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3年,九江市科技局下达了市科技三项经费项目"小龙虾与黄颡鱼种轮养技术示范",2013-2014年在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实验基地进行了小龙虾与黄颡鱼种轮养试验。通过项目组近一年的养殖试验表明:养殖情况良好,养殖品种生长速度快,养殖效益明显提高,综合利润7027.6元/亩,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选取试验池塘2口,面积分别为4亩和6亩,池塘水深1.5~2.5米。池塘经过标准化鱼池改造,为二级护坡。进排水系统齐全。水源来自鄱阳湖水,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每口池塘配备2.2千瓦增氧机1台,并架设自动投饵机1台,池  相似文献   

2.
池塘主养黄颡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黄颡鱼人工养殖技术, 2000年,笔者在建湖县大溪河开发公司进行池塘了主养黄颡鱼试验,养殖面积 1.1公顷,收获黄颡鱼 2 822千克,花白鲢鱼种 1 860千克,折合每 667米 2产黄颡鱼 176.4千克,花白鲢鱼种 116.3千克,每 667米 2产值 3 630元,获利 1 180元,与主养四大家鱼比,每 667米 2增收 300~ 400元,现将有关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养殖池塘的选择 黄颡鱼养殖对池塘要求不高,一般用于养殖成鱼的池塘均可养殖黄颡鱼,池塘主养黄颡鱼要求水量充足,水质清新,进排水方便,面积 0.2~ 0.33公顷,最大不超过 0.67公顷,黄颡鱼喜…  相似文献   

3.
正池塘工业化养殖中选择适合的苗种是决定养殖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经多年的实践,黄颡鱼是池塘工业化养殖中比较好的品种,以往江阴在池塘工业化养殖中放养的黄颡鱼鱼种全部从浙江湖州等地区采购。为进一步做好池塘工业化养殖苗种配套供应,减少鱼种运输时间,增加养殖成  相似文献   

4.
《内陆水产》2005,30(8):41-42
5 成鱼养殖黄颡鱼的成鱼养殖是指将2cm以上的鱼种养成100g以上的商品鱼的过程。黄颡鱼的成鱼养殖有池塘主养、池塘套养、网箱养殖、流水养殖、大水面增养殖等方式。近两年来,由于黄颡鱼价格坚挺,已有不少人开始了黄颡鱼池塘主养、网箱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只要管理得当.池塘主养可以达到200~300kg/667m^2的产量:网箱养殖的产量可达25kg/m^2。  相似文献   

5.
黄颡鱼由于具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且肉质细嫩,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黄颡鱼养殖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从池塘选择、放鱼准备、鱼种放养、饲料投喂、水质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对黄颡鱼池塘高产养殖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充分挖掘池塘的生产潜力,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根据黄颡鱼和青虾的生物学特性,2002年我们在培育黄颡鱼种的池塘中混养青虾,经过精心管理,获得成功。为探索池塘健康、高效的生态养殖模式积累了经验,现将试验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静水土池塘驯化养殖瓦氏黄颡鱼鱼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安徽省鮠科鱼类良种场(淮南市鱼种场)进行了在静水土池塘用颗粒饲料驯化养殖瓦氏黄颡鱼鱼种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以期为其他养殖者培育瓦氏黄颡鱼鱼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充分挖掘池塘的生产潜力,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根据黄颡鱼和青虾的生物学特性,2002年我们在培育黄颡鱼种的池塘中混养青虾,经过精心管理,获得成功.为探索池塘健康、高效的生态养殖模式积累了经验,现将试验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俗称嘎牙子,是常见的底栖杂食性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然水体中,因其对环境适应力强、养殖经济效益高而深受养殖者欢迎。吉林省2000年开始黄颡鱼的商品鱼养殖,鱼种来源主要从江、河、湖、库中捞取,由于天然苗种资源不足,致使养殖生产受到制约,养殖面积逐渐减少。为了解决黄颡鱼苗种不足的问题,2001年,我们进行了池塘培育黄颡鱼鱼种试验,并获得成功。在此基础上,2002年,我们又实施了该项技术的推广,推广面积248.5亩。现根据推广的情况和生产中取得的一些成功经验,将池塘培育黄颡鱼鱼种技术介绍…  相似文献   

10.
年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味道鲜美、经济价值较高的中高档水产品受到消费者的格外青睐。特别是黄颡鱼肉质细嫩,含肉率高,营养丰富,在市场上更是受到人们的欢迎。黄颡鱼含肉率67.53%,与鳜鱼、尼罗罗非鱼等名优鱼类相近。黄颡鱼的价格高且平稳,不少养殖户在池塘中套养黄颡鱼,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如:2007年,东河渔场18亩池塘套养黄颡鱼鱼种2000尾,纯获利1360元;梨丰东林渔场12亩池塘套养黄颡鱼鱼种1500尾,纯获利1020元。  相似文献   

