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利用氧指数测定仪和锥形量热仪,研究不同质量分数FRW阻燃剂浸渍杨木素板和饰面炭化杨木单板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质量分数8%以上FRW阻燃剂浸渍处理的炭化杨木单板阻燃性可达到日本标准JISD1322-77中规定的难燃一级品标准;随着FRW阻燃剂浸渍质量分数的增加,阻燃炭化杨木单板的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烟比率和总烟释放量均呈降低趋势,说明阻燃炭化杨木单板具有较佳的阻燃和抑烟性能。  相似文献   

2.
5种N-P阻燃剂阻燃抑烟性能的CONE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研究和改进N-P阻燃剂的性能,采用质量分数10%的APP、BL、MBL、GUPR以及WR等5种木材N-P阻燃剂,60℃真空(-0.5MPa)浸渍处理速生杨木,对其进行极限氧指数、烟密度以及锥形量热分析。结果表明,无机型阻燃剂APP、BL、MBL的载药率均较高,BL和MBL处理试样极限氧指数达40以上,阻燃性能良好;有机型阻燃剂GUPR的载药率最低,但其阻燃效率最高,抑烟效果最优;阻燃剂(除WR)使木材耐热性能降低,木材热解进程提前,HRR峰值出现时间推迟;复合型阻燃剂WR延缓热解进程的能力最强,碳层阻隔能力优良,但抑制热释放速率的能力较差;与BL相比,MBL处理试样燃烧总烟气释放量减少,特别是在前300 s内CO释放量降低26.2%,燃烧反应更为缓和,整体阻燃效果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弄清楚阻燃处理木材燃烧残余物的热分解特征,将阻燃处理木材在模拟的典型火灾中燃烧后,取距燃烧表面不同位置的试样,采用热失重法研究了阻燃处理木材燃烧残余物的热分解过程,结果表明:①阻燃处理木材及其燃烧残余物的热分解开始温度没有明显的差别,未处理木材燃烧残余物的热分解开始温度比未燃烧木材高;②阻燃处理木材中阻燃剂的热分解峰值温度为200℃,随着燃烧过程的进行,归属于阻燃剂的峰消失;③阻燃处理木材燃烧残余物热分解温度曲线中,在230℃附近归属于半纤维素的峰消失,在210~240℃出现了一个缓慢的肩;④阻燃处理木材及其燃烧残余物的质量损失速度曲线主峰温度比未处理木材及其燃烧残余物降低100℃,质量损失速度大幅度减少;⑤阻燃处理木材在600℃时的热分解残存质量比未处理木材显著增大,随着燃烧时受热温度的增高,燃烧残余物热分解的残余质量显著增大;⑥阻燃处理木材及其燃烧残余物的热分解温度区间,与未处理木材及其燃烧残余物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公共场所和住宅起火后易引燃木质材料,迅速燃烧,火势蔓延,并产生大量有毒烟气,导致人员伤亡。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共场所消防安全水平,以及降低火灾危险性,需对木材进行阻燃处理。本研究用植酸与三聚氰胺处理木材,研究改性材阻燃性能,旨在为木材阻燃提供新思路,丰富木材阻燃体系。方法使用两步浸渍法在青杨内部浸入植酸?三聚氰胺阻燃剂,研究改性木材的增重、增容、热解与燃烧性能;分析改性材燃烧后的残炭形貌,探讨植酸三聚氰胺复配阻燃剂应用于木材的阻燃机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5%植酸与5%三聚氰胺复合处理组(PM2)的热释放速率峰值和总热释放量分别降低了91.24%和79.05%,热释放抑制效果较好;与对照组相比,PM2组显示出更好的抑烟性能,烟释放速率减少了52.94%。与P15%组相比,PM2组的一氧化碳平均产率减小了51.29%,具有明显的减毒作用。PM2组的残炭量显著提高,较P15%组提升了69.58%,与对照组相比增加了278.4%。结论植酸?三聚氰胺阻燃体系能够进入木材,植酸与三聚氰胺复配处理能减少阻燃木材燃烧的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总烟释放量与CO产率。植酸能催化木材脱水和炭化反应,使热解反应在较低温度发生,促使木材产生较多残炭。三聚氰胺能减缓木材热解速率,植酸与三聚氰胺协同作用可促使木材生成更多残炭。   相似文献   

