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陈海含 《湖南农业科学》2006,(3):122-122,128
建立适应甘薯产业化发展要求的多元品种体系,改变甘薯传统的生产方式,按最终加工产品建立不同类型的甘薯专业生产带,整合甘薯加工企业,开拓甘薯深加工和建立有机甘薯生产基地,是娄底市甘薯走向国内外市场、实现甘薯生产产业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主要进行了淀粉甘薯、鲜食甘薯和紫心甘薯产量比较试验,筛选出淀粉甘薯、鲜食甘薯和紫心甘薯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3.
2010年广东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10年,广东甘薯种植面积、产量平稳发展.甘薯种植面积32.78万hm2,甘薯干总产量162.43万t;甘薯出口大幅增长,甘薯产品出口量为9.02万t,同比增长41.8%.出口金额为9 485万美元,同比增长72.2%;甘薯消费结构出现调整,甘薯加工的比例上升,甘薯消费需求旺盛,年食用消费有约5万t的缺口:甘薯产业科技研究有新方向,甘薯产业科技支撑体系逐步完善,甘薯产业及关联产业科技发展有新需求:为进一步促进广东甘薯产业的发展,广东应科学规划甘薯产业的区域布局,加大对甘薯科研投入,大力培育甘薯龙头企业,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强化政策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连城县紫甘薯主要病虫害有甘薯瘟、甘薯细菌性黑腐病、甘薯蔓割病、甘薯黑斑病、甘薯病毒病、甘薯小象甲、甘薯大象甲、烦夜蛾和甘薯麦蛾。在研究其发生特点的基础上,从培育无病壮苗和大田期病虫防治方面提出相应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
对甘薯羽状斑驳病毒、甘薯病毒Y、甘薯病毒G、甘薯潜隐病毒、甘薯轻型斑点病毒、甘薯脉花叶病毒6种侵染甘薯的马铃薯Y属(Potyvirus)病毒及其分子生物学进行了综述,并对甘薯病毒的鉴定及甘薯脱毒种苗的检测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甘薯贮藏期病害发生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月-5月份是甘薯生产淡季,此时市场需求大,甘薯销售价格较高.薯农意识到这种差价,通过甘薯贮藏能够较大幅度提高甘薯种植的经济效益后,在京郊甘薯产区贮藏甘薯已成时尚.  相似文献   

7.
甘薯加工业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刘陈冰  何青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663-5665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甘薯在食品工业中最新的研究动态。分析了甘薯品种基因培育,甘薯的营养、物性及风味等特性,甘薯食品加工方法及甘薯食品的贮藏保鲜等。根据我国甘薯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甘薯加工业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摸清密云区甘薯种植户、甘薯育苗生产基本情况及发展制约因素,对本区甘薯主产区的36户甘薯育苗户和56户甘薯种植户进行了育苗生产和薯苗需求情况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存在种植零散、多以一家一户小面积生产为主,育苗质量参差不齐、种薯(苗)生产销售非专业化、脱毒种(苗)普及率低、甘薯贮藏损失率高等问题。建议:打造密云甘薯种植专业村,使甘薯生产规模化,加大加快甘薯专业育苗村建设,使育苗生产标准化,优化并规范甘薯种植品种、应用甘薯脱毒技术培育脱毒种苗,推广日光温室电热育苗环保高效育苗方式,普及甘薯高效育苗技术,为全区甘薯生产提供优质壮苗,以保障全区甘薯产业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甘薯是一种高产而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块根除可作主粮外,也是食品加工、淀粉和酒精制造工业的重要原料,根、茎、叶又是优良的饲料。北京地区甘薯每年十月为收获高峰期,甘薯在当年10月至次年3月需求量较大,时间跨度大,甘薯出土后需要长期的保存以保证充足的供应量,所以甘薯的贮藏方式是决定甘薯种植收益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现有甘薯库为基础,从甘薯表面细菌控制的角度考虑,对现有甘薯库进行升级改造。升级后的甘薯库在控制贮藏环境的基础上,加强对影响甘薯本身腐烂的病菌进行处理,更有利于甘薯的贮藏。  相似文献   

