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一、孵化条件1.温度种蛋孵化中温度控制至关重要,通常控制番鸭种蛋的孵化温度有两种方式:恒温孵化和变温孵化。恒温孵化是不同批次的种蛋同时进行孵化、流水作业的方式。种鸭规模较小的养鸭场常采用此方式,以满足不同胚龄种蛋的需要。孵化中要注意新老蛋交错放置,孵化机内温度应控制在第1~32天为37.8℃,第33~35天为37~36.5℃。孵化机内前后、左右、上下的温差不应过大,应控制在±0.1~0.2℃,否则孵化率会降低。在温湿度、通风等条件不能保证时不宜采用此方法。变温孵化又叫整机孵化,为“全进全出制”,…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北方地区肉鸽种蛋人工孵化技术,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进行分组,选择白羽王鸽种蛋900枚,湿度设2个水平,即孵化期湿度为50%~55%、出雏期湿度为56%~60%,孵化期湿度为55%~60%、出雏期湿度为61%~65%,进行2次孵化,采用3台小型孵化器分别于37.5,38.0,38.5℃进行孵化。结果表明:在相同湿度条件下,孵化期温度为38.0℃时肉鸽受精蛋孵化率显著高于37.5℃组和38.5℃组(P<0.05);孵化温度为38.0℃时,孵化期相对湿度为55%~60%、出雏期相对湿度为61%~65%时肉鸽种蛋人工孵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鸸鹋在我国南方的人工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鸸鹋原产于澳大利亚,属大型经济禽类。其繁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广州的繁殖为每年的10月至翌年3月,18~22个月达到性成熟,年产蛋30~50个,人工养殖时繁殖群公母比例为1∶2。种蛋孵化温度为前期37.1℃~37.2℃,后期37.1℃~36.7℃。湿度控制在50%~55%左右。孵化期49~50d。同时,提出了鸸鹋人工繁育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种蛋的孵化是养鸡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孵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鸡生产的经济效益。要想获得理想的孵化率和品质优良的雏鸡,除培育健康高产的种鸡群、提高种蛋的品质和加强种蛋的消毒外,孵化条件是一个关键措施。本文主要从温度、湿度、通风、翻蛋、凉蛋等方面讨论孵化条件对孵化率及雏鸡质量的影响,探讨提高孵化率及雏鸡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控制种蛋在孵化期间的失水多少是取得最佳孵化成绩的一个必要条件,影响孵化期间种蛋水分失重的因素包括:孵化器湿度控制、孵化厅内湿度、季节、种鸡周龄、蛋重、蛋壳质量以及蛋壳孔隙率等,其中孵化器的相对湿度对种蛋水分失重的影响最大。孵化期间对种蛋定期称重是生产高质量雏鸡的一个很好的质量控制程序。一、相对湿度高对孵化的影响相对湿度高,18天照蛋时气室小,气室最低边缘在蛋壳最粗处的上端。雏鸡肚子大,脐环愈合不良,雏鸡与蛋白粘连;因失水少,雏鸡出壳时用力较大,跗关节红肿。死胚蛋较多,啄壳部位偏上,因气室小,氧气…  相似文献   

6.
种蛋质量、孵化场环境卫生、孵化温度和育雏措施对保持肉鸡最佳生产性能至关重要,文章着重阐述孵化温度和湿度对7日龄雏鸡死亡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优质种蛋应经过适当冷却M.Coleman著唐顺发摘译雏鸡的质量取决于种蛋的质量。种蛋必须产于干净的蛋箱内,并在较短时间内捡出,贮存在符合要求的条件下。如果种蛋在产出后6小时内未冷却至70(即21.1℃),胚胎会变弱,孵化成绩会降低。如果种蛋贮存湿度...  相似文献   

