 的栽培密度较为适宜。研究结果为商薯 8 号合理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明确“水稻-再生稻”体系施用专用肥对产量、产量构成因子、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水稻-再生稻”的轻简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点田间试验,设置不施肥(T1)、当地农民习惯施肥(T2)、专用肥(T3)等3个处理。分别测定不同处理的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和氮、磷、钾养分含量,从而计算养分积累量、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结果】施肥可以显著提高稻谷产量,与T1相比,9个试验点的T2处理头季稻和再生稻平均增产56.0%和89.4%;T3处理平均增产75.3%和108.9%;与T2相比,T3处理头季稻、再生稻以及两季总产量分别增加了1006 kg/hm2、356 kg/hm2和1362 kg/hm2,增幅分别为12.4%、10.3%和11.8%。T3处理相较于T2处理,每穗粒数增加了20粒,增幅达到10.5%。养分吸收结果显示,与T2处理相比,T3处理头季水稻地上部氮(N)、磷(P2O5)和钾(K2O)的积累量分别增加了7.4%、6.8%和10.2%;再生季分别增加了5.9%、16.6%和24.4%。不同试验点T3处理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回收利用率均有提高的趋势,与T2处理相比,最高分别增加25.3%、93.8%和143.7%。在9个试验点,纯收入平均提高了6.19×103 元/hm2。【结论】专用肥的施用可以显著提高“水稻-再生稻”种植模式稻谷产量,增加地上部养分吸收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施肥次数,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给茶园化肥减施增效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撑,本研究以黔东北1个9龄无性系‘福鼎大白茶’茶园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处理,CK:对照,不施肥;CF:习惯施肥;T1:化肥减施量32.1%;T2:化肥减施量33.8%;T3:化肥减施量46.0%,比较分析不同处理对茶叶产量、品质、养分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T1、T2、T3的全年干茶叶产量分别为3524.1、3644.4、3835.7 kg/hm2,显著高于CF(3127.3 kg/hm2),T1、T2、T3、CF的这一指标显著高于CK (2172.6 kg/hm2);各季度T1的酚氨比最低,秋季CF、T1、T2之间的酚氨比无显著差异,春、夏季CF、T2、T3之间的酚氨比无显著差异;总体上,T1、T2、T3新梢年氮、磷、钾素的吸收量和利用率高于CF,T3效果最好;各施肥处理的年纯收入显著高于CK(3.69万元/hm2);相较于CF,T1、T2、T3每年分别节本增效1.48、1.39、1.52万元/hm2。茶园肥料沟施效果好于撒施,T1、T3化肥减施增效较好,T3更好。建议调整茶树专用肥氮、磷、钾元素配比,增加茶树专用肥的有机肥及其有机质含量;T3增加有机肥替代比例。  相似文献   

5.
《中国茶叶》2014,(2):33-33
正根据2013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第27号公告,21项茶叶国家标准将于2014年6月22日起正式实施。它们分别是:GB/T 8302-2013《茶取样》、GB/T 8303-2013《茶磨碎试样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GB/T 8304-2013《茶水分测定》、GB/T 8305-2013《茶水浸出物测定》、GB/T8306-2013《茶总灰分测定》、GB/T 8307-2013《茶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测定》、GB/T 8308-2013《茶酸不溶性灰分测定》、GB/T 8309-2013《茶水溶性灰分碱度测定》、GB/T8310-2013《茶粗纤维测定》、GB/T 8311-2013《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GB/T8312-2013《茶咖啡碱测定》、GB/T  相似文献   

6.
为了构建紫薯新品种临薯2号的最佳群体结构,采用随机排列方法,设置42015(T1)、47055(T2)、53475(T3)、61920(T4)、73530株/hm2(T5)5个密度处理,分析不同群体密度对秧蔓生长、结薯习性及商品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群体密度提高,临薯2号地上部与地下部鲜质量比值(T/R)和单株结...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比较、查阅相关文献,发现茶多酚新老国标检测方法 GB/T8313-2002茶叶和GB/T8313-2008,即酒石酸亚铁法和福林酚法两者结果相差30%左右,并对差异原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花生减量增效施肥技术,明确新型花生专用肥的施用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不施肥(CK1)和普通复合肥常规用量(CK2)为对照,设置黑控肥用量梯度,分别为750 kg/hm2(T1)、675 kg/hm2(T2)、600 kg/hm2(T3)、450 kg/hm2(T4),研究不同处理对花生生长发育及肥料利用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黑控肥处理可降低株高和侧枝长,提高主茎绿叶数和饱果数,其中T2、T1处理的百果质量、百仁质量、出米率和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4个黑控肥处理的综合农学利用率均高于CK2,其中T2处理的肥料贡献率和农学利用率均显著高于CK2;T2、T1处理的花生收益均较CK2增加。经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675 kg/hm2黑控肥(T2)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探究不同生育时期施用硅肥对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可为优质食味粳稻合理施硅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以优质食味粳稻品种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以不施肥(CK1)和常规施肥(CK2)为对照,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分别设置硅肥浸种(T1)、硅肥浸种+苗期喷施硅肥15 kg/hm2(T2)、硅肥浸种+拔节期喷施硅肥15 kg/hm2(T3)、硅肥浸种+抽穗期喷施硅肥15 kg/hm2(T4)、硅肥浸种+苗期20%、拔节期30%、抽穗期50%喷施硅肥15 kg/hm2(T5)、硅肥浸种+苗期1/3、拔节期1/3、抽穗期1/3喷施硅肥45 kg/hm2(T6)处理,比较不同施硅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6处理产量最高,其次是T5、T4、T3处理,T1和T2处理产量较CK2增幅较小;不同硅肥处理单位面积穗数、每穗颖花数、千粒重和结实率较不施硅处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施硅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每穗颖花数>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结实率,T3、T5和T6处理的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颖花数增幅较大。与CK2相比,T3、T4、T5和T6处理增加了水稻库容量、源强度及源库比,提高了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同时降低了垩白粒率、垩白度及蛋白质含量。T6处理稻米的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较CK2显著提高,而其他处理对稻米淀粉黏滞谱特性的影响不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硅肥处理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的大小依次为T6>T5>T4>T3>T2>T1。综合考虑硅肥投入、水稻产量及品质,在常规施肥加硅肥浸种基础上,优质食味粳稻推荐硅肥施用方式为:喷施量15 kg/hm2,苗期占20%、拔节期占30%、抽穗期占50%。  相似文献   

