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淡水鱼总产量的大幅度增加,颗粒饲料价格上涨鱼价持平或下跌及水质恶化、鱼病流行等因素导致渔业生产效益下降。采取提高颗粒饲料质量,扩大名优水产品养殖规模,控制养殖对环境的污染,积极稳定地发展封闭循环水工业化养鱼等对策,有助于渔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湖泊、水库鱼类定向移植增殖的意义 我国淡水养殖,主要包括小水面池塘养殖和大水面湖泊、水库养殖等。 池塘养殖,近30年来,特别是 1978以来,经过体制改革,通过改造老鱼塘,开发沼泽、低洼荒滩、盐碱地,发展城郊养鱼,建设商品鱼基地,进行养鱼池塘的标准化配套建设,提高养鱼技术水平,应用增氧机,配合饲料,推广优良品种等有效措施,所以无论在扩大养殖面积,提高养殖单产,增加养殖总产,提高优质鱼的比重和经济效益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78年我国池塘养殖面积为1082.73万亩,养殖产量为49.7万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饲料原料和能源价格的上涨,驯化养鱼成本不断增加,利润日益下降,甚至亏损。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水产养殖科研和生产的实践经验,在进行高产池塘的驯化饲养时,采取以下措施,不仅提高了池塘鱼产量,而且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利润,提高了驯化养鱼的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1增加养殖品种与我国传统养鱼相比,驯化养鱼有养殖品种较少的缺点,导致以下两方面的不足:在池塘水体空间利用方面,鲤鱼栖息于池塘水体底部,鲢、鳙鱼栖息于池塘水体上层,缺少栖息手池塘水体中层的鱼,便池塘水体空间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4.
自然流水养鱼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昌松 《河北渔业》2007,(11):36-36
自然流水养鱼是一种利用自然流水增加水中溶氧量,扩大放养量,增进鱼类生长速度的集约化养殖形式.具有小坑塘、全流水、高密度的特点.既可家庭养鱼形式,又可向工厂化养殖发展.  相似文献   

5.
网箱养鱼不到20年时间发展速度相当快。养鱼网箱面积在扩展,养殖地域在扩大;工艺学及其养殖技术逐步完善。在水产养殖业中,网箱养鱼已上升到明显地位。挪威、民主德国等养鱼网箱已经定型。日本把网箱养鱼作为一种规范化养殖方式已向全国推广。美国利用小型金属网箱养殖美洲鲶,生产力超过220公斤/米。,古巴在水库中设置网箱养殖罗非鱼,产量已高达300-400公斤/米^3。目前,英国、德国、智利、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养鱼生产区现有的优势养殖品种因养殖面积逐年扩大,产量不断增加,市场出现产品供大于求,价格下降。因此,研究、引进新的养殖品种势在必行。凭借经常接触外商进行经贸、技术交换的优势,近年来,珠江三角洲水产界人士在引进养殖新品种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水库网箱养鱼的常见疾病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网箱养殖特点及脆肉鲩养殖概况水库网箱养鱼作为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在养殖行业发展相对比较迅速。与其他养殖方式相比,水库网箱养鱼本身具有突出的高密度以及集约化、高产高效等特征优势,是养殖产业发展中的主力军。近年来,随着养殖产业不断发展以及养殖规模的逐渐扩大,水库网箱养鱼的养殖密度以及养殖规模在不断发展扩大的同时,也导致养殖鱼类的病害问题发生日益严重,对于养殖效益和养殖产业的发展扩大等都有着极为不利的作用和  相似文献   

