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山东农业科学》2019,(6):79-82
本研究设置5个种植密度处理,分别为每公顷密度5.25万、6.00万、6.75万、7.50万、8.25万株,探究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饲玉2号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增加饲玉2号青贮玉米收获鲜生物量和干物质重的表现整体上呈增加趋势,但当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继续增加则生物产量有所减少;干物质含量受密度影响不显著;随密度增加株高和穗位高显著增加,但茎粗下降;玉米干物质重及干物质含量,籽粒乳线达二分之一时收获均明显高于籽粒乳线达四分之一时,但鲜生物产量明显降低。综合来看,作为青贮玉米,饲玉2号公顷密度为6.75万株可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粮饲通用型玉米品种郑单901的最佳种植密度,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其冠层结构、籽粒产量和青贮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从4.5万株/hm~2增加到9.0万株/hm~2,郑单901穗位高和株高均呈增加趋势;种植密度超过9.0万株/hm~2后,穗位高和株高显著降低,穗位高对种植密度的敏感度高于株高。株高和穗位高的整齐度随种植密度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9.0万株/hm~2时最高。种植密度显著影响郑单901的冠层结构,种植密度每增加1.5万株/hm~2,穗位层和底层叶面积指数分别增加0.18~0.27和0.14~0.35,透光率分别降低2.7%~4.1%和2.7%~4.0%,叶倾角分别增加3.1°~7.0°和6.1°~11.0°。籽粒产量、青贮干质量和青贮鲜质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时籽粒产量最高,4.5万~9.0万株/hm~2内增加密度,穗粒数降幅大于百粒质量降幅,种植密度高于9.0万株/hm~2时,百粒质量降幅高于穗粒数降幅。青贮干质量和青贮鲜质量在种植密度为9.0万株/hm~2时最高。综上所述,粮饲通用型玉米新品种郑单901在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时,株高和穗位高适中且整齐度最高,冠层分布合理,籽粒产量最高,而在种植密度为9.0万株/hm~2时青贮干质量和青贮鲜质量最高,生产中应该根据用途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栽培密度对辽宁玉米产区主栽品种与高密新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特进行了郑单958、先玉335、铁研388的密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农艺性状和产量,郑单958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00万~6.75万株/hm~2;先玉335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00万~7.50万株/hm~2;铁研388则适宜高密种植,密度以7.50万~8.25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苏科糯3号鲜果穗产量及商品品质的影响.[方法]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5.25万、6.00万、6.75万、7.50万、8.25万、9.00万株/hm2)对苏科糯3号产量及商品品质的影响,明确以收获鲜穗为目的的苏科糯3号在南京周边地区春季种植的适宜种植密度.[结果]玉米鲜果穗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现出向下的抛物线趋势;株高、稳位高、倒伏率、空秆率、秃尖长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双穗率、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单稳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结论]在兼顾总体鲜穗产量和商品品质的基础上,苏科糯3号在南京地区春季适宜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5.
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薯9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索马铃薯青薯9号的最佳种植密度,设置4.50万、5.25万、6.00万、6.75万、7.50万株/hm~2共5个种植密度处理的净作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产量随之提高,以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到40 350 kg/hm~2,再增加密度,产量开始降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马铃薯的商品率随之下降,商品率由4.50万株/hm~2的92.4%降至7.50万株/hm~2的81.9%。综合产量和经济效益,青薯9号净作最佳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6.
《山西农业科学》2016,(6):769-771
通过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强盛51号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确定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为农业生产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时,产量达到最高(13 117.5 kg/hm~2),密度在6.00万~6.75万株/hm~2时产量差异不显著,确定6.00万~6.75万株/hm~2为大田种植的适宜密度;高水肥条件下以6.75万株/hm~2种植密度为最佳。  相似文献   

7.
以3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其种植密度对植株性状和生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茎粗、单株鲜重影响较大,对株高影响不大,生物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种植密度增加到一定量后,生物产量呈下降趋势,表明密度与生物产量存在相关性。在榆中县半干旱雨养地区适栽玉米品种为豫玉22号,青贮适宜密度为9.0万株/hm~2,其生物产量最高,达62 910.30 kg/hm~2。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研究了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制生态区夏玉米生理特性和籽粒性状对群体梯度渐增调控的响应,以期为高产育种、合理密植、充分挖掘玉米增产潜力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试验设置6.00万、6.75万、7.50万、8.25万、9.00万株/hm~2 5个群体渐增梯度,对夏玉米生理特性和籽粒性状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生育时期,随群体梯度的增加,叶面积指数(LAI)、光合势(LAD)呈升高趋势,而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光合速率(Pn)、穗层透光率(LTR)呈降低趋势;随生育进程的推进,LAI、SPAD值、Pn、LAD呈先升高后下降的抛物线单峰曲线变化趋势,而LTR吐丝期后呈上升趋势。籽粒宽度、籽粒厚度、百粒体积、百粒质量随群体梯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籽粒含水量则表现出相反的响应趋势,在6.00万~9.00万株/hm~2范围内,籽粒产量与群体梯度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二次抛物线曲线关系,群体梯度7.50万株/hm~2时籽粒产量最高,为9 029.34 kg/hm~2。  相似文献   

9.
为探寻金玉669的合理种植密度,为其大面积生产推广提供技术支撑,笔者于2019年分设3.75万株/hm~2、4.50万株/hm~2、5.25万株/hm~2、6.00万株/hm~2、6.75万株/hm~2等5个密度处理对其产量及其农艺性状进行鉴定和产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的适宜密度为6.0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0.
以郑单958玉米品种为对象,开展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的生长会受到种植密度的影响,郑单958适宜的种植密度为6.75万~7.50万株/hm~2,建议在濉溪县相同地力条件下种植郑单958,密度控制在6.75万~7.50万株/hm~2之间。  相似文献   

