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研究平欧杂种榛林下套种牧草对树体生长的影响,以章古台地区沙地栽培的平欧杂种榛达维、辽榛3号和辽榛7号3个品种(系)为研究对象,采用"行间生草+清耕带覆盖"的生草方式,进行了榛树行间套种豆科牧草白三叶试验。结果表明:平欧杂种榛林下套种牧草后,叶片总叶绿素和叶绿素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有利于平欧杂种榛对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也高于对照,提高了叶片的光合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促进了碳素营养的积累,提高了抗干旱能力;有效降低了不抗抽条品种辽榛7号的抽条比例;树高、地径、平均冠幅和1年生枝生长量都显著高于对照。林下套种牧草明显促进了平欧杂种榛的树体生长。  相似文献   

2.
2015年,对科尔沁沙地栽培的3个品种平欧杂种榛(Corylus heterophylla×C.avellana)越冬枝条受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同时开展了水培试验。结果表明:辽榛7号抗抽条能力最强,达维次之,辽榛3号最弱;辽榛7号雄花序散粉情况较好,可作为授粉品种,雌花受芽鳞保护,受害较轻。  相似文献   

3.
从辽宁省章古台引进5个大果榛子优良品种,即达维、辽榛3号、辽榛8号、辽榛7号和平欧15号,在陕西省靖边县选择试验地栽培,开展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5个品种均能生长发育正常,其中达维、辽榛3号2个品种表现相对更好,适应性更强。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定植在赤峰市林业科学院科研实验基地的7个平欧杂交榛子品种进行了抗旱性研究。结果表明:7个品种(品系)辽榛7号、辽榛3号、达维、玉坠、薄壳红、平欧48号、平欧21号的越冬抗寒性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达维和玉坠两个平欧杂交榛子品种的抗寒适应性强,可以安全越冬,其余5个品种存在不同程度的抽条现象,但整株死亡率低,此外,防寒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品种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5.
以14个平欧杂交榛品种(系)为试材,开展了越冬保存调查,统计其在河北平泉地区的越冬保存率以及抽条指数。越冬保存调查结果显示,14个品种(系)中达维的越冬保存率最高,达到82.63%,辽榛1号的抽条指数最低,为0.717 6。分别对越冬保存率和抽条指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平均越冬保存率最高的一类为辽榛7号、达维、辽榛3号和84-72,较高的一类为84-545、平顶黄、辽榛2号和13-21;平均抽条指数最低的一类为13-21、平顶黄和辽榛1号,较低的一类为辽榛3号,辽榛2号和85-127。以3个平欧杂交榛品种(系)为试材,设置了不同厚度蘑菇渣覆盖的对比试验,并探讨了不同厚度覆盖下的土壤水分和温度与平欧杂交榛的越冬保存率和抽条指数的相关性。覆盖试验表明,蘑菇渣覆盖有利于提高平欧杂交榛的越冬保存率和抗抽条能力,平欧杂交榛的越冬性与1、2月份地下30 cm水分及4个月地下30 cm水分总和呈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蘑菇渣覆盖是通过提高土壤水分和温度从而提高了杂交榛的越冬能力。  相似文献   

6.
平欧杂种榛品系多,为筛选出更加适合辽西地区的平欧杂种榛,以10年生的达维、辽榛3号、辽榛7号为试材,通过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分析叶片解剖特征、叶片失水速度,测定干旱胁迫下枝条导水率等,研究3个品系在生长季节的耐旱程度.结果表明:3个品系的光合特性差异不大;从叶片角度,达维、辽榛7号蒸腾耗水较小;从枝条角度,辽...  相似文献   

7.
将达维、玉坠、辽榛3号、辽榛7号引种至山西北部的怀仁县金沙滩镇和山西西部的方山县,通过对其物候期、生长特性、开花结果特性和抗逆性进行观测,研究4个品种在当地的适应性。结果表明:4个引进品种完全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可以完整地完成生长周期。  相似文献   

