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RAPD标记在大豆品种鉴定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十六烷基溴化铵(CTAB)选择性沉淀DNA的方法,提取大豆种子、新鲜叶片或冷冻干燥叶片的总DNA,所得DNA纯度好,降解少,分子量大,完全可以用于RAPD分析。本文就RAPD标记手段在大豆品种鉴定中的应用作一简报,仅OPA-04就能将供试的17份大豆品种区分开,表明RAPD用于种子纯度鉴定及品种鉴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苹果属植物RAPD分析的影响因素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以富士苹果和山定子为试材对苹果属植物RAPD分析的最佳反应条件及其可重复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APD反应的的各个条件因子,包括模板DNA浓度,引物浓度dNTP浓度,DNA聚合酶的种类和浓度PCR扩增循环数以及反应总体等都对RAPD结果有影响,都有其最适用量范围,各因子在低子最适值时会导致扩增带数的减少甚至无带,高于最适值则无出现带的弥散或缺失,苹果属植物RAPD分析最适反应条件为35~50μ  相似文献   

3.
DNA提纯方法对6种甘蔗亚族植物RAPD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甘蔗植物组织内的多酚类、色素类等物质是干扰RAPD扩增反应的主要成分。本研究以CATB法和SDS法为基础,着重对抗氧化剂(PVP等)、酶(蛋白酶K、RNaseA)和酚抽提等因素对提取DNA的质量及其RAPD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筛选。结果表明:①甘蔗DNA提取质量和纯度与RNaseA、抗氧化剂等处理直接相关,蛋白酶K、CATB和SDS的处理无明显差异;②对于甘蔗RAPD反应,模板DNA中含有一定量的RN  相似文献   

4.
RAPD标记在高粱基因组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研究了RAPD标记在高粱基因组分析中的可用性。Mg^2+,酶及引物浓度是优化PCR反应的重要参数。经22个引物对高粱品系,IS3620c和BTX623及其杂交F8的120株后代个体的DNA进行PCR扩增,在获得的55个RAPD标记中,有42个标记定位于已存在的RFLP高粱遗传图谱中,实验结果表明,RAPD标记可以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5.
葡萄无核基因RAPD标记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报道了用QiagenKit纯化RAPD遗传标记,用细菌质粒M13克隆RAPD标记的DNA片段,采用自动荧光DNA测序仪(型号373A)测定了该DNA片段的核苷酸组成及其排列顺序。无核白RAPD标记由519对核苷酸及其特定序列组成。因为无核白是无核基因的原始供体,作者认为所获无核白RAPD标记的DNA序列,可以作为合成探针的基础,用于检测无核葡萄育种和无核品种的无核性。  相似文献   

6.
葡萄无核基因RAPD标记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报道了用Qiagen Kit纯化RAPD遗传标记,用细菌质粒m13克隆RAPD标记的DNA片段,采用自动荧光DNA测序仪(型号373A)测定了该DNA片段的核苷酸组成及其排列顺序。无核白RAPD标记由519对核苷酸及其特定序列组成。因为无核白是无核基因的原始供体,作者认主所获无核白RAPD标记的DNA序列,可以作为合成探针的基础,用于检测无核葡萄育种和无核品种的无核性。  相似文献   

7.
大豆RFLP和RAPD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RFLP和RAPD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应用这些技术于作物遗传育种实践的前提条件是建立RFLP和RAPD分子标记连锁图,进而建立分子标记与重要在艺性状的连锁关系.大豆有些抗病性、生育期性状、形态性和品质性状等与RFLP和RAPD分子标记有连锁关系,分子标记有可能用于大豆育种的选择过程.RFLP和RAPD技术可用于评估大豆群体和品种资源,探索育种方法的分子基础,研究进行和分类,分析细胞质DNA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8.
提取植物和微生物DNA的SDS-CTAB改进法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该文介绍了一种简便快速地提取植物和微生物细胞总DNA的方法,该法是对提取真菌DNA的SDS CTAB法进行改进而成,经过修改后的SDS CTAB法可在数小时内高效地提取细胞总DNA.制备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到大于20kb的DNA主带,基本无DNA碎带;不用RNase处理,就已经无RNA的干扰.OD260/280值显示产物纯度较高,无需任何纯化处理即可以用于PCR扩增和RAPD分析  相似文献   