10.
甘薯病毒病广泛见于福建省各甘薯主产区,甘薯病毒种类主要有: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 V)、甘薯潜隐病毒(SPLV)、甘薯褪绿斑病毒(SPCFV),其中甘薯羽状斑驳病毒是最主要的种类。各种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甘薯品种田间带毒率为100%。通过对甘薯脱毒技术、指示植物法甘薯茎尖苗带毒检测技术、脱毒苗的增产效果和增产机理及脱毒苗繁殖和利用等进行研究,建立了福建的甘薯脱毒薯(苗)生产技术体系,为今后进行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甘薯病毒病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综述了近30a来国内外关于甘薯羽状斑驳病毒、甘薯潜隐病毒、甘薯脉花叶病毒、甘薯轻斑驳病毒、甘薯黄矮病毒、甘薯凹脉病毒,甘薯裉绿缩病毒、甘薯叶斑病毒、甘薯裉绿斑病毒、甘薯类花椰菜叶病毒等13种甘薯病毒病原在侵染症状、粒体形态、传播、理化性状等方面的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甘薯种质资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甘薯种质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也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为了防止资源的流失,我国在1952~1958年和1979~1982年分别进行了两次全国性甘薯资源的收集工作;在此基础上,在国家统一规划下于1990年和1996年分别建立了"国家种质广州甘薯圃"和"国家种质徐州甘薯试管苗库",主要负责全国甘薯品种资源的收集、保存、整理与分发利用等工作。通过资源鉴定和评价研究,筛选出一批包括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和品质优良的种质资源,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甘薯品种改良和资源创新的研究,并成为我国重要的甘薯种质资源交换中心。  相似文献   

13.
何胜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288-1290
详细介绍了紫甘薯的营养成分及其生理功能的研究现状。同时,对紫色甘薯的营养及药用价值的深入研究也促进了紫甘薯加工的发展,简述了紫色甘薯脆片、紫色甘薯软糖、紫色地瓜干等紫甘薯系列产品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甘薯品种、生产和加工方面的综合开发与利用状况,指出提高甘薯育种的科研水平,加强甘薯种植技术研究与推广,拓宽和深化以甘薯为原料的产品研究与开发,全面(提升甘薯产业的产业化水平,是甘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甘薯是福建省重要的粮食作物,甘薯种苗的繁育对甘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概述福建省不同阶段甘薯种苗繁育的发展历程及所取得的经验,分析当前福建省甘薯种苗产业的规模与特点,从新品种示范推广与成果转化、保障粮食安全、建立甘薯种植预警机制、病虫防治与良种供应、甘薯产业向专业化发展等方面总结了建立福建省甘薯优质种苗繁育产业化基地的必要性,并提出建设福建省甘薯优质种苗繁育产业化基地的短期目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添加魔芋粉、马铃薯淀粉、豌豆淀粉等改善红苕粉条的品质及增加其营养价值,确定其最优加工工艺.[方法]研究在无矾粉条生产工艺中,添加魔芋粉、马铃薯淀粉及豌豆淀粉对粉条品质的影响,采用显著性分析对比确定魔芋粉、马铃薯淀粉及豌豆淀粉的最优添加量.[结果]试验表明,添加魔芋粉、马铃薯淀粉及豌豆淀粉可提高红苕粉条的品质并提高其营养价值,并得出最佳配比为:红苕淀粉5 000 g、魔芋粉1 500 g、马铃薯淀粉1 000 g、豌豆淀粉1 000 g,黄豆浆添加量1 500 g.[结论]研究可为无铝粉条的工业化生产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甘薯品种徐薯18为对照(CK),采用生长分析法,通过田间试验,对贵州6个甘薯地方品种的生长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道真白皮苕"的块根和茎叶鲜重明显高于CK的;品种"道真白皮苕"、"紫云红心薯"的干物质积累量、LAI、RGR及NAR均明显高于CK的。因此在供试的6个甘薯地方品种中,道真白皮苕和紫云红心薯的物质生产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18.
甘薯氮素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氮是甘薯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也是影响其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形成的关键因素。就甘薯氮素吸收与分配特性,不同甘薯品种氮素利用特性差异,施氮对甘薯氮素吸收利用、物质生产、根系分化、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甘薯植株氮素营养诊断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甘薯氮素营养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综合分析认为,不同气候条件下甘薯的适宜施氮量及不同甘薯品种的氮素利用特性存在差异;施氮可显著影响甘薯对氮素的吸收利用,过量施氮不利于甘薯光合特性的改善,明显抑制块根的形成,降低块根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通过甘薯氮素营养诊断,初步确立叶片为甘薯氮素营养诊断的适宜部位,提出甘薯叶片正常氮素质量分数及氮素亏缺的适宜参考值。今后研究应从改进氮肥施用方式(如氮肥追施、不同深度施肥)、甘薯农田氮素循环及氮素损失途径、适量减氮(或不施氮)不减产、氮高效品种筛选及其机理、甘薯氮素诊断标准(如最佳测试时期及测试部位)体系、甘薯氮素实时监控技术体系及施肥模型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