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香石竹切花马斯特品种为试材,以0、5 mmol/L、10 mmol/L三种浓度的二甲基硫脲(DMTU)作为瓶插液,对不同瓶插时期的香石竹切花花瓣细胞保护酶活性进行测定,以期从细胞膜保护酶水平上明确H2O2外源抑制剂DMTU改善香石竹切花应对水分胁迫能力的机理。实验结果显示:在瓶插前期用DMTU处理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平稳,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瓶插后期用DMTU处理的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POD活性低于对照,说明DMTU在瓶插早期主要对POD起到了保护作用,而瓶插后期主要对SOD和CAT起到了保护作用。对不同DMTU的浓度而言,浓度为10 mmol/L清除活性氧、维持保护酶活性的作用更强,但是10 mmol/L处理的瓶插寿命短于5 mmol/L处理,5 mmol/L处理的瓶插寿命长于对照,因此DMTU的处理浓度以5 mmol/L为宜。由此可见DMTU在香石竹切花衰老时可清除活性氧,提高保护酶活性,从而缓解水分胁迫带来的膜脂过氧化,延缓花瓣衰老进程,延长其瓶插寿命。  相似文献   

2.
研究分析了水杨酸(SA)对20%聚乙二醇6000(PEG6000)引起节节麦幼苗根中活性氧(ROS)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PEG能够显著提高节节麦根中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的含量,明显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SA能明显抑制PEG诱导的MDA和O2-的积累,缓解PEG对SOD、GR和CAT活性的抑制作用,但对APX的活性没有明显影响。这表明SA可能主要通过影响SOD、GR和CAT的活性缓解了水分亏缺对节节麦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3.
高浓度镍对水稻幼苗生长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0.8、1.2、2.0mmol/L的Ni2+处理,水稻幼苗的生长表现出明显的阻滞现象,提示此浓度范围的Ni2+已对水稻幼苗产生了毒害.同时,水稻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降低,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多,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却升高.统计分析表明,H2O2与MDA含量成显著正相关,而MDA  相似文献   

4.
小麦近等基因系与白粉病菌互作的生理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品种百农3217感白粉病,它的一个近等基因系(Xbd/百农3217(BC7F6))含抗病基因xbd,具有抗白粉病功能。以这两个品系为试验材料,接种白粉菌,分析了0~6 d两个品系叶片中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和7种代谢酶的活性,这些代谢酶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转硫酶(GST)等。目的是探讨在白粉菌和小麦植物的互作过程中,感病、抗病植物生理指标之间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接种白粉病菌后,H2O2含量在感病品系中显著下降,在抗病品系中显著上升;在白粉菌侵染进程中,CAT酶活性,感病与抗病品系无明显差异;感病品系叶片内SOD、GR、GPX、APX和GST活性在接种后期显著上升,高于抗病品系;DHAR活性变化则无明显规律。在白粉病侵染小麦植株过程中,H2O2具有重要作用,多种代谢机制共同参与,各种酶的总体表现影响了H2O2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选取抗TuMV的8407、河304和感TuMV的冠291和春月黄为试验材料,于苗期接种TuMV-C4,接种后测定24 d内叶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这3种过氧化氢代谢相关酶的活性以及过氧化氢H2 O2的含量。结果表明:接种TuMV后, POD、CAT的活性及H2 O2含量的变化在不同材料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抗病材料在接种后,POD、CAT的活性及H2 O2含量虽有变化,但均能逐渐恢复正常;感病材料在接种后,POD、CAT的活性及H2 O2含量均有较大变化,且始终无法恢复正常。总体而言,叶片中的H2 O2和CAT与大白菜的TuMV抗性关系较为紧密,其次是POD,而SOD与TuMV抗性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探讨H2O2代谢与果树芽自然休眠解除的关系,检测了人工破眠过程中‘曙光’油桃芽内H2O2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选用的人工破眠处理分别为50℃高温(HT)处理、单氰胺(HC)处理和TDZ(TDZ)处理。结果表明,50℃高温和单氰胺效果相似,都能显著打破芽深休眠,并且抑制芽内CAT活性,引起H2O2含量增加,但2个处理对POD活性的影响都不大。TDZ打破深休眠的效果较差,对芽内H2O2含量、CAT活性、POD活性均未表现出显著影响。CAT活性抑制和H2O2积累可能是50℃高温和单氰胺打破自然休眠作用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以樱桃番茄为研究对象,采摘后用质量浓度为0.1,0.3,0.5 g/L的水杨酸(SA)溶液浸泡果实20 min,在室温条件(20~25℃)贮藏,以清水作为对照。测定与活性氧代谢相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以及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速率,确立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0.5 g/L的SA涂膜处理,能降低樱桃番茄贮藏期间CAT,APX活性的下降幅度,有效地提高樱桃番茄SOD的活性,将樱桃番茄中的POD维持在一个较高活性状态,抑制超氧阴离子速率的增长,防止了过高的氧化伤害,延缓了细胞的衰老,从而延长果实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8.
人工老化处理对不同休眠特性水稻种子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个具有休眠特性差异的籼稻品种(4K58(Ⅱ-32B休眠)、4K59(Ⅱ-32B))及其各自与不育系(Ⅱ-32A)的杂交F2代种子(C 178、C 179)为材料,采用人工加速老化方法获得不同老化天数(0,3,6,9d)的种子。探讨了老化处理对种子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老化时间延长,4个品种种子MDA含量显著增加,CAT活性显著降低;自交系种子的MDA含量及SOD、CAT和APX活性均显著低于杂交种;4K58和C 178种子的抗氧化物酶活性均分别低于4K59和C 179。研究认为,人工老化处理显著抑制了种子体内抗氧化系统的活性,加深了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了种子的劣变。另外,研究还推测具有休眠特性的水稻种子更不耐贮藏。  相似文献   