8.
引进了辽榛3号、辽榛7号、平欧9号、平欧19号等12个平欧杂交榛子品种(系),观察其植物学特性、生长量、冬季抽条情况及成活率,进行综合评价。表现好的品种(系)是辽榛3号、辽榛9号和平欧33号;表现差的是辽榛8号、平欧19号和平欧21号。  相似文献   

9.
以科尔沁沙地栽培的辽榛3号(84-226)、辽榛7号(82-11)和达维(84-254)平欧杂种榛(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Corylus avellana L.)为研究对象,应用自根直立压条法进行苗木繁育,并对繁殖苗的生根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辽榛7号的生根率最高且生根数量最多;达维的生根基径和压条苗地上部分最佳。综合分析表明,辽榛7号的压条苗生根情况最好;3个品种压条苗均达到一级苗标准,能满足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四龄生(林龄4年,树龄7年)银杏试验林地径旬(10d)净生长量和新梢旬径旬(10d)净生长量的观测,研究了银杏在一个生长季的特征。结果表明:立地类型区不同,新梢、地径生长出现期和停止期出现时间不同,孔家寺的生长期要比三塬苗圃的生长期早出现10d左右,生长停止期迟10d左右;从品种来看,田河2号、田河3号和马玲2号新梢、地径生长出现期和停止期分别要比马玲3号和大佛手提前10d左右。不同立地类型区新梢生长期不同,孔家寺的新梢生长期160d左右,要比三塬苗圃的新梢生长期长20d左右,从品种来看,马玲3号和大佛手的新梢生长期要比田河2号、田河3号和马玲2号的新梢生长期长20d左右。在同等管理条件下,热量是影响树木新梢生长量的主导因子,海拔低、气温高,生长季长,树木生长快,长枝和中长枝数量多。  相似文献   

11.
以章古台地区沙地栽培的平欧杂种榛达维、辽榛3号和辽榛7号3个品种(系)为研究对象,进行榛树行间套种豆科牧草试验,研究平欧杂种榛林下套种牧草对坚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平欧杂种榛株产主要受果苞数的影响,两者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992;平欧杂种榛林下套种牧草后,可以显著提高果苞数,不同品种间提高程度不同,辽榛7号提高程度最大,提高了96.71%;平欧杂种榛林下套种牧草后,坚果的蛋白质、总糖、淀粉和脂肪含量均得到了显著提高,明显改善了坚果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2.
对从美国加州引种至昆明树木园的Nonpareil和Carmel两扁桃品种的物候,当年生枝、花芽分化及果实发育的观测结果发现扁桃在昆明2月上旬萌动生长,随即进入初花期,2月中下旬为盛花期,3月上旬显现幼果;3~6月为枝条生长旺盛期;7月中旬果实成熟。正常情况下,11月开始落叶。枝条生长具有两次高峰,分别出现在3月中下旬和5月下旬至6月上旬(2次枝)。花芽自4月下旬开始分化,经分化前期、花萼期、萼片期、花瓣期、雄蕊分化期、雌蕊分化期,至7月下旬花芽形态分化基本完成。果实发育分3个阶段第1阶段为果实发育期,历时30天左右;第2阶段为硬核期60天左右;第3阶段为成熟期25天左右。  相似文献   

13.
以濒危植物盐桦为研究对象,对其萌芽期、展叶期、开花期、果熟期及新梢生长期等主要物候期进行观测。结果表明:4月上旬叶芽开始萌动,进入生长期,4月中旬花芽开始膨大形成花蕾,4月14日始花,4月16—20日进入开花盛期,随后进入果实生长期;5月初为幼果形成期,9月上中旬为果实成熟期,中旬以后果实开始脱落。4月初春梢始长,5月盐桦枝条上再次抽生新梢。  相似文献   