5.
以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MUF)为基料,添加聚磷酸铵(APP)和4A分子筛制备膨胀型木材阻燃涂料,利用锥形量热仪研究阻燃涂料涂饰杨木Populus spp.的燃烧性能。结果表明:1MUF中加入质量分数为50.00%的APP能延长杨木的点燃时间(TTI),降低杨木的热释放速率(HRR),总热释放速率(THR)和质量损失速率(MLR),提高杨木的火灾性能指数(FPI)(处理2为1.07),但会增大总发烟量(ISR)。2在阻燃涂料中加入少量的4A分子筛即可显著降低木材的热释放速率峰值(pk1-HRR,pk2-HRR),推迟峰值出现时间,降低木材有焰燃烧阶段的热释放速率和质量损失率,提高木材的火灾性能指数(处理3和4分别为1.26,1.38)。加入质量分数为1.00%的分子筛(处理3)可平衡由于50.00%APP存在增加的发烟量,加入质量分数为3.00%的分子筛(处理4)材料燃烧前400 s内基本无烟产生,总发烟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
FRW阻燃刨花板制板工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常规的刨花板生产工艺研制FRW阻燃刨花板,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其各项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以确定最佳制板工艺条件.同时,讨论和分析了FRW阻燃剂对FRW阻燃刨花板物理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以FRW为阻燃剂生产FRW阻燃刨花板的最佳制板工艺条件为:施胶量15%、阻燃剂施加量8%、热压温度175℃、热压时间5.0min.FRW阻燃刨花板的物理力学性能可达到国家标准GB/T 4897.3-2003一级品标准,阻燃性能可达JISD 1322-77阻燃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7.
以巴沙木(Ochroma pyramidale)木材为研究对象,制备尺寸为(纵向×径向×弦向)100 mm×100 mm×2 mm的试件(天然木材试件);采用“质量分数2%的亚氯酸钠溶液+加冰醋酸”,在85℃蒸煮3 h,脱除木材中大部分木质素,冲洗、蒸煮除去残留的化学物质,真空冷冻干燥后制备脱木质素木材试件;采用质量分数为30%的硅酸钠溶液,浸渍天然木材试件、脱木质素木材试件,85℃水浴高温浸渍1.5 h,浸渍材气干7 d、55℃干燥12 h后,制备阻燃木材试件、阻燃脱木质素木材试件;参照相关标准,测定试件的氧指数、点燃时间、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总烟释放量、一氧化碳产量、二氧化碳产量、残余物质量、热稳定性;分析天然木材、脱木质素木材、阻燃木材、阻燃脱木质素木材的燃烧性能。结果表明:与天然木材相比,阻燃木材、阻燃脱木质素木材的氧指数显著提高。脱木质素处理和硅酸钠浸渍,对降低木材的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总烟释放量、一氧化碳产量、二氧化碳产量均具有促进作用。热质量分析表明,脱木质素处理对木材残炭量影响较小,阻燃木材、阻燃脱木质素木材的热分解速率明显下降;“脱木质素+硅酸钠浸渍”协同处理...  相似文献   

8.
FRW阻燃中密度纤维板的热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热重(TG)、微商热重(DTG)和差式扫描量热(DSC)分析法,对FRW阻燃中密度纤维板和普通中密度纤维板进行了系统的热解行为研究。结果表明:FRW阻燃中密度纤维与普通中密度纤维板相比,其质量损失率明显减少而成炭率显著提高,热分解的起始温度和最大质量损失速率时对应的温度均比普通中密度纤维板有所提前,说明新型木材阻燃剂FRW促进了中密度纤维板的成炭过程,降低了板材的热分解速度,减少了可燃性挥发物的产生,从而使FRW阻燃中密度纤维板获得更好的热稳定性和优异的阻燃效果。  相似文献   

9.
FRW阻燃中密度纤维板与素板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FRW为阻燃剂,研制FRW阻燃中密度纤维板(MDFR).通过FRW阻燃中密度纤维板与素板各项性能的比较,分析FRW阻燃剂对中密度纤维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FRW阻燃剂,使中密度纤维板的物理力学性能有所降低,而阻燃性却明显提高.通过对制板工艺条件的适当调整,可使FRW阻燃中密度纤维板(MDF)的物理力学性能达到国家一级品标准,阻燃性能达到JISD1322-77难燃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0.
阻燃处理木材的燃烧及传热过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弄清楚阻燃处理木材的燃烧及其热传导规律 ,该研究采用多功能耐火实验炉模拟典型火灾的发生过程 ,测定了未处理、阻燃剂水溶液浸渍处理、涂刷防火涂料白皮松和水曲柳木材的燃烧及木材内不同位置的升温过程 .结果表明 :①火灾发生过程中未处理木材、阻燃浸渍处理和涂刷防火涂料木材内部温度上升过程出现 5个阶段 ;②经过阻燃浸渍处理和涂刷防火涂料后 ,木材的燃烧炭化速度降低了 2 1 1%~ 35 6 % ,内部温度上升速度大幅度下降 ;③白皮松木材的燃烧炭化速度比水曲柳木材的燃烧炭化速度快 8 5 %~ 17 4 % ;④未处理木材沿弦向的燃烧炭化速度比径向快 5 8%~ 10 5 % ;⑤木材内部的温度变化沿燃烧推进方向不同而不同 .  相似文献   