9.
两种除草剂胁迫对皇冠草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沉水植物皇冠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两种除草剂(乙草胺、氯嘧磺隆)胁迫对皇冠草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DA、O2-、H2O2、SOD、POD、CAT活性随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乙草胺胁迫下的各项生理指标峰值都高于氯嘧磺隆。  相似文献   

10.
为了阐明铜胁迫下植物抗氧化的时间效应,以耐铜植物海州香薷(Elsholtzia haichowensis Sun)为材料,研究水培条件下100 μmol/L CuSO4处理0、2、4、6、8天后海州香薷根系在抗氧化方面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铜处理时间的延长,海州香薷根系膜质过氧化产物TBARS和H2O2含量显著增加,抗氧化酶SOD、POD、CAT和APX活性也依次升高。因此,推测在铜胁迫条件下,海州香薷根系可能通过是膜质过氧化、H2O2产生以及抗氧化酶(尤其是CuZn-SOD和POD)活性升高等来增强自身的抗性防护系统。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哈氏仿对虾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及非特异免疫能力。分别于哈氏仿对虾养殖的第0、10、17、21、34、63、77、90 天采集样品,测定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肝胰腺中消化酶(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以及非特异性免疫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哈氏仿对虾肝胰腺中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随生长而发生显著变化。碱性蛋白酶活性在养殖10 天出现微弱的波峰,至17 天降至最低,至90 天达到最大。酸性蛋白酶活性在养殖第0 天未检出,从第10 天开始,持续升高,至63天活性最高。淀粉酶与脂肪酶活性均呈现“波浪式”变化,淀粉酶活性在0天最高,34、77 天出现两个波峰。脂肪酶活性在90 天最低,波峰出现在21、77 天。酸性磷酸酶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在21 天最低,随后开始上升,分别在77 天与63 天开始下降;碱性磷酸酶活性在17 天最低,63 天最高;可在哈氏仿对虾养殖前期0~21 天(体长小于36.00 mm)与养殖后期(63 天始,体长大于57.85 mm)投喂的饵料中添加适量的免疫增强剂来提高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  相似文献   

