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氮素营养及磷钾比对白肋烟产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N,P,K是烟草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其对产质量及效益的影响作用大小不同,本研究结果表明,产量随施N量的增加而增加,随K的增加呈下降趋势,3要素对产量的影响作用N>K>P;上中等烟比例随施P量增加呈下降趋势,施N以360 kg/hm2为高,施K以N∶K为1∶2的高,其影响作用P>K>N;均价随施P量增加有下降趋势,施N以360 kg/hm2为高,施K以N∶K为1∶2的最高;内外在品质以处理组合4最好。从优质、高效、低成本考虑,综合试验结果,以施N 300 kg/hm2,P2O5 150~300 kg/hm2,K2O 600 kg/hm2,N∶P2O5∶K2O =1∶0.5~1∶2为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川芎栽培氮(N)、磷(P)、钾(K)肥的最佳施用量及配比,为川芎肥效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3414”试验设计,通过盆栽试验研究N、P、K肥配施对川芎生长及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N1P2K1处理株高最高。N2P2K2处理分枝数及茎叶鲜重最大。N2P2K3处理根茎鲜重最大,有利于提高川芎产量。N2P3K2处理须根鲜重最大。K肥有利于根茎阿魏酸积累,P肥影响不显著,阿魏酸含量随N肥用量增加而降低,以N0P2K2处理阿魏酸含量最高。P肥有利于根茎藁本内酯积累,N、K肥影响不显著,以N2P2K3处理藁苯内酯含量最高。N2P2K3处理隶属均值最大,为本研究的最佳施肥组合。【结论】适量N、P、K肥配施有利于川芎生长,提高药材产量及活性成分含量,在本盆栽试验条件下以N2P2K3为宜。  相似文献   

3.
通过“3414”小麦肥效试验,研究N、P、K三素对小麦产量、效益的影响,探索出小麦配方施肥技术参数和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在当前地力水平条件下,N、P、K配施能提高小麦产量,以N2P2K2处理产量最高、效益最佳;在三素中,N素对小麦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P素和K素;2水平施肥条件下每100 kg籽粒养分吸收量为N素3 kg、P素1.35 kg、K素2.5 kg,肥料利用率N素为34.9%、P素是25.9%、K素是39.1%,肥料农学效率N素为8.4 kg/kg、P素13.3 kg/kg、K素16.4 kg/kg;小麦每667 m产量为240 kg左右的田块以施N6.7 kg、P2O5 3.8 kg、K2O 2.7 kg为宜。  相似文献   

4.
 应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氮、磷、钾肥不同用量和配比对迪庆马铃薯的产量效应,并建立氮、磷、钾施用量与马铃薯产量关系的肥料效应函数模型,以确定迪庆马铃薯的优化施肥量。结果表明,马铃薯最高产量达34147kg/hm 2,施肥量分别是240kg/hm2 N, 150kg/hm2 P2O 5和480kg/hm 2 K 2O;最佳经济产量为34070kg/hm 2,施肥量分别是240kg/hm 2 N, 150kg/hm 2 P 2O 5和420kg/hm 2 K2O;最佳利润产量为28 246kg/hm 2,施肥量分别是60kg/hm 2 N, 30kg/hm 2 P2O 5和120kg/hm 2 K 2O。  相似文献   

5.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回归设计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亚高山草甸土青稞的肥料效应,并建立肥料效应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氮、磷、钾肥施用对青稞产量都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其肥料效应顺序为钾肥>磷肥>氮肥。利用计算机对数学模型直接摸拟法寻优,青稞最高产量3909kg/hm 2,施肥量分别是氮(N):120kg/hm 2、磷(P2O 5)120kg/hm 2、钾(K 2 O)99kg/hm 2。最佳利润施肥量分别是氮(N):30kg/hm 2;磷(P2O 5) 30kg/hm 2;钾(K 2O)30kg/hm 2。  相似文献   

