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010年10月,《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遗传资源获取及公平和公正分享其利用所产生惠益的名古屋议定书》(简称《名古屋议定书》)的审议通过,标志着遗传资源管理方面国际法律的诞生,为建立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国际制度提供了规范。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极为丰富的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其中林业遗传资源在我国生物遗传资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同时面临着比较严重的流失和丧失问题。为了保护我国丰富的林业遗传资源,履行国际公约,规范林业遗传资源的获取与惠益分享,促进林业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建立林业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迫在眉睫。建立我国林业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面临着立法、管理模式、权属、遗传资源披露制度、国际公认证书、检查点、跨界林业遗传资源、能力建设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植物新品种保护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各国发展经济和参与竞争的关键因素之一。植物新品种是人类智力劳动的成果,在农业增产、增效和改善品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植物新品种保护是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一种重要形式,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知识产权制度在国际上,可为国家抵御植物新品种国际侵略、保护自有新品种利益、推动农作物新品种的国际商业流动提供法律武器;在国内,可为激励农业技术持续创新,促进农业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种子产业化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3.
论南海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滩生物多样性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海具有丰富而独特的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但是由于不合理的开发等原因生物多样性锐减。从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南海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及减少的原因,并从经济学角度进行了诠释,最后结合实际提出了保护对策:①提高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控制资源利用强度,②推行真实的成本效益核算,寻求资源的有效配置;②实行海陆一体化管理,队源头改善海洋环境;④加强调查和监测,重点对濒危物种采取就地或移地保护措施,③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实施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增殖;⑥建立国际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4.
推动农业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从科学事实认定活动向法律事实认定活动的转化,需要建构完善的法律制度。本文通过法律规范及实践状况检视,总结了农业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法律制度建设取得的成就,剖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建议。目前我国业已围绕农业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行政管理、司法适用以及鉴定规程制定了数量众多的法律制度,推动其有效服务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但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农业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的制度缺陷、监管难题、司法困境也逐步显现。因此应当通过健全法律制度、强化监管能力、提升司法效能推动农业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的系统完善。  相似文献   

5.
我国耕地保护制度经过了耕地保护法律意识觉醒期、法律制度起步期、法律体系形成期、法律体系发展期的演进.我国耕地保护的法律形式、法律规范和法律手段在演变中完善,但当前的耕地保护法律制度面临经济建设与耕地保护、私益与公益的矛盾与冲突以及法律体系的不完善.完善我国耕地保护法律体系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以切实保护耕地和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为主线,建议出台《耕地资源安全保障法》以树立耕地资源安全保障法律依据,并实现从国家到地方,从宏观到微观的一系列保护耕地数量、质量与生态安全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6.
立足嘉兴农产品资源,提出加深对地理标志国际法律保护的研究,实施嘉兴农产品地理标志战略,利用地理标志制度对嘉兴农产品进行国际法律保护,加大国际注册力度,提升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国外辩诉交易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普遍适用和蓬勃发展,大大提高刑事诉讼案件的结案进度,节省了司法资源。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全球化趋势越来越强,法律的全球化也影响着我国法律改革的进程。当前,虽然我国尚未完全引进辩诉交易制度,但是我国坦白从宽刑事政策与辩诉交易制度有一定的相似性。在我国司法改革的进程中,如何借鉴其优点,探索出适合我国法律环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辩诉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8.
农村教育深深地根植于我们所要建设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背景之中,农村教育的理念、资源、策略和方法等应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适应。1农村教育制度与和谐社会的法律价值关系1.1农村教育法律制度创新是构建和谐社  相似文献   

9.
《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是由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制定并通过的国际法律文件,其旨在保护 与利用、获取与分享见诸于条约之中的粮农遗传资源。本文通过以国际法作为切入点对该项国际条约进行法律研究, 认识到该项国际法律文件是以实现资源获取与分享为核心,以保障农民权利实现为基础,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粮农植 物遗传资源为目标,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给出对中国选择加入该项国际法律文件的必要性分析和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和宝贵的自然资源。我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湿地进行保护,但湿地资源保护中的公民参与制度还存在较大缺漏。为构建完整的湿地保护法律体系,更好地保护湿地资源,论述了湿地资源保护的公众参与制度的内涵、我国目前的公众参与制度概况和日、澳湿地资源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及其启示,并提出了构建我国湿地资源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通过立法确立了专属经济区法律制度和地位,在专属经济区立法、执法、资源勘探养护、渔业管理、航运管理、海洋科技、海洋环境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主要介绍了我国专属经济区立法、执法、管理机构、渔业资源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实践,并探讨了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我国专属经济区管理水平,更好地保障海洋权益,我国应加强争议岛礁和区域的管理和实际控制;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专属经济区管理体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推进海上执法力量统一;着力推进海洋科技事业发展和海洋资源利用与养护。  相似文献   

