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鹅副黏病毒病2000年传入我县,一度成为危害养鹅生产的主要传染病之一,通过加强免疫,采取综合防治措施,2002年后在我县得到有效控制。后呈零星发生,发病率和死  相似文献   

2.
我国养鹅历史悠久,民间养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青饲料为主把鹅养好,养鹅要过青料关。现在,随着牧地的减少,养鹅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国外养鹅均采用混合饲料。放牧结合混合饲料是我国今后养鹅的主要方式。我县农业资源丰富,江南水乡,农民种养结合,生活富有。富而思进,种草养鹅是农民增收、发展致富的一条新路子。我县农户规模养鹅可利用冬闲田套种黑麦草,分批轮牧饲养。千家万户零星散养可利用田埂、道边、荒坡上的野草和收割后的田间落谷放牧。以草为主,结合补饲一些混合饲料即可养成嘉善肉用鹅。1 基本情况我县传统养鹅以千家万户散养为…  相似文献   

3.
莱茵鹅的品种引进并与本地豁鹅的杂交试验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泰来县鹅的养殖量较多,2003年全县养鹅近80万只,本地豁鹅数量占70%。我县于2003年从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引进莱茵鹅。通过研究所对莱茵鹅的饲养、繁育研究资料介绍和我县经过一个生产周期实践证明,公鹅体重和母鹅体重分别比豁鹅体重多0.5 ̄1.5千克和0.9 ̄1.4千克。与此同时研究了莱茵鹅在我县的适应性,生长发育及繁殖情况。并对莱茵鹅与本地豁鹅杂交效果进行探讨。1方法莱茵鹅是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引进的优良鹅种。该鹅体形较大,公鹅体重5.0 ̄6.0千克,母鹅体重4.5 ̄5.0千克。年产蛋60枚,平均蛋重168克(150 ̄190克)。受精率为84.4%,孵…  相似文献   

4.
法国朗德鹅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产肥肝品种。我县为了提高鹅肥肝产量.发展创汇农业,从外地引进一批青年朗德鹅。经一周年的饲养观察,对我县自然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表现良好,有发展前景。现综述如下:(一)生长发育情况.以我县农民养鹅传统方法饲我县为了提高鹅肥肝产量.发展创汇农亚.从外地引养,即白天放牧.晚间以青料为主适当搭配精粗料喂进一批青年朗德鹅。  相似文献   

5.
2002年3月中旬起,我县出现以拉稀、瘸腿为主要特征的鹅病。经剖解检查,实验室诊断,确诊为慢性巴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6.
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主要感染鸭、火鸡和多种鸟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疾病。自2003年以来,我县陆续发现一些雏鹅发生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造成大批雏鹅死亡,未死鹅病愈后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降低,严重影响了养殖效益,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县养鹅业的重要细菌性疫病之一。从临床资料分析,20-30日龄的雏鹅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鹅副粘病毒病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能感染各种品种、年龄鹅只的一种急性、烈性、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发病死亡率极高,对养鹅业危害极大.2006年我县一规模养鹅场发生过此病.现将本人对该病的诊治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鹅卵黄性腹膜炎(俗称蛋子瘟)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生殖器官疾病,对种鹅危害十分严重。 1995年初我县福田镇种鹅流行此病。从3月10日至3月25日七群种鹅6542只发病705只,死亡210只,其中养鹅大户杜自哲养种鹅2700只,发病310只,死亡110只。 该镇是我省养鹅大镇,全年饲养量40万只。多年来没有发生蛋子瘟,由于1994年从湖南省武岗引进武岗种鹅401只,将此病带  相似文献   

