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等电聚焦电泳法测定羽衣甘蓝自交不亲和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桂玲  王超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461-5462,5464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法,研究了羽衣甘蓝强自交不亲和系、弱自交不亲和系与自交亲和系的柱头和花粉蛋白质谱带,并进行自交,以考察亲和指数。结果表明:强自交不亲和系的成熟柱头(S)和弱自交不亲和系的成熟柱头的蛋白谱带有明显差异;强自交不亲和系有特异谱带的出现,而弱自交不亲和系和自交亲和系柱头上没有特异谱带。对比自交不亲和系开花前2~3 d的柱头(S′)与成熟柱头(S)的蛋白质谱带发现了S特异蛋白质的准确位置,其等电点为8.5~9.1。此法可用于鉴定羽衣甘蓝的自交不亲和性。用同种方法处理花粉,没有发现自交不亲和系的特征谱带。  相似文献   

2.
花粉表面蛋白在植物自交亲和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探讨植物自交亲和性分子机制,以裂牵牛的花粉和柱头为材料,对其花粉表面蛋白和柱头表面蛋白进行了SDS-PAGE分析,通过对比不同的提取方式获得的花粉表面蛋白的电泳谱带,获得了最佳的样品提取方法。通过分析花粉和柱头表面蛋白的电泳波谱发现,花粉表面蛋白和柱头表面蛋白的电泳谱带中有2条共同的蛋白带,推断这2条谱带可能与花粉的识别反应有关。为了证明SDS-PAGE电泳获得的信息是来自花粉表面的蛋白,而不是来自花粉吸水涨裂后花粉原生质蛋白,对水浸提后的牵牛花粉粒进行显微镜观察,发现很少有破裂的花粉粒,进一步确定了传粉受精过程中是花粉表面蛋白与雌蕊组织间的识别反应。  相似文献   

3.
以萝卜高代自交系为材料,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其花期和蕾期自花授粉的柱头与花柱,结果发现自交不亲和与自交亲和材料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状况存在明显差异.自交不亲和材料花期授粉后柱头上出现严重的胼胝质反应,花粉很少萌发,即使萌发也不能正常生长,出现弯曲或背向生长,花粉管顶端膨大不能穿越柱头乳突细胞;自交亲和系萝卜单株花期、蕾期以及自交不亲和系单株蕾期授粉后花粉多数能够正常萌发并穿越柱头进入子房.对供试材料进行了田间自交亲和指数测定,结果与荧光显微镜测定法鉴定结果高度一致.因此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法可以准确快速鉴定萝卜的自交不亲和性,从而提高优良自交不亲和系选育效率.  相似文献   

4.
萝卜自交不亲和特性的荧光快速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萝卜高代自交系为材料,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其花期和蕾期自花授粉的柱头与花柱,结果发现自交不亲和与自交亲和材料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状况存在明显差异.自交不亲和材料花期授粉后柱头上出现严重的胼胝质反应,花粉很少萌发,即使萌发也不能正常生长,出现弯曲或背向生长,花粉管顶端膨大不能穿越柱头乳突细胞;自交亲和系萝卜单株花期、蕾期以及自交不亲和系单株蕾期授粉后花粉多数能够正常萌发并穿越柱头进入子房.对供试材料进行了田间自交亲和指数测定,结果与荧光显微镜测定法鉴定结果高度一致.因此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法可以准确快速鉴定萝卜的自交不亲和性,从而提高优良自交不亲和系选育效率.  相似文献   

5.
以遗传基础各不相同的6个甘蓝型油菜品系与甘蓝杂交,观察授粉后3、8和24小时花粉在柱头上附着,萌发及花粉管在柱头和花柱中的生长情况。从对花粉和柱头乳突细胞的形态学观察和统计分析的结果看,母本基因型对种间的花粉一雌蕊相互作用影响很大。对杂交幼果田间脱落率的调查结果支持这一论点。供试材料中以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184×甘蓝的授粉亲和性最高,因此自交不亲和与种间杂交不亲和似乎是分别受极为相似的两套基因系统控制的。  相似文献   

6.
克服甘蓝自交不亲和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甘蓝花期喷洒5%NaCl、8%NaCl、5%NaCl+0.3%硼砂水溶液后使其花期自交,试验结果表明:甘蓝花期喷洒5%NaCl和8%NaCl均可克服甘蓝自交不亲系的不亲和性,同时在盐水中加入0.3%硼砂,可以提高自交不亲和系的亲和指数,增加种子的千粒重,提高种子的生活力。  相似文献   

7.
甘蓝自交不亲和性的快速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经过处理的甘蓝自花授粉花期柱头和蕾期柱头 ,发现花粉粒在柱头上的萌发及花粉管在柱头表面和花柱中的生长情况有很大差异。自交不亲和系花期柱头有少量的花粉粒萌发 ,并在柱头表面发生严重的胼胝质反应且花粉管的形态不正常 ,要么弯曲、要么背向生长 ,不能穿越乳突细胞壁 ;而自交亲和系花期、蕾期和自交不亲和系蕾期的柱头上 ,花粉粒几乎都能萌发长出花粉管 ,并能穿过花柱到达子房。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花柱中的花粉管数量可以省时、省工、直观快速鉴定甘蓝自交不亲和性  相似文献   