6.
滇池湖滨带设施蔬菜、花卉的农田养分平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田养分平衡状况一方面从根本上决定着土壤肥力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影响人类的生活环境。主要针对滇池湖滨带设施蔬菜、花卉的施肥情况,对各种蔬菜、花卉以及不同的轮作方式的施肥量和农田养分平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花卉的肥料施用量总体高于蔬菜的施用量,类内均值为1584kg(N)/hm2,787kg(P2O5)/ hm2,1580kg(K2O) / hm2,蔬菜的类内均值为396kg(N)/ hm2,156kg(P2O5)/ hm2,144kg(K2O)/ hm2;在蔬菜中,绿叶菜类的施用量高于其他菜类;蔬菜、花卉氮、磷盈余量较大,约45%的作物钾处于亏缺状态;蔬菜中各类内养分盈余由高到低排列顺序为:绿叶类>豆类>白菜类>甘蓝类>茄果类>瓜类,根菜类的氮、钾养分处于亏缺状态。在本试验研究条件下,大部分轮作方式的农田养分处于盈余状态,特别是氮、钾养分。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示柑橘黄龙病入侵发病扩散规律,评估防控成效,有效控制疫情,2002—2007年在柑橘黄龙病初发生区采用设立自然条件、治虫防病和综合防控三处理类型,监测柑橘黄龙病发生扩散动态,结合面上疫情普查资料,创建柑橘黄龙病自然条件下、治虫防病条件下以及综合防控条件下的疫情扩散模型,分别为:P1=12.9690N1-18.10(n=6,r=0.9945**)或P1=0.2293N12+11.135N1-14.89(n=6,r=0.9948**),P2=7.8857N2-10.2667(n=6,r=0.9675**)或P2=1.4107N22-1.9893N2+2.90(n=7,r=0.9996**)和P3=-0.1398x N32+1.1248N3-1.141(n=6,r=0.8396*),结果表明柑橘黄龙病在自然条件下从发病到毁园需要9a时间,单一治虫防病措施难以达到持续控制效果,只有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才能达到可持续控制,保障柑橘优势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采用实地访问和田间调查典型区的设点方式,对云南省保山市主要作物施肥状况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农田N,P,K元素输入输出的数量特征及其平衡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田生态系统中N,P2O5的盈余量分别为148.9kg/hm2和93.8kg/hm2,钾(K2O)亏缺73.1kg/hm2,水田中的盈余量、亏缺量均大于旱地,应加强钾肥的施用。有机肥在肥料结构中的比例较小,应加大有机肥的投肥强度,增加养分再循环率,同时也有效地增加了钾肥的供应强度。  相似文献   

9.
 钙、硼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元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研究氮与钙、硼配施对设施西芹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与钙、硼配施条件下,硼对西芹的株高影响最大,最佳的配施组合为N2Ca2B3;钙对西芹的叶柄数和茎粗影响最大,最佳的配施组合分别为N1Ca1B1,N3Ca3B1;氮对西芹的叶柄粗影响最大,其中优化的配施组合为N1B1Ca1;在西芹栽培中,氮、钙、硼配施有利于改善西芹的生物学性状。  相似文献   

