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为农业种植业提出了明确的方向。绿色农业种植符合节能环保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分析其技术要点并加强其推广工作也显得更加重要。因此,以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为内容,对其内涵、特点进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重要性及推广要点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
海藻提取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从海藻及其提取物的基本分类和组成入手,对其加工工艺和过程以及在植物、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指出海藻及其提取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农业废弃物和城市污泥的无害化与资源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农业废弃物及城市污泥对环境的污染及人类健康的威胁越来越大 ,因此对其进行无害化及资源化对于人类生存质量的改善及有效的利用生物资源 ,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农业废弃物和城市污泥的无害化及资源化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泥石流的爆发势必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直接危害,因此研究该泥石流沟的动力学特征及预测评价其危险性对合理制定泥石流防治措施,确保工程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泥石流形成条件及发育特征分析,初咱磨子沟再次爆发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大;在对该沟进行实地调查所获资料的基础上,对其泥石流的动力学特征进行计算,并利用所选取的14个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危险性做了定量评价。研究发现,该沟泥石流的危险度为65.75,属高度危险,研究结果可为初咱磨子沟泥石流防治工程及防灾减灾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城市工业布局必须以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城市工业布局的主要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形成的原因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工业布局必须以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的重要性以及合理工业布局的主要原则和大的方案,论述了其对促进经济与环境及社会的相互适应、协调发展,进而达到最佳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所起的作用。文中还以几个城市为例,对工业布局的状况及调整方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及反刍动物的概念。分析中草药饲料添加的优势的基础上,对其在反刍动物养殖生产中的具体应用效果进行了综述,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新桥1^#滑坡体位于美姑河拟建某水电站库区中部左岸,由于方量大,所以该滑坡的稳定性对水库的安全运行有直接影响。根据野外实地调查及采样试验等数据,阐明其成因及特征,并采用有限元法对其做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其稳定性,对于水电站施工期及运行期采用何种方式支护或处理该滑坡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太行山封育区森林土壤肥力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主成分分析选出 10个环境指标作为影响封育区森林土壤肥力的关键因子 ,采用聚类分析法将封育区土壤肥力划分为 4个类型 ,并对分类结果进行了检验。在对 4个土壤肥力类型综合评价的基础上 ,提出了不同肥力类型的植被恢复措施及其经营利用方向。其分析结果对合理利用、恢复土壤资源及营林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花叶络石的生长量及观赏性,确定较为适合的光照强度,利于其育苗及造景,在露地环境下采用三种不同光照强度对其扦插苗进行试验。结果表明:50%光照强度下生长量最大,观赏性居中;75%光照强度下生长量居中,观赏性最好;100%光照强度下生长量及观赏性都差。  相似文献   

10.
太阳能热利用的研究方向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介绍了当前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发展及推广情况,着重介绍了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了我国发展太阳能的迫切性、优势及重大意义;总结了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的应用情况;重点讨论了几种代表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发展方向及有重大推广价值的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对其基本构成及运行机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对其推广应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及方案。  相似文献   

11.
商丘农业水资源状况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详细分析商丘农业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商丘农业水资源利用必须走开源节流、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并就其开发利用的思路和途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崇礼县水土保持分区治理措施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崇礼县自然生态环境和水土流失现状的分析,将该区域分为:较重侵蚀区、中度侵蚀区、较微侵蚀区和轻微侵蚀区四个水土保持区,并针对每个水土保持分区的特点提出了治理模式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卧龙泉河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模糊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运用模糊评价模型对卧龙泉河流域土壤-植物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卧龙泉河上游和中游地区土壤-植物重金属污染严重。其中,卧龙泉河上游土壤污染因子为Cu、Pb,水稻和玉米分别为Pb、Cu、C r、A s和Pb、C r、Hg;王家崴子地区土壤的污染因子主要为A s、Pb、Cd、Zn,水稻和玉米分别为Pb、Cu、Cd、C r、A s和Pb、C r、A s、Hg;氰化厂旱田土和靠山屯林地土为轻污染,污染因子分别为Pb、Zn、Cu、Hg和Hg、Pb;卧龙泉河下游万福旱田土和王家崴子西山坡林地土无污染。王家崴子和万福地区的韭菜Pb、Zn、Hg污染严重。同一地区不同植物的污染因子不同,不同地区水稻或玉米的的污染因子也不同。  相似文献   

