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农林复合经营实践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农林复合经营的实践和理论研究角度出发,论述了国内外农林复合经营过程和研究进展的状况及特点:国外农林复合经营发展早、种类多样,在结构、功能以及生产力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但对农林复合经营的整体研究较少,而我国的农林复合经营发展历史悠久,但种类比较单一,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同时对未来农林复合经营研究的方向作了简要的探讨,认为农林复合经营最终要向生态农业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农林复合经营的类型、建立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以及评价方法,总结了皖东地区已成功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简单阐述了农林复合经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农林复合经营的发展概况及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荟群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8):10-10,31
简述了农林复合经营的概念、发展历史及概况,分析了农林复合经营的类型,主要包括:林—农复合型、林-牧(渔)复合型、林-农-牧(渔)复合型、特种农林复合型等,为农林复合经营在实践中的推广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农林复合系统被认为是一种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方式,能有效地维持土壤质量.该文从土壤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学3个方面综述了农林复合经营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建议今后加强农林复合经营对土壤质量的影响随着林龄增加的变化趋势,强化农林复合经营对深层土壤质量的影响,并揭示农林复合系统中土壤质量的变化对于土壤固碳潜力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农林复合经营对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都具有长远的意义,有利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就农林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入手,对农林复合发展的历史进展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农林复合结构类型进行相应的概括分析。然后,结合现实因素对我国的农林发展情况进行理论性阐述和实际考察,并对我国农林复合经营的与特点进行概述。最后,在上述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对农林复合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在对定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经营试验示范模式初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林复合生态经营模式设计原则,并总结出与当地地形地貌配套的梯田农林牧复合生态经营系统、缓坡林牧复合生态系统经营、侵蚀沟水土保持林复合经营系统、陡坡面乔灌草复合经营系统、庭院经济复合经营系统类型与模式设计.  相似文献   

7.
农林复合系统被认为是一种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方式,能有效地维持土壤质量。该文从土壤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学3个方面综述了农林复合经营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建议今后加强农林复合经营对土壤质量的影响随着林龄增加的变化趋势,强化农林复合经营对深层土壤质量的影响,并揭示农林复合系统中土壤质量的变化对于土壤固碳潜力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杨和健 《安徽农学通报》2007,14(16):176-177
本文介绍了农林复合经营的概念和特点,针对黄山市农林复合经营的发展现状、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农林复合经营的概念、类型、特点、发展历史、发展状况及研究进展,分析了农林复合经营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我国农业、林业等复合型经营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沭阳县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沭阳县农林复合经营情况的调查,归纳出沭阳县农林复合经营的6种模式,并对各种模式的经济效益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实行农林复合经营是平原农区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战略措施,也是促进平原农区林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黄土丘陵沟壑区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立体经营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立体经营现状的调查分析,总结出该区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立体经营的结构、类型和模式,并确定适合该区发展的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经营模式,为该区复合农林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农业部橡胶树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为例,介绍了实验室2009~2014年使用运行费,在条件与人才队伍建设、学术交流、对外开放、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分析了运行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完善运行费管理在实验室可持续发展中作用的发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首次给出了农村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并按照农村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针对江苏农村水利建设的现状,提出了江苏农村水利建设、规划和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论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对工业文明深刻反思的产物,是人类发展观念由传统的工业文明向现代的生态文明的一次历史性的跨越。阐明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与发展,分析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以及中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内容。  相似文献   

15.
综述 90年代杉木研究在造林和经营、经理方面的进展 ,包括种苗、造林地条件、整地、造林密度、混交、幼林抚育、栽培模式、密度管理、间伐、主伐年龄、生长模型、经营系统、施肥及农林复合经营等  相似文献   

16.
中国杉木90年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综述90年代杉木研究在造林和经营、经理方面的进展,包括种苗、造林地条件、整地、造林密度、混交、幼林抚育、栽培模式、密度管理、间伐、主伐年龄、生长模型、经营系统、施肥及农林复合经营等.  相似文献   

17.
以莱芜市雪野灌区为例研制开发了灌区自动化调度监测系统,系统由监测子系统、调度子系统和数据管理子系统三部分组成。监测子系统的设计实现了水情、雨情和工情信息的实时监测;调度子系统的设计实现了调度辅助决策,为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数据管理子系统的设计实现了基于G IS的数据管理。通过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农林复合系统作为可持续的农业系统,对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以川中丘陵区为例,采用参与性农户评估方法(PRA)对比分析了农户对农林复合系统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林复合种植模式的示范推广明显增加了农户对农林复合系统的认知和了解,提高了农户对农林系统的意愿,但仍然有一定比例的农户表示不愿意采用。此外,所有调查农户的环境保护的意识仍然不高。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农户对农林复合系统的认知、与外界的交流学习、经济收入状况、受教育程度以及耕地面积是决定农户决策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加强对宣传教育和示范力度,提高农户的环保意识;加大对农户的扶持力度;提高经济产品销售通道。  相似文献   

19.
乌拉盖开发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模式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RS、GIS的高新科技手段,结合外业调查,编制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图,并建立土地资源数据库,快速、准确、实时地掌握了土地利用现状。对乌拉盖开发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为该研究区域今后有效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实现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三峡库区自然地理现状,分析了该地区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对策,以促进该地区的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