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现代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基本内容的形成、发展和主要观点,分析总结我国区域经济、县域理论的发展与实践,提出了发展我国县域经济应着重思考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把农村经济拓展为县域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简要地阐述了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为县域经济的基本思路和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3.
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之路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结合泉州市的实践经验,探讨了县域发展特色经济的必要性和判别县域特色经济的基本准则,提出了县域发展特色经济应重点抓好4个环节:(1)选准特色产品,启动特色经济;(2)培育特色产业,壮大特色经济;(3)依托科技进步,提升特色经济;(4)塑造“适度”政府,服务特色经济。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县域经济宏观调控体系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新型县域经济宏观调控体系的特征,提出了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县域经济宏观调控体系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5.
邵川 《甘肃农业》2009,(11):15-17
县域经济差异在徐州市表现比较明显,并有扩大的趋势,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通过建立县域生产函数模型探讨了农村经济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加以分析,找出缩小农村区域差异,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县域经济是以县域为单位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是区域经济的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的基础单位,自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后,县域经济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热潮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关键要抓好七个基本着力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696-8698
介绍了中国县域经济的基本属性和特征,分析了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县域经济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县域”虽然是一个行政区域的概念,但经济的发展却与“县域”有着密切的联系。实践证明,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着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山东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得益于胶东半岛的市、县经济总体水平的快速提升;江苏省的苏南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也让全省经济走在全国的前列;广东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同南海、中山、顺德、东莞、佛山等市、县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云南省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其经济的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与其县域经济发展的滞后有着密切的关系。据统计资料,2001年全国县域经济GDP超过50亿元的县共有262个,而云南仅有4个。在第二届全国各省市区的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云南省处于第4级的第4位,其竞争力数(669)为处于第1位的上海(1969)的1/3左右。由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滞后,致使云南经济发展从1994年以来一直处于下滑状态,特别是1998年以来,云南经济发展已连续6年处于全国末位。因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就成为云南省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县城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内容,县域经济作为一种特定的区域经济,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权稳固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特殊地位。因此,探讨如何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对增强综合实力和经济竞争力,促进社会协调稳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孙永生 《甘肃农业》2004,(10):22-23
县域经济是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和空间内统筹配置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既开放又具有当地持色的区域经济。县一级行政区域是我国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整的基本单元,在国家经济社会生活中处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地位。发展县域经济应以县域为中心,以周围集镇为纽带,以各大农村为腹地,优化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1.
县域经济凭什么来发展,如何加快发展步伐 ?本文立足县域实际,指出:发展县域经济,固然要依托、依靠资源,但更重要的是要保持资源、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发展县域经济的科学思路,也是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县域农村经济中出现的新情况,提出发展县域农村经济的“六大”措施,为县域内各涉农部门和相关领导制定农村经济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总结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呈现经济强县、中等发达县、经济后发县的地域分布特点和不平衡性特征及其主要原因。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和特点,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从改革推动、规划带动、政策促动等方面对县域经济发展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命力在于特色。近年来,新野县按照“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规模化、规模经济外向化”的发展思路,立足县情,发挥优势,着力培育棉纺织、蔬菜、畜牧三个支柱产业,提出了创建“全国棉纺织强县、全国优质蔬菜基地县、全国皮  相似文献   

15.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基础的区域经济,是我国经济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县域经济的特点及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亦在提高县域经济的增长能力,为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16.
关于正确认识县域经济内涵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承欢 《现代农业科技》2009,(23):387-388,391
县域经济是一种区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地位。阐述了对于县域经济理解的误区,指出县域经济不等同于特色经济、开放经济,还指出县域经济具有"三农"经济的本质属性,同时对芜湖县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介绍,意在为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业繁荣、农民富裕与农民进步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发展产业集群壮大县域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的发展对河南省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县域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是实现河南省县域经济工业化、城镇化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笔者试从产业集群的角度探讨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具体途径,以期对河南省县域经济下一步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县域经济与特色农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统筹域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十六大报告首次把“壮大县域经济”的命题写入党的政治报告,旗帜鲜明地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壮大县城经济的号召。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部署。县域包括城乡,县域经济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手段,县域经济其实力和活力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块状经济”是一种内生型经济增长模式,其实践贡献在于探索出了一条超强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大国走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的第三条道路,推动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平崛起;其理论贡献在于丰富和发展了西方二元经济理论、产生了中国特色鲜明的块状经济学。块状经济快速发展,抓住了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必将加快县域经济工业主导型格局的形成,从而不断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