9.
芥菜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是一种新的分子标记技术,利用RAPD标记对芥菜(Brassica juncea Cossa)16个变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从60个10bp随机引5物中筛选出27个有效的,这27个有效引物共扩增出336条DNA带,其中275条为多态性带,占总数的81.85%,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的DNA带数为12.44,不同引物扩增出各自不同的DNA指纹图谱,大部分图谱均有特征或特  相似文献   

10.
RAPD技术及其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建立在PCR基础上的RAPD标记,是一种可被广泛应用于动植物遗传作图、基因定位、特殊染色体区段的鉴定与分离、动物性别鉴定以及群体遗传变异检测等研究领域的DNA多态性标记。本文系统地论述了RAPD的技术原理及研究概况,比较了RAPD与RFLP及同工酶技术,并探讨了这一新的分子标记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Discrimination of 24 wild tea germplasm resources ( Camellia sp. ) using RAPD markers was conduct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RAPD markers were very effective tool and method in wild tea germplasm discrimination. There were 3 independent ways to discriminate tea germplasms, a) unique RAPD markers, b)specific band patterns and c) a combination of the band patterns or DNA fingerprinting provided by different primers. The presence of 16 unique RAPD markers and the absence of 3 unique markers obtained from 12 primers made it possible to discriminate 14 germplasms. Using the unique band patterns of primer OPO-13 could discriminate 10 tea germplasms. It was of much importance using minimum primers to obtain maximum discrimination capacity. All the 24 wild tea germplasms could be discriminated easily and entirely by the band patterns combination or DNA fingerprinting obtained from OPO-13, OPO-18, OPG-12 and OPA-13, including two wild tea trees of very similar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hemical components.  相似文献   

12.
利用RAPD技术分析绵羊品种间遗传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研究分析了三种绵羊杂交品种及一种纯种绵羊的基因组DNA多态性。用 10个随机引物对各品种实验羊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 ,平均每个品种观察到约 94个标记。扩增结果以RAPDistanceProgram软件分析表明 :中国美利奴羊A品系与中国美利奴羊B品系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共享度最高 ,它们构成的姊妹群依次与哈萨克羊、中国美利奴羊多胎品系成为对应的姊妹品种。  相似文献   

13.
A large numbers of samples of wild soybean accessions and cultivated soybean landraces from various areas in China were analyzed by isozyrme, cytoplasmic DNA RFLP and nuclear DNA RAPD markers in order to reveal their genetic diversity. Greater comprehensive genetic diversity was detected in wild soybean than in cultivated soybean. The genetic plentifulness and the genetic dispersion of wild soybean were 180 (95. 2%) and 0. 2891 while those of cultivated soybean were 154(81.5%) and 0. 2091,respectively. On the most loci, especially on isozyme loci Idh1, Aph, Idh2,and Dia, cytoplasmic DNA RFLP loci cp Ⅰ , cp Ⅲ, mt Ⅳ a and mt Ⅳ b, and nuclear RAPD loci OPAP4-8, OPAP5-1, OPAP9-8 and OPAP20-8, the wild soybeans djffered remarkably from the cultivated ones in allele frequency. These markers could be used in further study on the evolution and origin of the cultivated soybean.  相似文献   