8.
种蛋的孵化是养鸡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孵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鸡生产的经济效益。要想获得理想的孵化率和品质优良的雏鸡,除培育健康高产的种鸡群、提高种蛋的品质和加强种蛋的消毒外,孵化条件是一个关键措施。本文主要从温度、湿度、通风、翻蛋、凉蛋等方面讨论孵化条件对孵化率及雏鸡质量的影响,探讨提高孵化率及雏鸡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孵化条件对孵化率及雏鸡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蛋的孵化是养鸡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孵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种鸡生产的经济效益。要想获得理想的孵化率和品质优良的雏鸡,除培育健康高产的种鸡群、提高种蛋的品质和加强种蛋的消毒外,孵化条件是一个关键措施。本文主要从温度、湿度、通风、翻蛋和凉蛋等方面讨论孵化条件对孵化率及雏鸡质量的影响,探讨提高孵化率及雏鸡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孵化条件对孵化率及雏鸡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蛋的孵化是养鸡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孵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鸡生产的经济效益。要想获得理想的孵化率和品质优良的雏鸡,除培育健康高产的种鸡群、提高种蛋的品质和加强种蛋的消毒外,孵化条件是一个关键措施。本文主要从温度、湿度、通风、翻蛋、凉蛋等方面讨论孵化条件对孵化率及雏鸡质量的影响,探讨提高孵化率及雏鸡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洪渊  豆彩红 《家畜生态》2003,24(2):58-63
许多因素对种蛋的孵化率有显著影响,因此不同孵化场甚至同一孵化场的孵化率也有很大差异。一些环境和管理因素如温度、湿度、转蛋等对孵化控制很重要。同时,入孵前种蛋管理和出雏后雏鸡的放置同样影响孵化效果和雏鸡质量。本文讨论了获得好的孵化率的环境和技术因素,也提到了对这些因素作用的生物学机理,特别是发育中胚胎忍耐性的研究结果。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上述影响孵化的因素。必须提供最佳的种蛋收集、储存和处置条件以保证入孵前和孵化期间胚胎的存活力。入孵后孵化机中的温度、湿度、翻蛋、凉蛋、落盘、出雏机和雏鸡处置必须进行控制,才能获得尽量多的雏鸡,降低可售雏鸡的成本。  相似文献   

12.
正已知采用过高温度孵化的种蛋不如采用适宜温度孵化的种蛋那样有较好的出雏率。然而,有关较高孵化温度对出壳雏鸡生产性能直接影响的信息却很少。美国安伟捷产品开发中心开展了两项试验,以研究在孵化中期至后期提高蛋壳温度对种蛋孵化率、雏鸡质量、卵黄囊、心脏、消化器官以及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每个试验设3个处理组。蛋壳的温度用Gemini数据记录器测量,该记录器能向可实时访问的无线播报系统上传数据。对孵化箱  相似文献   

13.
野山鸡又称山鸡,环颈雉。是一种具有抗病力强,销路好,投资保险,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养鸡项目。本文简述在饲养中孵化与育雏技术的几点经验。1山鸡的孵化1.1种蛋的选择:种蛋应来源于饲养管理正常的健康鸡群,品质要新鲜,以5天内产的蛋最好,蛋形大小要合适,蛋重在28克左右,过大、过小、过圆、过长,薄壳蛋、抄皮蛋、厚壳蛋都不宜孵化。l.2种蛋的消毒:将种蛋浸入0.2%新洁尔灭溶液中2~3分钟,沥干后人孵。孵化器消毒可按每立方米15毫升福尔马林和7克高锰酸钾薰蒸法进行。1.3温度与湿度:孵化期24天,第1~20天温度37.8℃,湿度70%…  相似文献   

14.
麝香鹑为森林禽类,其饲养管理技术如下。1孵化与育雏⑴孵化前准备:麝香鹑的孵化期为35~ 36d,可用电器孵化,也可用火炕、电褥子、暖水袋等方法孵化。种蛋以产后10日内的蛋入孵为好。种蛋保存温度为10℃~15℃,最高不超过20℃;湿度在65%左右。保存期内防止太阳直射和震动。入孵前种蛋要进行消毒(常用熏蒸消毒法)。孵化期间的温度应根据入孵的时间不同而做相应调整。入孵1~3d为39℃,4~7d为38.5℃,8~25d为37.8℃,26~3ld为37.2℃,32~36d为37℃。孵化室的温度为22℃~27℃,相对湿度为40%~45%。孵化到20d时,土法孵化…  相似文献   

