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草鱼为试验对象,研究在草鱼饵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酵母硒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600尾体重相近、健康无病的的草鱼随机分成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草鱼.对照组草鱼饲喂基础饵料,试验组草鱼饲喂分别在基础饵料中添加1 mg/kg(试验1组)、2 mg/kg(试验2组)、4 mg/kg(试验3组)的酵母硒,试验...  相似文献   

2.
1防治烂鳃病土黄连性苦寒,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每50kg鱼用土黄连1509,百部100g,鱼腥草100g,大青叶100g,碾粉或煎水去渣拌饵投喂,每三天为一疗程,对草鱼烂鳃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2防治草鱼出血病草药苦水粉50%,中药黄柏粉30%,黄羊粉10%,大黄粉10%,每100kg草鱼种,每日用此药粉1kg,加食盐0.5kg,面粉3kg,麦或米粉6kg,菜饼粉或豆粉3-5kg,再用适量清水充分拌匀,做成半于半湿的拳头大小的沉性药饵,投入食合喂鱼,或做成浮性膨化颗粒饵料,丢入草架内喂鱼,这喂5-10天。3防治肠炎病黄连100g,黄柏200g,苦水150g,金银花120…  相似文献   

3.
赵仁红 《齐鲁渔业》2003,20(10):16-17
为进一步探索草鱼养殖新模式,2002年,我局在南部山区的石门水库放养4只网箱,进行草鱼成鱼养殖试验。从4月1日~11月20日,经7个多月饲养,共产成鱼7644kg,年均每箱产鱼1911kg,单产47.8kg/m~3,平均出箱规格2.10kg/尾,成活率91%,饵料系数1.85,投入产出比1:1.32,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汉寿县网箱养鱼试点,1993年应用常德市饲料公司生产的“孤峰牌”系列“312”鱼用配合饵料喂养草鱼、团头鲂等优质商品鱼。试验结果表明。草鱼箱单位产量40.1kg/m^2,饵料系数2.18;团头鲂单位产量22.67kg/m^2,饵料系数2.24。  相似文献   

5.
在草鱼饲料中添加天蚕素抗菌肽,选用体重为(56.25±2.26) g/尾的健康、体重相近的草鱼420尾,随机分成4组,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天蚕素抗菌肽0mg/kg,300mg/kg,400mg/kg,500mg/kg。试验期49天。研究结果显示,在草鱼饲料中添加天蚕素抗菌肽可提高草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肥满度及成活率,综合各项指标,建议添加量为500mg/kg。  相似文献   

6.
报刊要闻     
《河北渔业》1993,(6):41-43
<正> 鱼鳖混养技术无锡县吴全坤等于1989~1992年进行鱼鳖混养试验,试验地面积0.47公顷,水深3m,池底加防逃设施。1990年共放鳖种183.50kg,1991年共放鱼种2190.50kg,其中青鱼占27%,草鱼20%,鲢鳙鱼26%,鲤鳊鲫27%;1991年放鱼种2447.50kg,其中青鱼占27.8%,草鱼21%,鲢鳙鱼19.5%,鲤鳊鲫31.7%。除投喂常规鱼饵料外,还要增加螺蚬的投喂量来满足鳖的摄食需要。另外,鳖饵料选用野杂鱼、死鱼及屠宰场下脚料等。试验结果如下:1990年共产鲜鱼9313kg,净  相似文献   

7.
池塘主养匙吻鲟商品鱼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库坝下0.4hm^2、水深2.5m的池塘中,开展以匙吻鲟为主,配养鲢、草鱼、青鱼、团头鲂的养鱼试验。匙吻鲟饵料系数为2,饵料成本占生产成本48%,匙吻鲟单产超过3000kg/hm^2,投入产出比1:2。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观察草鱼在投喂中草药复合饵料后不同阶段肝脏组织结构的变化。方法将5 000尾草鱼(约0.5 kg)随机平均分成2组,1组为对照组投喂普通饵料,1组为实验组投喂中草药复合饵料,分别于0、1、3、4、5、6周在每组取1尾剖取肝脏,制成石蜡切片,HE染色,10×40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肝细胞细胞核更加清晰,肝索排列紧密,肝血窦枯否氏细胞增多。结论中草药饵料具有增强草鱼机体的防御机能等积极作用,可以作为绿色饵料使用。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复合益生菌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生长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实验设1个对照组((Ⅰ组)投喂基础饲料)和3个实验组(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复合益生菌的饲料,添加浓度分别为1000 mg/kg(Ⅱ组)、2000 mg/kg(Ⅲ组)和3000 mg/kg(Ⅳ组)),每组3个重复,饲养初始体重为(175.79±15.32)g草鱼8周后,测定生长和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各实验组均能显著提高草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降低饵料系数,存活率无显著差异,且Ⅲ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饵料系数最低,增重率比Ⅰ组提高了16.32%。复合益生菌显著提高了草鱼肠道淀粉酶、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其中Ⅲ组的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最高,Ⅳ组的淀粉酶活性最高;复合益生菌显著提高了草鱼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谷胱甘肽含量,当添加量为3000 mg/kg时,会降低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复合益生菌能显著降低草鱼血清中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当添加量为3000 mg/kg时,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均有所升高。结果表明草鱼基础饲料中适量添加复合益生菌能促进其生长,降低饵料系数,提高肠道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功能,适宜添加量为2000 mg/kg。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验了利用富营养化的水环境,培养轮叶黑藻,利用轮叶黑藻培育池三个月内可供饵33.6kg/m。。经102天的饲养,草鱼种出池规格平均200g/尾;鲤鱼种规格500g/尾;花鲢200g/尾。在饲养池内饲养出373kg/亩秋片鱼种。培育饵料池与鱼饲养池比利为1:3。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草鱼在投喂中草药复合饵料后不同阶段肾脏组织结构的变化。方法将5 000尾草鱼(约0.5 kg)随机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投喂普通饵料,一组为实验组投喂中草药复合饵料,分别于0、1、2、4、5周在每组取1尾剖取肾脏,制成石蜡切片,HE染色,10×40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实验组草鱼肾脏组织中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大小不一,致使管腔变窄且相互挤压程度加重;胞核数量增加,部分肾小球增生肥大。结论中草药复合鱼饵饲喂草鱼,可引起草鱼部分肾脏组织形态结构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2.
池塘主养草鱼种高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0.33hm2池塘施行综合养殖技术,强化饲养管理工作。并根据当年草鱼种不同的发育时期,投喂自行研制的不同营养成分和粒度的3种颗粒饲料。经过140d的培育,各种鱼种总产量为6474kg,其中草鱼种产量为4860kg,平均规格100g/尾,吃食鱼饵料系数为1.6。总利润为24510元,利润73530元/hm2。  相似文献   