14.
黄土区露天矿排土场水分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套灌区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灌区。目前河套灌区农田灌溉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灌溉水源不足,水利工程老化,田间工程标准低,节水灌溉推广缓慢,灌溉水浪费严重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河套灌区应从工程节水、农业节水、化学节水、管理节水等综合技术方面考虑。工程节水主要从渠道衬砌、激光平地、小畦灌溉等方面着手,同时积极开展节水灌溉,合理利用地下水。农业节水主要是做好种植区划,加强农艺节水,深耕蓄墒与秸秆还田,减少地面蒸发。化学节水是积极推广应用抗旱剂、保水剂和其它化学调控试剂。管理节水主要是加强用水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农民用水者协会"。  相似文献   

15.
利用RS技术快速、精确地获取监测城镇用地信息,有助于城市的合理规划及生态环境的保护。采用2002年、2007年、2010年Landsat TM遥感数据提取重庆主城区建筑指数(NDBI),获取重庆主城区建筑指数的数量结构与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分形理论,对NDBI的分维数与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2—2010年低建筑区减少,高建筑区增加;在空间分布上,巴南区的建筑指数明显低于其他区域,九龙坡区以及渝北区的建筑指数相对较高;低建筑区的斑块复杂程度明显高于高建筑区,而高建筑区域的稳定性则高于低建筑区,主要是建设用地相对集中,斑块形状较为规整,从而受外界的干扰较小。研究结果为重庆市城市土地利用管理与城市生态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商丘试区多年研究成果与实践,结合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和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灾害形成的特点,提出节水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它通过治水、改土、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良种良法,以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是水,重点研究了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即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的利用效率以及实现节水农业生产分区的途径及效益。  相似文献   

17.
采用野外放水冲刷法研究了紫色土与黄沙壤弃渣下垫面产流产沙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下垫面累积径流量随冲刷时间线性增加,放水流量为10、15L/min时,累积径流量增长速率最大均为Ⅲ小区,分别为3.735和8.579。2不同下垫面径流量与产沙量均呈正相关关系,且水沙关系增长速率大小依次为Ⅱ小区(0.356)Ⅲ小区(0.233)Ⅰ小区(0.111)Ⅳ小区(0.056)。3不同下垫面的产流量与产沙量均随放水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在各种下垫面中Ⅳ小区径流量增长率最大,而Ⅰ小区的径流量增长率最小,分别为41.58、16.33。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城市水土流失类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可分为建成区、开发建设区和郊区三部分 ,后两个区是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区域。辽宁省城市水土流失基本遵循原地貌条件下的水土流失分类规律。若按人工再塑地貌形态分类 ,可分为堆垫侵蚀、挖损侵蚀、夷平侵蚀3种。  相似文献   

19.
水土资源合理利用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是当前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北京市怀柔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监测数据为基础,综合分析了怀柔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的结构、功能以及水土保护效益.分析结果认为,降雨是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外营力,怀柔区近几年的降雨特征表明.该区降雨量、降雨强度以及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异性大,但降雨侵蚀力基本上呈现从中南部向南北部递减的趋势.2005-2006年监测数据表明,水土流失重点保护区和重点监督区的土壤侵蚀强度和污染物流失强度较低,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重点治理区虽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相对于重点保护区和重点监督区仍然偏大,说明这个区域的水土保持力度应该进一步加强.该区2006年的降雨量小于2005年的降雨量,而不同区域的径流强度却大于2005年径流强度,说明水土保持三道防线模式可以有效地控制泥沙,实现清水出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利用多时相遥感影像监测季节性裸露农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季节性裸露农田是北京地区冬春季大气“土壤尘”的主要来源。而农田季节性裸露的快速、准确监测是治理方案制定与实施的依据。根据北京地区裸露农田种植作物和其它地表覆盖类型的物候特征之间的差异,选用2004年春夏季3个时相的TM遥感影像数据,利用垂直植被指数,同时结合北京地区的DEM数据以及北京地区的行政边界矢量数据,建立了北京地区季节性裸露农田遥感监测专家模型。监测结果表明北京市2003年冬至2004春裸露农田面积为87362.57 hm2,主要分布在延庆、顺义、密云、通州等区县。依据监测结果,提出了季节性裸露农田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