9.
莱茵鹅与地方鹅种杂交利用效果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优良品种莱茵鹅改良地方鹅的效果,我们于2002年4月16日~6月2日在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鹅育种中心进行了此次试验。1材料与方法种鹅父本为纯种莱茵鹅,母本为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鹅育种中心引入后自繁的地方品种鹅,包括籽鹅、本地白鹅和豁鹅三个品种。选用鹅雏是由父本莱茵鹅与母本地方鹅杂交及母本纯繁所得的同批优良子代,共6组,每组100只(公母各半):Ⅰ组,本地白鹅;Ⅱ组,豁鹅;Ⅲ组,籽鹅;Ⅳ组,莱茵鹅×本地白鹅;Ⅴ组,莱茵鹅×豁鹅;Ⅵ组,莱茵鹅×籽鹅。6组试验鹅饲喂同一日粮,第一周饲喂雏鹅颗粒料,其余时间喂雏鹅粉料。饲养管理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0.
鹅副粘病毒病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能感染各种品种、年龄鹅只的一种急性、烈性、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发病死亡率极高,对养鹅业危害极大。2006年我县一规模养鹅场发生过此病。现将本人对该病的诊治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县养鹅户和养鹅数量显著增多,但由于雏鹅成活率低而导致养鹅成本较高,雏鹅死亡率约在21%左右。因此,要提高养鹅经济效益必须加强雏鹅的饲养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养鹅是我县禽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多年来,我县养鹅户由于雏鹅的饲养管理不善,常导致雏鹅软脚病,死亡率较高.为了摸索对雏鹅软脚病的预防和治疗,提高雏鹅成活率,笔者以维丁胶性钙为主,其它药物为辅进行防治,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我县地处苏北里下河地区,水草资源丰富,群众素有养鹅习惯。养鹅业在畜牧业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近年来每年均达畜牧业总产值的10%。但是,小鹅瘟在我县早有发生和流行,1965年前曾几度侵袭我县,造成损失极大。为了确保养鹅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徐征  代志富 《四川畜牧兽医》2005,32(4):10-10,12
1白鹅业发展的现状.1.1.白鹅业发展迅速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有关部门努力下,我县白鹅产业已发展到了一定规模。2003年全县种草4000公顷,发展种鹅30.8万只,出栏商品鹅602.8万只。  相似文献   

15.
我县有丰富的水草资源,农民养鹅历史悠久。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养鹅愈来愈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养鹅户对鹅的传染病非常重视,但对鹅的寄生虫病危害认识不足,给养鹅户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现就我县店埠镇某养鹅户饲养一批育成鹅发生鹅绦虫病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鹅浆膜炎是雏鹅的一种传染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疾病。它主要感染1月龄内的雏鹅。2006年5月我县亮中镇一养鹅场暴发此病,开始怀疑是小鹅瘟,出现大批死亡。后经剖检有典型的浆膜炎病变,再经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鹅浆膜炎,其病原菌为鸭浆膜炎细菌。采取紧急注射头孢氨苄青霉素,很快控制了死亡,挽回了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已成为人家熟悉的疾病,但是,此病在鹅身上发生还很少报道。最近,在我县已发生多起,可能由于该病病毒刚转移到鹅体上,其变异株的毒力相当强,使小鹅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如周西乡王某饲养的360只小鹅,发病第二天,病鹅便达120只,死亡80只。我县鹅IBD首例是91年6月20日在郭村镇发生的。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18.
我县地处广西北部,气候温和、江河纵横交错,水草丰富,对养鸭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群众养鸭多,但是由于各种疾病影响鸭的生长速度,并有小部分死亡。通过对死鸭的解剖,发现有少量鸭感染鹅裂口线虫。发现后,于1987年至1988年对我县鸭感染鹅裂口线虫的区乡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调查情  相似文献   

19.
提高种鹅配种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探讨王继先(巴彦县繁育站·151800)张文良(巴彦县富江乡畜牧站)朱松斌(巴彦县榆树乡畜牧站)我县是国家丰收计划“良种鹅饲养技术”项目承担县之一,为了实现这一项目,我们在提高种鹅性比,种蛋受精率、孵化率,提高养鹅经济效...  相似文献   

20.
雏鹅沙门氏菌病是鹅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患病鹅排白色糊状或石灰样稀便。笔者根据我县养鹅业的实际情况,把该病的防治方法叙述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