13.
薛艳丽 《齐鲁渔业》2005,22(5):26-26
1龄草鱼种常规培育成活率低(一般只有30%左右),规格小,数量严重不足,成为当前鱼种生产的主要障碍。近年来,我们采取强化培育技术,改善池塘环境,提早放养,科学投饵,加强管理,结果使1龄草鱼种成活率达80%以上,出池规格达100-150g,每667m^2培育池产量达500kg以上,其中主养鱼1龄草鱼种达300kg。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4.
叶华 《河北渔业》2010,(1):17-18
近年来,随着水煮活鱼的兴起,大规格草鱼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价格也比较稳定。因此,主养草鱼模式在我市池塘养鱼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90%的渔民都是靠投喂陆生野草及部分种植的青草投喂草鱼,虽然成本低,但劳动强度大,且草资源有限,严重制约了草鱼的养殖。因此,开发配合饵料喂草鱼势在必行。为了探讨草鱼的最佳饵料投喂模式,2008年,笔者利用三日池塘进行了投喂配合饵料与青饵料的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5.
2003年,我们利用全价配合饲料并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进行了建鲤鱼种池塘中套养驯化草鱼鱼种的试验,8亩池塘共产大规格鱼种13830kg,其中草鱼鱼种2900kg,鲤鱼鱼种8600kg,花白鲢鱼种2330kg,饵料系数分别为2.0和1.8,草鱼鱼种成活率为75%,实现亩利润4625.25元,初步探索出建鲤鱼种池塘中套养驯化草鱼鱼种的养殖模式,解决了草鱼鱼种  相似文献   

16.
徐承旭 《齐鲁渔业》2007,24(11):52-52
下面把每长0.5kg鱼需投入饵料的重量介绍如下:1草食性鱼类的草鱼每增长0.5 kg,需水草35~50kg,旱草15~20 kg,宿根黑麦草10~12 kg,苏丹草15~20 kg,鹅菜9~10kg,小米草12~  相似文献   

17.
1999年6月9月,使用池塘3口(面积1.21hm^2)培育草鱼种。经87d,总产10571kg,其中草鱼种6249kg,出塘率92.5%,饵料系数1.57;鲢、鳙鱼种4322kg,出塘率71.3%。总产值7.35万元,利润4.15万元。同时对草鱼夏花至秋片不同生长阶段蛋白质需求量,以及颗粒饲料粒径与鱼口裂大小关系等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8.
孙健 《河北渔业》2012,(9):18-18,32
采用专用草鱼颗粒饵料,利用生态养殖技术,投放两种主体鱼,充分利用水体空间,通过使用生物制剂、增氧机、微孔增氧等综合措施调控水质,经过158 d的试验,平均单产达到41 700 kg/hm2,其中:草鱼单产20 700 kg/hm2 ;鲤鱼单产18 750 kg/hm2;白鲢单产2 250 kg/hm2;平均饵料系数为1.5,获得纯利润122 250元/hm2.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次年大规格草鱼种自给问题,笔者在一使用颗粒饲料之成鱼塘中,用草鱼夏花取代鲢鳙夏花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套养草鱼夏花成活率达到80.9%,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条件与方法1.1池塘条件静水池塘,面积0.44ha,形状不规则,淤泥深度0.3-0.75m,正常水深可保持1m(塘埂上半部渗漏不保水),进排水比较困难,全靠水泵电力注排,塘水pH值为6—7。1.2鱼种投放5月15日和29日分别投放淡水白鳝越冬片2842尾和罗非鱼种146kg,6月26日投放体长为3-5cm的草鱼夏花300O尾。1.3饵料投喂1.3.1整个试验中所投饵料均为淡水白…  相似文献   

20.
1龄草鱼种病害多,发病率高,不少地区1龄鱼种成活率仅为30%~40%。草鱼在Ⅰ龄阶段容易死亡主要的原因是:互.夏花草鱼个体小,适口天然饵料少。在夏花阶段,草鱼仅能摄食水,芜萍等。全长长到10cm左右,可食苦草和幼嫩禾本科植物。但在人工喂养条件下,往往不能提供其喜口饵料,致使草鱼生长不快,体质差,鱼病多,成活率降低。2.草鱼在Ⅰ龄阶段贪吃,抢食凶猛,群体间抢吃不匀衡而造成个体生长差异。加上草鱼种食量大,但肠道缺少纤维素分解酶,因此对纤维素的消化率差,抢食大的鱼种容易因消化不良而引发肠炎;个体小的抢不到饵料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