11.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显微技术获得了FRW阻烧木材及其炭化产物的微区FTIR谱。用微区FTIR谱法测定了FRW阻燃木材中FRW阻燃剂的渗透深度,测定精度达0.2mm,方法准确而快速。通过解析FRW阻燃木材不同炭化阶段产物的微区FTIR谱,推断其结构特征,进而讨论了FRW阻燃木材的炭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FRW阻燃木材的力学强度及胶合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木材经FRW阻燃剂处理后,除冲击韧性降低外,其主要力学性能指标如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及硬度有所提高。FRW阻燃木材的力学性能达到一级水基型阻燃剂标准的相应指标。FRW处理对木材的胶合性能影响不大,因树种和胶种不同而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采用硼、氮-磷、硅和卤素系4种组分复合的无机阻燃剂制备难燃超轻质木纤维发泡材料(ULDM),通过锥形量热仪(CONE)法对超轻质木纤维发泡材料独特的燃烧热解特点、燃烧过程的热释放及阻燃剂各组分协效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轻质木纤维发泡材料的燃烧热解有不同于其他木质材料的爆燃现象,放热集中且迅速,瞬间放热量高。经无机复合阻燃处理后的超轻质木纤维发泡材料有焰燃烧时间低于30 s,在火场高温中能够维持阴燃状态,燃烧热解进程缓和,放热平稳。证明了复合阻燃剂各组分可充分产生协效阻燃作用,硼系能迅速形成玻璃态隔离层,氮-磷系能促进脱水成炭,硅系能有效增强纤维和炭层热稳定性,卤素系能极大降低有效燃烧热。  相似文献   

14.
FRW阻燃处理木材的颜色和涂饰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RW阻燃木材与未处理木材的颜色与涂饰性能的对比研究。旨在评价FRW阻燃处理对木材这两方面性能的影响。试验测定了红松和紫椴两种木材经FRW处理前后及其涂饰前后的色度指数。并用L^*a^*b^*色空间评价其变化。结果表明,FRW处理对木材本身的颜色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用锥形量热仪(CONE)、热重分析(TGA)、极限氧指数(LOI)等研究手段分析了可膨胀石墨(EC)及其与聚磷酸铵(APP)复配对木粉—聚丙烯复合材料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EG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HRR)、总热释放量(THR)、烟释放速率(RSR)和总烟释放量(TSR)均有显著降低,极限氧指数增...  相似文献   

16.
水溶性复方处理剂提高木材阻燃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水溶性木材防腐剂CCA中加入阻燃剂,使处理材在防腐的同时,提高了阻燃性.该文探讨了水溶性复方处理剂的配制和对木材处理的作用机理,为木材的性能改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不同初植密度人工兴安落叶松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老山实验站的人工兴安落叶松林为例.对3种不同初植密度 L21(1. 5 m × 2. 0m)、 L22(3. 0 m × 3. 0 m)、 L23(2. 5 m× 2. 5 m)林分的人工落叶松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性向变异进行比较研 究。结果表明:①生长速率.晚材率、以及气干时径向、弦向和体积干缩率均表现为:L23>L21>L22;全干时径 向、弦向和体积干缩率均表现为:L23>L22>L21。②生长速率、生长轮宽度、晚材率3项指标差异不显著、生长 轮密度和干缩率则表现为差异十分显著。③力学性质指标中.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横纹局部抗压和横纹全部抗 压强度差异显著.而且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横纹局部抗压和横纹全部抗压强度的平均值表现为: L23>L22 >L21。采用综合坐标法分析.L23林分树木生长速度较快.晚材比重大.主要力学性质好.木材材质较好.  相似文献   

18.
阻燃木材的燃烧热释放率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运用 HRR3 热释放率系统 ,对杉木、马尾松及经过阻燃处理的杉木、马尾松进行燃烧热释放率 ( H RR)和总热释放量 ( TH R)的测试 .结果表明 ,经阻燃处理过的杉木、马尾松的 H RR降低 ,TH R减少 ,具有较好的阻燃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不同质量分数(10,50,100,200g.kg-1)的栽银二氧化钛(TiO。)纳米抗菌剂分别对马尾松P/nusmassoni—aria材和毛竹Phyllostachysedulis材进行浸渍处理.并对处理后试件的防霉性能和阻燃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抗茵剂处理的试件载药量随纳米抗茵剂质量分数提高而增加.处理后毛竹材的霉变时间比未处理材推迟3周左右.处理后马尾松材的霉变时间比未处理材推迟4周左右.防霉效果良好。纳米抗茵剂对毛竹材的燃烧性能无明显影响.处理材的点燃时间比未处理材延迟3~4S。纳米抗茵剂处理的马尾松材的热释放速率和总热释放量降低,有效燃烧热(EHC)、平均质量损失率、总发烟量无明显变化。图8表4参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