8.
以甘蓝对甘蓝型油菜授粉后,观察花粉在柱头上附着、萌发,花粉管在柱头表面和花柱中生长,以及杂种早期的胚胎发育。结果表明,该杂交组合的主要障碍在于杂交不亲和,表现在甘蓝花粉粒很难在甘蓝油菜柱头上萌发以及萌发的花粉管难于穿过沉积有胼胝质的柱头乳突细胞。这种不亲和反应与孢子体自交不亲和反应在形态上十分相似。初步提出了解决该杂交组合不育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9.
自交不亲和性是开花植物防止近亲繁殖而广泛存在的一种遗传屏障,在育种工作中意义重大,它在遗传上受一个带有复等位基因的多态性S基因座所控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甘蓝自交不亲和信号转导途径中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SRK基因和SP11/SCR基因是控制甘蓝自交不亲和性的两个关键因子。SRK基因是雌蕊柱头中自交不亲和反应的专一决定因子,编码SP11/SCR基因的蛋白在花药壁和花粉中特异表达。编码SLG基因的蛋白在自交不亲和反应中起增强SRK活性的作用。另外也对信号传导途径中下游蛋白质的作用模式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扫描电镜观察到甘蓝(BrassicaoleraceaL.)自交不亲和系02-E1柱头上不能萌发的花粉在授粉后18小时内就会萎缩变小直至干瘪。能够萌发的花粉从一个萌发沟萌发后,另外两个萌发沟就自动萎缩,其花粉管有的扭曲不能伸入乳突细胞,仅少量花粉管能伸长进入花柱。经过5%NaCl溶液处理后的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的柱头表膜乳突细胞或皱缩或破裂,花粉粒很容易萌发并长出花粉管,然后花粉管穿破乳突细胞壁而伸入花柱完成受精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各层丝胶蛋白质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浴比100的去离子水中加入0.5%的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一定量的0.05MpH7.8的磷酸缓冲液,可以98℃下快速分离各层丝胶蛋白;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上可见丝胶Ⅰ、Ⅱ、Ⅲ的不连续谱带分别为8、5、1条。初步认为,三层丝胶的蛋白质由8种、5种和1种泳动率不同的蛋白质组成,从而对各层丝胶的复合性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高变性芝麻饼粕中含硒量、生物效能、溶解性、分布及存在形式等特性,并采用 D 型大柱凝胶电泳分析其可溶性蛋白硒络合分子量范围为21KD-30KD。  相似文献   

13.
泡桐属植物SOD同工酶和可溶性蛋白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不连续双垂直板(20cm×20cm)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泡桐属5种植物的SOD同工酶和可溶性蛋白质进行分析,发现楸叶泡桐杂合性较高;白花泡桐较原始;推测山明泡桐是兰考泡桐和毛泡桐的杂交种,从而为泡桐属植物的分类提供了生化上的参考佐证。  相似文献   

14.
对四川省389份大豆高蛋白(≥48.0%)品种资源的特征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豆高蛋白品种资源以黄粒、直立生长、有限结荚、白花、灰毛为主。春大豆生育111.7±20.6天,株高51.1±16.5cm,百粒重15.4±5.0g,蛋白质49.0±0.8%,脂肪16.9±1.0%。夏大豆生育145.5±25.1天,株高74.4±30.3cm,百粒重12.4±4.3g,蛋白质含量49.2±1.0%,脂肪含量16.0±1.0%,蛋白质与脂肪含量呈显著(春大豆r=-0.11)或极显著(夏大豆r=-0.52)负相关。筛选出高蛋白,极早熟和特大粒品种资源20份。  相似文献   

15.
桑冬芽休眠解除中蛋白质和核酸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生化分析法测定了桑冬芽休眠解除过程中DNA,RNA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桑休眠芽中DNA,RNA和蛋白质的含量最低。随着休眠的解除,其含量增加,RNA和蛋白质的含量增加更显著  相似文献   

16.
Bt毒蛋白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Bt毒蛋白基因的分类、结构、功能区、杀虫机理、定位等方面综述了Bt毒蛋白基因的研究进展,并从Bt毒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关系方面,展望了令人感兴趣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7.
选用广东地区7个早籼品种作亲本,组配成12对正反交组合,在对亲本及其子一代胚乳蛋白进行等电聚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及扫描定量基础上,确定了最高营养pI范围蛋白组分之相对含量,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该相对含量的亲子关系。结果表明,亲本与子代在胚乳蛋白最高营养pI范围组分含量上呈显著正相关,且子代与母本的相关较父本密切。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测定了57例冠心病患者和33例健康人血清过氧化脂质(LPo)和载脂蛋白Al、B(ApoAl、B)水平。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清Lpo和ApoB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P<0.001),APoAl含量与健康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ApoAl/ApoB比值明显低于健康人(P<0.001)。比较了四项检测参数的特异性、灵敏度、阳性预示值、诊断效率、诊断指数、阳性可能性比等评价指标,讨论了Lpo与ApoAl、B上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冠心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经过蛋白质着色动力学的研究,发现蛋白质着色的行为遵循数学模型Y=aX^b。在pH2-6范围内,蛋白质上染料随染溶pH的下降而上升,在15-30℃温度范围内,蛋白质上染率随温度上升略有提高,当温度超过30℃时,蛋白质上染率逐渐下降。染浴中添加稀土对蛋白质有较强的促染效果,其实质是染浴中蛋白质首先对稀土高价阳离子进行结合,再通过高价阳离子对色素进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