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奶牛酮病是养牛业较常见疾病之一,不仅减少产奶量、降低牛奶品质,还可引起产后疾病,造成巨大损失。奶牛酮病主要与饲料能量不足、脂肪代谢异常、过度运动或紧张、疾病或压力以及管理不当等因素有关。如果预防或者治疗该疾病不及时,奶牛养殖业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从引起奶牛酮病因素、奶牛酮病与产后疾病关系、防治奶牛酮病措施三方面,对奶牛酮病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养牛业健康养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奶牛酮病诊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奶牛酮病是高产奶牛产后由于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可使乳牛的泌乳量下降、乳质降低、繁殖率降低以及引起生殖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紊乱等多种疾病,增加了治疗费用,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文章主要介绍奶牛酮病血液生化诊断指标及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王炳杰 《中国乳业》2020,(11):52-53
奶牛酮病是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危害性较大的营养代谢病,高产奶牛或分娩3~6 胎的奶牛患酮病的几率更高。随着养殖技术的进步,牧场会通过多种手段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而奶牛酮病不仅造成产奶量和消化机能下降,还容易引发奶牛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疾病。对奶牛酮病的病因、临床症状进行概述,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 奶牛酮病是一种重要的代谢疾病,特别在高产奶牛。有关奶牛酮病问题,国内仅有南京衣业大学、北京市奶牛研究所及新疆八一农学院开展了研究工作,至于临床报导更少见到。我们在本省威宁县草海镇六洞乡南屯村、鸭子塘村从1985~1987年共发现奶牛酮病23例,经治疗,均获得痊愈。  相似文献   

5.
奶牛酮病是一种常见的营养代谢疾病,奶牛通常会在分娩后10~60 d发生此病.临床症状为产奶量下降、奶品质下降,呼吸和排尿有一股烂苹果味,还会发生生殖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紊乱.可以通过补充升糖物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本文对奶牛酮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治疗和预防进行了阐述,望对相关工作者带来帮助,降低此病的发生,促进养牛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奶牛酮病的发病机理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酮病是高产奶牛的常见病、群发病,本文就奶牛酮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及其防治策略进行简要的综述,旨在为奶牛疾病防控提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中西兽医结合综合防治高产奶牛酮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酮血病又称奶牛醋酮血症,是由于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大量酮体在体内蓄积,临床上以血液及尿内的酮体增多为特征的一种荷斯坦高产奶牛常见的急性或慢性代谢疾病.笔者近年来先后收治160多例荷斯坦奶牛酮血病,除8例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死亡率以外,其余150多例经治疗均痊愈.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奶牛酮病是奶牛围产期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后引起的产奶下降、乳汁质量降低、母畜发情延迟等问题给奶牛养殖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酮病对促进奶业发展和提高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生产实际,就奶牛酮病的中西治疗法及预防措施进行了重点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酮病是奶牛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奶牛健康,导致奶牛生产性能下降。为了减少奶牛酮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本文研究了中药复方口服液结合复方布他磷注射液对奶牛酮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奶牛健康的影响。本研究在安徽某牧场筛选出血酮值大于1.4 mmoL/L的酮病奶牛173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奶牛使用中药复方口服液+复方布他磷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奶牛单独使用复方布他磷注射液治疗。统计分析奶牛血酮下降水平、酮病治愈率、疾病发病率、死淘率以及产奶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中药复方口服液+复方布他磷注射液组能显著降低奶牛血酮水平,提高奶牛酮病治愈率与产奶量,降低奶牛发病率,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奶牛死淘率。  相似文献   