14.
不同缢根材料对平欧杂种榛苗木繁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科尔沁沙地栽培的辽榛3号(84-226)、辽榛7号(82-11)和达维(84-254)3个平欧杂种榛(Corylus heterophylla Fish.×Corylus avellana L.)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材质、不同粗度的缢根材料对平欧杂种榛压条苗生根率、生根数量、生根基径、生根长度以及地上部分的影响。结果显示:科尔沁沙地栽培的平欧杂种榛在繁育苗木时,采用22号铁丝(?=0.711mm)作为缢根材料,效果最佳,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15.
福建柏苗高生长期划分的有序样本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柏苗高15 d净生长量为样本,采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方法,将福建柏苗高生长过程划分为5个时期:出苗期为3月1~30日,幼苗期为4月1日~5月30日,速生前期为6月1~15日,速生期为6月16日~9月30日,生长后期为10月1日~12月30日。速生前期和速生期的净生长量只占全年总生长量的28.5%,而幼苗期、生长后期的净生长量分别占全年总生长量的30.0%、34.9%。因此结合福建柏的生理特性提出幼苗期、生长后期的管理措施,为培育福建柏优质壮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美国薄壳山核桃果实发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 1998年 ,在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漾濞研究站从浙江引种的美国山核桃林内 ,对金华 1号、绍兴 1号、山站 2号、长林 13号 4个品种的果实发育进行了观测和解剖研究。结果表明 ,这 4个品种都具有明显的缓慢生长期、迅速膨大期、硬核期、果仁生长期 4个发育期 ;果实的体积和重量生长速率有 3~ 4次高峰 ,并与各发育期吻合 ;胚在硬核期出现 ,经历 18~ 19天基本定型 ,胚出现果实到采收需经历 5 2~ 5 9天 ,研究为正确制定丰产栽培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气温和降雨量的分析认为 ,美国山核桃为喜热树种 ,漾濞引种的美国山核桃发叶开花时间比浙江早 10天左右 ,果实进入迅速膨大期反而迟 10~ 15天。  相似文献   

17.
于宁乡县龙田镇月塘村选择生长健壮、结实正常的10年生香榧实生植株作为观测对象,对香榧果实生长发育规律进行观测,结果表明:香榧果实发育过程历时16个月,跨越2个年度,果实的生长变化曲线呈"S"形;当年6月初到12月末果实生长很缓慢,12月中旬到翌年2月末生长极其缓慢,至翌年3月果实开始膨大,从4月末到7月中旬进入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18.
为给辽宁省建平县沙棘资源的恢复与重建提供参考依据,对建平县主栽的12个沙棘品种的物候期及果实主要性状进行了调查,并对果实中可溶性糖、可滴定酸、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还根据沙棘加工企业对其果实营养成分的利用范围对各品种果实的加工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供试的12个沙棘品种均于3月下旬开始萌动,4月中旬开始展叶,5月上中旬新梢开始生长,9月中旬新梢停止生长,4月中下旬进入花期,其花期持续4~8d;‘中红果’‘中黄果’‘深秋红’和‘雪地黄’于9月上中旬陆续成熟,其余品种均于8月上旬成熟。中国沙棘叶片于10月中旬开始变色,11月中旬全部落光;大果沙棘叶片于9月上中旬开始变色,10月中下旬全落。2)不同沙棘品种果实主要性状变异较为丰富,其变异系数为7.19%~28.92%,各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果形指数(28.92%)>百果质量(25.44%)>果实纵径(20.46%)>果实横径(7.19%)。3)百果质量与果实纵径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即果实纵径越大,百果质量则越大。4)各品种果实加工品质的综合评分由大到小依次为:‘雪地黄’>‘巨人’>‘深秋红’>‘乌兰格木’>‘楚伊’>‘向阳’>‘阜欧’>‘中黄果’>‘俄3号’>‘中红果’。结合分析果实的主要性状和加工品质后认为,不论是对于满足沙棘加工企业的需求还是对于建平县沙棘资源的恢复与重建而言,‘雪地黄’和‘深秋红’两个品种都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黄山松人工林生物产量及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湖南省测阳市大围山实验林场的10年生黄山松人工林为对象,对林分的生物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密度为1530株/hm2的林分,生产力为1.675t/(hm2·a).黄山松在该场生长良好,经济系数较高,保持水土的能力较强,可在海拔1000~1600m范围内适当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