15.
种蛋于孵化期间的失重多与少,是取得最佳孵化成绩(孵化率和雏鸡质量)的一个必要条件。研究资料证实,种蛋在孵化前19天中失重13%-14%,其气室的斜口扩展至蛋的最大直径处,有利于雏鸡破壳,孵化效果最好。孵化期内种蛋失重与种鸡品种、种蛋大小、种蛋贮存期、...  相似文献   

16.
许多因素对种蛋的孵化率有显著影响,因此不同孵化场甚至同一孵化场的孵化率也有很大差异.一些环境和管理因素如温度、湿度、转蛋等对孵化控制很重要.同时,入孵前种蛋管理和出雏后雏鸡的放置同样影响孵化效果和雏鸡质量.本文讨论了获得好的孵化率的环境和技术因素,也提到了对这些因素作用的生物学机理,特别是发育中胚胎忍耐性的研究结果.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上述影响孵化的因素.必须提供最佳的种蛋收集、储存和处置条件以保证入孵前和孵化期间胚胎的存活力.入孵后孵化机中的温度、湿度、翻蛋、凉蛋、落盘、出雏机和雏鸡处置必须进行控制,才能获得尽量多的雏鸡,降低可售雏鸡的成本.  相似文献   

17.
在孵化过程中种蛋的失重与气室变化会直接影响孵化率。而影响种蛋失重和气室变化的因素主要是孵化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为了提高种蛋的孵化率,通过试验探索藏鸡种蛋在孵化过程中的失重与气室变化符合胚胎发育的正常规律。在温度1~6天为37.58℃、7~14天为37.56℃、15~20天37.50℃、21天37.40℃;相对湿度1~6天为60.12%、7~14天为60.36%、15~20天61.12%、21天62.33%时,在整个孵化期中藏鸡种蛋的失重平均在11.58%,气室5~11天倾斜度逐渐增加,11~18天倾斜度比较明显,到了17~18天气室达到最大的倾斜度。  相似文献   

18.
正种蛋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孵化质量,正确储存消毒种蛋,入孵前对种蛋进行预温,防止种蛋"出汗",以取得较好的孵化效果。孵化期间定期对种蛋、雏鸡称重监测种蛋失水率和雏蛋比,监测蛋表温度并及时进行孵化分析是生产高质量雏鸡的一个较好的质量控制程序,也是测量和评估孵化效果的较好方法之一。加强后孵化管理也是延续孵化效果及确保雏鸡质量的关键环节。实际生产中,现代肉种鸡孵化管理中应关  相似文献   

19.
不同品种种蛋孵化期失重(失水)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对三个不同种鸡品种种蛋孵化期失重(失水)进行了4个批次的测定,每个批次测定分早、中、晚三个孵化期进行,每个测定批次设二次重复。测定结果表明,同一孵化条件下,不同品种失重率差异较小,说明不同品种种蛋孵化时对湿度要求一致。在测定早、中、晚三个孵化期失重中,以中期失重最多,早期次之,晚期失重可不考虑。总失重率在95%~125%之间,早期湿度60%,中期52%左右即可获得较理想的孵化效果。  相似文献   

20.
种蛋孵化期间水分失重受孵化器湿度控制,孵化室内湿度、季节、周围环境相对湿度及种蛋自身的条件(蛋重、蛋壳质量、蛋壳空隙率和种鸡年龄)等因素都会产生影响。孵化期间种蛋水分失重的不同会造成胚胎成活率和种蛋孵化率的不同。为了测量孵化期问种蛋水分失重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在哈尔滨青年农场祖代鸡场孵化车间进行了调查和部分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