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采用适量投喂法对稚鳖对29.5℃,30℃,30.5℃,31℃,32℃等不同温度下的摄食及生长进行研究,发现在30.7℃稚鳖个体增重最快,29.8℃饲料系数最低,在30℃以内,稚鳖的生长速度随着水温的上升而加快,当水温超过30℃时,稚鳖的生工速度却随着水温的上升而下降,在不同的湿度下,稚鳖的生长速度差异显著,日投饲率为2.8%-3.0%,全天投喂的饲料中,上午占1/3,下午或晚占2/3。  相似文献   

2.
一忌投喂饵料不定时定时向鳖池投饵,可养成鳖定时吞食的习惯,如不定时,则会影响鳖的食欲。每天向鳖池投饵的最佳时间是上午8~9时,下午5~6时。二忌投喂量过多或过少若投喂量过多,鳖吃不完,既浪费饵料,又影响水质;若投喂量过少,鳖不够吃,会造成鳖的生长缓慢。所以,投喂的饵料应适量,一般以鳖在2小时左右吃完为宜,具体的日投喂量为:开春后占鳖重的5%~10%,5月份后,水温上升,鳖生长旺盛,可增至占鳖重的20%左右。三忌投喂含油脂较多的饵料鳖的饵料应以当地资源为主。稚鳖可投喂熟鸡蛋、动物肝脏、小鱼、小虾等…  相似文献   

3.
1994年6月26日至1995年2月17日在一个4.7m^2的小水池里投放430只幼鳖进行了养殖试验。采用恒温、投喂鲜活饵料、专用鳖饲料等饲养管理方法。结果产鳖73.88kg,每只均重173.8g。  相似文献   

4.
《内陆水产》1994,(6):25-25
一、验伤:刚从市场上购回的野生鳖,再进行一次检验,仔细验伤,别出伤鳖,残鳖,病鳖及反应迟钝、软绵无力的鳖。  相似文献   

5.
在水温30℃条件下,摄食水平对幼鳖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有显著影响(P<0.01);投喂频率对鲜鱼饲料组幼鳖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而对其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显著.在投喂配合饲料条件下,表观消化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均在中间摄食水平(此时干物质的摄食率为0.97%)时达到最大,分别为76.26%和81.22%;在饱食状态下,其表观消化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分别为72.36%和78.05%,日投喂2次鲜鱼组的幼鳖表观消化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分别为92.05%和96.84%;投喂1次鲜鱼组的分别为92.17%和95.27%.  相似文献   

6.
稚鳖能很好摄食之后,如果市场上能买到幼鳗配合饲料(含50%蛋白质)和鱼价不高的话,可把鲜鱼作成肉馅,与配合饲料混合,逐步投喂。作饲料的鱼肉要新鲜,如果可能,用白色鱼为好(附表10)。  相似文献   

7.
1996年8月至1997年12月,利用小网箱进行培育稚鳖试验,稚鳖成活率均在95%以上,与水泥池塘相比,网箱培育稚鳖成本低,生长快,提高了稚鳖冬眠后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3.饲养管理投喂的饲料可用市售的甲鱼人工配合饲料。要求每天按鳖体重的3%~4%投喂,由于气候影响,吃食会有变化,可视当天吃食情况灵活而定,一般当餐饲料全部吃光时,下餐可增加5%,当餐饲料有剩余时,下餐可减少5%。如阴雨天可比常规量少投5%,晴好天气可适当增加些。  相似文献   

9.
薛志成 《齐鲁渔业》2002,19(4):10-10
亲鳖在自然条件下,繁殖周期长,产卵量和孵化率低,要提高养殖亲鳖的效益,必须提高繁殖力,获得质优量多的幼鳖。1 鳖 种 鳖种要求健康无病,无伤残,行动敏捷,个体大。10龄以上、体重2.5 kg的鳖种最佳。10龄以下的鳖种体重必须达2 kg。2 饲养密度和雌雄比例  相似文献   

10.
虹鳟颗粒饲料投喂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种、饵是渔业生产的基础条件,为了获得较好的饲养效果,降低养鱼成本,投喂时应注意如下一些问题:1.饲料的形状、结构和规格对鱼接受或排斥某种食物十分重要。饲料颗粒大小不仅影响适口性,也影响消化率。因此,选择投喂颗粒饲料的大小要注意适合各生长阶段鱼吞食。鱼很大而饲料过小,鱼不容易摄食而下沉池底;相反,鱼很小投喂的饲料颗粒很大,不利鱼吞食而溶失水中,这样的饲料投喂利用率低。虹鳟饲料中,12克以下的鱼苗鱼种,根据其个体大小可选择0.3~2.2毫米颗粒料投喂;12~60克的鱼种可分别选择2.2~3.2毫…  相似文献   

