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在我国肉鸡饲养技术服务中发现许多种鸡场遇到了种鸡性成熟延迟的问题。尤其是那些7月份后开产,饲养在半开放式鸡舍的鸡群,25星期产蛋率不能达到5%,开产推迟少则2-3星期,多则4~5星期。其表现是在25星期已达开产体重的情况下鸡只第二性征不明显,生殖系统发育迟缓,只问发育差异大。导致鸡只开产推迟及以后超重;鸡只进入产蛋高峰不集中,使高峰料及高峰后降料很难准确操作;每只入舍母鸡全期种蛋生产量和种蛋受精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正>换羽是鸡的一种生理现象,产蛋母鸡经一个产蛋期周转后,因体质衰弱,其产蛋力显著下降,若让其自然换羽需4个月,不但停产时间长,浪费饲料多,而且在换羽过程中鸡群产蛋不整齐,在第2个产蛋期的产蛋高峰来得晚,高峰也比较低。人工强制换羽与自然换羽的区别在于促进整个产蛋鸡群同时换羽,有利于鸡群更好的休息和同时进入下一个产蛋周期。 一、试验材料 1.试验鸡:宁夏中宁县种鸡场饲养的1180只京白父母代蛋鸡,经挑选、淘汰了病弱、瘦小的鸡和一小部分低产鸡,选留了950只母鸡。另挑选了95只公鸡  相似文献   

3.
影响肉种鸡性成熟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肉鸡事业的发展,生产规模越来越大,限饲等方法的应用也越来越成熟。但近几年发现许多种鸡场遇到了种鸡性成熟延迟且发育不均,不能及时开产的问题。尤其是7月后开产,饲养在半开放式鸡舍的鸡群,25周龄产蛋率不能达到5%,开产推迟少则2~3星期,多则4—5星期。其表现是在25周龄已达开产体重的鸡只其第二性征不明显,生殖系统发育迟缓。带来的后果是鸡只开产推迟及以后超重;鸡只进入产蛋高峰不集中,使高峰料及高峰后降料难以准确操作;每只入舍母鸡全期种蛋生产量和受精率下降。  相似文献   

4.
一、体成熟与性成熟同步的重要意义 在蛋鸡行业里,做好鸡群体成熟与性成熟同步工作,是一直关注的问题。如果二者同步发育成熟,鸡群开产会适时整齐,容易达到产蛋高峰,并且高峰维持时间也持久。相反,两者发育差异大会导致鸡只开产提前或推迟,鸡只进入产蛋高峰不集中,很难达到高峰及每只人舍母鸡全程产蛋,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要想产蛋达到高峰必须重视育成期的管理。7周龄到18周龄内为育成期,这个阶段是母鸡达到高产的第一步。这个阶段的饲养管理重点是合理地控制好体成熟和性成熟。育成期的主要目的在于:在提高育成成活率的前提下,将育成鸡培育成合格的青年鸡,并在生理上做好开产的准备。否则将来在产蛋阶段就会出现开产过早或过迟、蛋太小或太大、脱肛、产蛋高峰上不去和产蛋高峰维持时间短、衰退快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6.
鸡体经过炎热的夏天,因采食量降低,往往体重偏轻,产蛋率降低。秋季风高气爽,气温逐渐下降,鸡体开始自身调节,恢复产蛋性能。由于秋季光照时间逐渐缩短,昼夜温差大,要想使初产母鸡尽快达到产蛋高峰或使产蛋鸡尽快恢复较高的产蛋率,在管理上应注意以下几点:1.控制体重:体重决定着母鸡的生产性能。将体重过小的鸡挑出来,单独饲养,有利于体重达标;对体重过大的鸡采取限制饲喂;如果开产时体重过轻,很难按期达到标准产蛋高峰。如果高峰期还未达到标准体重,会出现一时性的产蛋下降,高峰维持时间短,易出现早衰现象。反之体重过…  相似文献   