12.
酶制剂对馒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馒头面粉中添加3种不同量的酶制剂,通过对馒头品质的感官评价和质构评价来探讨酶制剂对馒头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酶制剂对馒头样品的品质均有一定的影响,并且随着添加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变化。不同酶制剂及添加量的大小对馒头品质的影响变化存在差异,当真菌α-淀粉酶、木聚糖酶、脂肪酶添加量分别为25×10-6,30×10-6和30×10-6时,馒头品质感官评价最好;当真菌α-淀粉酶、木聚糖酶、脂肪酶添加量分别为20×10-6,40×10-6和30×10-6时,馒头品质质构评价最好。由此看出,不同酶制剂对馒头的作用不同,所以3种酶制剂对馒头品质有重要影响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从6种果胶酶中,筛选出对柑橘皮渣降解作用良好的果胶酶W1,适宜用量为0.05%;从5种纤维素酶中,筛选出对柑橘皮渣降解作用良好的纤维素酶R-10,适宜用量为0.01%。由果胶酶W1和纤维素酶R-10组成的复合酶,适宜的酶解温度为30℃,酶解时间为24h。  相似文献   

14.
以不同发育阶段及开花期番茄植株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发育时期番茄防御酶同工酶酶谱及防御酶活性的差异。结果发现,同叶龄番茄叶片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酯酶同工酶酶活性随植株生长均显著增加;叶龄较植株发育阶段对三种同工酶酶谱的影响较小。同叶龄番茄叶片的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在不同发育阶段有显著差异,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分别在开花初期和六叶期植株中最高;β-1,3-葡聚糖酶活性随着叶龄的增加而升高,而几丁质酶活性变化不大。该研究表明,植物的一些抗病防御相关因子与植物发育时期密切相关,植株发育阶段对叶片防御相关因子的影响显著高于叶龄对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的应用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质纤维素酶在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就木质纤维素酶在养殖、食品、酿酒、纺织等工业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论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化肥中的一些元素具有提高作物抗病性表达的作用。在前人应用硫酸锌防治玉米茎腐病的基础上,研究硫酸锌对玉米自交系抗病性相关酶代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交系U8112根系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得到诱导,活性水平显著增强。在硫酸锌灌根处理中,U8112的PAL和PPO活性分别提高了18.7%和7.0%,两种酶的活性能够维持一个较长的时间。在自交系Mo17中,硫酸锌处理后,PAL和PPO两种酶的活性未见提高。  相似文献   

17.
厚皮甜瓜衰老过程中保护性酶类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河蜜、银帝、玉金香3个不同品种的厚皮甜瓜为试材,分析测定其在衰老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POD活性与CAT活性变化相似,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而SOD则呈下降-上升-下降趋势.3种酶活性的高低与品种耐贮性相关,耐贮品种的POD、SOD活性高于不耐贮的品种;而CAT活性则低于不耐贮的品种.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连作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探明马铃薯连作对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本试验比较了不同茬次马铃薯根际土壤4种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随连作年限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土壤中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不同茬次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鸡骨架蛋白的酶解工艺条件,研究了酶种类组成及酶解工艺对鸡骨架蛋白水解度和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的最佳组合比例为1∶3;组合酶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4 h,酶用量0.5%,pH值6.0~7.5,反应温度55℃,得到鸡骨架的水解度为27.12%。  相似文献   

20.
在人工控水条件下,研究了两个不同抗旱花生品种苗期水分胁迫处理对其抗衰老酶活性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鲁花1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日变化为双峰曲线,11:30达到第一个活性高峰,15:30达到第二个活性高峰。农大818 SOD活性13:30达到活高峰,P0D、CAT活性日变化为双峰曲线,11:30达到第一个高峰,15:30达到第二个高峰。农大818 SOD、POD活性显著高于鲁花11,中度水分胁迫处理活性显著高于轻度水分胁迫处理。苗期水分胁迫处理明显提高了两品种的抗衰老酶活性,农大818抗水分胁迫能力强于鲁花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