11.
黄颡鱼由于受环境的影响,天然产量锐减,大规格黄颡鱼越来越紧俏。为了开发这一肉质细嫩、颇受消费者欢迎的优质品种,1999年至2001年,我们进行了黄颡鱼池塘养殖高产试验。本文就试验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用于黄颡鱼养殖试验的2口鱼池均为普通池塘。面积分别为8亩、9亩,水深2.6米。池中淤泥较少,底部平坦。水源为深井水,水质无污染。2.池塘消毒池塘实行干塘消毒,产品上市时排干池水,每亩用生石灰75千克,化浆后全池泼洒,并曝晒5~10天。鱼种放养前15天加足池水。3.鱼种放养黄颡鱼…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黄颡鱼的人工养殖方法及网箱养殖的经济效益,在0.3hm2的池塘内设置规格为2m×2m×1m的网箱4口,按不同密度投放黄颡鱼鱼种,投喂自制的配合饲料.经过245d的饲养,共起捕黄颡鱼1494.5 kg,其中单箱最高产量为413 kg,单箱最高利润达到1559元,投入产出比为1:2.08.试验结果表明,小体积网箱饲养黄颡鱼的适宜放养密度为600~800尾/m3.  相似文献   

13.
正鲈鱼、黄颡鱼池塘混养是指鲈鱼、黄颡鱼和其他鱼类在同一水环境养殖,其中黄颡鱼能吃掉病鱼体表的部分锚头鳋,预防鲈鱼寄生虫病的发生;适量搭配鲢、鳙、团头鲂和罗非鱼等鱼种,可以调节水质,改善鱼类生活环境。混养技术具有生态调节、互利互补及减少鱼病的优点,有利于鲈鱼、黄颡鱼等鱼类生长。因此进行鲈鱼、黄颡鱼池塘混养能减少能耗和渔药使用,提高产量,增加收益,是值得推广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出口韩国优质商品黄颡鱼的无公害检测要求,提出了具体的养殖技术操作规程;规定了养殖环境、池塘清整、养殖模式、鱼种质量、放养密度、鱼种放养、饲料质量、投饵管理、水质调控、病害防治、收获和越冬管理。  相似文献   

15.
黄颡鱼是一种淡水小型底层鱼类,是市场上的畅销水产品,近年来,由于过度的人工捕捞,黄颡鱼的天然资源量已很低,开展人工养殖势在必行。下面介绍黄颡鱼的人工养殖技术。 一、黄颡鱼的苗种培育 1、池塘准备 鱼种培育池每口以0.27hm~2—0.4hm~2为宜,水深1.5m左右。3月底开始清塘消毒,挖去  相似文献   

16.
从池塘建设、鱼苗选择、病害防治和驯食等方面总结了地属环鄱阳湖区的江西省国营恒湖垦殖场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分析了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综合效益,提出了适合推广的黄颡鱼池塘养殖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市场对黄颡鱼的需求量增加,池塘养殖面积日益扩大,广大养殖户在池塘高密度主养黄颡鱼时,增加放养密度和投饵量,池塘水质变差,病害时有发生。现将养殖过程中的病害及主要防治技术作一介绍。一、清塘消毒清除池塘淤泥,并经阳光曝晒7~10天,在放养黄颡鱼鱼种前半月,亩用生石灰70~100千克,化成石灰乳全池泼洒,或用漂白粉  相似文献   

18.
黄颡鱼隶属鲶形目,鱼危科,黄颡鱼属,分布广泛,是一种小型的淡水经济鱼类,属杂食性,经过驯化可用配合颗粒饲料投喂,是具有开发前景的品种。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2001年池塘养殖亩产可达400kg以上,每尾平均体重达100g~150g,可以极大提高渔民的经济效益和收入水平。现将黄颡鱼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一、池塘条件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的池塘,面积3亩~10亩,最好不选淤泥厚的老化池塘。每个池塘配备1台1.5kW~3.0kW的增氧机。用生石灰按常规方法进行干塘曝晒和清塘消毒,以杀灭敌害生物和病原菌。注水1.5m左右。二、鱼种放养投放鱼种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2口面积共计4.7×667m2的试验塘开展了黄颡鱼冬片鱼种健康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放养2~3cm的黄颡鱼夏花鱼种25000尾,收获黄颡鱼冬片鱼种564.9kg,平均体重23.3g、平均体长11.9cm,成活率95.9%,每667m2平均利润1837.5元,投入产出比为1:1.74。  相似文献   

20.
正池塘养殖黄颡鱼试验项目自2014年6月1日开始实施,至10月20日结束,历时140天。试验池塘面积200亩。2014年6月1日放养黄颡鱼鱼种,鱼种规格70~100尾/千克,放养量10000尾/亩。2014年10月20日经省市专家对黄颡鱼样本现场测重,个体规格较大的150克/尾。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条件项目试验地点选在任城区喻屯镇御美生态园和唐口街道利民渔业专业合作社。两处池塘标准,每个池塘面积10亩左右,环境清洁,交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