11.
《海洋与渔业》2009,(6):15-17
中华鳖(南方区)中华鳖分类上隶属爬行纲、龟鳖目、鳖科、鳖属。中华鳖肉可食用,味鲜美,富营养,有滋补健身之功能,是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的美味佳肴和保健食品。规范中华鳖养殖中的环境条件、配套设施以及饲料投喂、水质调控等饲养管理操作,有助于提高养殖中华鳖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科学养鱼》2002,(10):64-64
鱼种与饲料解决之后,投喂是最重要的饲养技术。投喂不科学,即使有了好的饲料,也会得不到应有的效果。鱼是生活在水中的,投喂的饲料不仅容易散失,而且鱼摄食状况一般也不容易看见,这给准确投饲带来一定困难。同时影响鱼摄食的因素也较多,而人们又往往忽视投喂技术的重要性。为了获得较好的饲料、饲养效果,以及降低养鱼成本,投喂时应注意如下一些问题,进行科学合理投喂。1.注意饲料大小的适口性。吃食性鱼摄食人工颗粒饲料的方式一般是吞食的。因此,加工或选购投喂的颗粒饲料的大小要注意适合各阶段鱼吞食。如果投喂的颗粒饲料粒…  相似文献   

13.
饲料中添加植物油对稚鳖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前 ,养鳖场广泛采用粉状商品全价配合饲料 ,投喂前先加水充分搅拌 ,再将其挤压成软颗粒或制成面团状饲料用于水上或水下投喂。通常饲料生产厂家均要求养殖单位在投喂时添加一定数量的油脂 ,以提高养殖效果。本文旨在探讨在饲料中添加植物油对甲鱼生长及饲料系数等方面的影响 ,确定甲鱼饲料中最佳的植物油添加比例。试验采用的适量投喂法 (即投喂饲料至甲鱼刚好吃饱不再继续摄食为止 )来确定饲料的投喂量 ,并以此来探讨甲鱼的最佳摄食率 ,确定甲鱼的最佳饲料投喂量 ,为甲鱼的养殖提供参考和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环境试验甲鱼养殖于…  相似文献   

14.
陆仲年 《科学养鱼》2005,(10):47-47
上虞市舜土特种水产养殖场是一家较早的规模型养鳖场,年产商品鳖5.2吨,该场在生态养鳖生产中进行了数十年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2003年开始连续两年采用套养南美自对虾、鳜鱼以及夏花鱼种试验模式,总产2965千克,亩利1.7万元,发挥了鳖塘立体混养的互补和生物链的作用,有效地减少了7~9月问的投饲量,降低饲料成本30%,从而达到降本、增效提质的目的,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孵出后至越冬前的稚鳖人工饲养,是人工养殖的关键。有关其饲养技术的研究报道甚少,我们于1989年8月31日至11月6日分二个阶段对刚孵出的稚鳖进行了人工饲养试验观察,企图探索在常温条件下人工饲养稚鳖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6.
养鳖塘暴发了出血性败血病,发病率70%以上。经检验,病原体为嗜水气单胞菌。投喂高敏药物药饵,结合水体消毒,更换斯水,鳖病很快治愈。  相似文献   

17.
浅议水产养殖中的饲料损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产养殖中的饲料损失主要是指直接以饲料形态损失于水域环境的饲料。这部分饲料可能漂浮于水面、溶解于水体、沉入水底,这部分饲料不能被鱼体直接摄食、利用。那么,在正常情况下损失的饲料量有多大呢?就目前的资料来看,由于不同的养殖方式、不同的养殖对象、不同的投饲方法以及养殖技术的差异,导致最终饲料的损失量有较大的差别。国内关于网箱养鲤的投饲损失量的测定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水库网箱养殖鲤鱼的饲料直接损失量在13.87%-23.09%。这么多的饲料未能被鱼摄食而浪费掉,既增加了饲料成本投入,又增加了…  相似文献   

18.
水产养殖中的饲料损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产养殖中的饲料损失主要是指直接以饲料形态损失于水域环境的饲料。这部分饲料可能漂浮于水面、溶解于水体、沉入水底,不能被鱼类直接摄食、利用。就目前的资料来看,由于不同的养殖方式、养殖对象和投饲方法,以及养殖技术的差异,导致最终饲料的损失量有较大的差别。国内有关网箱养鲤鱼做的投饲损失量的测定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水库网箱养殖鲤鱼的饲料直接损失量在13.87%~23.09%,既增加了饲料成本投入,也加大了对水域环境的污染。养殖中饲料损失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粉末状饲料损失粉末状饲料在投饲过程中部分随风飘走…  相似文献   

19.
陈淑蕴 《内陆水产》2007,32(4):28-29
饲料投喂是水产养殖中的关键环节,一些养殖户由于没能正确掌握投喂饲料的数量,不懂得识别鱼类的饥饱,不讲究投喂的方法,导致单产低,病害多,经济效益差。  相似文献   

20.
投喂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池塘高密度精养的发展对投喂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投喂的基本原则在“四定投饵”的基础上发展为科学投喂,依据养殖对象自身状况、周围环境、养殖目标、市场预测来适时制定投饵量、投饵方法、投饵比率。同样的饲料、不同的投喂方式其饵料系数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广大养殖者应对其中的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