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葡萄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及转LEAFY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葡萄茎段为外植体建立起高频再生体系,随后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葡萄主栽品种玫瑰香的稳定遗传转化体系,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将携带拟南芥菜LEAFy基因的pDC202载体转化到农杆菌菌株GV3103中,与茎段共培养3 d后,在附加利福平的培养基GS+ZT(2.0mg/L)上选择培养4周.经压力选择培养初步筛选到转基因植株,且可以直接获得生根转化试管苗;从初步鉴定的转化植株上选取壮幼嫩的新叶作为材料,提取葡萄基因组DNA,借助PCR、Southern杂交等分子生物学手段进一步鉴定,结果表明LEAFy基因已成功整合到葡萄染色体DNA上,且转化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将完整的含柑橘cNHX1基因转化为草莓植株。[方法]以弗吉尼亚草莓品种为试材构建了含柑橘cNHX1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并进行了酶切鉴定,然后将表达载体导入农杆菌EHA105中,获得了工程菌株;利用农杆菌转化法,把cNHX1基因转化成草莓植株,并利用PCR方法鉴定了转化植株。[结果]利用农杆菌转化法获得了转cNHX1基因,通过进一步利用含Kam的平板进行筛选,获得了纯合的转基因植株;对获得的转基因草莓植株提取叶片DNA,利用引物F01和R02进行扩增,结果在草莓基因组中可以扩增出1.63kb的目的条带,证明cNHX1基因已经整合到草莓基因组。[结论]为获得耐盐程度显著提高的转基因草莓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欧美杨111为受体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进行了山葡萄VaCBF3基因的遗传转化,分析了预培养时间、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并对获得抗性植株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欧美杨111遗传转化过程中适宜的预培养时间为3 d,适宜菌液浓度为OD600为0.3~0.4,适宜侵染时间为2~4 min,适宜共培养时间为3 d。经过对转化子的PCR鉴定,获得4株阳性转基因植株,初步说明外源山葡萄CBF3基因已导入至欧美杨111号中,转化体系已成功建立。  相似文献   

4.
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对 3个粳稻品种的幼胚进行转化。在对影响根癌农杆菌转化水稻效率的多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后 ,优化转化条件 ,改进技术 ,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水稻幼胚转化体系。利用该体系 ,水稻品种秀水 11号的幼胚经预培养 4~ 7d得到的愈伤组织 ,用农杆菌EHA10 5 /pCAMBIA13 0 1感染后 ,筛选出潮霉素抗性愈伤组织并获得转化植株 ,潮霉素抗性愈伤组织获得率为 70 .76%。GUS染色及转基因植株总DNA的PCR检测结果表明 ,T -DNA上的外源基因已整合进了转基因水稻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5.
雪花莲凝集素基因转化新疆甜瓜抗蚜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对新疆甜瓜进行了遗传转化研究,对影响转化频率的不同因素,即:抗生素浓度、预培养有无及感染时菌液的不同处理、外植体与农杆菌的感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等进行了研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雪花莲凝集素基因导入四日龄甜瓜子叶外植体,获得了卡那霉素的抗性植株.移栽成活并生长良好.卡那霉素抗性鉴定及转化株总DNA的PCR分析表明,GNA基因已整合到甜瓜的基因组中.初步抗蚜虫实验证明,转基因甜瓜有一定的抗棉蚜幼虫效果.  相似文献   

6.
选用玉米优良自交系郑58的茎尖为受体,研究以玉米茎尖为受体进行农杆菌转化体系的可行性,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耐盐碱基因SAG12转入玉米中,获得110株转化苗,经过300 mg/L的除草剂(Basta)筛选,共获得21株转基因植株。进一步进行PCR检测,其中14株表现阳性,转化率达12.73%。初步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以玉米茎尖作为受体孢子体的转化系统可用于基因转化。  相似文献   

7.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对紫穗槐茎段诱导的愈伤组织进行遗传转化研究。确定了卡那霉素临界耐受浓度为40mg/L。菌液浓度与侵染时间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侵染菌液OD600为0.8、侵染时间为30min时转化效率最高,达17.95%。GUS染色检测分析表明:含pBI121-GUS质粒DNA农杆菌侵染转化的愈伤组织其抗性不定芽和再生植株根和叶均呈蓝色。转化植株叶PCR检测结果表明外源GUS基因已整合到紫穗槐基因组中。以上结果表明建立了以茎段诱导愈伤组织为转化受体、农杆菌介导的紫穗槐高效遗传转化体系。为了验证其可重复性,又进行了pBI121-GFP基因的转化,T0代再生植株PCR检测整合率达85%,在488nm蓝光源激发下转化株的顶芽产生绿色荧光,说明转入的基因在35S启动子下过量表达。此遗传转化体系可应用于转基因育种。  相似文献   

8.
从茎瘤芥基因组中克隆了全长PHYA基因,构建了植物超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GV3101转化茎瘤芥——永安小叶,得到PCR反应呈阳性的转基因株系.结果发现,在自然生长环境下,转基因植株发生了多种形态变异,如植株矮化、花期提前、叶片变大且色泽浓绿、转基因植株茎膨大延缓等.初步推断PHYA基因参与调控茎瘤芥植物茎膨大过程,过量表达PHYA基因可能会抑制茎膨大过程.  相似文献   

9.
小麦农杆菌介导转基因植株的稳定获得和检测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9  
 以预培养 4 d的小麦幼胚愈伤组织为受体 ,L B培养基上激活培养 3 d或 AB培养基上激活培养 4 d,并在WCC培养基中重悬的 C5 8c1农杆菌菌系为供体 ,将含有目的基因、标记基因的 p PTN2 4 9、p PTN 2 5 4、p PTN2 70、p SIS-GFP等重组 DNA质粒转入了小麦 ,经在含 10~ 5 0 mg/ L geneticin( G4 18)、5 0 mg/ L cefotaxime、5 0 m g/ L vancomycin、5 0 m g/ L ticillicin选择培养基上多次选择 ,移栽前利用 npt EL ISA检测 ,移栽后利用叶片离体退绿、PCR和 South-ern blot 4种方法综合检测 ,共获得了 2 9株转基因植株 ,转化频率平均为 0 .82 %。在所获得的转基因植株中 ,单拷贝整合植株占 65 .5 2 %。研究结果还表明 ,不同基因型的转化效率显著不同 ,除了 Bobwhite外 ,笔者也从扬麦 10号获得了转基因植株 ;EL ISA测定值的高低与外源 DNA整合的拷贝数有一定关系 ;初步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稳定转化小麦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0.
基因枪轰击法将蜘蛛丝蛋白基因(ADF3)转入海岛棉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海岛棉茎尖作为基因枪转化的靶材料,建立了可重复的海岛棉转化系统.将海岛棉茎尖分生组织经过3~6周的诱导、继代培养生长后,可以形成足够量的再生植株.用含有Npt-Ⅱ基因和蜘蛛丝蛋白基因的质粒轰击新疆海岛棉4个品种茎尖分生组织,在含有70~100mg/l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筛选、预再生、再生及生根培养,获得的24株抗卡那霉素转基因再生植株.所获得的转基因植株经卡那霉素筛选,再生植株总DNA提取,Southern点杂交分子检测,初步证明有2株转化植株目的基因已整合到海岛棉基因组中,同时也已得到种子.研究为通过植物基因工程的方法以期改良棉花纤维品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