7.
在蛋鸡的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非正常的产蛋下降,尤其是新开产的蛋鸡和产蛋高峰鸡较为常见。事实上产蛋下降在很多时候并不是由于疾病因素引起的,而是由于日常的饲养管理出现疏忽而造成的,因此在预防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很多地方开产鸡没有产蛋高峰的事件频出,养殖户亏得血本无归,最后明知道上高峰无望,也还必须养到200多天才能慢慢挑鸡.经过临床调查后发现,鸡群没有产蛋高峰的问题也不是开产之后才有的,很多鸡群没有产蛋高峰都是在青年鸡时期造成的.青年鸡饲养过程中虽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发生率最高、对产蛋上高峰影响最大的就是:肌腺胃炎的不能彻底根治、霉菌和霉菌毒素的影响以及滑液囊支原体病的防控失败,在养殖过程中做好这三点防控,鸡群无高峰的情况将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9.
产蛋母鸡的开产阶段是指开始产蛋前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产蛋母鸡还未开始产蛋或者产蛋很少,饲养管理工作往往容易被忽略,认为开产前后的母鸡所需的营养物质比雏鸡和产蛋高峰时的母鸡相对低一些,饲料的质量不能保证,这样会对日后产蛋母鸡的生产性能造成不利的影响。开产阶段是青年母鸡  相似文献   

10.
<正>近两年,很多地方开产鸡没有产蛋高峰的事件频出,养殖户亏得血本无归,最后明知道上高峰无望,也还必须养到200多天才能慢慢挑鸡。经过临床调查后发现,鸡群没有产蛋高峰的问题也不是开产之后才有的,很多鸡群没有产蛋高峰都是在青年鸡时期造成的。青年鸡饲养过程中虽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发生率最高、对产蛋上高峰影响最大的就是:肌腺胃炎的不能彻底根治、霉菌和霉菌毒素的影响以及滑液囊支原体病的防控失败,在养殖过程中做好这三点防控,鸡群无高峰的情况将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11.
招远县马连沟种鸡场,于1987年10月19日,从美国引进爱拔益加父母代种雏6000只。24周龄成活4930只,育成率82.2%。25周龄开产,31周龄产蛋率达到80%以上,产蛋高峰达到87.8%。一号鸡舍入舍母鸡2280只,80%以上产蛋率持续十三个周,比AA公司标准80%以上产蛋率八周延长了五个周,全舍九十一天产蛋182903枚,平均每只母鸡产蛋75.5  相似文献   

12.
进鸡苗要找正规种鸡场或孵化场,该鸡苗所用种蛋应是种鸡场产蛋高峰期所产的蛋。要选择绒毛光亮、整齐,大小一致,初生体重符合品种要求,且腹部柔软,卵黄吸收好,脐部愈合良好的健雏。有了好鸡苗,育雏期和育成期要给足营养。在实际生产中,许多饲养户往往只重视产蛋期鸡的饲养管理,而忽视育成阶段鸡的饲养管理。不重视育成期鸡的均匀度,往往导致到开产日龄时,有的鸡过肥或过瘦,不但均不产蛋,还浪费饲料,使鸡群很难达到产蛋高峰。因此,一定要保证鸡的均匀整齐度。每个饲养阶段都要达到该鸡种的生理体重,这样的后备鸡才可能有达标的产蛋高峰。  相似文献   

13.
正鸡产蛋下降综合征是由禽类腺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本病临床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正在产蛋的鸡产蛋率急剧下降,出现软壳蛋和畸形蛋。这种病毒主要感染鸡。不同品系的鸡对该病的易感性不同,产褐壳蛋的重型鸡和肉鸡最易感,产白壳的母鸡患病率较低,各种年龄的鸡都易感,如果该病进入鸡场,全场的产蛋鸡都会出现产蛋下降的症状,在产蛋高峰前后最为明显。所以该病是垂直传播,经蛋内感染的鸡,多数在全群产蛋达到50%到高峰时,出现排毒,以后产生抗体,水平传播较慢,并且  相似文献   