10.
参照GB/T 3543.6—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水分测定的方法——烘干减重法,从种子样品处理、烘干温度、烘干时间等方面研究了广州相思子种子水分测定的方法,得出其适宜的方法为样品粗磨、高恒温(131℃)烘2h。此法与GB/T 3543.6—1995所规定的高恒温法相比,烘干时间延长了1h。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茶叶学会文件按照《中国茶叶学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团体标准《惠明茶》T/CTSS 13-2020,《惠明茶生产技术规程》T/CTSS14-2020、《机采条形乌龙茶加工技术规程》T/CTSS 15-2020、《袋泡调味茶》T/CTSS 16-2020、《袋泡代用茶》T/CTSS 17-2020、《黄金芽茶树栽培技术规程》T/CTSS 18-2020、《‘黄金芽’茶加工技术规程》T/CTSS 19-2020,于2020年12月31日经我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  相似文献   

12.
采用裂区设计,探究了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有序机抛晚稻生长发育、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主区为施氮量(N),设3个水平,分别为120 kg/hm2(N1)、150 kg/hm2(N2)和180 kg/hm2(N3);副区为氮肥分配比例(基肥:分蘖肥:穗肥),设4个水平,分别为1∶1∶1(T1)、0∶1∶1(T2)、1∶0∶1(T3)和1∶1∶0(T4)。以农民习惯施肥为对照(CK,氮肥用量120 kg/hm2,基肥∶分蘖肥∶穗肥=5∶3∶2),另设一不施氮处理(N0)。结果表明,相同施氮量下,T2处理的水稻产量显著低于T1、T3和T4处理及CK,T4处理的产量高于T1处理和CK。表明施用基肥有助于提高有序机抛晚稻的产量。氮肥利用方面,T2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T4处理的氮肥农学利用率(NAE)显著高于T1和T3处理,但与CK差异不显著;T1、T3、T4处理和CK在氮肥偏生产力(NPFP)、氮素籽粒生产效率(NUEg)、氮肥生理利用率(NPE)和氮素收获指数(NHI)等方面差异较小。可见,前期...  相似文献   

13.
‘桂糖58’号(GT58)是广西甘蔗的主推品种,‘桂糖29’号(GT29)是广西目前宿根性最好的品种,探讨这两个品种对肥料的需求特性,可以为指导该品种在蔗区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GT58’和‘GT29’为供试材料,在分蘖前施用不同水平的肥料T1(0%:0 kg/hm2)、T2(25%:562.5 kg/hm2)、T3(50%:1 125 kg/hm2)、T4(100%:2 250 kg/hm2),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新植甘蔗生长、产量、糖分等农艺性状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GT58’在不同施肥水平下甘蔗产量顺序为:T3>T4>T2>T1,其中T3和T4分别比对照T1提高了12.67%和11.11%(P <0.01);‘GT29’不同施肥水平下甘蔗产量顺序为:T2>T3> T4>T1,但是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即不同施肥处理对蔗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从品种来看,‘GT58’的产量高于‘GT29’,但是糖分低于‘GT29’。综合考虑甘蔗生长、产量品质及肥...  相似文献   