14.
3种黄鳝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黄鳝资源,从40个随机引物中选取30个重复性好、扩增稳定的随机引物,应用RAPD技术对黄鳝属中产自缅甸的山黄鳝、印度尼西亚的穴黄鳝、中国黄鳝的DNA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315个位点,3种黄鳝种群间的多态位点比例为85.08%,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1575.DPS2003种群遗传分析软件包分析显示,3种黄鳝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为0.7103,相似度系数为0.2897,表明3种黄鳝都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RAPD技术研究7种菊科药用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方法]从50条10 bp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个多态性好的引物进行RAPD扩增,扩增DNA片段数据用UPGMA聚类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10条引物共扩增出337条带,多态性带337条。聚类结果显示,RAPD分子标记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在族内属间与传统分类系统一致。[结论]该研究可为菊科药用植物的鉴别提供参考,并为针对性地进行菊科植物的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野生天麻·栽培天麻的RAPD和AFLP标记遗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用RAPD和AFLP技术对采自主产区不同地域的2份野生天麻和7份栽培天麻进行多态性和聚类分析,研究天麻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原因。[方法]用酚-氯仿法提取的基因组DNA,经RAPD及AFLP程序扩增后分别用琼脂糖凝胶和PAGE电泳检测,使用NTSYSpc-2.10s软件的UPGMA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聚类。[结果]用RAPD和AFLP数据得到的聚类图相似,来自不同地方和不同海拔高度的样品在聚类图上得以区分。天麻与蜜环菌之间没有共同条带。[结论]包括海拔在内的地域隔阂,而非人工种植可能是产生天麻种内遗传多样性的重要原因;虽然天麻靠消化侵入其皮层内部的蜜环菌菌丝提供营养而进行发育,但是它们之间没有DNA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应用RAPD标记对中国东北地区6种3变种共34份野生百合试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筛选12个随机引物对其总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101条带,其中83条带具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82.1%,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6.9条多态性谱带.基于 RAPD标记,利用 UPGMA构建了聚类树状图,34份野生百合资源的Nei&Li相异系数介于 0.013 7与0.601 3 之间.结果表明,中国东北地区野生百合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树状图将34份试材分为2大类,第1类包括细叶百合和垂花百合,共5份试材,第2类包括卷丹、毛百合、有斑百合、大花百合、大花卷丹、朝鲜百合和东北百合,共29份试材;卷丹与有斑百合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同为卷瓣组的朝鲜百合、细叶百合、大花卷丹等亲缘关系较远.细叶百合与垂花百合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8.
利用RAPD标记鉴定绿豆组植物种间亲缘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56绿豆组品种(系)进行亲缘关系研究。在选用的45个随机引物中,均发现有不同的扩增产物,通过聚类分析将它们分成黑吉豆、野生绿豆和栽培绿豆3个种群。在栽培绿豆中又可分出印度抗豆象、巴基斯坦抗黄花叶病毒、中国Ⅰ组、中国Ⅱ组和亚蔬绿豆5个类型组。获得绿豆组3个豆种及其代表品种的独特标记,为今后食用豆种质资源鉴定与分类和遗传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花生属野生种质的RAPD鉴定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利用RAPD技术 ,对栽培种与花生属野生种的杂交后代进行了分子标记鉴定 ,结果表明 :从 60个随机寡核苷酸引物中筛选出具多态性的引物 2 7个 ,其中一个引物能检测到来自野生种的DNA特异片段。  相似文献   

20.
葡萄属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起源于中国的野葡萄12个种23个株系、欧美杂种6个品种、河岸葡萄3份、15个欧洲葡萄品种共47份材料为试材,采用RAPD技术对葡萄属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从520个随机引物中获得16个多态性好的引物用于RAPD分析,共获得DNA条带258个,其中多态性条带186个,DNA条带大小介于100~3 500 bp之间。应用STATISTICA获得了47份葡萄材料树谱图,供试材料可分为6类。欧洲葡萄、欧美葡萄杂种、河岸葡萄与中国野葡萄亲缘关系较远。在中国野葡萄中,山葡萄与其他种亲缘关系较远,刺葡萄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