11.
以‘耀青2号'为材料,通过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和品质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和施氮量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及品质具有显著影响。在一定施氮量范围内,腊熟期生物产量及粗蛋白等品质含量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加,生物产量、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在施氮量225 kg/hm~2时达最大,粗纤维含量在施氮量150 kg/hm~2最大。生物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但品质含量总体上随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综合施氮量和密度处理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及饲用品质的影响,在扬州地区种植青贮玉米‘耀青2号'适宜的施氮量为225 kg/hm~2、密度为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2.
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茎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晋南地区玉米适宜的栽培品种和种植密度,以‘先玉335’、‘郑单958’和‘浚单20’3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7个密度处理,4.50、5.25、6.00、6.75、7.50、8.25和9.00万株/hm~2,分析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晋南夏玉米茎秆及产量等性状。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和穗位高均增加,茎粗减小,倒伏率呈现增加趋势。同密度条件下,‘郑单958’的倒伏率低于‘先玉335’和‘浚单20’。‘先玉335’、‘郑单958’和‘浚单20’在种植密度为7.50、8.25和9.00万株/hm~2获得最大产量分别为1 1034、8 668和8 456 kg/hm~2。随着种植密度增加,玉米单位面积穗数增加,而穗长、穗粗、行粒数和百粒重均降低,但对穗行数的影响不显著。综合茎秆性状和产量结果看,‘先玉335’种植密度为6.75~8.25万株/hm~2时,可取得较好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冀南地区麦套条件下杂交棉的适宜种植密度。[方法]以中早熟抗虫杂交棉邯杂9号为材料,在冀南地区曲周示范点研究了种植密度(3.75万、4.50万、5.25万、6.00万和6.75万株/hm~2)对棉花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种植密度对棉花农艺性状有明显影响,在5.25万株/hm~2处理时,籽棉产量达到最高(4 693.4 kg/hm~2),显著高于低密度处理(3.75万株/hm~2)和高密度处理(6.75万株/hm~2),与其他2个处理差异不显著。在4.50万株/hm~2时,皮棉产量最高(1 942.6 kg/hm~2),显著高于低密度(3.75万株/hm~2)和高密度处理(6.75万株/hm~2),与其他2个处理相当。在3.75万~5.25万株/hm~2处理时,铃重变化不大,但显著高于6.00万、6.75万株/hm~2处理。[结论]在维持较高铃重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提高群体铃数,从而实现麦套棉高产。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植密度对三个玉米新品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三个玉米新品种为试验材料,在中上等土壤肥力条件下,研究了5种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滑丰9号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滑玉11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00万-6.75万株/hm2;金丹玉11在5.25万-8.25万株/hm2的密度范围内,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5.
种植密度对茴香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茴香的合理密植,高效栽培,以自选茴香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茴香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生育时期变化和日变化,以及地上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茴香叶片叶绿素含量在密度低于6.75×106株.hm-2时保持较高水平,此后随密度增加含量明显降低,在达到最高密度8.25×106株.hm-2时含量最低;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在茴香种植密度增加之初略有提高,密度为6.00×106株.hm-2时最大,此后随种植密度增加,不断降低;茴香单株产量在低种植密度范围内较大,随密度增加单株产量降低;茴香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呈"增加—降低"变化,在6.75×106和7.50×106株.hm-2保持较高产量。因此,冬春茴香保护地栽培适宜种植密度为6.75×106株.hm-2。  相似文献   

16.
《山西农业科学》2016,(9):1284-1286
选用太育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密度处理,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太育1号产量及干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种植密度为6.00万~9.00万株/hm~2时,太育1号的产量随种植密度的提高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种植密度为8.25万株/hm~2时,达到最高产量;穗长、百粒质量、籽粒干物质和单株玉米干物质的量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秃尖长是逐渐增加的。说明,在一定的种植密度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株玉米间的竞争加强,籽粒干物质和单株玉米干物质的积累逐渐降低;种植密度群体弥补了籽粒和单株玉米干物质积累量的减少,从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产量、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为进一步突破夏玉米单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以天泰33、天泰55和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置6.00×104、6.75×104、7.50×104、8.25×104、9.00×104、9.75×104株/hm26个种植密度。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籽粒产量显著提高,超过某一密植条件,产量逐渐降低。叶面积指数随种植密度增大而增大,在吐丝期达到高峰,然后开始下降。随着种植密度逐渐增加,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天泰33和天泰55的适宜种植密度为8.25×104株/hm2左右,不超过9.00×104株/hm2;郑单958在密度7.50×104株/hm2左右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产量、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为进一步突破夏玉米单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以天泰33、天泰55和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置6.00×104、6.75×104、7.50×104、8.25×104、9.00×104、9.75×104株/hm26个种植密度。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籽粒产量显著提高,超过某一密植条件,产量逐渐降低。叶面积指数随种植密度增大而增大,在吐丝期达到高峰,然后开始下降。随着种植密度逐渐增加,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天泰33和天泰55的适宜种植密度为8.25×104株/hm2左右,不超过9.00×104株/hm2;郑单958在密度7.50×104株/hm2左右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不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利辛县进行夏玉米不同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种植密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产量逐渐增加,在利辛县建议中单909的种植密度以6.00万-6.75万株/hm2为佳,高产水平以7.50万-8.25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20.
为了给种植户进行大田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绥玉23为试验材料进行了适宜栽培密度研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绥玉23在密度不同的条件下,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达到6.75万株/hm2的密度时,产量达到最大值。所以根据本次试验可知,绥玉23产量以种植密度在6.00万~6.75万株/hm2的条件下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