10.
 以灯盏花组培不定芽为材料,研究探讨了不同处理组合的无糖组织培养培微环境调控对灯盏花不定芽的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CO2浓度范围内,通过对各处理间差异显著性SSR检验,处理9的灯盏花无糖组培苗生根率最高,长势最好,与其它处理组合比较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氮磷钾配比对大花蕙兰花芽分化及开花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该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N、P、K不同用量配比对大花蕙兰花芽分化和开花品质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K肥对大花蕙兰花芽分化影响最大,不同水平之间对花芽数的影响达到显著差异;N肥次之;P肥最小. 3要素对开花品质有不同影响, N肥对假鳞茎大小、花芽的发育及开花品质影响最大,其中对每枝小花数、花序长度的影响差异分别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不同开花性状之间,P肥对小花数影响较大;而K肥对花径的影响作用较大. 最佳的N、P、K组合为N3P2K3,即N∶P2O5∶K2O=24∶1∶26.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施钾量对山地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2003年在云南省陆良、宜良和建水3个县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烤烟红花大金元和K326品种,在施用等N,P2O5量的基础上,在移栽后20d分别追施不同用量的硝酸钾,与不追施硝酸钾的对照相比,烟叶产量、产值和含钾量皆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红花大金元以每667m2追施10kg硝酸钾的处理效果最好。K326以每667m2追施15kg硝酸钾的处理效果最佳。从宜良等8个县(市)的大田示范的同田对比结果表明,烤烟适时适量追施硝酸钾能提高中上等烟比例和产值,产值增加幅度为1.3%~14.9%,每667m2产值增加22.4~219.2元,平均增加126.8元,追施硝酸钾增加的成本为每667m2 4.6元(红花大金元)和19元(K326)。追施硝酸钾能提高烟叶含钾量,将含钾量(x)和产值(y)作相关分析,得出如下相关方程:y=788.7+309.12x (R=0.704**),说明适时适量追施硝酸钾是提高烤烟经济效益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设施栽培中生菜养分吸收和氮磷肥料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不同施肥处理试验,研究了设施栽培条件下,生菜产量、养分吸收、土壤养分变化,生菜食用部位硝酸盐含量和氮磷肥料利用率之间的关系,以期为生菜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合理配施(试验中N,P2O5,K2O用量分别为240,120,300 kg/hm2)可促进生菜对养分的吸收,提高氮磷肥料利用率,降低食用部位硝酸盐含量和土壤硝态氮残留,从而降低氮,磷淋失和环境污染风险,提高商品蔬菜品质。  相似文献   

14.
氮素形态及其组合对滇重楼产量及有效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混料试验设计、盆栽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氮形态(NO3--N,NH4+-N,尿素-N)单施及其配合施用对滇重楼产量及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氮量条件下,不同形态氮单施对滇重楼生物量增重百分数、根茎增重百分数、新根茎皂甙含量、新根茎皂甙产量的影响基本一致,其顺序为NH4+-NCO(NH2)2-NNO3--N。但单施对生长和光合速率的促进作用显著小于不同形态氮配施。所有单施和配合施用处理中,新根茎皂甙含量以NH4+-N单施最高,生物量增重百分数、根茎增重百分数、新根茎皂甙产量,均以CO(NH2)2-N为主,NO3--N为辅效果较好。综合考虑不同形态氮及其组合对滇重楼生长、根茎增重、总皂甙产量的影响,建议滇重楼施氮以CO(NH2)2-N∶NO3--N=6∶4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滇池流域设施条件下氮磷对土壤硝酸盐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了滇池流域集约化地区设施条件下氮磷化肥对土壤硝酸盐的累积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硝酸盐的积累主要受氮肥施用量的影响,磷肥对土壤中硝酸盐的积累的影响,因种植的作物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在种植辣椒的土壤中,磷肥对土壤硝酸盐积累有显著影响,施磷降低土壤中的硝酸盐。在种植西芹的土壤中,磷肥对土壤中硝酸盐的影响因氮肥的投入量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生菜中施磷对土壤硝酸盐累积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氮磷钾肥平衡施用对素花党参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党参高产栽培的最佳施肥量和施肥配比,建立氮、磷和钾肥肥料效应模型,以素花党参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设计方案,研究氮、磷和钾肥平衡施用对素花党参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党参产量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增产率达29.7%;缺氮和缺钾处理其产量显著低于缺磷处理,对党参产量的影响依次为氮钾磷;氮、磷及钾肥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互相影响肥效的发挥,任一因素过量施用均会导致产量显著降低。根据一元二次肥效模型得出党参氮(N)、磷(P2O5)和钾(K2O)的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97kg/hm~2、140kg/hm~2和298kg/hm~2,适宜的氮∶磷∶钾为10∶7∶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