14.
产蛋鸡群在开产后到产蛋高峰期间,常见有腿瘫和难产造成脱肛的症状,这种病症通称为“新母鸡难产综合症”。一、临诊症状产蛋鸡脱肛、产软壳蛋,常在夜间突然死亡。死亡鸡只肛门外翻,剖开腹腔见腹部脂肪过厚;输卵管内有一完整的鸡蛋,早上常见有瘫鸡出现,单独挑出饲喂...  相似文献   

15.
蛋用鸡经雏鸡和育成鸡两个阶段的精心培育.一般于131日龄转群上笼并过渡到成鸡饲养阶段。上笼后为了减少饲料应激。可继续喂育成鸡料,经1周后改喂产蛋前期料。要求140日龄时光照这12.5小时,并于141日龄开始每周增加光照30分钟,直至每天光照达16小时。在正常情况下,母鸡于21周龄开始产蛋,产蛋率逐渐增高.当产蛋率达50%时,再改喂产蛋高峰料,于28~29周龄达产蛋高峰。优良品种产蛋高峰产蛋率可达92%~95%.持续5~6周后产蛋率以每周下降1%左右缓慢下降,产蛋白线、非常平缓,这是正常鸡群产蛋的规律。如果违反这个规律,达产蛋高…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鼻炎(IC)是由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传染性鼻炎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有成鸡生长不良和产蛋明显下降10%。在种鸡开产前发病会造成种鸡产蛋上高峰慢、高峰产蛋低于标准蛋率2%-4%,使种鸡生产性能下降、死淘增加等。在中国传染性鼻炎的发病率可达20%-50%,死亡率可达5%-20%。因此作为任何一个种鸡场都应重视该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正>产蛋鸡猝死又称产蛋鸡疲劳综合症,是蛋鸡生产中常见的条件病。发病多是进笼不久的新开产和产蛋接近高峰期的母鸡,夏季和温度较高时易发,所以又称新开产母鸡病和蛋鸡夏季病。1流行特点1.1主要发生在产蛋鸡,以初产母鸡和产蛋上升期的鸡群多发。1.2出现死亡鸡一般多在夜间,白天看似鸡群无异常,但在早晨喂鸡时发现死鸡,而且是个大、健壮的鸡只死亡。1.3鸡笼里时常出现卧笼的瘫鸡、排不出蛋而难产的死鸡,伴随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肉鸡业的不断发展,部分地区生产规模越来越大,肉用种鸡限饲方案管理技术应用也越来越规范。但近几年在生产中发现许多种鸡场遇到了种鸡性成熟延迟、发育不均、不能及时开产的问题,尤其是饲养在半开放式鸡舍的鸡群24~26周产蛋率不能达到5%,开产推迟少则2~3周,多则4~6周。其表现是,在24~26周已达开产体重的情况下,鸡第二性征不太明显,生殖系统发育迟缓,个体间发有差异较大,鸡群开产推迟及以后超重,进入产蛋高峰时间不一致,使高峰料及高峰后降料很难准确操作,人舍母鸡全期种蛋生产量和种蛋受精率不高.造成较大经济…  相似文献   

19.
1.鸡的品种 不同品种的鸡所产的蛋大小不同。大体型鸡要比小体型鸡产蛋大。 2.开产日龄 鸡的开产日龄直接影响整个产蛋期的蛋重,新母鸡开产日龄愈大,产蛋初期和全期所产的蛋就愈大。有资料表明,平均开  相似文献   

20.
鸡开产日龄和产蛋高峰持续性之间关系的分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的养鸡业发展十分迅速,从国外也引进了许多名种.在许多蛋鸡饲养者中流行着一种观点,即:鸡开产越早越好,鸡的开产日龄是评价不同品种鸡优秀与否的一个标准.然而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很片面的,适当地提早鸡的开产日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鸡的产蛋数,但这并非是一个重要因素.事实上,从产蛋曲线来看,应该希望鸡开产后,曲线迅速上升至高峰;高峰持续时间长;产蛋后期产蛋曲线下降缓慢.本文拟就开产日龄和产蛋高峰持续性之间的关系,以及从开产至达到产蛋高峰之间的时间间隔和产蛋高峰持续性间的关系作一点初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