12.
果园生草栽培生理、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果园生草栽培是果树生态培育的一种重要模式.研究其系统内生理生态机制是完善这一模式的重要环节.综合了国内外近年来发表及公布的有关文献和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生草栽培的果树生理效应、土壤效应、环境效应及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13.
我国南极磷虾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极磷虾资源开发与利用日益受到国际关注。随着南极磷虾捕捞与加工技术的不断成熟,不同国家对南极磷虾资源的开发策略也发生了变化。分析了我国在南极磷虾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技术瓶颈,以及在自主设计研发南极磷虾捕捞装备和虾粉、虾油制备方面取得的进展;通过分析有关南极磷虾专利申请信息,认为当前国内研发主体较为关注磷虾油和饲料的制备及生产工艺,而国际上已将研发重点和专利申请的焦点转移至医药领域。在开发海洋生物资源战略需求下,认为应进一步加快设计与建造南极磷虾捕捞加工专业船的进程,同时完善南极磷虾加工技术与专利布局,为抢占和开拓南极磷虾消费市场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如何建立和管理符合地理信息系统需要的海洋生物资源与生物栖息环境数据库。数据库采用Access开发平台,开发操作界面清晰明了,开发的功能有数据录入、导入、导出、查询、修改、汇总统计、打印等,系统界面用户可视化,清晰、直观地显示查询结果,其适用范围是针对海上勘测海洋生物资源与生物栖息环境的专业数据管理,能胜任数据库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同时介绍了数据库技术在数据管理中的作用。数据库在日后的海洋渔业资源与环境的研究、评价中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如何建立和管理符合地理信息系统需要的海洋生物资源与生物栖息环境数据库。数据库采用Access开发平台,开发操作界面清晰明了,开发的功能有数据录入、导入、导出、查询、修改、汇总统计、打印等,系统界面用户可视化,清晰、直观地显示查询结果,其适用范围是针对海上勘测海洋生物资源与生物栖息环境的专业数据管理,能胜任数据库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同时介绍了数据库技术在数据管理中的作用。数据库在日后的海洋渔业资源与环境的研究、评价中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鮡科鱼类多样性与栖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有鮡科鱼类12属50种和亚种,分布在长江以南诸水系,尤以云南分布的属、种最为丰富。鮡科鱼类演化的总趋势是向着急流中底栖的方向发展,因此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发生了一系列适应性变化。由于游泳能力弱,它们与河流水环境的关系更为紧密,对水文特征和水质变化极为敏感,是一群水环境质量监测的极好指示生物。它们的生存压力主要来自植被破坏、水利工程、电站建设和水质污染等造成的环境变化,也与过度捕捞有关。它们承受的生存压力在其他生物类群中也同样存在,有效保护江河水生物资源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有鮡科鱼类12属50种和亚种, 分布在长江以南诸水系, 尤以云南分布的属、种最为丰富。鮡科鱼类演化的总趋势是向着急流中底栖的方向发展, 因此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发生了一系列适应性变化。由于游泳能力弱, 它们与河流水环境的关系更为紧密, 对水文特征和水质变化极为敏感, 是一群水环境质量监测的极好指示生物。它们的生存压力主要来自植被破坏、水利工程、电站建设和水质污染等造成的环境变化, 也与过度捕捞有关。它们承受的生存压力在其他生物类群中也同样存在, 有效保护江河水生物资源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刘红卫  贺世杰  王传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579-14581,14584
渤海海洋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使渤海海洋生物资源严重衰退。分析了渤海渔业资源的内部矛盾及其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由于人类对海洋环境的破坏和不合理利用,造成渤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针对目前渤海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现状及其由于过度捕捞造成的海洋环境问题,提出了未来渤海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渔业资源能否及如何可持续利用,对一国(或地区)海洋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在简要回顾与总结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基本概念与内涵基础上,着重对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内容、方法以及相关管理制度和对策措施等进行较全面梳理,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