10.
酮病也称为醋酮血症,多发生在奶牛分娩后20 d内,有30%~40%病例可由其他疾病并发,以高产奶牛多见。临诊上以瘤胃和肝脏功能紊乱,以及酮血、酮乳及酮尿为特征;生产瘫痪又称乳热症,是奶牛产后因急性低血钙而突然发病,特征是体温下降,感觉减退,四肢瘫痪,多发生在产后3 d内,又多发生在3~5胎的高产牛。以上两种疾病是奶牛常发的代谢病,以下通过病因、症状和防治等方面对奶牛酮病和生产瘫痪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1.
奶牛酮病是高产奶牛产后由于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可使乳牛的泌乳量下降、乳质降低、繁殖率降低以及引起生殖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紊乱等多种疾病,增加了治疗费用,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文章主要介绍奶牛酮病血液生化诊断指标及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采用酮粉法和水杨醛比色法,对采集自石河子和奎屯两个地区的11个奶牛场的奶牛血样进行了酮体的定性和定量检测,调查了这两个地区的奶牛酮病发病率.结果表明,石河子地区的奶牛酮病发病率为3.33%,奎屯地区的酮病发病率为1.52%.此次酮病调查促进了牛场酮病的监测、治疗及预防工作,有助于提高牛场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3.
酮病是高产奶牛产后3-6周常见的代谢眭疾病。随着奶牛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酮病发病率也逐年上升。酮病发病的原因复杂,发病后造成的危害很大,因此研究酮病的发病特点,建立一套完善的酮体检测制度和防治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据统计,酮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酮病可降低奶牛对其他疾病的抵抗力,从而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增加治疗费用,严重影响奶牛养殖业的有效发展。鉴于此,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对此进行简单的探讨,以期对广大养殖户和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奶牛酮病又被称为牛酮血病,是奶牛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体内物质代谢失调类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牛奶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奶牛养殖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奶牛泌乳量不断提高,使得奶牛酮病的发病概率也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给养殖户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对奶牛酮病的发病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并探寻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酮病是高产泌乳奶牛常发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可导致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和低血糖症.笔者自2002年以来共治疗奶牛酮病20多例,多为日产奶25kg以上的奶牛,且多发于产后50天内.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奶牛业的发展,尤其是奶产量的提高,奶牛酮病(尤其是亚临床酮病)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已引起国内兽医学者的普遍关注。临床上,亚临床酮病虽无明显的症状,但由于会引起母牛泌乳量下降,乳质量降低,体重减轻,生殖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发病率增高,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采用酮粉法检测雅安市养殖场和散养农户泌乳奶牛尿、乳酮体,了解雅安市奶牛在不同自然饲养管理条件下亚临床酮病的发生情况,为寻求预防和控制雅安市亚临床酮病的适宜时机和方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实验奶牛雅安市各奶牛场及农户散养的泌乳奶牛536头…  相似文献   

18.
奶牛酮病是泌乳期奶牛因体内碳水化合物、挥发性脂肪酸正常代谢受阻而引发的一种全身性代谢失调疾病。临床表现为奶牛血液、乳汁、尿液中的酮体含量超标,产奶量和生产性能急剧下降,严重影响养殖场经济效益。本文主要针对奶牛酮病的发病原因、症状、治疗、预防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奶牛酮病的综合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奶牛产奶量的提高,酮病逐渐成为危害奶牛健康最重要的代谢病。产前干物质采食量不足可以诱发产前瘫痪、分娩异常、死产、难产以及初乳抗体含量较低,产后发生酮病等。酮病可继发奶牛产后胎衣不下、低血钙、产后瘫痪、真胃变位、子宫炎、乳房炎等疾病,已成为制约奶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临床兽医对酮病认识不足,临床型酮病治疗效果差,死淘率较高。牧场管理者由于缺乏酮病的系统防控技术,不能够从奶牛生产过渡期着手开展奶牛酮病的防治工作,造成奶牛分娩失败病例剧增,死胎、弱胎增多,产后酮病爆发,健康程度下降,产后60 天奶牛的死淘率高居不下。  相似文献   

20.
奶牛酮病是影响畜牧业发展的代谢疾病之一。高产奶牛易患酮症,会对奶牛的健康、生育能力和产奶量产生影响。奶牛酮病的发生受遗传和营养因素的影响,培育健壮、抗病能力强的奶牛是养殖场的工作目标。论文从奶牛酮病的分类、国内外发病率及其对牧场生产的危害,综述了奶牛酮病的诊断方法及其防治措施,以期为牧场保障奶牛健康,提高奶牛生产能力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