8.
<正>滨州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腹地,水产养殖面积较大,水产品丰富。目前,池塘养鱼、养鸭的单一养殖模式较多,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单独养殖1个品种的成本和病虫害逐年增加,养殖风险也随之增加。为降低养殖成本和养殖风险,提高养殖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鱼、鸭同塘立体式养殖模式被逐步推广,该模式符合现代绿色农业发展方向,可减少饵料投喂量,减少病害,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该模式的主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西凉湖网围养鱼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凉湖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地跨嘉鱼、蒲析、咸宁三县(市),全瑚面积8267公顷,是一个浅水草型湖泊。1991年沿湖群众开始进行网箱和网围养鱼.养殖品种以草鱼为主,当年网围养鱼面积2101公顷,以后养殖规模逐年扩大,1994年网围面积增加576.7公顷。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和技术指导,有的网围因设置或放养不当,经常发生缺氧和流行病死鱼现象。有的网围因面积过大,不仅经济效益低下,而且严重破坏水草资源和水质环境。1994年,笔者在西凉湖开展了多种形式网围养鱼试验.旨在为科学进行网围养鱼提供理论依据。IXi作方法试验网围按面积…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随着北方地区鱼类繁育技术日趋成熟和驯化养鱼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青鱼已逐渐成为重点推广的名优鱼类品种,池塘主养和套养面积在逐年增加。随着规模化养殖的不断推广,养殖密度不断提高,在高密度驯养条件下,青鱼开始出现暴发性疾病、口感较差等问题,影响了青鱼养殖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就青鱼养殖现状进行总结,找出制约北方地区青鱼规模化养殖的问题,以期为进一步扩大青鱼养殖规模,更新养殖观念,丰富淡水养殖商品与市场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水产养殖的发展和精养水平的提高,渔用饲料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使得菜籽饼、棉仁饼、豆饼、麸皮等常用饲料原料及渔用饲料的价格不断上涨。目前,水产养殖业的产量不断增长,其比较效益反而下降,因此,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必须在降低成本上求突破,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实行种草养鱼、捞草养鱼,采取以青带精的节粮型养鱼方法,积极发展草食性鱼类养殖。笔者根据近几年养殖草鱼成鱼的经验,总结节粮型养殖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2.
随着水产养殖的发展和精养水平的提高,渔用饲料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使得菜籽饼、棉仁饼、豆饼、麸皮等常用饲料原料及渔用饲料的价格不断上涨.目前,水产养殖业的产量不断增长,其比较效益反而下降,因此,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必须在降低成本上求突破,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实行种草养鱼、捞草养鱼,采取以青带精的节粮型养鱼方法,积极发展草食性鱼类养殖.笔者根据近几年养殖草鱼成鱼的经验,总结节粮型养殖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给了水产业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养殖面积、养殖产量及经济效益都有了扩大和提高,然而今年以来水产养殖生产出现了许多新的制约因素,资金紧缺,成本上升等.在一些地方刚刚解决了吃鱼难的问题,卖鱼难的呼声又越来越高,水产的销路问题越来越突出,养鱼的比较效益相对下降,前几年养殖的高效益掩盖高成本的矛盾愈来愈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正> 一、前言青鱼是我国传统养殖鱼类中的优良品种之一。由于近几年来捕捞强度增加,某些水域遭到污染,螺、蚬、河蚌等资源显著下降,影响了青鱼养殖生产的发展。根据我国目前的状况,用精饲料养鱼有一定困难,因此扩大饲料来源、减少精饲料的用量有其一定的现实意义。像青鱼这类肉食性鱼类如能有效地利用一部分农作物的剩余物(像秸秆、壳、皮等)和青草资源,对发展鱼类养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友谷 《内陆水产》1997,22(10):11-12
近年来,各种渔用物资价格在不断上涨,而鱼价基本平稳,加上鱼类病害不断发生,使得池塘养鱼效益显著下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促进池塘养鱼生产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笔者认为应挖掘养殖内部潜力,依靠科学技术进行技术改革,发展渔业生产,以提高池塘养鱼经济效益。1确定合理的养殖结构合理的养殖结构是取得池塘养鱼高产高效的首要条件。广大养殖户应认真分析市场,看准行情,结合本地的实际,以价高畅销的品种为当家鱼,减少价低滞销的品种,提高养殖品种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积极调整品种结构,做到消费什么就生产什么,市场需…  相似文献   

16.
种草养鱼效益高近几年饲料价格不断上涨,养鱼收益明显地下降。因此大家都在想如何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的问题。从农村的实际情况看,能保持较高收益的人还是有的,为此,笔者走访了我市农场荣亭分场一个叫吴坤的养殖户.他种草养鱼搞得好;承包了10亩精养水面,...  相似文献   

17.
近期,我们对牡丹江市近几年来池塘养鱼经济效益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比较分析,发现我市池塘养鱼经济效益的提高与生产的发展不同步,投资回报益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虽然池塘养殖技术明显提高,单产不断增加,但由于养鱼成本的提高,整体效益不如前几年,池塘养鱼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从产量上看,虽有大幅度的提高,但尚有部分池塘增产潜力大;从养殖品种上看,鲢、鳙、草、鲤占90%,品种单一,远不适应市场需求;从效益上看,生产成本上升,比较效益下降.  相似文献   

18.
网箱养鱼的氮磷排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箱养鱼以低成本、高效益为特点,是我国湖库大水面渔业生产的主要方式之一。但随养殖规模扩大,投饵式网箱养鱼对水体产生的氮、磷排放增加,过度发展更造成水质污染加速。氮磷排放因饵料类型、养殖种类等不同而有所差异,本文总结提出了网箱养鱼氮磷营养物质简易估算方法,指出当饵料系数为2.0时,排放到水体中氮磷含量分别约占饵料氮磷含量的76.9%和64.2%,并提出可通过评估养殖容量,控制养殖规模、提高饲料质量,实行精准投喂、利用组合式生态网箱、网箱养殖废弃物收集技术等方法降低网箱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因此,网箱养鱼可以在养殖容量评估的基础上,在新技术、新型网箱、新模式的支撑下适度发展。  相似文献   

19.
鱼池是池塘养鱼的基础,与其它人工养鱼方式相比,池塘养鱼是特定环境下,通过人为地控制鱼的生态条件达到高产养鱼的一种养鱼方式,因而具有较好的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这种养鱼方式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已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仅武汉市就有精养鱼池近10万亩,并逐年扩大。面对池塘养鱼发展趋势,如何搞好鱼池建设,选择合理的鱼塘形式,做到投资少,使用寿命长,收效大。本文就目前开发使用的鱼池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圆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域经济的发展和水产品池塘养殖规模的扩大,名优品种的增加,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以及跨省、跨区域间的异地引种频繁,使得鱼病发生频率增高,病害种类增多,危害程度增大。目前鱼病已成为养鱼生产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不注意防治,轻者耽误鱼类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