14.
以新粳伊7号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处理(T1,尿素施用量0+光合细菌54 kg/667 m2;T2,尿素施用量25 kg/667 m2+光合细菌54 kg/667 m2;T3,尿素施用量30 kg/667 m2+光合细菌54 kg/667 m2;T4,尿素施用量35 kg/667 m2+光合细菌54 kg/667 m2;T5,尿素施用量40 kg/667 m2+光合细菌54 kg/667 m2;CK,不添加尿素、光合细菌),研究了光合细菌单独施用及与尿素联合施用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T1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升高,而总磷含量显著下降;T1处理土壤尿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下降,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升高;T1处理水稻产量较CK显著增产5.19%。随尿素用量增加,土壤各因子含量下降,其中,T3、 T4处理的硝态氮、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T1、T2和T5处理;随尿素用量增加,土壤脲酶活性呈现出极显著线性增长趋势,亚硝酸还原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先降低后上升,但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随尿素用量增加,水稻穗长、株高、产量和整精米率呈线性增加趋势,而精米率先上升后降低。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尿素和硝态氮与脲酶活性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氨态氮与硝酸还原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多因子相关分析显示,尿素为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土壤酶活性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和稻米品质起主要影响作用。综上,单一使用光合细菌或者与尿素联合施用能够显著激活土壤氮转化酶活性,从而改善水稻农艺性状,促进产量增加和加工品质提升。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截止2008年10月,国家质检总局先后发布了有关名茶的国家标准有:GB/T19698《地理标志产品太平猴魁》(代替GB19698-2005)、GB/T22109《地理标志产品政和白茶》、GB/T22111《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GB/T21824《地理标志产品永春佛手》,上述四个新发布的中国名茶国家标准定于2008年10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腐植酸基肥对设施番茄农艺性状、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L-402番茄为试验材料,采用日光温室栽培方式,分别设置3个基肥施用方案:腐植酸基肥(T1)、有机-无机互混基肥(T2)、不施用基肥(CK)。在初果期测定株高、茎粗、叶片数、叶绿素含量,在果实成熟期测定单果重、单株果数、硬度、可溶性固形物、VC、可溶性总糖、总酸、番茄红素。[结果]对农艺性状的影响T1>T2>CK,T1株高和叶绿素含量优于T2,差异性显著(P<0.05);对产量的影响T1>T2>CK,T1单果重和产量优于T2,差异性显著(P<0.05);对品质的影响T1>T2>CK,T1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VC优于T2,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与有机-无机互混肥料相比,腐植酸基肥具有促进番茄生长、增加番茄产量、提升番茄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田间液体配肥站模式下,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的施肥现状,以马铃薯‘黄心226’为试验材料,设置了常规底肥和中耕肥+滴灌追肥(总养分1 200.5 kg/hm2)(CK),不施底肥、全程滴灌追肥且追肥总养分分别为398.3 kg/hm2(T1)和531.0 kg/hm2(T2)3个施肥处理,探究不施底肥,全程液体配方肥追肥在膜下滴灌马铃薯的减肥增产增效作用。结果表明,T1和T2处理在施肥总量较CK分别减少66.82%和55.77%的情况下,马铃薯地上部农艺性状、匍匐茎数、块茎数、生物量与CK的差异随时间推移逐渐缩小或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T1处理增产3.34%、增收3 144元/hm2,T2处理提高了相对叶绿素含量,且显著增产22.01%,增收11 294元/hm2。综上,不施底肥,全程滴灌追肥且追肥总养分为531.0 kg/hm2的T2施肥模式,可达到减肥、增产、增效的综合最优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茶叶学会文件团体标准《茶园有机肥施用技术规程》T/CTSS 8-2020、《茶园化肥施用技术规程》T/CTSS 9-2020、《茶园叶面肥施用技术规程》T/CTSS 10-2020、《浙江茶园化肥减施增效技术规程》T/CTSS11-2020、《优质茶机采茶园树冠管理技术规程》T/CTSS 12-2020,于2020年12月11日经我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审议通过。按照《中国茶叶学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要求,现予以发布。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剑麻行业标准的发展现状,以GB/T15029-1994附录B和NY/T245-1995对“含油率”测试方法以及GB/T15029-1994附录A和NY/T243-1995对“回潮率”测试方法为例分别作比较,两组标准所制定的试验步骤上存在较大差异。说明在颁布实施的“剑麻纤维制品回潮率的测定”等13个农业行业标准较“GB/T 15029-1994《剑麻白棕绳》”等产品标准的部分项目测试方法标准更科学、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20.
滴灌大豆氮素积累与分配的肥效差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节水滴灌技术,通过设置不同的肥料用量和施肥时期处理,研究其对滴灌大豆氮素积累、分配、利用及产量的影响,以形成节水灌溉与施肥相结合的栽培技术。其中种肥为尿素75kg/hm2、磷酸二铵150kg/hm2、硫酸钾90kg/hm2;滴肥为尿素127.5 kg/hm2、磷酸二氢钾为133.5 kg/hm2。结果表明,在滴灌条件下前期种肥的供给对大豆氮素积累及产量的形成非常重要,T1(1/2种肥)、T2(种肥)、T4(1/2种肥+花期1/2滴肥)、T5(1/2种肥+结荚期1/2滴肥)处理的滴灌大豆氮素积累量大,转移率和吸收利用率较高。综合产量因素,在施用种肥,结荚期再施用滴肥(即T5处理下),施肥方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